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改变教法
作者:
百分之二十九 更新:2021-01-22 11:11 字数:2070
于是,场面一时间有点失控。
“向右四十五度,就是向右转,转一半,转向你的右前方。”
听了体育老师的指导,加上老师们迅速进入班级队伍,失控的场面很快恢复正常。
“明天,我们会尝试进行一次跳绳活动。因为我们前后的距离有限,跳绳一旦跳起来,会影响前后同学,所以咱们就斜向前,这样就能跳开了,这个就是我们的跳绳队形。”
此时,全体师生才恍然大悟。
“好,全体向左四十五度,转!对,就是恢复到我们之前做操的体操队形。”
“下面,各班按照顺序退场。”
带学生回班的路上,青辰一直在编辑信息,主要就是叮嘱家长明天记得给孩子带跳绳,家长们一个一个收到回复得很快。
中途杨思敏的妈妈单独私信了青辰,大致的内容就是孩子是书包已经很重了,能不能少带点东西。
青辰没时间回,回到教室叮嘱学生赶紧喝水去厕所,就去三年一班接学生去上科学课了。
因为《混合与分离》这课昨天已经上了三遍,他有了一些别的想法。
沙与盐的混合,让学生明白什么叫做混合,除了前几节课把盐溶解在水中的盐水也是混合物。
混合物这个知识点应该是九年级学习化学的时候才学到的知识,那个时候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生活常识,对混合物这个概念可以轻松掌握。
然而放在三年级的科学课上,虽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学生们可以通过体验和生活实例也体会混合物的概念。
混合物就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组成混合物的物质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就是没有产生新物质,混合物就可以通过物理方法将所含物质加以分离。
这节课实际上就是要理解这么个概念。
换成青辰课上给学生解释的话就是,沙子和盐混在一起,无论怎么搅拌,就算是倒进水里,沙子还是沙子,盐还是盐,没有新的东西产生。
有新东西产生,这个过程就是发生了化学反应,就比如小苏打和醋放在一起,就会产生二氧化碳,原本只有小苏打和醋,二氧化碳是小苏打和醋发生反应产生的新物质。这个过程就是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这些知识青辰没有讲,这些讲了也没什么意义,最多一带而过,不是教学重点。
既然沙与盐的混合物能分清楚沙子和食盐,那么就应该有办法把两样东西分离。
于是,青辰就又让学生们自己想办法去了。
可是几乎没有学生想出办法,周一的时候也是这样,于是青辰就直接说明了办法。
反正学生也想不出来,想不出来就想不出来,不用拘泥于这个问题,这又不是做课,不知道直接接着讲就完事了。
当然了,如果是做课,就得好好想想怎么过渡到将沙盐混合物倒进水里了。
讲到酒精灯的时候,青辰倒没有直接介绍酒精灯,反而是先让学生说一下他们知道的有关酒精的知识。
酒精,学生都知道,易燃,易挥发,无色透明,有刺激性气味。
知道这些就够了,关键是易燃,青辰直接将演示台上的酒精灯点燃。
“大家看,这个叫酒精灯,里面都是酒精。酒精可不得了,大家刚才也说了,酒精易燃,这要是直接点了酒精,这酒精灯可就跟炸药包一样,轰的就爆炸了。但是呢,酒精跟水一样,可以把棉线绳洇湿,有了棉线绳,咱们就可以安全地使用酒精了。”
这段结合着课件,学生们听的很认真,而且没有出现昨天课上的恐慌情形。
最后是盖灭酒精灯的演示,学生们看完表示明白。
这样顺下来,既没有播放视频节省了时间,又没有造成恐慌的氛围,学生们表现得还很淡定。
点了点头,青辰继续讲解过滤沙子和分离食盐。
讲分离食盐的实验之前,青辰加入了海边晒盐的一个短视频,让学生猜测怎么分离食盐。
还别说,学生们通过晒盐的视频直接就猜出来应该通过蒸发的方式把实验分离出来。
甚至有学生都能把怎么样使用实验器材都思考了出来,青辰顺势就让这个小组给全班展示怎么做这个实验。
借着这个机会,青辰掏出手机,打开了一个可以达到手机和电脑同屏的手机软件,将这个小组展示的过程直接呈现在了投影屏幕上。
因为九个小组都在台下,展示的这个小组只能在自己小组桌上展示,有些离得比较远的小组就看不到,好几个学生已经站起来打算走近看了。但是这样就让课堂显得乱,课堂秩序就没办法保证了。
于是,利用投影机投在屏幕上,就能避免这个问题,全班同学都能看到。
而且,这个小组一边介绍,青辰还一边做安全提示。
接下来的实验就过程就顺利多了,整节课比周一节省了五六分钟,学生也没有额外的情绪,做到全身心投入到科学课中。
等到第四节给三年二班上课的时候,青辰除了直接从沙盐混合物到倒进水里改成了他直接说办法以外,其他一切跟第三节课一样。
课堂效果还真不错。
现在剩下的唯一问题,就是怎么能让学生想到分离沙子和食盐可以倒进水里了。
今天是周二,中午吃完饭就准备放学了。
照旧安排了收拾书包比赛,这几乎都要成每天的必修课了,很多学生为了收拾好书包是真的费了不少心思,下了不少功夫。
比赛的过程没什么好说的,就是在检查评分的时候,青辰着重看了看每个学生书包里的东西。
语文数学英语书三本,相应的练习册三本,语文作业本一般两三个,作文本一个,数学锦囊一本,大白报一个,英语作业本一般一两个。这就是大概十二个本,摞起来压实了得有八九厘米厚了。
全都塞进书包已经是满满当当了。
音乐、美术、科学这些副科也有教材,但都是循环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