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作者:木林森      更新:2020-09-23 07:01      字数:9476
  而匪贼们这时也顾不得去追击他们,全都把目标集中在穆陵军的身上。不过现在他们也发现,穆陵军的人数并不多,大约只有自己的一半左右,因此也都大为放心,也纷纷开始向穆陵军逼近,迎战上来。
  穆陵军见匪贼主动迎战上来,也立刻停下了前进的步伐,严阵以待。等着匪贼离自己有一百步的距离时,前排的长枪兵一率跪坐于地,次排的火枪手也单腿点地,半跪下来。后排的四十名长弓手一字排开,对准贼兵开弓放箭。
  箭矢破空而出,一连射倒了十几名匪贼。但也拦不住这支贼兵继续前进,不多时,贼兵就进入了六十步的距离里。不少贼手都举着盾牌,向前迈进。有人甚致都开始小跑起来。
  而就在这时,穆陵军的火枪手也早己做好了准备,随着罗远斌一声大喝道:“火铳手,发射。”
  六十二名火枪兵以二十人为一排,釆用三排连射的方法,对着贼兵,猛烈的射击。但并不是三名火枪兵轮流上前发射火枪,而是一名士兵发射,其余两名士兵给火铳填弹,上好弹药之后,就火铳交给付责发射的士兵。这样就避免了士兵换位时发生混乱。
  只听“轰、轰、轰、轰”一连串爆雷般的声音响起,霎时间在穆陵军阵中弥漫起了大量呛人的硝烟。而贼军阵中,不断有人应声到地。
  虽然商毅对火枪并不陌生,但这还是他在这个时代里,首次在战场上大规模使用火枪。这几月以来,见惯了用冷武器进行砍杀。现在乍见火枪齐排发射,果然威力不凡。
  在六十步的距离内,火枪显然要比弓箭的威力更大,对付弓箭,还有盾弹或是盔甲,都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而只要是火枪被击中的,无论是怎样的盔甲和盾牌也抵挡不住,无一不被击得粉碎。贼兵们也被打得血肉横飞,不断有人死于非命。只是现在穆陵军中可用的火枪不多,如果能够人手一支火枪,进行一起发射,那时的威力该是何等的骇人。
  尽管如此,后排的弓箭手也在继续射箭,因此一下子给贼兵造成了大量的伤亡。而贼兵们显然没有想到面前的这支军队竟会有这么厉害的远程武器,欺软怕硬的本质再度暴露无疑,纷纷都转头逃跑。穆陵军又追着射击了一轮,这才停手。地上留下了二百多俱尸体。还有没死透的,躺在地上惨叫不止。
  而这时那支突出了贼兵重围的小队人马只剩下十几人了,但也并没有逃走,只是在远远的看着。见匪贼被穆陵军几轮弓箭火枪就将匪贼给击退了,立刻策马赶向穆陵军这边而来。
  不过他们离得远远的就下了马,把兵器都留在战马上,以表达自己没有敌意。而商毅见了,也命令自己的士兵们松开弓弦,垂下火枪,让他们到近前来。
  走得近了一些之后,这群人中为首的那个汉子松开马缰绳,双手五指张开,以示自己没拿兵器,又向前走了几步,才双手抱拳,道:“敢问尊驾是那里来的人马?”
  商毅这才看清,这汉子十分年轻,也就是二十五六岁的年纪。中上等身材,十分匀称,猿背蜂腰,大手长腿,一对虎目炯炯有神。也翻身下马,越众而出,道:“我是青州府穆陵关千总商毅,你们又是那里的人马,为什么在这是和贼兵交战。”
  那年轻人听了,脸上也露出了惊讫的神情,道:“莫非就是在清水村创办三村民团,然后以民团之力,缴灭靑狼峰匪贼的商毅,商千总吗?”
  商毅点点头,心里想着,看来自己现在山东这一块也是小有名气的人了,也不禁有一些得意,道:“不错,我就是了。”
  那年轻人一听,连忙跪伏于地,磕头不止,道:“商大人,求求你,救救我们村子吧?”
  他身后的那十几个人也都一起跪到在地,齐声道:“商大人,求求你,救救我们村子吧?”
  商毅微微一皱眉,他还不习惯别人给自己下跪磕头,于是上前两步,扶着那个年轻人的手臂,道:“起来说话,到底是怎么回事?”
  那年轻人站起身来,这才把事情的经过讲说了一遍。原来这年轻人姓杨,叫杨武丞。是离这里三十多里地,箕屋村的人。箕屋村位于箕屋山脚下,隶属于诸城县的管辖。因为杨武丞枪术超群,家里又是箕屋村的大户人家,他父亲还是箕屋村的村长,因此在箕屋村组建民团时,他也被村民们推举为民团教头。
  而围围他们的匪贼是靑州府的最大一支匪贼,白虎山老苗子的人马。这一次带队出山掠劫,打到了箕屋村。杨武丞率领着民团抵抗,无奈一来双方的兵力众寡悬殊太大,二来杨武丞的枪术虽然超群,但领兵带队却并不是他所擅长。因此尽管箕屋村的民团拼死抵抗,最终还是被匪贼们攻破了村子。杨武丞只好带着几十个团兵杀出重围,本想赶到青州府里去救援,但在半途被匪贼追上,包围起来,要不是正好遇见商毅带领村民迁移遇见,这一次只怕就是凶多吉少了。
  杨武丞得知是商毅救的自己,就像是抓住了一跟救命稻草一样,讫求商毅去救援自己的村子。
  商毅听他说完,想了一想,才道:“杨壮士,虽然诸城县并不是我的穆陵关管辖的范围,但御贼保民,也是我份内之事。不过我现在另有要事才在身。”说着也把自己要保护村民迁移到穆陵关的事情说了一遍,然后又道:“只等我把村民们护送到穆陵关之后,必然发兵,去救援你们箕屋村,你看可好?”
  杨武丞也是明白人,知道商毅说的也是实情,不能强求商毅立刻就发兵。因此也只好道:“大人肯发兵相救,小人感激不尽。只要大人能够解救了我们箕屋村,小人甘愿永远追随大人身边,终身为奴,至死不悔。”
  商毅笑道:“杨壮士,言重了。御贼保民本是我们朝廷官员的份内之事,何谈感谢。”但心里却暗暗高兴。
  原来他刚才以经见过杨武丞枪法超群,而且还善于骑战,心里以经动了想要收降他的打算。一方面是得了一员猛将,另一方面,长枪本是战场上交战常用的武器。虽然现在穆陵军的士兵们只练一式枪法,但毕竟不是长远之计,就算是在未来,给全部士兵都装配上火枪,但就是到了现代战争,拼刺刀也是在战场常见的战术。因此想要练出一支强军,必须要提高士兵们的枪法。至少不能只是这么一下刺击。
  商毅虽然精通各种格斗术,但因为他只是特种兵,也不会专门去练拼刺刀这种纯陆军的技术。在器械中,只擅长使用军刀、双截棍这类近身格斗的武器,长枪只能算是一般般,教士兵们用刀到是还能对付,练枪就是有心无力了,更不用谈马上的交战技术。现在居然遇见一个使枪的高手,而且还善于马上做战,自然不肯放过了。
  如果把杨武丞收到自己手下,让他来教导士兵们的枪法,和骑战之法。一定能使穆陵军的战斗力又提升一个层次。因此才答应把村民送到目地地之后,就发兵去援救箕屋村。
  当下商毅带着杨武丞等人回归了大队,马上就派出了三名侦察队的士兵,到箕屋村附近去查看匪贼的动静,杨武丞也派了两名自己的团兵,给他们引路。
  随后大队人马立刻重新启程上路,继续向穆陵关进发。
  第一卷 野望篇 第九十七章 迁移(四)
  经过了这一次惊险之后,村民们也发现,留在野外实在太不安全了,还是早一些到达穆陵关才好,因此人人都不在埋怨,全都自觉的加紧赶路。大队人马又走了三个多小时,居然一口气走出了十多里的路程。这时天色以晚,也以经走到了先头人马扎营做饭的地点。于是商毅下令,人马就在这里原地休息,明天再继续赶路。
  大队人马安顿下来之后,商毅一算,今天居然差不多走出了二十五六里的路程,以经大大超出了自己昨天预计。现在离穆陵关只剩下十五六里的路程,如果明天一早就加紧赶路,中午只吃点干粮忍耐一下,到下午两三点钟时,就应该可以赶到穆陵关了。于是商毅又派人连夜赶到穆陵关,让留守穆陵关的唐镇明天派兵在路上接应。
  而在杨武丞看来,却又是另外一番感触。他们一伙人今天下午也跟着队伍走了三个多小时,左右观察,发现整个队伍虽然走得不快,但却井然有秩,而且在前后左右都有人照应,虽然闹哄哄的,却一点也不混乱。四千多人的队伍,还夹杂着一百多辆大车小车,但却比自己带的二三百团兵出行还要整齐有秩得多。
  虽然杨武丞不擅于带队领兵。但也看得出,这才是一支真正军队的样子,自己过去带的,真就是一邦乌合之众。在下午刚开始说要追随商毅,多少还有一些冲动报恩的情绪,但现在觉得从此真跟着商毅,到也不是坏事。
  这时饭菜都端了上来,商毅也招呼杨武丞坐在一起吃饭。杨武丞一开始还有些放不开,但围坐在一起的周少桓、童大勇、成进都是年轻人,大家也很容易相处,不一会儿,隔阂就少了大半。
  商毅这才问起杨武丞的枪法。杨武丞到是个实在人,也没有隐瞒,将自己的师承来历全盘托出。原来他的枪法仍是祖宗,是宋代杨家枪。
  商毅听了,也不禁肃然起敬,他知道宋代杨家枪可不是评书中说的杨家将,而是南宋时期,“红袄军”首领杨安儿的妹妹,人称四娘子的杨妙真所创的梨花枪,当时就号称天下无敌手。
  明中期的军事家何良臣在《阵纪》中曾说:“马家枪,沙家竿子,李家短枪,各有其妙……而天下无敌者,惟杨家梨花枪法也。”而戚继光在《纪效新书·长枪总说》中也评说:“长枪之法,始于杨氏,谓之曰梨花,天下咸尚之,变幻莫测,神化无穷。”对梨花枪法的评价都相当高。
  杨妙真本是山东益都人,早年随兄长杨安儿起事反金,后嫁于李全为妻,杨安儿死后,杨妙真与李全一道回归南宋,后来又不见容于南宋朝廷,李全战死之后,杨妙真晚年复回山东定居。因此梨花枪就在山东地区流传下来。
  杨武丞就是这一支杨氏的后人,所学的就是祖传杨氏梨花枪。当年杨妙真纵横山东,与金军交战,全是两军对阵,因此梨花枪无论是马上步下,都有独到之处。而杨武丞也教了一些给他的团兵,因此箕屋山的团兵论单兵能力,到是不弱。
  这一夜也就这样过去。第二天一早,大队人马又继续上路出发。走了不到一个小时,就遇到了穆陵关派来的接应人马,是赵英杰、冯峰的第五队,以及第六队和骑兵队的另一半人马,共计是三百多人。
  双方相见之后,自然十分高兴。商毅见状,也决定将大队人马交给赵英杰、冯峰等人统领,继续向穆陵关前进,自己带领第一队、第三队、火枪队和一半的第七队和骑兵队,另有二十名侦察队士兵,去救援箕屋村。同时还把从兖州弄来的三门佛朗炮也带上了。
  穆陵关出动的人马,加上杨武丞手下的十七个人,共计只有六百五十多人。而攻占箕屋村的匪贼至少有两千人,因此杨武丞也不禁有些但心,这么一点人马够吗?但商毅能够出兵就算不错了,现在那里还敢挑肥拣瘦。心里也只能祈祷,希望商毅的威望真的是名副其实。
  分兵之后,商毅人马向东而行,大约在正午时分,就到了箕屋村附近,这时昨天派出去的五名探子也与大队人马汇合,向商毅报告他们打听到的情况。
  原来在昨夜他们抓到两个落单的匪贼,从他们嘴里得到了不少可靠的消息。同时又聚陇了十多个战败逃散的团兵。
  进攻箕屋村的,确实是白虎山老苗子的部下的头目通山鹞,共计有匪贼两千四五百人,打劫了附近的好几个村子,将抢来的粮食和财物都存放在箕屋村里。现在村子里的村民基本都被抓住,不过暂时被看押起来,没有被杀,而是在给匪贼们干活。
  而昨天被穆陵军打败的贼兵逃回了村里之后,也引发了匪贼们不小的恐慌,因为现在商毅和穆陵军的名头,在青州府境内,确实非常响亮,由其是匪贼,确实有些闻风丧胆。因此村里的匪贼也犹豫不决,想撤退又舍不得抢来的东西,而继续留守,又怕穆陵军打过来。
  听完了他们的讲说之后,杨武丞等人知道村民们大部份还没有被杀,也都松了一囗气。而侦察兵还绘制了一张简单的箕屋村地图,也令商毅十分满意,这才是侦察兵的样子。随后商毅立刻下令,全军整队,向箕屋村进发。
  不一会儿,大军就到达了箕屋村前,列好了阵式。而村里的匪贼们也知道穆陵军真的杀过来了,一个个都吓得不轻。由其是昨天和穆陵军交战过的匪贼,早己被吓破了胆,立刻就叫嚷着要撤。
  但通山鹞到底是大匪贼,也见过一些世面,首先制止了手下的慌乱情绪,来到村墙上向外一看,穆陵军居然只有五六百人,也不禁松了一口气。指着村墙外,大骂那些主张逃走的匪贼道:“就这么一点人,有什么好怕的,亏你们还是带把的,还不如个老娘们。都跟我出去,给他们一定颜色看看,让他们知道知道,咱们白虎山的好汉的厉害。”
  尽管有些匪贼不愿意,但也不敢违拗通山鹞,而且村外的穆陵军的人马确实也不乡。因此匪贼们打了村门,跟着通山鹞一窝蜂似的都杀出了村子。不过一个村门能有多大,两千四五百人从一个村门里挤出,推推拥拥,也花了老半天时间。总算才是都出了村子,在村外聚集。
  他们的人数本来就是穆陵军的四五倍,现在站得又散,因此显得双方的对比更为悬殊。穆陵军的士兵现在也算见过大阵仗,到是没什么?只有那二十多名箕屋村的团兵,都吓得脸色发白,就连杨武丞脸上,也有些不自在。只是现在别人来援救自己的村子到不害怕,自巳也不能装耸,也只好咬牙撑着。
  这时穆陵军早己架好了佛朗机炮,只是藏在大队人马的身后,不让匪贼们看见。而商毅见匪贼都出了村,也拿出gps,先扫描了一下匪贼的人数,又测试了一下双方的距离,大约是两百米,合约一百三十多步。商毅转头问罗远斌道:“霰弹能打多远?”
  罗远斌道:“回禀大人,一百到一百二十步。”
  商毅点了点头,道:“好,等一会贼兵向我们进攻过来,就用霰弹攻击他们。”
  罗远斌答应了一声,立刻向炮手们下令,开始填弹。同时,匪贼也在通山鹞的指挥下,向穆陵军推进过来。而就在这时,穆陵军的士兵向左右一分,中间露出了三门佛朗机炮来。
  匪贼们还没有明白是怎么回事,只听“轰——轰——轰——”从炮口中吐出三道火舌,三声惊天动地般的轰鸣声几乎是同时响起,震的大地似乎都在发颤。
  而在匪贼阵中,以经倒下了一大片。霰弹也就是炸药中含有大量的钢球铁片,穿透性虽然不及实心弹,但打击范围却出实心弹要大得多,虽然现在并不是霰弹的最佳发射距离,但给匪贼造成的杀伤力也十分才观,至少超过一百人丧命,另有五十人以上,或多或少的受伤。一时间惨叫哀号声响成了一片。有不少人都开始向后退却。
  通山鹞因为听败兵说过,穆陵军有火铳,因此也刻意躲在队伍里,并没有冲在最前面。他也没想到穆陵军还带着火炮来,也不禁吓出了一身冷汗。不过他也有些见识,知道火炮这玩意虽然厉害,但填装的速度很慢,两次发射的间隔时间很长,因此也立刻下令,让匪贼们不许后退,立刻抢在穆陵军第二次开炮之前,快攻上去,和穆陵军展开短兵相接的白刃战,发挥自己人数多的选势,就可以战胜穆陵军了。
  但这时以经匪贼以经进入了穆陵军的长弓和火枪的攻击范围。这一次商毅一共带来了一百四十名长弓手,因此发射出的箭枝远比昨天密集得多,再加上火枪这时也开姑轮流射击,一时弓箭破空的呼啸声和火枪发射的轰鸣声交相响起,而匪贼们则被打得惨叫连声,相继倒地。
  尽管匪贼们在通山鹞的逼迫下,仍然前仆后继的向前冲。但在穆陵军强力的打击下,跟本就无法在短时间内冲到穆陵军的近前去。
  第一卷 野望篇 第九十八章 迁移(五)
  这时穆陵军的三门佛朗机火炮又开始了第二轮发射,而且这一次距离更近,只有五六十步,以经进入了霰弹最有效的杀伤范围。
  随着又三声巨响过后,匪贼群中立刻倒下了一大片,这一轮炮击的杀伤力度,差不多是上一次的一倍,将匪贼的队形,在短时间内打出了一个大凹形。有的钢珠和铁片甚至连续射穿了好几个人的身体,不少人的身体都被打成了蜂窝状,样子简直就惨不忍睹。
  其实这个时候匪贼还有两千多人,而且离穆陵军只有五十多步的距离,如果还能在坚持一会的话,一定可以在第三次炮击之前冲到穆陵军的阵地前,展开白刃战。但这些匪贼们几曾见过这样杀伤力巨大的武器,何况还有无数的同伴就在眼前,躺在地上发出撕心裂肺的惨叫声,于是一个个都被吓得魂飞魄散,承受力终于也达到了极限,也不顾通山鹞的一再强令,纷纷转身就逃。就连通山鹞也被身不由己的裹胁着,向村子里退了下去。
  不过这一切也都在商毅的预料之中,与匪贼流寇打了多次仗之后,商毅以经深深明白匪贼的特点,说得好听一点,叫只能打顺风战,不能打逆风战,难听一点就是典型的欺软怕硬,因此只要一开始给他们一个沉重的打击,整个队伍就会崩盘。
  而事实的结果也果不出商毅的意料,连续两炮击之后,匪贼们果然就抗不住了,溃败下来。商毅见状,立刻下令,全军出击,追杀匪贼。
  这时匪贼们纷纷向村子里逃窜,只是村门的容纳实在有限,两千多匪贼那能一下子全都逃进村里去。而且匪贼们又是你推我拥,都想争相想率先挤进村子里去,唯恐自己落了后。结果拥堵在村门前,反而把村门给卡住了。
  但穆陵军以经兜着匪贼的屁股,从背后杀了上来。听到了自己身后的喊杀声,匪贼们自然心里更慌,前面的人卡在门口进不去,而后面的人还在拼命向前挤,推推拥拥,挤挤茬茬,甚致互相推耸、践踏,自伤了不少人。如果在这个时候有人不小心倒地,那可就惨了,因为马上就会有无数支脚从他身上践踏而过,跟本就没有重新再站起来的机会了。
  有些机灵的匪贼一见情况不妙,知遒一时半会挤不进村去,又不甘心就这么等着被穆陵军赶上来砍杀自己,只好沿着村墙,向四外逃散。而其他人见了,也纷纷效仿,结果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匪贼们就散逃了一大半人。
  但穆陵军对向四外逃散的匪贼并不追击,只是一门心思向村门的方向冲杀,结果等匪贼逃尽之后,穆陵军也冲到了村门前,先期逃进村子的匪贼还没来得及喘上一口气,突然就发现,穆陵军怎么一下子就杀进了村子里。
  仗都打到了这个份上,匪贼们谁也无心再抵抗下去,好在箕屋村的村门也不止一处,因此也顾不上抢来的粮食物资,纷纷从其他的村门逃窜出去,战斗从中午十二点开始,到了下午两点多钟左右时,穆陵军以经顺利的收复了箕屋村,这一战杀死匪贼四百二十七人,生擒八十六人,其余的都逃走了。而穆陵军只有二十三人受伤,无一人阵亡。
  而杨武丞等人也都佩服不已,穆陵军的威名果然不是盖的,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就把匪贼打跑了。
  进村之后,商毅立刻下令,将被抓的村民全都释放。
  箕屋村共有四百一十五户,人口一千三百二十七口,算是一个效大的村子,好在是刚刚被匪贼攻破,就立刻被收复,因此所受的伤害还不算大。不过尽管如此,整个村里也有二百多口人被匪贼杀死,还有几十名妇女遭到了匪贼的奸淫。因此村民被释放出来之后,纷纷和亲人抱在一起,放声大哭起来。
  而杨武丞家里是村长,他又是村里的民团教师,因此也成为匪贼们杀害的目标,他的父母,三个弟弟和几个家人都被匪贼所杀,刚成亲两年的妻子和一个妹妹也不甘匪贼的奸淫,自尽身亡,一家十几口只剩一个九岁的妹妹杨婉,因为年纪幼小,才逃饶命逃脱了一条小命。
  得知家庭噩耗之后,杨武丞当时就背过气,好不容易被救醒来,也抱着自己年幼的小妹,痛哭不止。看得穆陵军的士兵们也不住掉泪。说实话,如果不是有商毅在,自己村里只怕早就成为这个样子了。
  等村民们都哭过了一会劲之后,商毅才大声道:“乡亲们,大伙儿都不要哭了,听我说两句吧!”
  村民们这才渐渐止住了悲声,都看着商毅。杨武丞也停止了哭泣,擦了擦泪水,道:“乡亲们,这位就是清水村民团的总教师,现在是穆陵关的千总,商毅商大人,这次多亏了他带兵赶走了,要不然只怕就没有重见天日的时候了。”
  村民们听了,这才纷纷向商毅磕头,表示自己的感谢。商毅将他们一一搀扶起来,道:“各位乡亲们,不用多礼了。不过箕屋村并不是我的管辖范围,而且现在鞑子又打到了山东,在穆陵关里,同样也有不少百姓,等着我们回去保护,因此我们不能在这里久留,马上就要离开。”
  听了商毅的话,村民们也都慌了神,因为匪贼虽然被打退,但白虎山还在,老苗子也还在,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再打回来,如果商毅一走,匪贼再打回去该怎么办,何况鞑子也快要打过来了,村里办的民团,显然是不能指望了。因此马上又有几个人跪下,讫求商毅留下来。
  杨武丞当然知道,商毅是不可能留下来,因此想了一想,对商毅道:“大人,我们都愿追随大人,举村搬到穆陵关去,只救大人能够收留我们?”
  其他村民听了他的话之后,也纷纷道:“商大人,我们都愿意跟您一起走,只救您能够收留我们!”
  其实商毅等得就是他们这句话,因此也点了点头,道:“只要你们愿意去穆陵关,我自然是欢迎。但到了穆陵关之后,必须按我制定的规据来办,否则我绝不收留。”
  杨武丞忙问道:“不知大人有什么规据?”
  商毅道:“小的规据不计,大的规据只有两条,一是所有十四岁以上,四十五岁以下的男人都必须参军,接受我的训练,参与穆陵关的城池防守,必要的时候,也要参加战斗。完成不了训练,想偷懒,或者是贪生怕死,不想打仗的人,我是不要的。”
  这话一说,村民之中立时引起了一阵骚动,议论纷纷。商毅接着道:“想要守住穆陵关,保护家人的平安,需要毎一个人都发挥自己的力量,我手下的士兵,几个月以前都是农民,和你们都一样,他们能够做到,你们也能够做到。如果你们不自己尽力保护自己,凭什么让别人来保护你们。”
  他说完之后,村民中一阵沉默,杨武丞道:“大人,第二条是什么?”
  商毅道:“第二,在留在穆陵关内的时候,毎一户的粮食都必须上交,都我来统一管理,安排统一做饭,供应饮食。”
  杨武丞是在穆陵军里呆过的,知道他们是统一做饭分配,因此商毅刚一说完,他立刻道:“大人,我答应。我愿意参军,也同意把家里的粮食全都上交,听众大人的分配。”
  有了第一个带头的,马上就有了第二个,第三个。而且大多数村民都知道,只要穆陵军一走,留在村子里基本就是死路一条,躲进穆陵关里,说不定还能得一条活路。商毅的条件虽然有些苛刻,但也只能接受。当然还有不少人抱着,不访先答应下来,进了穆陵关之后再说的心理。因此很快绝大部份村民都答应接受商毅的条件,搬迁到穆陵关去。但也有十几户村民默不作声,显然是不打算跟商毅一起走。
  商毅对此也不作强求,只是分别统计,然后让想去穆陵关的村民们回去收拾,准备明天出发。
  等村民散去之后,商毅才去查看匪贼屯积在这里的物资。因为匪贼把从附近几个村子打劫到的物资都集中在箕屋村里,而逃跑得时候都没有带走,因此这次的缴获也十分丰厚,仅粮食就有三千二百多石,另外还有八百多石面粉。白银一万四千多两,黄金八百多两,其他的细软值钱物资也还有不少。同时还留下了七十多辆大小车辆,马驴一百余匹,牛猪羊的牲畜也有一百好几十头。
  当然其中还有不少就是从本村掠夺来的,但现在一时也分不清楚那些是那些不是,也没有时间来详细分理。于是商毅又下令,将不愿去穆陵关的每一户人家每一户留给两石粮食,纹银十两,让他们自生自灭。愿意穆陵关的,每户人家也发放十两纹银,做为这次被匪贼掠夺之后的统一补偿。结果徼获的白银用去了差不多一半。不过这也是现在最好的处理办法。
  安排完这些事情之后,商毅又命令士兵将粮食物资立刻装车,第二天一早,就带着箕屋村的百姓出发,赶奔穆陵关而去。
  因为了有上一次近移的经验,这一次准备的就充份了许多,加上村民们被匪贼掠劫之后,家里也没剩多少东西,付担也少了许多,而且也想早一点到达穆陵关,因此路上走得快了许多,到了傍晚时份,大队人马终于到达了穆陵关。
  第一卷 野望篇 第九十九章 备战(一)
  经过了千辛万苦,终于把村民们都迁移到了穆陵关。商毅首先下令,让所有参加了出征救援兖州的士兵们都休息三天。而关城的防务暂时仍由留守的人马驻守。并且又派出侦察队的士兵,到附近四外去打探清军的动态。
  士兵虽然都休息了,但商毅还不能停下来,因为马上就要给迁进关内的村民安排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