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推人
作者:
百分之二十九 更新:2022-03-31 03:01 字数:2049
云凝没教过数学,但是听到青甜能这么流畅地表达,也着实惊讶不已。
所以,不要小瞧每一个孩子,也不要高估每一个孩子。孩子所有的表现都是家长的引导,家长的引导实际上才是考验家长的时候,要是不会引导,干脆放弃。因为很多家长在不知道如何引导,或者是引导了半天孩子就是不会的时候,往往都会恼羞成怒,把火气撒在孩子身上。
12月9日,第十六周周一,天气多云转晴。
今天是刘惠复课的日子,青辰给刘惠安排在靠门的第一座,理由就是刘惠的脚还不是那么方便,我们应该给刘惠这个特殊待遇。
学生们前段时间被青辰教育了一通,趁着课间都来看望刘惠。
刘惠的心里非常感动,心想原来班里的同学们都还记得自己,实在是太开心了。
“大家听我说,刘惠现在还没有完全好,大家出来进去的时候要注意她,她需要打水什么的,周围的同学都来帮一把,明白吗?”
“明白!”
看着大家态度都不错,青辰很满意。
正走在楼道里,就看到两个别的班的学生在互相打逗,其中一个居然在楼梯口用力地推另外一个学生,幸好另外一个学生及时稳住了身体,要不然,一定会被推下楼梯。
青辰赶紧走过去把两个人叫住,问推人的男生:“你刚才干什么了?”
那男生特别无辜的说:“我没干什么呀?”
“你没干什么?你刚才差点把他推下楼梯,你知道吗?万一他被推下楼梯,你知道后果有多严重吗?”
青辰批评的语气有些重,把那个男生给吓住了,青辰见他也不说话,就问:“你是哪班的?”
“二班的。”
“你呢?”青辰问被推的男生。
“我也是二班的。”
“俩人跟我走。”
二班霍乐琴霍老师正在三班准备上课,一看青辰把自己班的两个学生给领过来就知道没好事。
青辰把刚才的事简单说了一下,道:“可把我差点吓出一身冷汗,这一下,就在楼梯边,这要是滚下去,哎呦,非得住院不可。“
霍乐琴当时就大为光火,把推人的学生拉到墙边,却控制着情绪,道:“你知道在楼梯口推人很危险吗?”
那孩子委屈地摇了摇头。
“我现在告诉你,”霍乐琴的语气变得严厉了些,“如果他被你推下楼,他就会直接滚下去,胳膊,腿,还有脑袋都会被撞,像你们这样的小孩儿,胳膊腿骨折是肯定的,万一磕到了头,直接就会被磕傻了,破相了,进医院。严重的直接滚下去摔死了的都有。现在你知道有多严重了吗?”
那孩子的眼眶都红了,不知道是听到后果害怕了,还是根本没听只是觉得自己委屈,就是没说话。
霍乐琴看着那孩子,解释了不管用的样子,摇了摇头,就打发两个学生回教室上课去了。
青辰皱眉,道:“这孩子怎么一点都不认错呢?”
“家长就不是什么好人,还能指望孩子好到哪去,你别管了。”
这周是第十六周,第十八周要进行科学实验考核,满打满算只有两周的时间能够用来联系,看上去是两周,实际上每个班只有四节课,其他老师可不会给科学老师让路。
好在青辰动手早,也就是多了一两节课的复习时间。
这一周各个班的小组长差不多就能全都练会了,就看其他学生练习了。
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第三节七班第四节四班,七班学生最聪明,一节课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背下来其中两个实验了,而四班也就是背下来一个。
站在教室的窗边,看着自己班的学生在那背实验,青辰开始怀疑一个问题。
“考试就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吗?”
只要是考试,老师们能够想到的应对方法一般就是多练,本着熟能生巧的宗旨,学生练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才能保证考试的时候万无一失。
青辰也是顺着这种惯性思维,就是让学生多练,练到熟练为止,熟到考试的时候不出错。
今天中午的时候,魏雪雁又把所有的科学老师集中,说明了科学的考核方式。
科学老师需要在两天之内向教务处提供一份可供考核的实验目录,然后就有这些科学老师组成考核团,对全校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考核。
这个通知又把所有科学老师给点着了。
提供四个实验,每个学生要考四个实验,可重复性的实验还好说,那些消耗性的实验怎么办。比如考电学实验,用小灯泡、电池、导线组成一个回路就可以了,这些实验器材拆了还能重装,这就是可重复性实验。但消耗性实验就不一样了,比如谁能溶解多少食盐,以一个学生进行一次实验消耗五十克食盐算,考试的这个年级的学生至少二百五十人,这就是一万两千五百克,那就是十二点五千克,就是二十五斤,考一个试至少要用二十多斤盐,一袋盐才五百克,至少买二十五袋,这比吃盐还快。还有,那些用过的盐水就没用了,直接倒了就是浪费啊。
很明显,教务处这几个主任根本就不了解科学课,不了解科学这门学科,想一出是一出,太想当然了。
魏雪雁被那几位上岁数的老大姐说的有点下不来台,直接问:“你们说,怎么考?”
有老大姐就是好,什么都敢说,脸面什么的不叫事。
其中一个老大姐直接说:“我们得商量一下,你那么考绝对不行。”
旁边的会议室,六个科学老师用了不到十分钟就商量出了办法。
每个年级准备四个实验,选那些可重复性的,基础性较强的,有代表性的实验,四个都给学生复习,然后到考试的时候,随机挑一个考。
四个实验这个数量是青辰提出来的,既不会让人感觉多,也不会有少的感觉。关键是,他就给学生复习了四个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