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俄国没那么简单
作者:狂人阿Q      更新:2020-11-22 22:51      字数:3776
  哈萨克战场上的形势稳定了一个月之后,再次发生激战。
  让人惊恐的是,这次再次战败。
  在报纸危言耸听的渲染之下,失败的后果被夸大了,因为报纸普遍用敌军入境来形容目前的状况。
  哈萨克的兵力在这一个月中已经得到了极大加强,有完备的丘陵防线的基础上,敌人想轻易攻克是很难的,失败还是一场野战失败。
  得到了充足援军的陆军认为,他们已经可以跟俄国进行一场野战了。那时候他们得到了从国内调动过去的三个战兵军、七个辅兵军,攻击13万兵力,让他们的主力超过了20万,而俄军进攻的軍队不过15万人。
  但会战的结果还是失败,从最后的战报来看,俄国得到了一支援军,最终扭转了局势,从正面取得了胜利,否则这种数十万人的大战,一时半会是很难分出胜负的。哪怕是野战,也是如此。
  俄国人得到的援军,是来自英国的軍队,共五万人,骑兵一万,步兵四万。根据前线軍队的判断,认为英军战斗力更强。
  这种判断并不奇怪,英国陆军虽然一直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功绩,拿破仑战争中,最出名的也不过是一个滑铁卢,可滑铁卢不过是日薄西山的拿破仑复辟之后打的一场垂死之战,威灵顿击败的,不过是一个最虚弱的拿破仑而已。滑铁卢之战被人记住,也不是因为威灵顿的胜利,而是拿破仑的失败。比利时王室将滑铁卢一带的土地和森林册封给了威灵顿作为封地,在当地城镇上建立了威灵顿纪念馆,但尴尬的是,后世的游客去滑铁卢,都是参观拿破仑失败的战场,绝大多数人根本就不知道这里有一座威灵顿的胜利纪念馆。
  可没有像样的战绩,不但表英国軍队不够专业和强大,只是他们的对手太弱,遮掩了他们的战斗力而已,无论是印度的影响力还是非洲土著的影响力都不够大,都无法彰显英军的强大。
  但如果认真研究的话,就会发现,威灵顿跟拿破仑一样,是这个时代的百战名将,而且威灵顿的胜率比拿破仑还高,他的战斗记录中,真的没有一次失败,包括碰上拿破仑。许多故事中将威灵顿描述成一个屡战屡败最后翻身的名将,这只是故事。真实的战绩中,威灵顿在滑铁卢之前,根本就没遇到过拿破仑。拿破仑纵横欧洲的时候,他一开始在印度作战,后来在西班牙和葡萄牙作战,在半岛战争中,威灵顿打赢了每一场跟法军的战斗,许多拿破仑手下的名将都败在了威灵顿手中。英国失败的每一次战斗,也都不是威灵顿指挥的,要么是威灵顿不在,要么是威灵顿被调回国内,甚至一度被卸任。
  英军的强大,并不是因为英国士兵的个人勇武,主要是装备和训练更加严格,士兵主要采取招募的形势,主要是贫苦阶层组成,苏格兰和爱尔兰的穷人子弟为主,还包括大量的德意志人,认为这些人有为国家奉献一切的精神,那是不现实的。跟法国的革命軍队相比,英军在性质上还停留在雇佣兵层次。但雇佣兵也有很强大的,比如西班牙和法国的外籍军团。
  强大的原因首先还是训练,英军的军饷和装备都是用钱堆起来的,在法国大革命之后的22年反法战争中,英国人总共花了8.31亿英镑,这是一个难以想象的数字,在这种程度的支出下,英军的物质条件比任何国家都好,包括法国。
  在训练中,英国步兵团始终能保证60发子弹和60发空包弹的训练配额,而普鲁士猎兵和精确射手也只有60发子弹的训练保证,还没有空包弹,到了后期连60发子弹都无法保证,普通步兵最好的时候也只有30发子弹的配额,普鲁士軍队已经算是训练严格了,却依然比不上英国士兵。与此同时,奥地利线列兵只有10发子弹,俄国更是只有6发。
  英国的主要对手法国,普通士兵的训练法军一开始的标准也是30发,但到了1813年变成了用两三发子弹让士兵知道枪支的后坐力多大后,就会开上战场。法军骑兵在1805年之后的训练通常只有两到三周,而英国骑兵一直都是6个月以上。英军是唯一一个拿破仑战争期间从始至终都保持了军队训练标准和武器装备的国家,也是少有的保持募兵制的国家。
  这一支英军的突然出现,确实能打破战场平衡,战报说,在跟俄军相持的时候,英国线列步兵突然开上战场,用密集的火力撕开了一个缺口,最终打破了平衡。
  但周琅觉得,这也许是战术上的原因,真正的主力还是俄国軍队,俄军并不弱。周琅一直都不认同軍队和民间普遍认为中国軍队远远强于俄军的偏见,他是从常识判断的。一支打完了整个拿破仑战争,而且在后期担当主力的俄军是不可能太弱的。拿破仑战争结束之后,俄军一直在战斗,打克里米亚战争,镇压国内叛乱,这些战斗至少让俄国的军官阶层,始终具备远胜中国军官的实战经验。
  诚然,軍队拿出的理由,俄国的武器装备和军费支出,都远远不能跟中国相比,但这并不是战斗力的决定因素。俄国军费低,有军费低的组织形势。
  俄国人的大优势在于价格低廉,拿破仑战争期间,俄军以银戈比计饷,此时英军士兵的军饷是俄军同行的11倍,后来俄军列兵拿到更多的是贬值的卢布纸币,军费差距会更大。在和平时期,英国士兵除了面包外还可以拿到米,肉,豌豆和奶酪,俄军列兵只有面粉和豆粒,战时才会有少量肉和伏特加,俄军士兵有时拿到的不是制服和军靴,而是布料和皮革,他们自行制作衣服和鞋子。弹药同样如此,火药,铅和纸被分发到各团,让士兵自己制作。这大大削减了经费开支,但事实证明,并没有严重削弱俄军的战斗力。
  俄国軍队平时还分散驻扎在乡村,不但大大降低了生活水平,让士兵可以用低廉的军饷生活,国家也大大降低了负担,让地方来养活軍队,这让俄国政府在只有一千多万英镑收入的情况下,可以常年保持一支远超英国的軍队规模。
  庞大臃肿的軍队,文化落后的农奴,加上穷奢极欲的贵族军官,腐敗横行,这一度是后世对俄国沙皇軍队的片面认识,用常识判断一下,这样的軍队能让欧洲国家瑟瑟发抖?能让俾斯麦都一直恐惧吗?
  没有任何国家的强大是侥幸出现的,成吉思汗能雄霸世界,靠的也不是蒙古人的凶悍,是高度的纪律性把蒙古人组织了起来,没有被商鞅组织起来的秦国人一度也只有凶悍,多次被魏武卒羞辱。
  俄国人能在农奴制基础上一直胜利,没有别的原因,还是他的軍队强大,他的軍队足够专业。
  一支军队的核心还是军官阶层,军官阶层足够专业,则軍队相比就更专业。俄国軍队跟欧洲其他国家一样,军官主要以贵族子弟为主,跟其他国家不同的是,他们的贵族比例更大。
  英国的贵族数量长期以来只有200多人,而俄国贵族却高达上百万,而且增长很快,根据俄国人的普查,1700年俄国只有2万多贵族,连同他们的家人一共是7万人。1737年有5万贵族,连同他们的家人一共是15万人。1782年俄国有10.8万贵族,1795年有36.2万贵族,占全国居民总数的2%。
  贵族数量如此众多,是因为在俄国取得爵位相对容易,英国贵族实行的是长子继承制,贵族人数一代代传承,数量是很难快速增长的。俄国贵族则是基于土地的,为了在自己广袤的国土上建立防御,随时迎击来犯之敌,俄国把贵族服役人员分散到人口稠密的内地和人口稀少的边疆,根据“谁服役,谁就拥有土地;谁拥有土地,谁就得服役”的原则分封土地。
  所以俄国贵族家庭,很容易就能通过这种方式开枝散叶,让越来越多的子嗣通过为沙皇服役的方式成为贵族。许多伯爵的子弟,都能轻易得到各种小贵族头衔,贵族在俄国甚至就是地主的意思。
  而且战争越多,造就的小贵族也就越多,拿破仑战争后,俄国贵族就接近百万,如今已经超过了百万。
  如此庞大的服役人群,导致许多贵族在軍队中也只能是以普通士兵的身份存在,当然他们是炮兵、骑兵等技术兵种,而不是炮灰一样的步兵。
  大量受过教育的贵族子弟担任基层官员,让俄国軍队保持这一定的文化水平。加上俄军的服役期非常长,法定服役期高达25年。
  如此长的服役期,就算是一个军事的门外汉,也有足够的时间成长为一个专家,而俄国贵族,尤其是较为富裕的大贵族子弟,往往都是军校出身,担任高级职务,更加保证了俄国軍队的专业化。
  当然俄国軍队也有一些劣势,比如作为农奴的普通士兵,军事素养很差,训练水平低劣,导致俄军士兵的射击水平几乎是欧洲最低的,作为补充,俄国人组建了大炮兵部队,他们的火炮装备水平比拿破仑的軍队都高,用高密度的火炮弥补步枪火力的不足,在步枪火力还无法成为决定性力量之前,俄国这种方式可以很好的弥补自身的缺点。
  总之这样的俄军在战场上,一直没有让中国軍队战斗便宜,一直被公认为欧洲最强大的軍队之一。
  主力是这样的軍队,加上突然杀入的英军,战败在所难免。
  周琅担心的是,英国人开始不断的通过黑海进入哈萨克草原,人数还在持续增加,英国跟俄国的协议也已经公开,英国在这场战争中,将提供50万陆军跟俄军协同作战。50万英军加上100万俄军,在遥远的哈萨克草原地带,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军事投放能力和物资补充能力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赢了,未来很多年中,欧洲都将笼罩在中国軍事力量的阴影中,至少在完成工业化前,他们没有翻身的可能。
  输了,中国整个西北地区都有可能崩盘。不但会失去哈萨克草原,伊犁也未必能保住。最关键的是,是让欧洲人看到他们联合起来,能够轻易对抗中国,只需要英国和俄国联合,就能击败中国,那么英法普奥等国联合起来,就更不用担心中国了,以后他们只会在跟中国的全球争夺中,越来越多的团结在一起,利用同盟的力量来对抗中国。
  所以必须彻底打消他们联合的念头,让他们明白,即便陆军最强大的俄国和海军最强大的英国的联合,也无法击败中国,让他们觉得联盟是徒劳,以后只能依附于中国,那么一个在中国治下的世界和平就会出现了,这就是中国的霸权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