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作者:苏盎      更新:2020-10-01 09:31      字数:3247
  三皇子刘礼被禁足三个月,在家中抄写经文,倒是仍有不少权臣跑去探望。
  熙攘的大街上,破旧的马车,吱嘎吱嘎带着两箱简单而沉重的行李,在地面上拖出重重的两条车痕。
  平头百姓怔怔的看着,心里也都明白,琉球那一战朝廷是用曾佳堵了悠悠众口。这位为朝廷出生入死了整整三十年的老将,最终也只用他的须发斑白和头顶的乌沙,证明了世道的昏庸。
  官道之上,他们看见了一顶官轿缓缓停在马车一侧,一名身穿藏蓝朝服的年轻男子自轿中下来,双手递过一只木匣放到曾佳手中,轻声说了句什么,而后双手拱起,弯身行了一个大礼。
  那是对长者的尊重。
  对方的仆从打着伞,他们看不到来人的长相,只看到曾大人含泪将他的手攥的很紧。
  衣阙翻飞,曾府的马车再次上路,交头接耳的人群中,突然有眼尖者看到了那身官服上鹤兽同年的补子,低声喊道。
  “是连喻!...他怎么会来送曾副将?当初不就是他并朝中几位大人联名上书治了曾大人的罪的吗?”
  “猫哭耗子。”
  “就是。”
  方婉之被堵在人群里进退不得,本来上街买的脂粉也险些被挤到地上。
  她高举着两盒胭脂问一旁的小哥。
  “连喻是谁啊?二品文官的补子不都是一个样么?
  怎地一眼就瞧出谁是谁了?”
  小哥回头奇怪的瞧她一眼。
  “你没看见那身形是位年轻公子?朝中没有比他再年轻的内阁阁老了。人家家世背景好,二十七岁就做了户部尚书,就是人品嘛。”
  他啧啧两下,没有再说下去。
  毕竟议论朝廷官员这种事儿,还是关起门来说的好。
  方婉之不由朝那顶轿子多看了两眼,早看不到那位连大人的影子了,只是无端觉得那跟在轿子一侧的小厮,背影有些眼熟。
  ....怎么那么像抠货澜家的皮皮呢?
  说起来,澜卿却是许久没有叫她来作画了。
  这般思度着,又觉得荒唐,笑着摇摇脑袋便自去了。
  没人知道,在送走曾佳之后,轿中的那个男子一直低头看着空空的掌心。
  他给了曾佳三万两银子,回乡养老足够用了。
  他敬佩金戈铁马的英雄,如今这样的时局,让曾佳离开上京绝对是最好的选择。
  身侧的小厮透过帘子安慰。
  “爷,您放心吧,有了那些银子,曾副将不会过得很艰难的。”
  他抬起头看了他一眼,眉头紧锁。
  “...如果我现在追上去,说方才给多了银子,让他找我五千两....”
  长长的官道之上,众人只见到那顶官轿被抬的飞快,悠悠传来几句不甚完整的对话。
  “....爷,脸皮这东西,偶尔还是要捡起来放在脸上用一用的。”
  .......
  “爷,咱们下次还是不要上街了。”
  “为什么?”
  “我听到他们都在骂你呢。”
  “哦。”
  ....管他呢,爱咋咋地。
  他本来就不是什么好官。
  ☆、第六章 猴子捞月
  春雨贵如油,几场大雨降下之后,就犹如在江山画卷之上泼了一捧瑶池水一般,苏醒了万物,芳草碧绿,迎来满眼的春花烂漫。
  方婉之观着北晏山漫山遍野的栀子花,连带衣服上都沾染了那份醉人的甜香。
  也第一次觉得,澜卿将作画的位置选择在京郊的这片地界,是他唯一让人觉得风雅的品质。
  近些天,澜卿似乎很闲,或者说,他在躲清闲。因为她逐渐看到一些生活必需品出现在茅屋里,也会在小院内,看到竹竿之上晒着的一些他的衣物。
  竹青色的锦袍,下摆和襟口都勾着精致的金丝纹花,料子也是极上乘的,昭然若揭着这个抠货是个极会自我享受的人。
  她从未认为澜卿是会住在这样一间茅屋里的人,只是这段时间,他好像并不想回家,作画的时辰也比往日长上许多。
  澜卿不是一个喜欢说话的人,没银子赚的时候就闭嘴。方婉之却是一个近乎话唠的女人,她会咬着一个小点心,弯着一双眉眼跟他聊很久。
  比如东长街的梨子比西街的好吃,日头快落的时候会降到三文。
  比如隔壁王二娘家的小孙子过几日便要满月了,嘱咐他出门的时候记得从后门走,免得被人家请去吃酒,又要掏银子。
  再比如出门左拐第一户老张家的烧饼做的可真好吃,新娶的媳妇是街头卖芝麻的卢老汉的闺女,当真是门当户对。
  也时常能听到她进门之前,跟周围邻里含笑打招呼的声音。
  每当听到这些的时候,澜卿都会不会接茬,但是他也不会打断她,只由着她一个人唠叨。时间长了也会琢磨着,前门里老李家的女婿是不是真的跟村东头的姚春花和离了,砍柴的焦二狗真勾搭上了守寡的阮绣桃?
  这对于一个自命风雅,格调很高的公子爷来说,实在是要不得的。
  又是一日作画的间隙,方大姑娘说有些累了,想要歇歇乏,笑眯眯的盘腿坐在蒲团上问。
  “澜爷可知道京城里新开了一处酒楼,刚一开张这宾客便客似云来,老板娘是常州人,操着一口常州方言,人甚是爽朗。我今儿从那儿路过,也买了一道名为《猴子捞月》的菜品,是他们那儿有名的招牌菜,您要不要尝尝?”
  说着,还晃了晃手里头的食盒。
  澜卿瞧着方婉之那一脸我想坑你的样子,心道你还想坑我的钱?慢条斯理的往嘴里丢了只葡萄。
  “不要。”
  方大姑娘听后也没再劝,点点头应了,将身子一扭,背对着他打开食盒。
  “如此,那奴家便下筷了。”
  竟也没有多让让的意思。
  赶巧皮皮在这当口进屋,一瞧见方婉之食盒里的东西,不由瞪大了眼睛,甚是惊奇的样子。
  方大姑娘笑着伸出一指比了个噤声的手势,模样像只油滑的小狐狸。
  这些动作,都被窟窿后那双眼睛收入眼底。他撇了皮皮一眼,又撇了一眼,张口道。
  “...多少银子?”
  天底下自然没有白吃的午膳。
  更何况他前儿个刚哄了方婉之花了五两银子喝了他一口井水,显然丫是记着愁的。
  果然那姑娘笑了,堪堪比了个手势。
  “十两银子,奴家可是还没动过呢。”
  价钱就算翻了一倍。
  澜卿懒洋洋的靠回椅子背上。
  “你倒是比我会算计了。”
  “奴家哪敢在您眼皮底下算计啊。就这道菜啊,买的时候可是排了整整半个时辰的队呢。您若不吃,奴家可动筷了啊。”
  澜卿许久没有应声,又不肯承认自己好奇。
  就在方婉之以为他不会买了,打算转过去的时候,突然看见屏风接银子的小缝里掷出几枚银子,哐啷哐啷在地上转了几个圈。
  “七两,不卖拉倒。”
  左右他昨个儿赚了她五两,算是让她占他二两银子的便宜。
  需知,让澜卿这种坑惯了别人的人,花银子让别人坑,自打他会坑人起,这都是头一遭。
  方大姑娘自来懂得见好就收,手上也没含糊,挪着小碎步就端着食盒走过去了。
  她将盖了盖的盘子小心翼翼的从缝里塞进去,感觉到澜卿伸手接住了,这才松了手。
  “多谢澜爷赏脸。”
  人却站在屏风后面听着里头的动静。
  澜卿起初‘嗯’了一声,算是应了,转脸打开盖子,便是长长久久的沉默。
  因为那不大的盘子里,装的是一盘醋,上面点了一滴香油。
  好一个猴子捞月!!
  方大姑娘在外头大笑着,敲敲屏风的边儿。
  “澜爷,那处酒楼还有一道《青龙卧雪》改日奴家带过来,给您尝尝?”
  与此同时,方婉之也依旧会询问良人的情况。也会自觉的在问之前掏点银子,买一些茅屋里的东西用。
  那样澜卿的心情便会很好,也会愿意跟她聊上一会儿。
  自‘猴子捞月’之后,茅屋内的摆设便逐渐齐全了起来。
  新鲜的水果,放着香茗的茶桌以及梅花小凳。每一件上面都贴着一张小纸条。
  ‘洞顶香茗,一两银子一盏,五两银子一壶。’
  ‘梅花小凳,三两可以坐一个时辰。’
  这小打小闹的东西,就像某人的恶趣味一般,充斥在这个狭小空间里,欠揍的甚至有些孩子气。
  方婉之是个比较识相的姑娘,喜欢说话,却并不算聒噪。每日几个时辰的相处,两人竟也融洽。
  然而最近几日,他们似乎都有些不开心了。
  这话得从三天前说起。
  方婉之吃着一两银子三块的小点心问澜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