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迅猛的偷袭
作者:
溟沧一笑 更新:2022-02-11 07:50 字数:3185
让时间回到三十息前……
“咚,咚,咚。”
在这片厮杀场上,以郊游姿态行走的只有坐镇后方·小队长一人。
“啪,吁~”
走上一座小丘,小队长一勒缰绳,那可以说是漫步的马儿无需像同伴那样走几步作缓冲,它稳当当地停了下来。
他把腰杆挺得笔直,借助土丘+马背的高度优势,抬手在眉间搭了个台子,向前方的厮杀场望去。
此刻,战斗仍显得焦灼,骑卒能否冲到眼前,击破那群残兵仍是未知。
“唔……”
另一只手松开缰绳,摩挲着大胡子,嘴里发出含糊不清的声音,先前说了“只要发起冲锋就锁定胜利”的小队长脸皮有些发烫。
“该死,你们这群蠢货,快点给我取胜啊!再怎么僵持下去,是想让我把说出去的话咽回来吗。”
仿佛感受到了源自后方的强烈意念,骑卒们发一声呐喊,猛敲马臀,冲了上去。
“杀鸭!”x3
然后……
“嗡,扑通~”
当头的一骑干脆利落地栽倒在头目的神箭下。
“吁,咚咚。”
剩余二骑本能地勒住缰绳,宁肯让马蹄扬起,迂回转圈,露出脆弱的马腹,也不肯再向前冲上几步。
“……”
倒不是他们被一箭射破了胆,自此见了头目就掉头跑,而是这群残兵们被这一箭鼓起了勇气,不再盲目射击,而是趋于有秩序的齐射。
很显然,冲一群没有士气,还没到跟前就自己崩溃的步卒;和冲一群有士气,很可能就死在这几步路上的步卒,二者需要的勇气不是一个程度。
也许换成李陵率领的乡人子弟,在追随“李老将军之孙”的口号下,他们会暂时压制住畏惧,一口气冲上去,干脆利落地取得胜利。
但二五仔们不行。
别看他们嘴上喊着“为了五铢钱”,但其实,为了活命而投降的他们根本就不可能冒着死掉的风险发起冲锋。
二五仔(为难):我当然知道刚刚那箭运气成分居多,不可能重现第二次,但这中事有谁敢保证,又有谁敢拿小命去赌一把呢?
旁白(马后炮):上了战场,就应该做好抛弃性命的觉悟,没有这个觉悟,你上战场就是作大死。
“哗,头目神勇!”
“嗡嗡,咚咚。”
随着欢呼声一同传来的是[七人乱箭齐发,两骑仓皇而走],这让小队长整张脸涨成紫红色的画面。
“废物,一群废物!”
骂完还不解气,瞪着一双通红的眼珠,小队长放下搭起的台子,从背后拽出了继送出长兵后唯一持有的长弓,又从箭袋中抽出了一支箭。
箭杆搭在弓弦上,双臂用力一拉。
“嘎吱嘎吱。”
长弓如满月,箭镞对准远处那群欢呼的残兵。
……嘎吱,嗡。”
瞄了一会,小队长又把箭矢从弓弦上拿开,让弓弦放了个空。
敌人的数量摆在那里,直接射出十有八九能射中,但他并不满意于此。
“驾,唏律律。”
小队长双腿加紧马腹,用弓稍狠狠一抽马屁股,马儿发出嘶鸣,奋力迈动四蹄,从小丘上冲下。
“咚咚,呼~”
身体随着马匹而小幅度摆动,呼啸的风擦过脸颊,小队长再度抬起双臂,拉开弓弦。
“嘎吱嘎吱。”
这回,他瞄准的不再是连名字都无的龙套众,变成了那个坏自己大事,啪啪打自己脸的头目。
“给我中,嗡。”
带着信念的一箭射出,头目避无可避,胸口中了一箭,如先前他射中的骑士那样向后跌倒。
“咚,扑通。”
旁白(吐槽):你就算这么说,也无该你阴戳戳偷袭的现实。
哪是什么信念,不过是借助从土丘上冲下的马速,箭矢来的既快又突然。
旁白(摊手):谁又能想得到,一个在后面遛弯,摆明了要坐享其成的家伙,居然因为打脸怒而出手呢?
小队长(恼羞成怒):你懂什么,我这是收到了战死袍泽们的遗志,带着他们的意志射出的!
旁白(撇嘴):偷袭就是偷袭,嘁~
另一边……
“头目,头目你怎么了!”
“不好了,头目中箭了。”
“头目死了,二五仔杀过来了,大家快跑啊。”
“哐当,我愿降,我愿降。”
当头目倒下,失去精神支柱的残兵们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演变对话。
可以说,他们刚刚的士气升得有多么夸张,现在下落的就有多么迅速。
在配合晚到一步的骑士们,以一粗暴的手段敲定了结果。
“轰(配音~”
残兵四散,投降的投降,抵抗的抵抗,逃跑的逃跑。
“吃里扒外的二五仔,我和你们拼了,哇呀刷。”
“饶命,我投噗。”
“蹬蹬蹬,咚,扑通。”
但最终,没有一个人从眼中只有五铢钱的骑士们掌心逃出。
“咚,咚,咚,吁~”
重新恢复到散步状态的小队长一扯缰绳,身体晃了晃。
小队长坐在马背上,向不是插着箭,就是萦绕着血腥气的属下们问道:
“斩获几何?”
“什长,大利事。”
一名脸上沾着血腥,顾不得擦拭的骑士提着手中的脑洞,笑着迎了上来:
“此战斩获首级十四级,每级值三万钱的话,共是四十二万。
“什长您拿二十万,我们六个均分剩下的二十二万,一人和该三万六千钱,能买十头牛,或二十匹马。”
“……”
收获出乎意料的大。
倘若换做汉军,死去的那几人少不得要出一份抚恤,最后别说一人三万六千钱了,就是小队长能不能拿二十万都悬得很。
反正照李家的祖训,李陵李司马一分钱都分不到不说,抚恤金不够,还要从自己腰包里往外掏。
哪像我大匈奴,死去的都是倒霉鬼,活下来的人才能分钱,坐镇后方的长官还分到大头。
旁白(无语):这不正是匈奴之所以衰颓,大汉之所以兴盛的缘故吗?
真当下头的人是傻的不成?
在匈奴这边累死累活拼杀一场,收获被上头拿走大半,死了更是白死;到汉人那儿,(相对)公平分配不说,死了还有抚恤可拿。
这般鲜明对比,你如何不叫士卒们向往南边,厌恶北边。
也许在冒顿、老上时期,能靠着武力强横,时不时地劫掠汉人营造的民族骄傲,压下这些不满。
但当伊秩斜上位后,对外作战连战连败,百蛮大国的地位岌岌可危,叫汉人撵兔子一样从幕南撵到漠北,整日里卧冰雪,啃草皮艰难过日。
当“武力”这一最后的依仗丧失,他们又凭什么不一败涂地呢。
……
“嗯,啪啪,不错。”
不知是对属下让出一半斩获的识趣,还是对斩获的满意,小队长十分高兴,他抬起马鞭敲了敲肩膀,叮嘱道:
“既然首级都点清楚了,那就快点归队,我们耽误的时间不少了,要快些赶去汇合。”
“诺。”
被敲肩膀的这骑拱手应下,他转身对着剩余五骑喊道:
“什长的话,都听清楚了吧。
“先去处理一下伤势,拾捡一下散落的兵刃,然后归队。”
“诺。”x5
很自然地用出下对上的回答,其余五骑垂下脑袋,对这名新鲜出炉的副贰表示了服从。
之后,五骑便散开,如副贰交代的那样,开始回收/捡起地上的兵刃、甲胄,乃至衣物来。
“……”
没办法,穷嘛。
作为一群即将摆脱现在“以物换物,或是想到什么就抢什么”的生活,归入汉人属国,过上“守法”日子的匈奴人,急需一大笔用来适应环境的钱财。
这个时候,就不要考虑丢人不丢人了,只要能换钱,有啥要啥。
旁白(迟疑):兵刃、甲胄我能理解,再不济融/拆了做青铜器皿/皮革制品,可这衣物……一群臭烘烘的皮袍子,谁稀罕要啊。
副贰(摆手):怎么没人要,把它和兵刃甲胄绑在一起,想要就全都要,怎么会没人要。
再说了,你怎么知道就没人喜欢了解匈奴,俺把这袍子挂起来,就说是某个头目穿过的,一定有钱多的傻大户会卖回家收藏的。
旁白(愣住):居然是捆绑销售和炒收藏,真是太可恶了。
……
李家的祖训——赏赐分士卒;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馀年,家无馀财,终不言家产事。——《李将军列传》”
当然,这种做法不独李广,或者说,但凡当将领的不是天生吝啬鬼,总是要笼络士卒的,唯一区别的是程度,有的给的多,有的给的少。
董卓算是当中比较极端的。
他那么一个残暴的军阀作派,为了结交豪杰,把自家耕地用的牛杀了来犒赏,第一次打了胜仗获得赏赐,更是一匹娟都不要全都分了。
“(董卓)少好侠,尝游羌中,尽与诸豪帅相结。后归耕於野,而豪帅有来从之者,卓与俱还,杀耕牛与相宴乐。诸豪帅感其意,归相敛,得杂畜千馀头以赠卓。
“……为军司马,从中郎将张奂征并州有功,拜郎中,赐缣九千匹,卓悉以分与吏士。——《董二袁刘传》”
或许这就是一介凉州匹夫能从一群世族公卿中笑到最后,最终能横行天下,逞凶一时的缘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