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作者:易中天      更新:2020-09-29 07:56      字数:804
  遥望山下那幽静的竹林,白云一片片飘了下来。
  赤豹的旁边,是狸猫。
  第六章
  鬼神
  人有病,天知否
  占卜的结果出来后,所有人都哭了。
  这是公元前597年的春天。楚庄王的军队围困郑国都城七天后,郑人进行了占卜。他们先问:跟楚国讲和,有可能吗?征兆显示没有。又问:在太庙里哭,把战车都开到街上准备巷战,有可能吗?回答是有。于是国人来到太庙号啕大哭,守城的战士则在城墙上号啕大哭,一直哭得昏天黑地。
  结果楚人退兵,留出时间让郑人修城。
  当然,也可能是想招降。1
  与此同时,晋国的大军也浩浩荡荡地开了过来。他们是听说郑都被围,闻讯赶来的。在晋楚两国的争霸斗争中,郑是晋国的小兄弟。小弟挨打,老大岂能坐视不管?当然要出手。
  为此,晋国军方排出了一个豪华阵营。
  请看名单──
  中军
  正帅荀林父
  副帅先縠(读如湖)
  大夫赵括、赵婴齐
  上军
  正帅士会
  副帅卻克
  大夫巩朔、韩穿
  下军
  正帅赵朔(赵氏孤儿赵武的父亲)
  副帅栾书(栾鍼的父亲)
  大夫荀首(知罃的父亲)、赵同
  全军
  司马(军法官)韩厥
  我们知道,晋国号为三军,实为六军。因为三军的统帅和副帅,都各有一支部队,每军也各有两个大夫,中军统帅则为元帅。也就是说,郑都被围时,晋国六军齐发,在元帅荀林父的率领下前来救援。
  郑国却投降了。
  投降是必然的,因为扛不住。楚军围城三个月后,郑都沦陷。襄公光着膀子牵着羊,递交了投降书。楚庄王则退兵三十里,跟郑国签订了和平条约。
  晋军得到这个消息,是在黄河边。这时,前进还是后退,就成了一个问题。继续前进是没有意义的,也师出无名。郑国降都降了,你还救什么救?退回去同样不行。不但无法交差,这口气也咽不下。
  箭在弦上,晋楚终于交手,这就是“邲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