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七章 浴火重生
作者:
泉释一切 更新:2021-09-23 08:05 字数:3062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
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
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
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
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
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
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
予曾闻,乡野之间,贤达之才,无用武之处,今广开考举,选拔良吏,使野无遗贤,天下尽为大汉所用也!
上面的是伏泉后来上奏朝廷的《考举选贤令》,后世广为流传,毕竟这是有史以来,第一部建立在公平公正原则下,用考试选拔人才的资料。
当然,这是伏泉厚颜无耻的,剽窃改编的真实历史上的曹操的《求贤令》,而做的新的《考举求贤令》。
很显然,这封后来由皇帝刘崇,原封不动广发天下的诏书,立刻让无数没有家世背景的寒门士人,沸腾不已。
原本,他们需要靠自己的实力,在郡县养孝名养望,这才有可能被州郡长官看中,召入为吏。之后,更得凭着一番努力,被州郡长官看中,方才有州郡长官看在旧情的份上,给他们争取一个孝廉名额,来举孝廉,出仕为官。
现在,明显不同,随着朝廷开考取吏,他们完全不需要花费半生的功夫,去争取一个世族豪强的嫡系子弟,看都不会看的普通小吏的职务。
在伏泉看来,科举制度,毫无疑问是古代国政治制度最伟大的发明,且没有之一。
若是没有科举,在明显比后世还要阶级固化的古代,普通人明显更没有机会,去和世族豪强这些历史阶级势力对抗。
即便是在两千多年后的那个世界,科举制度也依然兴旺发达,并且扩散到了全球,虽然那时的科举制度,已经变换了形式,换了个马甲叫公务员考试,可依旧有数不清的人去为了一副铁饭碗的名额,而努力一生。
想想拉我后世大天朝每年的公务员考试,应考者如过江之鲫,为了一个名额,无数人寒窗苦读,白首穷经。
当然,不止是天朝。其他国家的情况也差不多,安逸、稳定、舒适、体面,就是公务员的代名词。而不管它叫科举也罢,叫公务员考试也好,本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为国家机器寻找操作工,也正因此,才会让无数寒门小民崛起,让他们在越来越阶级固化的社会里,寻得一丝安身之所。
说实话,伏泉也吃不准这个所谓的考举究竟能不能选拔出人才来,以考试,而不是符合当今天下用名望或德行来举荐选拔人才的方式,来选出人才为吏,这多少是有一点风险的。
无疑这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概因自光武刘秀复国开始,汉室因世族豪强重建,再自然在国策上,制衡世族豪强的同时,又不可避免的纵容世族豪强的发展。
但凡法律所不禁止的,世族豪强随便怎么玩,大汉朝廷官府都不会管,于是,工商业由此迅猛发展。
当然,这迅猛发展的背后,是世族豪强的势力不断壮大涌现,而真正白手起家,一步步登顶人生巅峰的人,却是少之又少。
在这段时期里,这些世族豪强,凭借着手里的财富,灵活的头脑和他们腐蚀的官府纵容下,几乎抢占了所有法律允许的赚钱的行业,其中盐铁贸易就是其中最大的根本。
现在,伏泉要撬动这世族豪强的根本,哪怕只是在贸易上,收取原本大汉朝廷该收取的税收,其实都无疑是要了他们的命,他们必然要极力抗争。
因此,伏泉在将各地贪腐监者官吏替换后,就迫不及待的选了麾下历年来忠心伤残退伍兵卒,去往各地担任监官,同时又上奏这《考举求贤令》,号召天下有胆识谋略的智慧之士,寻求那可以晋升为官,从而出仕的道路,
此举,自然是伏泉为了防止那些有兵卒继任,文化素质不高的监官,在监督盐铁贸易时,自身能力不足,从而必须要加派的人手。
毕竟,不说旁人举荐寒门士人,所必须要预防的结党营私的问题,就说伏泉真的把所有举荐过来的寒门士人都招纳,并且任命他们为监吏,这些寒门士人难道就真的会接受为监吏的任免吗?
毫无疑问,大多数寒门士人,明显不会接受这份决议,毕竟,大多数寻求关系,被人举荐的寒门士人,他们的初衷可都是奔着做官去的,如何会甘愿接受自己为吏?
既然如此,伏泉唯有另辟蹊径,除了举荐任命一些自己前世听过的寒门有才学之人,或者他自己亲自考察过的人才外,这为天下盐铁之地选吏的事情,他完全就用考举来选择。
毕竟,能愿意通过考举出仕的,肯定都是已经认可了自己出仕第一步是为吏的现实,毫无疑问,这会让那些参加考举的人,不会有任何的抵触心里,从而免去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当然,从吏开始步入仕途并不是说他们没有机会为官,甚至登上三公九卿的位置,只是相比较那些举孝廉为官,仕途比他们顺畅许多的人而言,这些以吏为出仕起点的人,无疑在起点上会低很多,同时,在晋升官位上,也会比那些举孝廉为官的人,花费的时间和代价多得多了。
这是科举制度,替代举荐制度的必然趋势,或许很多辛苦苦读的寒门士人,不愿意在起步上比世族豪强中人低,而不愿意参加考举为吏。
但是,相比较那些能够坚持下去的人来说,大多数寒门士人,无疑都坚持不下去,他们很多人,都是家里花费很多代价,才能进入当地私学求学,学到知识的。
想让他们和世族豪强子弟比,在世族豪强子弟都被举孝廉为郎,自己才能得到剩余的孝廉名额为官,明显大多数人,都不可能耗到那个时候。
想想看,刘备这个破落宗室,不是靠着宗族长辈的资助,哪有去卢植处求学的机会?而他在读书完毕后,家中无钱无势,不说回乡举孝廉为郎了,就是连个乡野小吏都做不起,只能借着卢植、公孙瓒的名头在家乡鬼混,甚至最后一个士人知识分子,只能从一个天下读书知识分子都瞧不起的老革入仕,并且一辈子都摘不掉这名头,可见落魄寒门士人的生存。
再说大儒郑经,少年时候家里父兄供养他读书,不在乎他不事生产,可是到其成年,却是根本负担不起他的读书费用,只能逼得才名远扬的他,最终等不到举孝廉为郎的机会,只能从一个乡下小吏作为仕途起点,其中艰辛,想想便知。
现在,伏泉想要的,正是如刘备、郑经这些,有一定才华,却根本没有机会出仕为官,甘愿为吏的人,作为他撬动大汉孝廉举荐为官的基石。
他相信,只要这开考取吏的方法能够实行下去,随着中央到地方,通过考试成为吏的人越来越多,并且这些小吏也逐步成为高官后。
肯定会在不久的以后,渐渐可以出现开考取官的一幕,到了那时,这大汉传承已久,对于世族豪强十分有利的孝廉举荐制度,将会被彻底扫入历史的垃圾堆。
即使日后,还会有皇帝喜欢某些大臣学识,由亲信举荐,直接特旨加封高官的例子,但是在大势上,他们都完全不能撼动考举公平,选拔出色人才的地位,因为这不管从朝廷角度,还是广大没门路的寒门士人的角度出发,这都是有利的。
唯一不利的,就是需要不断垄断社会各种资源,保证他们家族一家独大,拥有特殊权势地位的世族豪强的利益。不过,很明显,到了那时,就算世族豪强敢反对,也无法针对日益强大的寒门士人集团,他们能做的,其实也就只有服从和妥协而已。
将这开考取吏的准备事情,全部安排好后,伏泉便暂时将目光移向西域,在那里,还有他的心病,一直未除去。
至于那些世族豪强,会如何反对开考取吏,还有各地寒门士人会不会响应这开考取吏的新政,伏泉却是没办法去解决。
总之一句话,事在人为,每一件改变时代的大事情,总有那一小部分人能够看清局势,合理做出选择,若是连这局势都看不清,就算他们知识才华再好,伏泉也不会有太多的想法。
毕竟,对于伏泉而言,推出这开考取吏的办法,说是为大汉广纳人才,其实又何尝不是希望多找一些有胆识、有见识的人,从基础慢慢渗透,并且在最终将整个大汉的官僚权利机构,做出一番改头换面的变革呢?
只有将大汉如今能够培养门阀世家的基础土壤,从民间到中央,全部改变,这才能让大汉有真正的浴火重生,才是大汉长治久安的保证。
若是没有这种改变,哪怕伏泉做出再多的措施,也无法改变这世族豪强独大,出身便是决定一切的社会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