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戚家人的请求
作者:
江小鱼 更新:2020-11-21 03:30 字数:2028
咸阳城。
赢麟心情不错。
外部压力始终巨大。
大秦内部却在逐渐转好。
张良终于同意帮赢麟做点事情了。
他对赢麟的志向、为人、作风都有了较高程度的认可,不枉整天把咸鱼客卿带在身边,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啊!
张良本人思想其实还是比较开明的。
另一个时空中,刘邦建立汉帝国以后,决定效仿秦制取消分封时,朝中一大堆守旧大臣跳出来反对,张良却并不在其中之列。
这说明。
张良本质上。
其实并不排斥华夏统一。
他之所以针对大秦纯粹是对大秦律法不满,以及身为一位han国贵族、han国名士天生的敌对立场罢了。
赢麟的出现。
让他以及意识到自己的狭隘。
此刻复国的执念已经不这么强了。
张良也很清楚。
han国亡了就是亡了。
与其他诸侯国相比。
han国实在是太弱太小。
复国成功概率微乎其微。
既然如此,又何必逆天而行,让天下百姓为之受累呢?
张良考察天下英雄最初认为,最有可能成气候的就是项羽刘邦,其中项羽能打天下而不能治天下,刘邦尽管身上有诸多缺点,却是诸侯中唯一能成就天下共主之人。
可是与赢麟相比。
刘邦终究还是远远不如。
如果赢麟能给这个世界带来和平,如果赢麟能给天下百姓带来福祉,如果赢麟能使华夏族繁荣富强、且更有尊严。
那么。
一个国号而已。
真的有这么重要吗?
张良抱着这样反思与心态。
他已经开始帮忙做一些政务方面的事了。
虽暂时没有参与谋军谋国的大事,但赢麟相信这一天不会太远的,只要再给这位当代最强谋圣一点时间,他肯定会融入了自己的团队。
赢麟命子婴与张良推行改革之事。
先期将删减一些过于严苛的刑罚、过重的赋税。
大秦赋税之重是空前绝后的,大秦的法律之严苛也是空前绝后的。
举例来说。
在街道上随便丢垃圾。
这在后世看来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秦法中却明确写道:“弃灰于道者弃市”。
“灰”是指垃圾。
“道”是指道路。
“弃市”是指在人众集聚的闹市,当众对犯人执行死刑。
简单来讲。
你穿越到大秦。
你敢在大街上乱丢垃圾。
那么很有可能是要被抓到闹市杀头的!
此外秦法还有规定:“诽谤者灭族,偶语者弃市。”
谁私下妄议秦政,依律将会被灭杀全族,三五人聚众在一起密谈,不管说的是什么,参与者都要弃市杀头,而类似这样的严酷法律还有很多。
这也是为什么。
另一个时空,刘邦入关以后,与百姓约法三章,能够迅速聚拢民心。约法三章十分荒谬漏洞百出,却简单粗暴的将繁琐严酷秦法打破,极大的收割了民心。
后人看来。
秦律确实严苛至极。
不过不能光以后世眼光来看。
秦始皇持续高压政策是要压制分封制复辟势力。
毕竟周朝分封制延续八百多年,大秦统一天下以后,复辟势力是很顽强的,不高压必然反弹。
焚书坑儒。
不管这件事真假。
但秦始皇讨厌与儒生。
基本上也是基于这个原因。
先秦儒家是封建制的坚定支持者。
始皇帝的铁血手腕。
始皇帝推行的一切政策。
说到底都是为了保持帝国稳定与华夏统一。
当世来看或有些过于霸道无情,但将时间尺度拉长,后人就会明白“书同文、车同轨”,对民族带来的好处,历史变革中,短期的阵痛,总会无法避免。
十五年了。
大秦帝国镇压华夏十五年。
最顽固的老一辈人已经死去。
华夏的新生代对周制并不熟悉。
所以高压政策是可以渐渐松绑的。
此刻。
天下大乱。
就是复辟势力的最后反扑。
大秦的贵族也死的死叛的叛。
这时改革内部阻力是最小的,又能迅速聚拢关内外百姓的民心,最后将六国旧贵族扫平,复辟势力就会彻底平息,天下必然彻底回归太平!
赢麟相信。
此乱过后。
大秦会浴火重生。
华夏世界会脱胎换骨。
宦官韩谈道:“陛下,戚腮求见。”
自从赢麟饶戚腮一家性命以后,戚腮算是彻底摆正态度,虽然才华平平、能力比较普通,但对皇帝陛下,已是忠心耿耿,做事也兢兢业业。
此番。
他是来汇报陇西赈灾最新进度的。
赢麟仔细听完:“做的不错,继续保持。”
戚腮又俯首说道:“臣还有一事,小女懿儿已经做好准备,还请陛下可以批准入宫。”
差点忘记了。
前一段时间。
赢麟批准戚懿入宫的事。
这并不是赢麟的要求,他现在内外忙不过来,哪有心情招募宫女、扩张后宫?全是戚家为表忠心之举,主动恳求让戚小姐成为宫女。
“戚懿何在?”
“正在殿外。”
“让她进来吧。”
戚懿走进咸阳宫。
与丹水初次见面不同。
戚懿此刻一身朴素却得体的女装。
她经过精心的梳理打扮,让本就极其出众的容颜,变得更加光彩照人,自幼热爱舞蹈的关系,身材曲线堪称完美,只从审美角度来看,没有什么好挑剔的。
哪怕丢进六国宫。
她也是最醒目的一小撮。
“朕问你,入宫之事,可是自愿?你如实回答,无需有顾虑!”
戚懿脸颊泛红。
一颗心砰砰直跳。
几乎想都没想回答说。
“民女仰慕陛下天威,自愿为奴为仆,此生服侍陛下,绝无他想,绝非强迫。”
赢麟点头道:“贼患未平,天下未定,朕是不便纳妃的,但可以破例封你为少使,从此负责六国宫出纳审查之事,只要好好表现,朕不会亏待与你。”
“谢陛下!”
戚腮父女大喜。
两人同时跪下叩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