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朱老儿的故事讲完了
作者:畏虎不语      更新:2020-12-28 16:31      字数:2892
  伍静萱接过他们师生的话茬,给这个故事最后做了一个收尾。
  ……
  李巡检也许听到过这个传闻,也许没有。不过,宋先生背后谈论李巡检的那些话儿却是千真万确的。李巡检虽然平日也是一个凶狠欺人的角色,不过毕竟做了这么多年的缉捕使臣,最最起码的职业修养还是有的。始终破不了这个赃银案,李巡检就始终是如鲠在喉,心意难平。虽然名义上,十一家班与朱老儿就此案和解,班主们认可了朱老儿的说法,已经撤诉,官府里不再继续勘察此案了——朱老儿现在被关押着,是因为那个剧本违禁的案子——可是,李巡检仍然决心用自己的私人力量搞一个水落石出,这才安心。
  李巡检重新思索此案,既然朱玉朗、丁惜惜的两条线索都断了。那么,就只好把注意力转向朱老儿身边稍更疏远、但又仍然关系很是亲密之人。那么,就有几个与朱老儿交往了十余年之上的朋友、同行,中表兄弟们,大约有六七个的样子。其中,也有朱老儿的女儿。直到此时,李巡检仍然还是没有在意朱家女儿。只是她属于这个嫌疑范围之内,所以,也就列为了监视目标。李巡检在六扇门里威望很高,兄弟同门、子弟徒众们很多,李巡检都与众好兄弟们打过招呼了,在这六七人的经常活动的社区里,安排下精干人手,时时注意,寻找破绽。至于最后到底能不能破案,那就只能是碰运气啦。
  又过了很久以后,这桩案子才算是破了,果然是朱老儿串通了女儿做案,那笔赃银真是落了在女儿女婿家里的。
  事情的大概经过是这样的。
  横野国都城七百里之外,有一处嵩阴府,大约有三、五万户百姓的规模,也算是一座大城了。这城里有了一件民间财产纠纷案,当初合伙经商开铺子的几个合伙人买卖赔了,拆伙分家时,分配不均,告到了官府里。其中有一个姓郑的老板,当初出了五千两白银,是最大的一股,现在拆伙,若是按当初的出资额,理应他分得的资产最多,这个道理讲到哪里都是不屈的。
  可是,事到如今,谁还管你这个呢?若是郑老板分得了最大的破资资产,其他的合伙人只好喝西北风了。于是,那另几家合伙人联合起来,请了状师,反告一口,说是当初郑老板出资的五千两白银,来历不明,疑点颇多,估计不是合法资产,请大老爷明察,这个若是赃银子,不但没有资格分享,还要追究这个郑老板当初杀人放火的罪责哩!
  当时,那位郑老板也跪在大堂上,听了这个诉状,脸色立即吓得雪白。县官大老爷明镜高悬,照见纤毫,看得一清二楚。大老爷先是乱骂了众合伙人一顿,说是既然当初便知这银子不好,为何当初不来告发?反而偷偷摸摸的用了奸人的赃银子?可见你们也都不是好人。众人们跪在堂下,大气儿也不敢出一口。
  大老爷又问,合伙开这铺子,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众人又回,大约有一年半了。
  大老爷又骂,都这么长时间了,还怎么察呢?若是杀人放火抢来的这银子,隔了一年多,痕迹尸骨早就都化成泥土了,如何还能取证定罪呢?果然察出杀人重案来,你们这些合伙人知情不报,袒护凶手,也都是要论罪充军的。
  众合伙人们垂头丧气,表情呆傻迟钝。可是,那个郑老板早已唬得瘫倒在地了。
  大老爷这才连声厉喝,要这姓郑的从实交待。
  郑老板爬起来,跪在地上,连连叩头,说是,这银子是从自己内兄黄修仁的手里得来。这银子却也不是黄内兄的。而是黄家内兄的内兄王瑶草出的。可是,这银子也不是王瑶草的,而是他的一个朋友刘大壮出的钱,刘大壮托了朋友找到王瑶草,请姓王的替他放贷取利的。
  大老爷就问,这刘大壮是什么人,家境如何,像是随随便便就拿得出数千两银子的人家吗?
  郑老板说,这刘大壮乃是一个市井侩徒,衣食不全,潦倒得很。自然是拿不出的。不过,当时,他对人言道,这银子仍是老刘家的多年积蓄,拿出来取利的。故而小人们信了,没多理会。
  大老爷冷笑一声,又要拘这刘大壮来问话。堂下一个讼师却知道这刘大壮,急忙回禀,说这刘大壮在本市实在是混不下去,有半年多没见到了,也许是又去外地讨生活了,一时之间,哪里拘得来?素日听他口音,仍是北方的山里人口音,他们刘家想来也不在本地。
  大老爷听了,也无奈摊手,吩咐捕头们先察清了刘家的底细,拘来刘大壮或者他的家人,才可再审。郑老板有重案嫌疑,当堂拘押,其余人等都轰了出去,然后,大老爷就宣布休庭了。
  衙门里的办案人员,又经过曲曲折折的手段,终于察明,这刘大壮的原藉,就是横野都城外西奇镇白水村的原籍。具体情况却不明析。于是,嵩阴府衙便发来公文,请求这边的府衙协助调察。
  这边的京兆府衙自然遣人调查,其中,经办这事的有一个小书吏,拿到调查资料一看,刘家男女十余口,耕种着数十亩薄田,生活堪堪过得,却决计不像是存得下上千两银子的人家。这刘大壮排行老二,有个三弟,刘老三,刘老三的媳妇正是姓朱。这小书吏立即就想到李大哥的的托付来,再一细检,果然这姓朱的媳妇正是朱家熙的女儿。小书吏不敢怠慢,立即去找李大哥报功去了。
  听了报讯,李巡检仿佛肚子里突然升起了一堆大火,怨恨愤怒之意顺着耳朵鼻孔眼睛都烈焰腾腾的冒了出来,好像把头发头巾都能够燎惹着火了。又好像三伏天跳入冰水河里洗了一个澡,痛快淋漓不已。李巡检立即抢出门去,跳上一匹快马,一条马鞭子,抽断了三次,似闪电一般的就赶到了白水村,略一打听,那刘老三正在自家田地耕种呢,李巡检当即找到刘老三,两个一打照面。
  这刘老三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人,皮肤黝黑,身体瘦小结实,神态安详,一付逆来顺受的模样。刘老三突然看到一个做公之人,威风凛凛,怒容满面,似天神一般,站在自己面前,这刘老三立即就露出的惊恐慌张的神色。
  李巡检心中雪亮,多年练成的职业感觉告诉自己,必是此人无疑。李巡检大喝一声,“刘老三,善恶到头终须报,自己做下的事情,自己承认了罢,省得多受苦楚。”
  刘老三卟咚一声跪在地上,一五一十的都说了出来。果然是朱老儿吞了这笔巨款,交付女儿,藏在刘家的。
  李巡检也不问朱老儿父女的犯罪动机,问这笔赃银的下落。
  刘老三说,这笔银子大约有八千多两,拿回家来不久,家里人都晓得了,纷纷前来诉苦告借,两三个月的工夫,便销折一千多两银子。刘老三夫妻两个十分焦虑。这时,二哥刘大壮正好回家来探亲,听说了此事,便花言巧语说动了夫妻二人,要把余下的银子都拿出去投资,一来堵住家人们的嘴,家人害怕刘大壮无赖,便不敢来告贷了,拿出去投资,三五年后,本利翻滚,兄弟二人就是大富翁了。刘老三夫妻两人欢喜,便拿出了五千两银子,请二哥去投资。
  李巡检言语挑逗,暗问刘老三是否知道那五千两银子已经投资失败了呢?刘老三全然不知,还在做着发财大梦呢。李巡检也不点破,又问,还有一千两呢?
  刘老三说,近些年来,各种花销,救赈家人、乡人,也早就散尽了。
  李巡检听罢,心中诸般的喜、怒、哀、乐,一时都尽,仿佛是卡在自己头口上的一块大石头,终于搬走了,心中空明平安,仿佛是一汪大水,渊默不动,波纹不起。李巡检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抬起头来,望着远处的蓝天白云,心下晓得,若是捉这刘老三夫妻回去,若甫师爷也是不肯立案的,而且,自从那一年从大理司回来以后,若甫师爷就经常吃素念佛,说起人间的愁苦,往往落泪,再没了以前的凶狠干劲了。而且赃银已尽,再折磨这可怜的农人也完全没有任何意义了。
  李巡检呆立半晌,不再理睬刘老三,猛地转身,骑上马,返回城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