第233章 祸福相依
作者:糖痴豆      更新:2022-03-31 13:16      字数:2162
  年晋看到这突然窜出来的小姑娘和顾盼闹得欢,特意回头问道:“顾盼,你在这荷花村也有好朋友啊?”
  何少琴单手插腰回答:“我姐的男朋友是顾盼的哥哥,我们不能是好朋友吗?”
  这话不假,顾志勇读书不咋地,这辈子环境变了,他的脑袋瓜子却没变。
  不过好歹比上辈子强一点,上了个普通的二本。
  但是他却对做生意有着异常的敏锐和兴趣。
  刚上大学,就找顾盼借钱,在学校附近盘了一家店,专门做组装电脑。
  真是坐上了计算机普及的东风,一年之内,让他从一间开到三间,可谓春风得意。
  顾盼推动荷花村做绿源果园果农供应商的时候,顾志勇自动请缨,揽下了这块业务,几乎大半年都住在荷花村。
  就是这样认识了何少琴的堂姐何少霞。
  两人感情极好,顾盼瞧着都要谈婚论嫁了。
  反正顾志勇读书大学的时候没少挂科,差点连毕业证都拿不到。
  但是在一众同学毕业找工作焦头烂额的时候,他已经是坐拥八家电脑组装店,三间水果店的小老板了。
  也算是顾家除了顾盼和顾惜之外,最敢干的小伙子了。
  何少琴高高瘦瘦的,皮肤是乡村姑娘的健康小麦色,正是女生最青春靓丽的年龄。
  年晋却依稀从她身上看到了高中顾盼的杨子。
  虽然性格更为泼辣,但是眉眼间的明媚自信却同样抓人。
  忍不住就呆了了。
  何少琴翻了个白眼,拉着顾盼往家里走。
  “顾盼,晚上住我家吧。”
  对于这魔都来的主持人、电视台的摄像机,不仅毫不胆怯,连好奇都没有。
  其实不仅何少琴如此淡定,就算是整个村里,下到几岁的孩童,上到年迈的老人,面对镜头的时候,也丝毫没有矫揉做作,皆是大大方方的。
  这让没少下乡采访的编导觉得十分稀奇。
  和他平日里见过的农村区别蛮大的嘛。
  多稀奇呢,我们果园里有二十多个摄像头,我会告诉你吗?
  荷花村的拍摄共三天,分别从自然风光、历史背景、传统民俗以及当地美食等几个方面介绍荷花村。
  作为箐炚县先进的乡村,荷花村值得报道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首先绕不开的自然是那年几乎没顶的洪水,还有这带动整个乡村乃至整个镇的经济的发展模式。
  村长穿着熨得笔直的中山装,带着众人去瞧他们村的宝贝——一整片山头的果树。
  他们村里的人都是把这些果树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看护。
  这片看不到尽头的山头,不仅能产出数种深受国民喜爱的优质水果,每年还能产出优质的蜂蜜。
  都是荷花村致富的关键。
  夏暖暖问道:“村长,能不能给我们传授下咱们模式成功的秘诀?”
  村长回忆小顾说过的话,清了清喉咙才道:“我觉得成功的秘诀有三点。”
  “第一,要找到适合咱们发展的模式。”
  “第二,要做规模化的科学种植。”
  “第三、优秀的配送和仓储是关键。”
  确实。
  荷花村开始搞大规模果园模式的第二年,隔壁县也开始了差不多的模式。
  只是他们最终没发展起来,首先是因为都是个体的小打小闹,不像他们是整条村统一规划安排的。
  然后就是冷链车的重要性。
  因为顾氏的原因,荷花村早已经建起了冷藏仓储以及形成了完善的冷链配送技术。
  避免了水果在配送和储存过程的损失。
  开始他们还不觉得这是必须的,等到真的实行起来,才发现顾氏有先见之明。
  也难怪,人家是跃省的大企业。
  见识奏是不一样。
  而且人家那完善的销售链。
  如今不仅大陆市场有咱们的果子,港澳地区也吃咱们的果子啊。
  全靠着顾氏的关系,荷花村才能迅速摆脱灾后阴霾,从一穷二白到如今几乎每家每户都起新房子了……
  当然,也离不开乡亲们憋着劲,一起努力的拼劲。
  要知道,当年村民为了看好这代表全村希望的树苗,连着大半年,每家每户都派人住在山上。
  好多婆娘笑自家男人,亲生儿子都没那么上心过。
  村长何铁柱叹了口气。
  本来是一场灭顶之灾,谁想到机缘际遇,居然让整个村子从此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要知道,西省本来就不是富裕地区,箐炚县虽然靠近跃省,但是对比那直接和跃省交接的市区,还是要差不少。
  虽然吃穿不愁,但是各家各户其实也没多少余粮。
  村里的年轻人,能读书的不多,就算有那学习好的,也没几户人家供得起,了不起是读完高中,就去外地打工了。
  村里留下来的多数是老人和孩子。
  而这几年情况就变了,村里人挣得比不外面少,不少在跃省打工的年轻人,都回来村里干活了。
  而且读书的孩子也多了,去年还出了两个大学生。
  想到这些,何铁柱苍老的眼睛看向远方,那都是村里的山地。
  虽然如今是没有果子了,但是等到春暖花开,果树开花,蜜蜂就要去采蜜,也是一笔收入啊。
  夏暖暖也被何村长的情绪感染了,看向那起伏的山头,整齐的果树,忍不住心中感慨。
  这次采访真有价值。
  如果我们广袤的农村,人人都有村长这种自力更生,努力脱贫的思维,那才是真的国富民强。
  村长领着队伍逛了一圈,在天黑之前,回到祠堂前。
  正餐开始了。
  在宽阔的空地上,搭起了一个广大的天棚。
  老旧的八仙桌整齐地排在一起。
  大大小小的碟子、海碗,堆满了各色的肉、菜。
  村民还在络绎不绝地上菜。
  何村长的老脸被头顶的灯光照得红光满面。
  对着一众从城里来的人笑道:“来来来,粗茶淡饭,不要嫌弃。”
  这哪里是粗茶淡饭啊。
  香喷喷的腊肉、油光水亮的酱油鸡,还有那焖得软绵的扣肉………
  关键是还多了城里没有的风味。
  一时大家都食指大动。
  但是却还要忍着食欲,仔细地介绍了一番。
  因为实在太香了,夏暖暖感觉之前准备好的稿子读得尤其真情实感。
  好几次她都偷偷吞了口水才能继续说下去。
  回头要让剪片的小哥哥把这段剪了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