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7章 戏如人生
作者:
逗逗是豆豆 更新:2021-08-09 04:49 字数:4149
蓝雨轩笑道:“那我就抛砖引玉了,我是觉得还是陈白露过去拉住小东西比较好,因为她的心里阳光的刺眼的,而且,最后是陈白露自杀后的幻象,她未必喜欢看到朝阳,就那么静静的躺在永远没有光的所在给观众的观感更强烈。最后的掌声我觉得也是如此。”
李若凡笑道:“不愧是导演啊,已经快要登堂入室了。一千个人的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陆小曼,你是陈白露,你觉得呢?”
蓝雨轩听到李若凡的话先是欣喜,但很快反应过来,假如真的是自己说的最好,不应该还让陆小曼说啊。可是那个结局不就是他自己写定的吗?
陆小曼笑道:“我把李若凡写的剧本看了许多遍,好像本来末尾是有整个日出的印象的,开始我也奇怪,既然名字叫日出,那为什么一直都没有见到呢?这个我也说不好,不过我相信李若凡肯定有他的道理。”
阮玲玉有些局促的站在李若凡旁边,轻轻低着小脑袋,不时偷偷看李若凡一眼。
李若凡笑道:“有一篇很著名的童话叫《卖火柴的小女孩》,可怜的小女孩在圣诞前夜出来卖火柴,最后她在新年来临之前冻死了。最后写小女孩划亮了火柴,幻景中看到温暖的大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爱的奶奶,在幻想中和奶奶一起飞向天国去寻找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所在。”
《安徒生童话》进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晚,最早将安徒生童话译成中文的是刘半浓。但他只是翻译了一篇《皇帝的新装》,当时的名字叫《皇帝之新衣》。
在把安徒生介绍给中国的作家中,周作仁的贡献最大,他在儿童文学的理论方面具有奠基性的作用,为安徒生童话在国内的译介与传播提供了理论基础。
《卖火柴的小女孩》就是周作仁最早翻译发表在《新青年》第6卷第1号上的。
听李若凡这样说,宋韵婷不解道:“我看过那篇《卖火柴的女儿》,感觉还是有文白夹杂的味道。不过听你一说还是叫《卖火柴的小女孩》好。”
宋韵婷大致说了一下《卖火柴的小女孩》故事梗概,倒是让李若凡有些讶异,还真是读了不少书啊。
殊不知,现在的刊物主要就是北平的社团创办的,像《新青年》《小说月报》你要是都不看,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的文化人。不过能像宋韵婷这样博闻强记的不多。
李若凡瞧了一眼正望过来的阮玲玉,看到她脸色嫣红的样子也觉有趣,笑道:“以后我们这样的演出讨论要经常化,我提及《卖火柴的小女孩》是想选取一个他山之玉,我们应该这样看,当最后小东西去掀开窗帘的时候,陈白露不同的表现所表达的寓意是不同的。她不愿小东西步自己的后尘,但又阻挡不了,最后的阻止与其说是阻止小东西,不如说是阻止她无法阻止的社会。这个结尾是有些沉重的。”
阮玲玉听的很入神,道:“还真的是我没有想到的呢。”
李若凡笑道:“但阮玲玉无疑是给出了另一种可能:不阻止。那么她指着小东西其实很像是黛玉的那句意犹未尽的宝玉你好。小东西已经成为另一个陈白露,对陈白露而言,小东西就像是她懵懂的童年,她不愿小东西的生命里面没有一丝阳光。《日出》写的都是晦暗的夜晚,灰暗的客厅,小东西最后掀开的一丝朝阳是要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她未必一定还会和陈白露一样的命运。”
阮玲玉有些糊涂了,小声道:“那我下一场应该怎么演啊?”
李若凡笑道:“我倒是有个很好的建议,让陆小曼把这两种都表现出来,然后让《北洋画报》开展讨论,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或许还会有更好的结尾呢?先申明,最佳建议你们也可以在报纸上发表,奖励纪念金银币套装和纪念邮票套装。”
春雪琴惊讶道:“你知不知道现在这个黑市上已经翻了好多倍了!现在一套都能换四合院了!”
李若凡笑道:“我希望一百年后还能换到四合院。”
众人皆笑,认为李若凡在说笑。现在都能换到,以后自然也能。却不知,2016的北平房价,三万五万一平不是梦。
陆小曼笑道:“这样好,我明天的演出就演不去拉阮玲玉的版本,看看观众反应如何。”
李若凡道:“前十天都是这两部轮流,中旬推出第三部话剧《茶馆》,听说现在预售票都卖到中旬了,因为好多人买了几天的票,说是怕演出新剧。”
蓝雨轩笑道:“还不是给你的忽然公演《日出》给闹的!”
浅尾舞道:“这一听后面还有两部新话剧,我这晚上的觉是没法睡了!”
季凯琳笑道:“那我们干脆逃课去李若凡家看新戏彩排,你们说好不好?”
李若凡可不敢答应,这前车之鉴,他对眼前的几位毫无信心。
想了想李若凡笑道:“先去吃个夜宵吧,我请客。能和燕京的学子在一桌子上吃饭,这可是我的荣幸,千万要给我这个机会。”
董诗雨笑道:“避重就轻,还没说新剧彩排呢!”
李若凡笑道:“这样吧,我这边正好想挑战一下歌舞剧,本子已经有啦,只是演员啥的一筹莫展,你们都是巾帼不让须眉,帮我参谋参谋,我重礼相报。”
李若凡想把老舍先生的《月牙儿》改编成歌舞剧,这篇故事非常的诗化,虽然是个悲剧,却写的唯美,是不适合改编话剧的,只是歌舞剧这个时候还真的是基本没人知道。就是后世,舞剧也是曲高和寡。
李若凡自己对歌舞剧也是无爱,后世唯一看过的《天鹅湖》还很快就打盹了。
季凯琳想了想道:“我有个远房表姐专门学过芭蕾舞,刚刚从国外回来,要不,我帮你问问。”
李若凡笑道:“好,今晚无论吃什么,我请客。”
季凯琳道:“那好吧,请我们去你府上吃夜宵。再看一幕话剧如何?”
李若凡笑道:“好,一言为定。那就《金锁记》吧,一共四幕,我请你们看第一幕,过过眼瘾,顺便帮我提点意见。”
《金锁记》被傅磊誉为文坛最美的收获,夏志清也是赞为中国最伟大的中篇小说。
季凯琳有点哭笑不得,这四幕话剧就看一幕,还不如不看呢,不看至少不知道是什么,这看了第一幕,女孩子都懂的,追剧最怕断更。
这支队伍现在也勉强算的上浩浩荡荡的了。在路上也买了菜,等到家里时,见孟小冬也在。原来今天为了庆祝公演成功,都在这边摆酒庆贺呢。孟家班吃饱喝足先回去了,孟小冬留下来等李若凡回来,顺便帮助张罗。
阮妈听到说有八九个人过来,幸好是有孟小冬帮手,孟小冬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对这些做起来是轻车熟路,阮妈只是夸比阮玲玉还灵巧。
孟小冬笑道:“我现在除了每天去师父家里学戏,师父和我约定,想挂牌必须得他同意,现在我倒是最清闲一个,操持家务反而不感到累。倒是阮妈妈白天还要演戏还要顾一日三餐,才不容易呢。”
阮妈笑道:“这样的师父倒是不多见。”
孟小冬笑道:“是啊,以前都是签了契约,恨不得我多登台,现在却是要我把师父的本领先全学到家。就是看见他们一大家子现在演话剧不亦乐乎,我反而啥事都没有了。”
阮妈笑道:“那是你的福分,李少爷人这么好,我家的阮玲玉也是不知前世敲破了多少木鱼,才会遇到少爷这样的。能给少爷做一辈子饭我就心满意足了。”
孟小冬想起阮玲玉在舞台上的惊艳,心里多少有些嫉妒,但还是笑道:“京剧话剧都被少爷玩的团团转,都不知什么才能难住他。”
孟小冬想起初次遇到李若凡被差点抓去做压寨夫人的事情,也是有些甜蜜。
这时听到外面的轿车喇叭声,阮玲玉虽然在舞台上是大赛型选手,极为自信,但走下舞台,就连陆小曼她都没有多少话说。
身份的差距,让阮玲玉心底多少有些敏感。除了面对李若凡她可以完全放下矜持,可以说出自己的内心真实想法,她知道李若凡不会在意她的家境。
自从参演话剧,陆小曼反而和徐志魔冷淡了几分,两个人原本炽热的关系现在彼此都冷处理起来。
说起来是话剧本身的功劳。从本质上说,《雷雨》写的是家庭不伦,《日出》更是让她成为主角。
当陆小曼真正沉浸于自己的角色,她开始在探索角色的时候反思自己的感情。繁漪的命运,鲁玉凤的命运,她们的原罪就是情感之错。
戏如人生,人生如戏。特别是有一次和林徽因单独在一起时,她甚至忍不住问及当初林徽因为何会拒绝才华横溢的徐志魔。
林徽因道:“在他身上找不到现世安稳。”
林徽因是民国少有的几个对爱情婚姻极为清醒的女子,有点像红楼梦里面的薛宝钗的性格,并不觉得贾宝玉是最佳丈夫。
只是薛宝钗在那个时候没有主动选择权,而林徽因有。所以她现世安稳,淡淡一生。她很聪明,从选择建筑放弃文学的那一刻起也就远离了政治,这让后来的风声雨声革命声对她和丈夫干扰不大,她有自己的处世智慧:家事国事天下事,别太关心。
如果非要找,这样的夫妇大抵都是京派作家,在山雨欲来风满楼之际,宁愿不做大树,只愿做小草,生生不息。
陆小曼想起张幼仪其实和王庚一样,对自己的另一半自由过了火,信任过了头。女人对于幸福的定义千差万别,但用金钱定义幸福的女人其实是对对方完全的不信任,就像《金锁记》里面的曹七巧,宁可抓住金钱,因为抓不住幸福。
陆小曼现在甚至有些感激李若凡让她主演话剧《雷雨》和《日出》。女人,特别是对陆小曼这样的女人而言。曾经的时空是徐志魔飞机失事才让她当头棒喝;而现在,当她完全身心的投入到事业中去,舞台的形象和自身形象经常重叠,也是一种醍醐灌顶。
曾经她对王庚的来信嗤之以鼻,但现在,就在昨天她给王庚写了封信,信里面写的都是近来排练话剧的事情,借对所演人物命运的点评,或许王庚能够看出一丝端倪。
李若凡走进院落的时候,回首正好瞧见陆小曼走在桂花树下面,被月色照在脸上,想起她的命运。李若凡心里多少有些不忍。
阮玲玉笑道:“你说教我刀法的呢,可别不算话啊,我们拉过勾的。”
李若凡笑道:“樱花飞舞不管是什么人,但她对你还是不错的。今天人太多,等单独的时候啊我把你变成聂隐娘。”
阮玲玉笑道:“我变成聂隐娘好保护你。”
李若凡笑道:“等你能打败方水柔就可以。”
阮玲玉不信道:“她?”
阮玲玉心里的方水柔是个真正手无缚鸡之力的小丫鬟。她猜想李若凡这么说应该是故意逗她的。毕竟现在她也是弱女子。
李若凡知道她不信,也不点破。
阮妈早已经把菜肴都装盘了。接过李若凡他们带过来的熏鸭老鹅,看到基本都是投口的新鲜蔬菜瓜果才放心。这些女孩子也不是为了吃,吃饭不过是个借口。都想着快人一步先睹为快呢。
李若凡笑道:“阮妈你也是功臣,就别忙了!”
阮妈道:“还有一个汤就好了。我算什么功臣?要不是李少爷抬举我,我连上去亮相的机会都没有。”
季凯琳道:“伯母伯父不住这边吗?”
以李若凡的年龄,季凯琳倒是很羡慕李若凡家里的开明。大家闺秀,是身份也是枷锁。
李若凡笑道:“他们都在金陵。长辈的心思很简单,别看现在不愿来北平。要是抱孙子了,撵都撵不走。”
董诗雨道:“你是打击面太广,小心让你的宋韵婷不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