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一而再
作者:
戚越 更新:2021-07-13 11:49 字数:2023
林玉清看沈泉走后,心里才算松了一口气。面对着应对未知的事情,实在是太考验人的应变能力了。她很庆幸,虽然沈三公子好像是喜欢真的沈秀,但是,看他那副样子,也知道,他并没有从真的沈秀那里得到什么。如此一来,她对待沈泉的态度,只要不是太过卑躬屈膝,太过于友好,估计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确定了这一件事之后,林玉清就按照巧云的分派,在这个她认为根本就没有什么可收拾的房间,胡乱的忙活着。
她跟巧云两个人,一会儿将这件东西放在这边,一会儿又将那件东西搬到这边来。虽然东西变来变去的,除了让它原来的主人看起来不知道该到那里去找东西之外,好像就没有什么其他的作用了。
“巧云,沈秀,喜字已经都剪好了,你们两个是负责三公子新房的,要记得把房间妆点的足够喜庆。”
“是,姑姑。”两个人异口同声。
林玉清本以为,随着巧云的步伐,已经将新房布置的不复往日模样,想着,则要在这个对于沈泉来说,好像已经变得完全陌生的地方,再一次的填进去更多的陌生因素。
不过,她倒也没有太担心,因为,她只是远远的看见过沈泉往她这边看过那么几眼,但是,并没有直接跟她接触,从而少了很多想对策的麻烦,这样她多少心存感激。
只是,让她有点不舒服的,是,在她去收拾新房的第三天,居然碰到了沈家的二公子,在一个应该熟悉却又陌生的人。
在面对沈泉时的那种冷漠,她不知道用在沈家二公子,沈军的身上,是否一样的管用。可是。为了更多的了解对方的事情,她只有恭顺的选择沉默。
沈军笑嘻嘻的说道:“宋姑姑选的人,的确能干。看看,把三弟的小院布置的多么漂亮。这可让武侯府的脸面增辉不少。你们都叫什么?本公子要赏赐你们。”
这个二少爷虽然看上去笑意迎人,但是,林玉清总觉得,这笑容背后,却让人感到无尽的冷意。
最先说话的,当然还是巧云,谁让人家比林玉清先进宫呢。
“二公子过奖,这是奴婢巧云应当应分的事,实在是不该领受任何赏赐的。”
沈军笑着,似有意却是无意的反问道:“你是巧云?”
“是的。二公子,奴婢正是巧云。”巧云恭敬的回答道,脸上竟然难得的泛起一阵红晕。
“那你呢?”沈军没有转头,而是几乎是一直看着林玉清问道。
林玉清微一愣神,面无表情的说道:“奴婢沈秀。见过二公子。”
沈军哈哈一笑,竟由一个斯斯文文的君公子,像是突然变身,成了江湖好汉般,爽朗的笑着。
“见过见过,当然见过。快点告诉本公子,你们两个想要什么赏赐。我这就去跟母亲讨来。”
林玉清不明白,怎么堂堂的武侯府二公子,想要发善心的给下人一些好处,干嘛还要跟母亲说一声,难不成竟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
林玉清不知道,可是巧云心里清楚的很。
这个二公子。并不是武侯爷正妻的孩子,而是一位妾室所生。虽然,沈军的母亲在活着的时候,很是得宠,而且。沈军在十岁之前的生活,一直是跟嫡室的孩子一样的。可是,就在沈军亲生母亲走了之后,武侯爷因为只要一看见他,就会想起死去的爱妾,所以,渐渐的,也就不经常来看他了。
失去了父亲庇佑的一个十岁的孩子,好像是一夜之间,从天之骄子变成了街边乞丐。除了一个沈家二公子该有的体面的吃穿,他并没有得到更多的东西,甚至,他所居住的那个满载着母亲音容笑貌的小院,在这十几年间,竟没有添置过一件像样的装设。
在他十五岁之前,一直沉浸在母亲离去的悲痛之中,对于身外之事,并没有太在意。只是,让他更加伤心的,是他的父亲,这五年之间,也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所谓的一家人在一起吃饭的时候,他才能怯怯的看上父亲几眼,可是父亲,却在看向他这里的时候,特意的将眼神转向了其他的方向。
他本以为,父亲只是因为太过思念母亲,所以才对自己不理睬。可是,当武侯府再次响起了喜炮,吹响了喜乐,他才意识到,自己曾经的想法是多么的愚蠢,他竟然让自己的善良,掩盖住了别人的虚伪。
他也是沈家的一份子,而且,是沈家的二少爷,没理由被武侯府的人忘记。
于是,他学会了假笑,学会了虚与委蛇,学会了笑里藏刀。不过,他的虚假很有用。他得到了兄弟之间的情谊,这对于小孩子来说,好像是最容易获得的。他得到了父亲的赏识,为了这个,他在学堂里,聚精会神的听夫子讲课,下了课之后,更是一直研读到深夜。失去了孩子的天真,却得到了他觉得早就应该得到的父爱。
最后,最难对付的,就是沈家主母,跟他没有半点血缘关系,却不得不成为母亲的人。他几乎是做足了老妈子,跑腿伙计,管家等等,奴婢该做的事情,尽量的让自己表现的恭顺,表明自己,在武侯府,对于母亲的两个亲生儿子,绝对没有威胁,这样,才让沈家主母渐渐对他不在敌对,相反,除了物质上的需求,在其他方便,竟也表现的跟亲生儿子差不多。
可是,他好不容易营造出来的这一切,却在真的沈秀进武侯府的时候,彻底的打乱了。这个沈秀,可是比他还要工于心计,这让他想起沈秀脸上那冰冷的笑容,就觉得发毛。
当然,巧云是不会知道这么详细的,她所知道的,也无非是沈家庶子的身份。
而对于林玉清来说,她完全是蒙的,她觉得自己的胸前,一直悬着一把剑。这把剑,距离她只有一厘米远,而她还不得不在这把剑的威胁下,摸着石头过河,忐忑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