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良凰后(母后乖乖让朕爱)_分节阅读_234
作者:天蝎女      更新:2020-05-11 02:55      字数:4579
  大良凰后(母后乖乖让朕爱)最新章节!
  才,何不择木而栖,也不负娇妻美眷。”就在这胜利在望的一刻,萧一寒遇到了强劲的对手。
  想当年,张武对文若鸢的一片痴心可是日月可鉴,天下皆知,而文若鸢是楚国人,文氏一门在亡国时,也是家破人亡,对于大同国君,文若鸢必然是仇恨的。
  按照张武对妻子的执着,唯一的突然点就只能从文若鸢入手。
  “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张武只知,楚帝若想打开城门,那么只能从在下的尸体上踏过,否则,别无他路。”对于萧一寒的策反,张武早有所准备,文若鸢是他的挚爱,但是他是军人,他有他的职责和使命,他有军人的大义和热血。
  面对国和家的时候,他知道该如何抉择。
  只因为,他深深的知道了一个道理,没有国哪有家。
  当年的云壤,虽然为国,可是作为云壤的子民,他的感受他终生不会遗忘。
  只有国强,百姓才能挺起脊梁做人。
  就算这一仗,桂安城失守,他也会选择和皇上同肩作战,生死与共。
  “真是不识时务。”时间就是胜算,萧一寒不在废话,只要打开了城门,只要奉天的军队一攻进桂安城,就意味着大同被打开了缺口。
  他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好久,他不会再错失机会。
  城里城外,厮杀声变得那么的贴近,大同军士们在奋力杀敌的同时,却也在尽力的保护着百姓不受伤害。
  为此,他们尽可能的宁愿自己受伤,也不会让敌人杀进民宅。
  敌人似是看到了大同军士的这一弱点,不停的攻向民宅,肆意的想要屠杀百姓,目的只是诱杀大同军士。
  看着一个个大同军士舍生忘死的保护百姓,因为惧怕战争而躲在家中却依旧不得安宁的百姓们不再保持沉默了,随着几个血性少年的挺身而出,百姓们蜂拥而出,虽然他们手中没有锋利的兵器,他们有的只是简陋的农耕器具,但是当这看似是乌合之众的百姓们一拥而上的时候,却也为奋力杀敌的大同军士们争取了更多的时间,也为大同的军士们注入了力量。
  “杀死逆贼,保护皇上。”简简单单的话语,一波波的传出城去,传到浴血奋战的将士耳中,都不由为之一振。
  “大同儿郎们,听到了吗?我大同的子民正为我们呐喊助威,我们不能辜负了百姓别的厚望,杀啊。”墨良袖子往脸上一擦,高声喊道,狭长的双眸中有着点点波光。
  “杀”随着喊杀声响起,桂安城内外硝烟不尽。
  第234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任何执政者都必须得知道的真理,一旦失去了民心,那么就算有在强的军队,在雄厚的家族势力,那也只能是一代枭雄,而不会是万民之主。
  在这场势力均衡的战役中,桂安城的百姓毋庸置疑的在无形中成为了大同军队的后备军,为大同的官兵们担负起了后勤的保障工作。
  人心齐必定士气足,即使面对的是连续倒下的同胞,即使伤痛和死亡一直在云绕着将士们,但是进攻者和守卫者,不同的立场却有着不同的信念。
  “皇上,援兵到了,是否......”就在三天拼杀之后的间隙,青峰的眉宇间一扫之前的凝重,带来了好消息。
  只不过,看着一身同样狼狈的墨良,他却知道,这个消息也只能是一个鼓舞人心的消息,而不可能真正的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
  只因为,这一场战役,明为奉天和大同的首战,其也是墨良和独孤云峥两人之间的一个较量。
  先锋部队,加上后续部队,总共八万军士,这是奉天军队的总体力量,却也是奉天最为有力的一支部队。
  墨良此次所带并将也是八万,不多不少,从沙场点兵的那一刻,青峰就已经意识到,这对于墨良来说,并不仅仅代表了国家。
  “人是否抵达奉天了?”墨良并没有因为这个消息而露出任何的神情,狭长的双眸中显露的是另一种思绪。
  “还未有消息传来,不过,皇上放心吧,仇将军一定会完成任务的。”青峰的神情也为此而一肃,让十万大军化整为零,直入奉天京都,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虽然奉天出兵已经引开了奉天最有实力的卫国王,但是滞留奉天的几位王爷却也不是吃素的,即使仇子云能一举拿下奉天京都,却也不一定能肃清奉天势力。
  “内忧外患,朕要让独孤韵尝尝什么叫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滋味。”墨良狭长的双眸中显现的是一抹复杂的不完全为仇恨的语气。
  “皇上为何?”攻进奉天皇宫,这青峰并不担心,毕竟仇子云是皇上亲自挑选的少年英才,如果没有那份能力的话,皇上又何必大费周章的陪他演了一出昏君贤臣的戏码。
  只不过,为何不直接拿下独孤韵,毕竟斩草不除根,这并不是墨良的做事风格。
  与成大事者不能妇人之仁。
  这可是他们从事的第一原则,可是为何皇上却要让轩辕皇有机会逃离呢?
  难道墨良对独孤韵还存有兄弟情谊吗?
  “青峰,朕要让他亲口承认朕的身份,那么朕得奉天就必将理直气壮,顺应天意了。”墨良并无半点隐瞒之意,更没有虚伪的兄友弟恭的拳拳情意,有的只是从一个统治者的角度的考虑。
  “青峰,传朕旨意,击休兵鼓。”稍作休整,墨良下达了让人意外的旨意。
  “王爷,难道大同已经无兵可出了,我们趁势追击,一举拿下桂安城吧。”看着撤退的大同兵士,看着桂安城门上独自飘扬的大同战旗,独孤云峥略显疲惫的双眸中并没有胜利在望的喜悦,反而有了一种说不出的不详之兆。
  此次战役,完全是军人对军人的战争,没有出现独孤云峥之前打探得知的那种特属于大同帝的影子部队的出现。
  这代表了什么?
  传说中的影子部队,每到之处所向披靡,其手段敏捷狠辣,对方完全没有还击之力。
  可是......
  有些事情,虽然没有得到证实,但是他的心里却有种不言而喻的认同,这就是大同帝的实力,他不止是一个出色的皇帝,更是一位杰出的将领。
  就在独孤云峥审视战场的同时,城门却轰然打开,只要他一声令下,奉天军队就能长驱直入,直捣黄龙。
  可是,不愧是独孤云峥亲带的精兵,没有人面对这机会雀跃冒然,有的反而是更加谨慎的审视。
  “撤出十里,就地扎营。”面对这貌似空城计的桂安城,独孤云峥没有冒然进攻,反而率兵后撤十里,在一个攻守皆备的地方安寨扎营。
  “王爷,胜利在望,为何要撤军?”虽然异于独孤云峥的军令,但是副将却也没有当着将士的面提出质疑,反而是在撤军之后,单独询问于独孤云峥。
  “我国境内可有军情传来?”没有回答将士的疑问,独孤云峥反而问出了一个让副将诧异的问题。
  “王爷何意?”两国交战,王爷关注的不是眼前形势反而是万里之外的本国情形,这是否有些太过于谨小慎微!
  “本王休书一封,副将亲自送交贤王殿下,切不可延误。”独孤云峥眉头深琐,提笔而就,而这却让一旁的副将虽然能感受到卫国王的忧虑,但是却不知为何?
  “要快,记得,活着把信送到。”独孤云峥把信交到副将的时候,坚定的双眸有的是信任的目光和寄托。
  “王爷明明知道末将......”副将难以置信的看着独孤云峥,想要说什么,却被独孤云峥抬起的手制止了。
  “将军是我奉天的栋梁,本王相信,将军一心报效吾皇,这已足以。”独孤云峥的话一出口,副将的脸上呈现出来的是一个男儿坚毅的感动和泪光。
  “吕继忠一定不负王爷使命,亲手把信交到贤王殿下手中。”明知自己是皇上安排在卫国王身边的一颗棋子,可是卫国王不但没有因此而排斥他,反而待他如同其他的将士弟兄一般,此刻还委以重任,这份胸襟,他终身难忘。
  一骑快马连夜赶回奉天,尘烟过后,两道身影却露出了意味不明的笑容。
  “大人,为何要放走他?”尾随青峰一同前来验证皇上猜测的小兵不解的问道。
  不明白丞相青峰大人明明猜到敌人会派人回朝送信,为何却又不拦截下来,反而要眼睁睁的看着他离开。
  “卫国王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看着人马离去的方向,青峰忍不住叹息。
  只可惜一代英才就此就要淹没在这滚滚红尘中了。
  “大人此话怎解?”小兵挠了挠头,疑惑的问道。
  这卫国王也算是他从军以来,见过的最厉害的敌人了,他还没有见过那个人能和皇上和丞相大人亲率的战役中维持不败的。
  更何况,就算是他们打开了城门,也不见他上当的人,这已经算是很了不起了。
  “慢慢你就会知道了。”青峰微微一笑,对于大同帝,他有了更深的认识,现在的大同帝不在是他们誓死相随时的那个青葱少年了,他已经是一个有着帝王谋略的天子了。
  虽然大同已经成立多年,虽然大山帝已经称帝多年,但是此时此刻,青峰也才再一次的从心底里认识到了何为帝王?何为谋略?
  就在吕继忠舍生忘死赶回奉天的途中,看到了一批又一批的逃亡难民直涌入奉天境内,边关处,难民们因为没有通关碟文只能徘徊在城门之外,放眼看去,就只看到成群的难民促膝而坐,看上去一片荒凉疾苦。
  但是,放眼扫去,却让人有些惊叹,这些人中,大多是年少男子,吕继忠不由皱起了眉头,提高了警惕。
  正想仔细盘查的时候,却看到了让他放心的一幕,那就是这些看似健壮的男子,或多或少都有着残疾,不是手臂没了,就是双腿不便,一瘸一拐的。
  这些人,就算是朝廷征兵,那也是不要的。
  在乡中,却也失去了该有的劳动力,沦为贫民,因为战乱成为了难民,却也情有可原。
  心中虽然放松了警惕,但是该问的他还是会问。
  “这些难民从何而来,为何直奔京城而来?”面对前来相迎的地方官吏,吕继忠问道。
  “回大人,这些难民都是西南地区,受盗匪欺凌无家可归之人,听说前太子复活,正招兵买马,为了躲避战乱,这才出来避难的。”看着随处可见的难民,官吏的脸上也有着沉重和担忧,毕竟不管哪个地方,出现了那么多的难民都不是一件好事。
  “可有上报实情?”闻言,对于所见所闻,吕继忠的判断更明确了,这些人必然是不想卷入政权争斗中,这才离乡背井的逃出来了。
  可是,这么大的事情难道皇上就没有得到一点消息吗?
  就算皇上没有得到,作为属地封王的淮南王和落凌王也该获悉此景,难道他们都没有做出应对吗?
  “淮南王已经命下官严防关卡,不能让不明人士混入奉天境内,等肃清混乱之后,就让他们返回原籍。”对于此,已经算是淮南王能做的了。
  “王爷此举甚为妥当,末将就不做停留了,大人告辞。”吕继忠一拍马背,绝尘而去。
  这一迹象却被留在了脑海中,只是等他赶到京城的时候,他才发现,他是那么蠢不可及。
  难民无处不在,来自四面八方,聚集于直达京城的各个城门外,为了稳定人心,当地官员,不得不打开粮仓,发放粮食。
  这虽然有效的缓解了难民的情绪,但是却也不是长久之计,毕竟每个地方的存粮是有限的,就算能够供应,但是却也不能一直如此。
  根本之计还是在于解决各地混乱的根源所在,却不想,一路行来,太子复辟的声音却也一路尾随。
  当他抵达京城的时候,本应首先觐见皇上,可是思及卫国王的所托,吕继忠还是首先去了贤王府,呈递上了卫国王的书信。
  “吕爱卿辛苦了,不知此刻前方战况如何?”看着风尘仆仆进京面圣的吕继忠,轩辕皇独孤韵发出了亲切的慰问,只不过他现在更为关注的还是战况。
  虽然关于战事,一直都有信使回报,但是,吕继忠能给他最为真实的信息。
  吕继忠碗拒了轩辕皇的赐座,保持着笔挺的站姿,虽然日夜兼程,但是却也没有磨损他一个军人的硬朗气质。
  关于两军开战的情况,吕继忠一五一十的做了回报,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