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作者:木林森      更新:2020-09-23 07:16      字数:11488
  童大勇道:“光有赔偿是不够的,整个黒龙江流域的地方本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而且还包括捕鱼儿海(即贝尓加湖)、大兴安山、外兴安岭等等这些地区也都是中国的领土,因此如果想要我们停止军事行动,你们希望得到和平,必须退出尼布楚城,完全退出中国的领土,我们可以保证你们平安的退出,并且可以带走你们的武器和物资,而且如果想和我们进行贸易来往,我们是绝对欢迎,但绝不许军人携带武器进入中国的领土!”
  齐格勒夫点了点头,道:“好的,我会把将军阁下的意见如实向我们的将军汇报,但希望童将军能够给我们一些商议的时间!”
  童大勇点了点头,道:“我可以给你们两天的时间考虑,希望在后天的这个时候,能够收到你们的答复!”
  齐格勒夫连连点头,道:“童将军的意思我己经完全明白了,现在我马上就返回尼布楚城,向巴什科夫将军汇报。”说着齐格勒夫也马上告辞,返回了尼布楚城!
  当然童大勇也未必没有想过,俄军是使用的缓军之计,但还是给俄军二天的考虑时间,也是因为中华军刚刚到达尼布楚城前,要安营立寨、修筑工事阵地都需要时间,因此这两天的时间,其实也是中华军必需的准备时间,另外如果俄军真的能够主动退出尼布楚城,也是一件好事,能够不用战争来解决,当然是最好的。
  不过俄军的办事效率到是很高,跟本就没有用两天,就在第二天差不多是相同的时间,齐格勒夫就又来到中华军的大营里,再面前童大勇,表示俄方己经同意接受中华军的条件,撤出尼布楚城,并将尼布楚城移交给中华军,但现在尼布楚城里还有一万多士兵,和几千人口,因此也不是一天二天就能撤完的,因此齐格勒夫也希望中华军能够给俄军十天左右的准备时间。
  童大勇也对俄方的态度表示了赞赏,但认为十天的准备时间太长了,只能给俄军五天的准备时间,双方又进行了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最终确实了七天的准备时间,在这七天的时间里,俄军将分批撤出尼布楚城,向西撤退,将尼布楚城移交中华军管理。
  不过童大勇又提出,将先派一支中华军进尼布楚城,接管一部份城里的治安、协管工作,齐格勒夫迟疑了一会儿,也答应了下来,双方又进行了一番协商,最终确定,从明天开始,中华军先派出一个营的士兵进入尼布楚城,进行一些局部的管控。
  因为己经谈好了各项条件,而且齐格勒夫也来过了两次,因此双方的气氛也缓和了不少,这时也到了中午,于是童大勇也留齐格勒夫在营军吃饭,双方把酒言欢,在席间又说了不少什么中俄友谊、中俄世代友好下去之类的话,一直到下午两时左右,齐格勒夫才酒足饭饱,向童大勇告辞,返回尼布楚城去了。
  一回到尼布楚城,齐格勒夫立刻去见巴什科夫、捷潘诺夫、别克托夫等人,向他们汇报了这次到中华军大营谈判的经过。
  听完了齐格勒夫的汇报之后,巴什科夫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拍了拍齐格勒夫的肩膀,道:“齐格勒夫,这一次你的表现很不错,我会向沙皇陛下写信,表奏你的功劳的!”
  齐格勒夫忙道:“那里,那里,这都是督军大人的妙计!”
  捷潘诺夫也道:“不愧是督军大人,这一招果然高明,看来中华军巳经上当了,他们已经完全相信我们将会撤离尼布楚城!”
  别克托夫道:“就让他们还做一会儿美梦吧,就在今天晚上,我们就会让他们知道,哥萨克骑军的厉害!”
  巴什科夫也点了点头,道:“各位,好好准备吧,这一战将决定我们在东方的命运,就在今晚了,看各位努力的表现了。”
  第五卷 飞天篇 第四二八章 中俄之战(四)
  原来最初巴什科夫的目地只是想拖一拖、缓一缓,只要能够保住尼布楚城,那怕是赔偿给中华军一些钱也行,毕竟这是俄罗斯在远东地区的唯一一据点,虽然说在修建尼布楚城之前,俄罗斯在勒拿河流域建立雅库茨克城,但雅库茨克城的位置过于靠北,而且还隔着一道外兴安岭,远不如尼布楚城的地理位置优越,一但尼布楚城再丢了,巴什科夫在俄罗斯的政治前途也就彻底完了。
  但齐格勒夫第一次到中华军的大营交涉之后,巴什科夫等人也知道,中华军是不打算给俄军拖缓的时间,也不会让俄军再占据尼布楚城,因此必须另想办法才能够保住尼布楚城才行。
  不过经过前面几次的较量,巴什科夫心里也明白,如果是正面作战,俄军对中华军基本是没有任何胜算,就算是据城而守,但有以前呼玛尔城和雅克萨城失守的战例,估计守住尼布楚城的可能性也不高,因此无论是战是守,对俄军来说,都不是最好的选择,唯一的办法只能靠出奇致胜。
  于是巴什科夫也就想出了这一招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表面上装作迫于中华军的强大兵势,不得不接受中华军的条件,但却是为了让中华军放松警惕,而俄军却打算在晚上发动对中华军的袭击。
  而且齐格勒夫两次到中华军的大营,除了麻痹中华军之外,还有另一个更重要的目地,就是观察中华军营寨的防御工事情况,为俄军的袭击作准备,尽管齐格勒夫不可能看到中华军营寨的全部情况,但毕竟看到从边缘到中心一个局部的地区,也可以窥豹一斑,根据齐格勒夫看到的情况,中华军的大营确实没有修建好防御工事,营盘的外围许多地方都没有立好木栅墙,护营的壕沟也没有完全挖好,俄军骑兵的战马可以一跃而过,然后就可以一路通畅的杀入中华军的大营。
  因此听完了齐格勒夫的汇报之后,巴什科夫也认为,这一次夜袭的成功机会还是很大的,并且也对今晚的突袭,也做了精心的计划,首先命别克托夫带领三千骑兵为先锋部队,付责突击中华军的大营,而且命令他不计任何代价,一定要突入中华军的大营中,而自己带领四千骑兵和一千步兵为后队,一但先锋部队冲入了中华军的大营之后,立刻趁势扩大战果,同时为了保证突袭的成功,巴什科夫还分别派出了两支骑兵,分从左右两路,向中华军的大营发动佯攻,以掩护主攻的兵力,而捷潘诺夫仍然留守尼布楚城。
  可以说俄军的作战计划确实是十分详细,几乎可以算是稳操胜劵了,只是看胜果的大小而己,是能够完全击败中华军,使中华军这一出兵彻底失败;还是仅仅只打一场胜仗,等中华军缓过一口气之后,还可以卷土重来,因此巴什科夫也命留守的捷潘诺夫在城里做好准备,随时都准备出击,以求达到最大的战果。
  做好了一切安排之后,俄军也抓紧最后的时间休息准备,到了晚上十时左右,别克托夫带领先锋人马出城,首先分出两个五百骑的小队骑兵,绕到中华军大营的左右两侧,发动进攻,随后别克托夫也率领骑兵,向中华军的大营突进。
  俄军的骑兵小步跑了一阵之后,也接近了中华军的大营,虽然今天没有月亮,但天空繁星点点,可以大概看得清楚,在远外隐隐绰综的营帐形状,还有点点昏暗的火光,但却似乎并没有多少士兵守卫,而且营寨也确实并没有木栅墙阻挡,因此别克托夫也大喜过望,看来确实是胜利在望了,于是也立刻下令,向中华军的大营发动进攻。
  俄军的士兵们也纷纷催动战马,向中华军大营的方向开始冲刺,到了这个时候,也没有必要再隐藏自己的行踪了,因为以战马冲刺的速度,也就是眨眨眼睛的时间就可以冲到中华军的大营了,就算是这个时候惊动了中华军的士兵,也来不及了,因此也有不少俄军的骑兵点燃了火把,一来是为自己照亮,以免战马在高速奔驰中发生碰撞,另一方面也是等冲进了中华军的大营之后,便于放火烧营。
  冲在俄军最前面的,正是白天做为使者的齐格勒夫,他己经两次到过中华军的大营了,由其是在第二次,也记熟了道路,虽然是在晚上,但也比其他人都熟悉一些,而且又是立功心切,因此齐格勒夫也高举火把,一马当先,同时也为后面的其他骑兵指明的方向。
  眼看着离中华军的大营也越来越近,齐格勒夫的心里也越来越兴奋,而且这时还是看不到中华军有多少士兵出来迎战,因此齐格勒夫也开始想到自己冲入中华军的大营之后,挥刀劈砍,大杀四方的英姿,甚致还想到了这一战之后,自己立下大功,回到茣斯科之后受到沙皇的嘉奖,而且重新振兴家族……
  虽然齐格勒夫沉浸在一片美好的幻想当中,但也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把火把交到左手上,右手握住了佩刀的刀柄,准备将佩刀拔出,但就在这时,忽然听到一阵“砰砰砰砰”的爆豆般枪鸣声,而与此同时,只见前方一排火光一闪而过。
  齐格勒夫心里一沉,头脑里刚刚冒出“不好”这个单词来,就马上就感觉到自己的左腿、左肩、小腹三处地之转来了火炙般的疼痛,然后只觉天眩地转,一头从马背上栽到了下来。
  当然倒下的并不是只有齐格勒夫一人,随着枪声的响起,突进的俄军队中,有不少骑士或战马都应声倒地,同时还绊倒了不少后面的冲上来其他俄兵,因此一时间人喊马嘶,再加上战马仆地的声音,战场也热闹了起来。
  而且对俄军的打击并不是只有这一排火枪,随后火枪的响声连续不断,子弹也密如雨点一样,向俄军射击而去,虽然是在黑夜中,看不清敌军,但仍然依靠着密集的火力,打得俄军伤亡惨重。
  其实在齐格勒夫离开中华军的大营之后,童大勇就感觉到情况有些不对劲,因为俄军前后的反差太大,而且做出的让步也太大了,这么多年来中华军与欧州各国军队交战的次数可不少,综合历次的战斗,以及包括以前与俄军交战的情况,一般来说,不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欧州军队是不会轻易投降的,而现在俄军有城可守,兵力也超过一万,俄年并不是全无胜算的,这么快就彻底放弃,显然是和欧州军队的特性不苻。
  当然也不能就此就断定,俄军一定就是诈和,因此童大勇一方面加强了大营在夜间的守备,一方面也在尼布楚城附近布置了大批侦察兵,监视俄军的动向,结果在晚上俄军一出尼布楚城,就被中华军的侦察兵发现,并立刻用飞鸽传回了大营中,也给了大营足够的准备时间。
  虽然中华军的大营并没有竖好木栅墙,但这并不影响中华军的防御力,因为中华军从来就不是靠木栅墙来保卫营地,而是靠战壕和砂袋堆成的土墙,因此在收到了侦察兵的回报之后,童大勇也立刻下令,中华军的步兵也全部出动,在环营的战壕里做好了防守的准备,而且中华军的士兵都躲在战壕里,结果俄军在黒夜中看去,也看不见有多少中华军防守,于是也放心大胆的发动了进攻,但马上就遭到了中华军的猛打击。
  当然黑夜的不利影响,对双方来说,都是一样的,中华军可以用密集的火力来弥补视线的不足,但俄军的骑兵也只能摸着黑,冒着中华军的弹雨,向中华军的大营方向猛冲,因此除了中弹之外,由于看不清道路被绊倒的也为数不少。
  到了这个时候,中华军的战壕中也点起了火光,因此俄军的先锋部队主将别克托夫也能够看清楚,中华军实际上已经在战壕里做好了充份的准备,但这个时候俄军己是骑虎难下,如果现在撤退的话,肯定会遭到中华军的追击,而且就算是退回到了尼布楚城里,等到天亮之后,中华军向尼布楚城发动进攻,俄军同样也难以挽回败局,不如现在继续向中华军的营地发动进攻。
  而且现在俄罗斯的军事观念基本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仍然还是奉行骑兵致上的观念,而且哥萨克人也是以骑战而着称,因此别克托夫对于骑兵的冲锋,还是有很大的信心的,认为可以利用骑兵的速度来突破中华军的防守阵线,或许还有取胜的机会。
  但这时中华军已经完全反应了过来,不仅在战壕里布置了守备的士兵,同时在战壕外也安排了士兵,形成了两排的射击阵形,并且还在士兵的后面布下了一排迫击炮,火枪火炮一起开火打击,因此打击的力度也要大得多。
  随着枪声的密集,以及火炮的轰击声,也将战场上炸得一闪一闪,而俄军的冲锋骑军也一排一排的倒在冲锋的途中。
  第五卷 飞天篇 第四二九章 中俄之战(五)
  战斗进行了一个小时,俄军还是无法突破中华军的阵线,别克托夫也急得满头大汗,虽然在黒暗中,无法判断俄军的阵亡人数有多少,但每一次爆炸响过,火光一闪,都可以看见火光照耀的范围内,躺着不少的人马尸体,因此也可以推判,俄军阵亡的人数绝不在少数。
  就在别克托夫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人来向他通报,主将巴什科夫带领着后续的军队也赶到了战场来,别克托夫无奈之下,也只好赶忙先去见巴什科夫。
  “这是怎么回事,怎么还没有攻进中华军的大营呢。”两人见面之后,虽然天黑看不见,但别克托夫也久巴什科夫的语气中听出了明显的不满气氛。
  但别克托夫也没什么好说的,只能道:“总督阁下,中华军的火力实在太厉害了,而且天黑对我们的战马冲刺也不是很有利,因此无法攻进中华军的大营里,而且现在我们的伤亡己经很大了!”
  巴什科夫沉着脸,道:“现在不能在乎伤亡,必需要攻进中华军的大营里,否则我们将会彻底的失败。”说着立刻下令,命自己带来的四千骑兵分为两批,轮流向中华军的大营发动冲击。
  这一支生力军的到来,也使俄军的进攻势头大大加强,而且俄国人悍勇善战的性格也在这一刻体现了出来,尽管是在黑暗中作战,尽管面对中华军的密集火力,仍然催动着座下的战马,奋力的向中华军的阵地猛冲过去。
  而在中华军的阵地中,士兵们仍然不为所动,还是按照着自已的节奏,向敌军发起进攻的方向,一轮又一轮的开火射击,虽然在黑暗,也不知道打死了多少俄军的士兵,但在枪炮的轰鸣声中,可以不断的听到俄军的人马发出的惨叫声音,和人马倒地时发出的撞击声音。
  战斗又进行了约半个小时,中华军的枪炮声音仍然不见减弱,但俄军仍然无法突进中华军的阵地里。
  这个时候巴什科夫也有些焦急了,这是巴什科夫第一次和中华军正面交战,也没有想到中华军的火力会这么猛烈密集,就连俄军中最强大的哥萨克骑军冲击,竟然都无法突破中华军的防线。
  而现在巴什科夫也有些左右为难了,如果继续进攻的话,也不知道能不能攻破中华军的防线,而且为了突破中华军的防线,会损失多少兵力,但是停止进攻,返回尼布楚城的话,那么这一次精心策划准备的夜间突袭也将以彻底失败而告终,一但等到天亮之后,中华军向尼布楚城发动进攻,俄军能够守住尼布楚城的可能性极低,因此对于巴什科夫来说,这确实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而就在这时,巴什科夫忽然听到,从自己的左右两侧,都传来了一阵密集而急促的马蹄声音,而且由远而近,离自己的距离并不远了,估计也就在三四百米左右。
  在一开始的时候,巴什科夫还以为是自己的骑兵撤退回来,但马上他就否定了这个想法,因为俄军正对着中华军的大营,就算是撤退,也应该是直上直下,最多也只会有少量的骑兵会从两侧绕道返回,而且撤退的骑兵一定是人马分散,队形杂乱,马蹄声也不会是密集而齐整的,因此这也就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这是中华军的骑军向俄军发动反击了。
  想一想这也很合理,中华军本来就有足够的骑军,也不可能只会一味的被动挨打,完全可以向俄军发动反击进攻,而且现在战斗己经进行了快两个多小时,虽然是在黑暗中,但中华军也完全能够探测到俄军的位置,而且在这时俄军久攻不下,士气丧尽,中华军再派出骑军向俄军发动攻击,这个时机也确实是很好的。
  这些念头虽然多,但其实就是在巴什科夫的头脑中一闪而过,马上又闪过了别一个念头,这一次夜袭基本己经可以算是失败了,因为现在俄军不仅是久攻不下,而且现在还有大部份兵力正投入到进攻中,留守的兵力不足两千,在这个时候根本就不足以抵挡得住中华军的进攻。
  而就在这时,从俄军的左右两侧,在密集的马蹄声中,响起了火枪射击的声音,而同时也传来了俄军士兵的惨叫,骑军使用火枪,也是中华军骑军的特有战术。
  这一次巴什科夫的预想是正确的,这时童大勇己经通过侦察兵,查明了俄军的主阵位置,而且在连续几次击退了俄军的进攻之后,童大勇也知道,到了反击的时刻,因此立刻派出两个营的骑兵,分别从两翼向俄军展开了夹击,同时又命另一个营的骑兵做好了正面反攻的准备,而这一次反击,中华军只投入了一个团的兵力,是因为在夜间作战,联络困难,兵力不宜投入太多,只用少量兵力,打乱敌军的布置就够了。
  中华军的反击,立刻就让战场出现了大逆转,虽然俄军并不知道中华军投入了多少的反击兵力,但也知道,战场上的大势己去了,自己已经无法赢得这一战的胜利了。
  虽然俄罗斯人尚武好战、悍勇粗暴,但并不等于说俄罗斯人打起仗来脑袋一跟筋,只会一味的猛冲猛打,要么取得胜利、要么光荣的战死,还美其名曰玉碎,这也是俄国人和日本人的最大不同,在明知必败的情况下,俄国人并不会是以在战场上光荣的战死为荣,也会适时的从战场上撤退,而且这一次战斗既不为了保卫祖国,也不是为了拯救民族,就连为了祖国荣眷而战的理由都没有。
  另外俄军的主体组成的哥萨克骑兵本身就是一个由各种流亡者,不受主流社会的认同者组成的部族,什么样的人都有,根本就没有什么民族的观念,也没有自己的独立国家,政治认同模糊,具有非常典型的打家劫舍的绿林思想和有奶便是娘的傍大户风格,现在之所以奉俄罗斯为祖国,为俄罗斯在东方而战,一方面是因为俄罗斯为了自己的需要,首先承认哥萨克人的地位,而哥萨克人也确实需要这种大名份;另一方面也因为俄罗斯确实也对哥萨克军队进行了一些资助。
  但这并不就等于哥萨克人是真心为俄罗斯而战,只要是谁开出的价码更高,哥萨克人就会立刻倒戈,在历史上哥萨克骑兵除了骁勇善战以外,另一个著名的特点就是朝三暮四,朝秦暮楚,在十七、十八世纪,无论是俄罗斯沙皇、土耳其苏丹、波斯大汗甚致是克里木的鞑靼汗、波兰国王都曾经是哥萨克骑兵效忠过的对像,包括哥萨克内部,也分成万多个派系,而且各个派系各为其主,在战场上刀兵相见的事情也屡见不鲜,只不过后来俄罗斯从诸雄之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哥萨克人也才十九世纪以后逐渐的并入成为俄罗斯的一部份。
  而正因为如此,在败局已定的情况下,当然就没有那一个哥萨克人愿意会去为沙皇尽忠,首先保住自己的生命,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就在中华军的反击一开始,俄军的士兵也立刻知道大势已去,于是也都纷纷从战场上撤退,向尼布楚城败退而去,而巴什科夫也无法阻挡俄军的败退,当然这帮助巴什科夫做了一个决断,因为现在也就不用再多想了,赶快撤退吧。
  甴于俄军基本是全骑兵,因此也能够迅速的从战场上撤退,不一会儿,在中华军的大营前的俄军,就己经撤得干干净净,而且速度之快,连中华军都觉得有些难以想象,而中华军对俄军的合围,也并没有形成,虽然中华军也追击了一阵,但毕竟是在黑夜之中,也不敢穷远,只是截住了一些步兵,另外在中华军大营两翼佯攻的俄军,因为撤退不及,被中华军截住,伤亡十分惨重。
  等巴什科夫等人逃回尼布楚城之后,查点人马,这一次夜间袭击,俄军也是势尽了全力,一同投入了八千骑兵和一千步兵,结果骑兵只逃回的不足四千人,而步兵更惨,逃回来的只剩下了二百多人,而且还有不少人受伤,现在尼布楚城里的俄军己不足六千,而除去伤员之外,可战之兵其实只有五千多一点,和开战之前相比,俄军己经损失了超过半数以上的兵力。
  而经过了这一败之后,巴什科夫等人也对守住尼布楚城不抱任何信心了,因此也退回到尼布楚城里,巴什科夫等人,包括众多的俄军士兵也都连夜开始收拾金银细软,打包装箱,准备随时都可以逃离尼布楚城。
  一直到天色发亮,有不少尼布楚城里的居民,还有其他士兵也都惊动了,于是也都开始收拾起来,而为了争夺财户、运输工具、马匹牲口,而且这一战中阵亡了大量的俄兵,他们遗留下来的财产也成为其他俄兵争抢的主要目标,结果有不少俄兵也在尼布楚城里大打出手,刀兵相见,当然也还有俄兵去抢截城里的居民、商店、仓库等等,结果也闹得尼布楚城里鸡飞狗跳、人心惶惶。
  第五卷 飞天篇 第四三零章 中俄之战(六)
  等尼布楚城里一直闹腾到了当天的中午,士兵们还在城里继续闹腾,但巴什科夫等军官却发现,事情有些不对了,因为一直现在,中华军都一直没有动静,并没有来进攻尼布楚城。
  这下也让巴什科夫等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了,中华军这是怎么了,为什么没有趁势来进攻尼布楚城呢,当然这并不是说巴什科夫昐着中华军来打尼布楚城,而是如果中华军不打尼布楚城,那么自己还撤不撤离尼布楚城呢。
  虽然说尼布楚城的得失,关系到自己的政治前途,但如果是在不可能守住尼布楚城的情况下,巴什科夫也没有为沙皇尽忠的想法,沙皇和巴什科夫也没有交情,还是先保住自已的命才是最重要的,但现在中华军并没有来进攻尼布楚城,就这么主动退出尼布楚城,巴什科夫又觉得有些不甘心,万一是出现了其他的变故,中华军不打算再进攻尼布楚城了,那么自己岂不是亏大了吗,当然也不排除中华军是在等着俄军撤离,想不费一刀一枪,就摘下尼布楚这颗桃子。
  因此巴什科夫也决定,还是先在尼布楚城里等一等,再看一看,当然也做好了随时撤离尼布楚城的准备,一但中华军来进攻尼布楚城,就立刻开始跑路,如果中华军是有别的变故,不来进攻尼布楚城了,就算是捡着一个大便易,而其他人也都赞同巴什科夫的意见,说白了欧州人就是这样,不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是不会放手的,到了晚上,巴什科夫等人也不敢大意,连睡觉时也都睁着一眼,就是随时准备着。
  结果等了一天,中华军都没有任何动静,而巴什科夫等人一个个都熬得眼眶发黑,瞳孔充血,而且第一天中华军没来,第二天也没来,一直到第三天,中华军还是没有动静。
  这下巴什科夫也莫不清头脑了,中华军这是打算干什么,如果说是有别的变故,但中华军一直都没有撤离,还是在尼布楚城外驻营,但要说没有变故,中华军又为什么不来攻城呢,不过连熬了三天,巴什科夫也有些熬不住了,因此当天晚上巴什科夫也早早就睡下了,而且还睡得很熟。
  但也不知睡了多久,巴什科夫被人摇醒了,在迷迷糊糊中,就听有人大声道:“将军,中华军打来了!”
  巴什科夫猛的打了一个激灵,一下子惊醒过来,立刻坐了起来,只见是别克托夫和捷潘诺夫都在自己的床前,巴什科夫一下从床上跳了下来,一面抓起衣服往身上套,一面道:“快、快、备马、我们准备撤出尼布楚城!”
  等巴什科夫把衣服套上,开始扣扭扣的时侯,见别克托夫和捷潘诺夫都没有动,巴什科夫也不禁有些奇怪,道:“怎么了,为什么都还不动!”
  别克托夫苦笑了一声,道:“将军,我们己经走不了了,中华军己经将尼布楚城包围起来了!”
  巴什科夫怔了一怔,头脑里也“嗡”了一声,终于明白过来,原来中华军这凢天以来,一直按兵不动,原来是在等着调集兵力,包围尼布楚城。
  其实在俄军的夜袭失败之后,中华军的众将对俄军两面三刀,嘴里大叫和平谈判,暗地里却在拨刀子动手的行为,都觉得十分气愤,因此在第二天一早,众将也都纷纷向童大勇请令,要进攻尼布楚城,狠狠教训一下俄国人。
  童大勇对俄国人的两面派做法也非常愤怒,但他和众将不同,并不满足于只是教训一下俄国人,而是要把尼布楚城里的俄军全部包圆,一网打尽。
  但要全包俄军,就必须先将尼布楚城包围起来,但包围作战,只能用陆军来完成,现在中华军只有一个师的陆军,另加三千民兵,总计只有不到一万四千陆军,包围尼布楚城还有所不足,因此童大勇才用飞鸽向雅克萨城下令,让留守雅克萨城的陆军师立刻赶到尼布楚城来助战,而为了等待支持部队,中华军也一连三天,按兵不动。
  当然童大勇也担心在中华军按兵不动的时候,俄军会趁机先撤出尼布楚城,因此也命现有的三个骑兵团轮流待命,一但俄军从尼布楚城中撤离,就立刻进行轮流追袭,虽然说这样不能将俄军一网打尽,但也能最大限度的歼灭俄军。
  不过俄国人果然都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的主,就在中华军按兵不动的时候,俄军都抱着侥幸的心理,留在尼布楚城里,也没有动,而就在昨天晚上,另一个陆军师终于赶到了尼布楚城,这一下中华军可动用的陆军兵力就达到了二万四千左右,就算不计骑兵,中华军的兵力也是俄军的四五倍之多,于是童大勇也立刻下令,连夜出动,将尼布楚城团团包围起来,而等俄军回过神来之后,一切都己经晚了,这五六千俄军,己经被困在尼布楚城里,成为瓮中之鳖了。
  当然就是小鸡在被抓之前,也要扑腾几下,而堂堂的北极熊,肯定是不甘心当瓮中之鳖的,因此俄军的反应也极快,巴什科夫立刻下令,放弃所有的打包细软物资,集中所有的骑兵,杀出城去,全力突围,于是城门打开之后,大约四千多的俄军骑军从尼布楚城里冲杀出来,向中华军发动了猛攻。
  不过中华军也同样是早有准备,而且中华军也不需要组织什么阵地,士兵们立刻组成了四排纵深的队列,向俄军的骑兵展开了猛烈的打击,迫击炮手则在火枪手的背后,向俄军展开轰击,而中华军的骑兵也在严阵以待,一但俄军突破了中华军的阵线,就立刻补充上来。
  随着中华军的火枪、火炮一起开火,俄军的骑兵队列中被打得人仰马翻,伤亡无数,但这一次俄军可不是为了沙皇、为了俄罗斯而战,完全就是为了自已的生存而战了,而在这个时候,俄国人悍勇善战、逞强好斗的一面也终于显露了出来,面对中华军的猛烈火力,俄兵们都毫无惧色,而且现在是白天,视力无碍,战马也可以全速的奔驰,二三百米的距离,在全速奔驰的战马也就是二三十秒的事,因此这一次俄军的冲击,也要更甚于上一次,而且有的骑兵的战马中弹倒地,士兵仍然立刻从地上爬起来,继续向中华军的阵列冲去。
  但中华军的战士大多都是身经百战的战士,什么样的场面没有见过,当年和清军作战的时候,也多次经历过对抗骑军冲击的战例,当然不会被俄军骑兵突击的气势所吓倒,因此面对俄军的冲锋,中华军的士兵们仍然从容不迫的轮流开枪射击。
  就如同过去的毎一次战斗一样,枪声一排一排的响起,连绵不断,子弹如同雨点一样,向俄军射击而去,俄军的骑军被打得纷纷倒地,士兵的惨叫、战马的悲哀,也在枪声中响遍了整个战场。
  尽管俄军表现得非常勇猛、非常奋力,但和上一次夜袭相比,俄军的兵力已经大大的减少了,而中华军的人数却増加了近一倍,在此消彼涨之下,俄军虽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仍然无法突破中华军的防线,就算是有几名骑兵侥幸能够躲过火枪的射击,冲到中华军的阵列中,但由于人数太少,无法对中华军的阵列造成沉重的冲击,虽然可以砍倒几名中华军的火枪兵,但很快就会被众多补充上来的中华军士兵刺死。
  俄军的突击时间并不长,只进行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但人马伤亡相当大,差不多达到了半数,而且还是无法突破中华军的阵列,因此到了这时,俄军的锐气也终于耗尽,而哥萨人的散慢、利己的特点也再次显露了出来,也不等巴什科夫下令收兵,俄军就自动撤退,败回了尼布楚城里,但俄军突围的最后一线希望,也彻底破灭了。
  等俄军退进了尼布楚城之后,巴什科夫、别克托夫、捷潘诺夫等几名军官也赶忙聚集在一起,商议对策,但到了这个时侯,还有什么办法可想,几个人只能大眼瞪小眼,谁都没有话说。
  而随后中华军也对尼布楚城发动了全面的进攻,数百门大小不同的火炮一起像尼布楚城展开了猛烈的轰击,巨大的轰鸣声震动天地,就连尼布楚城的城墙也都颤抖了起来,而俄军虽然大量装配了火枪,但在尼布楚城的火炮却并不多,一共只有十五门火炮,而且最大的也不过二十磅火炮,但只有三门,而中华军的两个陆军师一共有二十八门重型火炮,双方根本就不是一个层门上的较量,因此炮轰一开始,中华军就牢牢的压制住了俄军的火力,打得俄军根本无法抬头。
  “轰!”
  随着又是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砂石飞溅,大地颤抖,十几名俄兵被强大的气流冲得飞上了天空,而硝烟微散之后,只见尼布楚城的城墙巳经被炸开了一个十余米宽的大缺口。
  第五卷 飞天篇 第四三一章 中俄之战(七)
  城墙被炸开之后,中华军的突击队立刻从炸开的缺口杀入城中,而在此前的战斗中一直都表现得十分勇猛的俄军士兵,这时却都纷纷举手投降,并没有进行殊死的抵抗,因此中华军也十分顺利的杀过了城墙缺口,攻入了尼布楚城里。
  本来城里还有三四千俄军,如果俄军拼死抵抗的话,以俄军强悍的近身作战能力,还是可以对中华军造成相当大的损失的,但一来刚才俄军最后的突击己经消耗掉了俄军的锐气,而中华军攻城时的强大火力也给了俄军巨大的震慑力,也使俄军终于明白,自己是遇到了一个根本就不可能战胜的对手,这一次到东方来作战,本来就是一个错误,现在尼布楚城己经大势己去了,继续抵抗下去,根本就是死路一条,而哥萨克人本来就没有民族、国家意识,虽然说投降也是生死不知,但至少还有一线生机,因此俄军的士兵们谁都不愿再死战下去,于是都是成群结队的向中华军投降。
  结果中华军攻入尼布楚城之后,基本没有遇到任何抵抗,投降之后的俄兵也都十分老实,放下武器,解除了武装,在中华军指定的地方聚集下来,中华军则迅速的在尼布楚城里扩展开,很快就占领了除了总督府以外的其他大部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