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作者:木林森      更新:2020-09-23 07:01      字数:8620
  周世奇也听见了,立刻道:“商贤侄,你尽管放心,只管放手去做。出了事情由老夫我来顶着。敢欺负到我们清水村头上来,不给他们点颜色看看,还以为我们是好惹的吗?”
  其实在中国古代在乡里的村与村之间为争夺水源、好田地,甚至是牲口等,而发生械斗,打大出手是经常的事情,有时甚至会发展到数千人参加,而且因乡斗而死人也是平常事。当年戚继光就是在路过义乌时,看见了义乌乡斗,村民们个个悍勇无比,这才荫生出在义乌招募新兵的念头。
  原来王家大屯仗着自己村里人多,而且又有王家四兄弟撑着,这几年来与别的村子抢水源,抢田地没有十回也有七八回了,可以说是百战百胜,而且每次都要打死对手好几个人。不过清水村在这一带也是一个大村,而且周少卿又在县里当差,因此他们到还从没犯过清水村。平时有争议也由双方协议处理了。
  但这一次王家四兄弟惨败在商毅手里,虽然商毅手下留情,没下死手,回家擦了点跌打药,休养了几天也就好了。但这口气却怎么也出不来,总想找个机会扳一城回来。哥四个单对单肯定不是对手,就是四个捆成一团,也未必能把商毅怎样,于是就想了这么一个办法,靠人多取胜,一方面是想教训一下清水村和商毅,另一方面也想了白沙滩那一千多亩良田抢过来。反正在乡里械斗中,王家大屯还从来没有输过。
  因此王家四兄弟在村里招集了六百多人,操着家伙就奔白沙滩来了。而王兴祖也支持儿子们的行动,并许下了重赏,打蠃之后,参加的每人赏一两银子。
  得到了周世奇的保证,商毅也立刻就放心了,换上迷彩服,带齐了武器设备。这时团兵们也都集合齐了队伍,每人发放一支刀枪。别看民团没练几天,但武器却是十分齐备,刀枪棍棒连同盾牌,反正可以保正人手一件。还有七十八张弓,不过村民们大多都不会使用弓箭,因此带上弓箭的,都是从山里出的新加入者,以及唐镇他们几人,一共带了五十四张弓,至于另有三十多套盔甲,实在太扎眼了,因此这一次没不带了。
  团兵集合之后,商毅大声道:“乡亲们听着,我们组成民团是为了什么?毎天这样辛苦的练习又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保护我们的村子,我们的家园,对不对。”
  团兵们齐声高喊:“对。”
  商毅道:“好,现在王家大屯的人要覇占我们村在白沙滩的土地,也许你们会觉得,自己家里的田地不在白沙滩,所以不关你们的事,但他们今天抢了白沙滩,明天就会去抢青岩溪,后天就会去抢石矶砰,早晚都会轮到你们家。因此我们决不能让他们得呈,明白吗?”
  团民们再次高喊:“明白。”
  商毅点点头,道:“好,出发。”
  第一卷 野望篇 第三十四章 乡斗(上)
  商毅领着团兵出发,赶向白沙滩,就在离着白沙滩还有两里多地的时候,商毅拿出了gps,打开了扫描一看,对方一共有六百三十三人,不过基本都站成一团。双方的人数到是都差不多。
  了解了对方的实力之后,商毅立刻下令,队伍先停住,重新排例。因为毕竟是刚刚组建,团兵赶到这里时,队伍就以经乱了。
  在村民整队的时候,商毅又下令,等一会开打之前,让蒋义屈和鲍铜钢带一队人大约有一百多人,绕到王家大屯的村民侧后方去发动进攻。而在自己带的大队中,把五十四名弓箭手分为两排,放在队伍的最前列,吩咐他们,等一会打起来,首先由他们用弓箭率先发动进攻,前排平射,后排抛射,其他所有人都要听自己的命令行事。
  安排完毕之后,商毅这才下令,队伍重新前进。不过为了保持队型,整个队伍前进的速度也都放慢了下来。
  但这时离白沙滩很近了,不一会儿就可以看见在田埂是密密麻麻尽是人,还有不少人正在拆着围住田地边界的篱笆墙。不过很快就有人看见了他们。王家大屯的村民见了,也都立刻停下了手里的其他事情,纷纷聚集到田边,准备迎战清水村。而商毅也下令,命队伍停了下来。
  王家的四个兄弟就站在最前列,一见清水村的人马来了,王家勇立刻一招手,道:“乡亲们,看吧!清水村的人来了,给我冲上去砍了他们。”
  说着他一挥手里的大刀,首先冲了出去,而他的另外三个弟兄,还有王家大屯的村民们也各举起了手里的武器,大喊着什么“冲啊”“杀啊”“砍死他们”之类的口号,向清水村的团兵这边冲了过来。
  双方距离还有二百多米远,因为这时人们都在田地里,跑起来速度也不快,但五六百人一下子冲了出来,声势到也不小,而清水村的团兵人数虽然不比他们少,但平时很少参加乡斗,加上王家大屯又有乡斗百战百胜的威名,因此清水村有不少村民吓得脸都白了。
  也有不少人小声嘀咕着:“咱们是打不过他们的,跑吧!”
  但马上就有人大声骂道:“是谁这么他奶奶的没用,就这帮乌合之众也把你们他妈的吓成这样了,当初老子们打几千上万贼匪时也不眨眼,那怕这几百个王八蛋吗,是爷们就都在这里顶着,属娘们的就快滚蛋吧。”
  说话的都是跟商毅从山里出来的新村民,他们到底都是干过真仗,也见过血的人,说话的口气自然也粗得多。不过这牛吹得也不小,明明只有千余匪盗,却硬给说成了成千上万。不过被他们这些人一骂,那些心里害怕想逃跑的团兵这时也不好意跑了。
  这时王家大屯的村民们冲到离自己只有一百多米的距离,商毅大吼道:“弓箭手,上前,拉弓。”
  前两排的弓箭手们立刻上前两步,将箭撘在弓弦上,将弓拉开。前排平端,后排向上斜举。清水村的弓箭虽然不少,但大多都是村民们自制,直射射程也就在四五十米左右,抛射也不过七八十米,因此必须等王家大屯的村民靠近。
  不过清水村的弓箭手都是经过阵仗的人,因此面对冲上来的对手,到是还能稳得住。而在后排,以经有不少人都开始打哆嗦了,但好歹还撑得住。
  看着王家大屯的村民冲到差不多七十米左右的时候,商毅又大吼一声:“第二排,发射。”
  只听“嘭嘭嘭”弓弦响动,后排的二十七支羽箭立刻射出,从高空中落下之后,王家大屯的村民立刻被射倒了十几个人。而清水村的后队中立刻发出了一阵欢呼声。
  接着商毅再次发令:“第一排,发射。”第二轮羽箭射出之后,王家大屯的村民再次倒下了一大片。
  因为王家大屯的村民十分密集,因此两轮箭射之后,至少有四十人中箭,死亡的人数也绝对超过十人。而就算没死,也都大部份倒在田地里,疼得直叫唤,就连带头冲的王家勇也身中两箭,一箭射中左肩,另一箭射中大腿,也是一屁股坐到地上,想站也站不起来了。心里也不纳闷:今天可真是邪门了,这清水村里那来这么多弓箭呢?
  而见对手的弓箭厉害,王家大屯的其他村民那里还敢再向前冲了,纷纷转头就跑,以至于清水村的第三轮弓箭射出之后,命中也大为降低,只射中了四五个跑得慢的人。
  商毅也看得目瞪口呆,被想到刚才还气势汹汹的家伙们,只用了二轮弓箭就被打残了,看来农民到底就是农民,就是一盘散沙。因此一指王家大屯的村民败退的方向,道:“看见了没有,他们也就只有这么多的能耐,给我冲上去,把他们都赶走,王家的那四个小子都给我捉过来。”
  清水村的团兵们一见对手跑了,立刻腿也不抖了,脸也不白了,个个都来了精神,长了能耐,也各自操起家伙,冲了上去。
  虽然双方还有好几十米的距离,但王家大屯的村民们也不是一起在向后跑,只有冲在前面的一部份村民害怕弓箭向后跑,但后面的村民依旧在向前冲,结果互相拥挤,乱成了一团,冲也冲不起来,跑也跑不掉。而趁着对方乱起来的这么会功夫,清水村的村民以经追了上去,举起手里的武器,照着他们就是一阵乱打,反正这个时候也不管什么阵型队列了。
  而王家大屯的村民们这时那还能抵抗,被打得东奔四散,等蒋义屈和鲍铜钢带着的小队绕了一圈,从他们背后抄上来的时候,王家大屯的村民们以经跑了大半,其余的都举手求饶了,结果这一队人根本就没有出场的机会了。
  气得两人顿足捶胸,早知这样,就该绕个小弯,好早一步赶到战场来啊!然后又骂王家大屯的村民们,怎么就只会咋呼呢!就不多顶一会儿,等自己冲上来之后,打一阵再跑啊。
  商毅一见打赢了这一次村斗,立刻下令不要再追赶,先把投降的人都捆起来,然后把打死的也清理到一起。查点人数,一共打死了三十一人,抓住了三十七人,其中就有王氏四兄弟中的老大王家勇和老三王家刚。周少桓也十分得意,把王家刚连踢了几步,洋洋得意道:“王老三,你也有今天?”
  而清水村这一边,一个打死的都没有,只有十七个人受了伤,但伤得并不重。
  清水村的团兵把俘虏都按得跪倒在地上,商毅指着这些俘虏,对团兵们说道:“看见了没有,这就是正规团兵和乌合之众的区别,你们才练了几天,就能把他们打成这个样了,以后再这么练下来,谁还敢来惹咱们清水村?从今往后,只怕他们王家大屯的人,见到咱们腿肚子都会打颤。”
  而这时王家勇跪在地上,还有些不服,嘴硬道:“姓商的,你们打死了我们村这么多人,这事就完了吗?等我们告到县里去,叫你们一个个都偿了命。”
  清水村的团兵听了,也不由有些后怕,毕竟这可是三十多条人命,虽然毎次村斗都会死一些人,但以前的村斗最多也就是死个十几人,而且双方都有死者,因此大多数也不会去告官。有道是民不举,官不究,官府也乐得轻闲,也就睁一眼闭一眼算了。而这一次死的人数可不少,而且死的还都是王家大屯的人,如果王家真告到县里去了,这事到也不好收场。
  商毅听了,不禁哈哈大笑,道:“笑话,我们杀的明明都是强盗、匪贼,别说告到县里,就是告到州府里也不怕。”
  王家勇又怒又气,挣扎着道:“我们不是匪贼,我们是王家大屯的……”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商毅己立刻打断,道:“不是匪贼,干嘛跑到我们村的田里来呢?明明就是你们都当了匪贼,想到我们村里来抢粮食,我们村的团民是为了保村护民,才和你们这种匪贼大战了一场,结果奋力拼杀,才打退了匪贼,虽然杀了他们三十几人,我们村里也死了不少人啊。”他指着一个团兵,道:“说,你二叔是不是被匪贼杀了。”
  那团兵到是十分机灵,立刻一擦眼睛,作哭泣状,道:“总教师,你说的是,我二叔就是叫匪贼杀了,我杀的都是匪贼,为我二叔报仇。”
  他这么一说,不少团兵们也都会过意来,这说我三舅也被匪贼杀了,那个说我四大爷也是叫匪贼杀的,结果这样下来,清水村里到也死了四五十口子。
  而唐镇、蒋义屈、鲍铜钢等人听了,也都暗暗好笑,他们当兵时就常有杀良充贼请功的事情,没想到商毅会用到这里来。不过这到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一定王家大屯闹到县衙里去,就一口咬定他们是匪贼,反正现在匪贼遍地都是。
  王家勇又气又急,道:“姓商的,你们胡说八道,你们不讲道理,你们……你们欺负人。”
  商毅不禁又大笑道:“不讲道理?欺负人?你们王家大屯啥时候讲过道理了?你们欺负别的村子的时候,咋不这么说呢?”
  第一卷 野望篇 第三十五章 乡斗(下)
  “砰!”的一声,一只肥厚的手掌拍在桌子上,王兴祖激动的站了起来,大声嚷道:“岂有此理,简直太岂有此理了。周世奇,你们清水村的民团兵打死了我们王家大屯几十口人,还抓了好几十口人,还有我的两个儿子,你居然瞪着眼不承认?”
  他又指着两边坐着的赵秉义和黄东山,道:“你们两个来评评这个理,周世奇是不是太过份了。他要在这么装糊涂,我可要到县里去告状去了。”
  周世奇也做出一脸的无辜状,道:“兴祖啊!我真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我们的民团兵什么时候到你们村里去打死你们的人了,还抓了你们村的人了。”
  王兴祖晃着粗大的双手,道:“不是到我们村,是在白沙滩,在白沙滩打死的人。”
  周世奇慢条斯理的道:“原来是在白沙滩啊?可这白沙滩不是我们村的地方吗?你们村什么时候过来人了?怎么也不告诉我一声呢?”
  赵秉义和黄东山也看着王兴祖,似乎在等着他的回答。王兴祖一下子也梗住了,总不能说自己村是来抢地的吧。
  周世奇又道:“听你一说白沙滩,我到是想起来了,昨天到是有一伙匪贼,要到我们清水村里来抢粮食,我们村的民团兵当然不能让他们进村来,就在白沙滩把他们给堵住了,结果打了一场,总算是把匪贼给打退了,不过我们村可也死了好几十号人啊!哎呀,那个叫惨啊……”
  还没等他说完,王兴祖立刻打断了话头,道:“不,那不是匪贼,那是我们村的人。还有我儿子。”
  “是你们村的人?”周世奇盯着王兴袓的胖脸,慢慢道:“你们王家大屯的人,是什么时候改行当了匪贼了。”
  商毅带着民团回来之后,周世奇一听结果,自己村里大获全胜,自然也十分高兴,这民团算是组对了。但也有些后怕,毕竟打死了对方三十多人命,到也是个大麻烦。如果自己这边也死几个,到还好说,偏偏打了一场零伤亡的仗,王家大屯绝不会善罢罢休的。
  不过商毅把自己的建议告周世奇,就往匪贼身上扣,周世奇到底是当过官的人,一点就适,也立刻明白了,这到是个好办法。同时又连夜把赵秉义和黄东山请来,让他们一齐来作个见证。
  赵秉义和黄东山一听村斗百战百胜的王家大屯这一回居然在清水村栽了个大跟头,也不禁又惊又喜。惊的是清水村的民团居然这么厉害,居然把王家大屯打得这么惨;喜的是十里屯村和八角台村也吃了王家大屯好几次亏,这回清水村也总算帮他们出了一口气。而听了周世奇的善后办法之后,也满口答应,到时候一起出头,来对付王家大屯。
  果然到了第二天,王兴祖就坐不住了,他也没想到自己村会败得这么惨,回来的人中一下子少了六七十口人,听说连两个儿子也被清水村抓住了。只好亲自到清水村来要人。
  结果一听周世奇硬要把自己村往匪贼身上扯,也急忙澄清道:“不是匪贼,那不是匪贼,那就是我们村的人。”
  “啍”周世奇这才换了一付面孔,声色俱厉道:“是你们村的人,为何要到我们村的地方来搅闹,还带来了好几百人,难道就不许我们村的人自卫还手吗?你们王家大屯的人一向横行霸道,这一回也是你们挑畔在先,还说是我们村没理吗?”
  赵秉义也道:“对呀,去年你们村就抢了我们十里屯村六百亩地,还打死我们村六口人。当时你王兴祖怎么不说自己没理呢?”
  黄东山也接口道:“还有我们村,少说也被你们村打死了十多口人,抢去七八百亩田地,你们王家大屯平时就仗着人多势众,太霸道了,这回吃了亏,还跑来述委屈吗?”
  王兴祖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终于低下了头,道:“周太公,黄村长、赵村长,过去确实是我们王家大屯做得不对,也得罪过各位的村子。这一次更是我们的错,我王兴祖在这里向几位陪不是了。但我们几个人也是老交情了,看再我这张老脸的份上,就把我们村的人放了吧!打杀人的事情,我们村也不追究了。”
  周世奇这才点了点头,道:“这还像句话嘛。实话实说,我本来是想让你们王家大屯赔些银子粮食,才会放人。但你这么说了,大家也都是乡里乡亲的,我们也不能把事情做得这么绝。放人可以,只是以后你们王家大屯可别在那么霸道了,如果再有下次,我们可就不会这么好说话了。”
  王兴祖一听这话头有活动的余地,也不禁喜形于色,忙道:“那是,那是,以后绝对再不会了。”
  周世奇道:“还有,你们抢去的十里屯村和八角台村的田地呢?怎么办?”
  王兴祖怔了半响,终于咬了咬牙,道:“全部奉还,全部都奉还。”
  周世奇又道:“好啊,不过空口无凭,现在我们四个人都在这里,你给我们三个人都立个字据,承认这次是你们王家大屯不对,奉还十里屯村和八角台村的田地,字据立好,我马上就放人。”
  王兴袓的一张胖脸涨得通红,几乎都想拂袖而去,但一想到儿子还在人家手里,万一真当了匪贼给送到县衙里去,那也不好办。因此终于强忍了一口气,道:“拿笔纸来。”
  字据写好之后,赵秉义和黄东山乐得连嘴都合不陇了,墨迹还未干就赶忙抓在手里,生怕飞走了。而这几年受得恶气终于彻底出了,心里别提有多痛快了。周世奇也当即下令放人,同时把死者的尸体也都交给他们,搬回去安葬。
  王兴祖带着垂头丧气的二个儿子和其他村民,扛着尸体,离开清水村的时候,正好赶上商毅领着团兵完成了今天的操练回来。
  清水村的团兵排着整齐的队伍,昂首挺胸,和王家大屯的村民擦身而过。双方的精神气质也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王家大屯的村民们一个个都低着脑袋,根本都不敢和清水村的团兵对视。
  ————————————
  正是拜这一次打败王家大屯的胜利所赐,清水村的团兵们也对商毅佩服得五体头地,同时也明白了团队作战的优势。本来对商毅安排的训练内容还有些微辞,但现在也全都老老实实,认认真真的去完成。
  同时经过了这一场村斗之后,清水村的村民们对组团练武,保村护民也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也知道民团就是保护自己的切身利益。而周世奇又宣布,凡事够条件又没有参加民团的村民,民团也将不对他们的田产,家庭进行保护。因此有一些还没有参加团兵操练的村民们也都主动的来报名,总算是把村里所有的年壮年全都聚集了起来。共计有七百三十三人。
  而且时间长了,村民们也发现,商毅为人其实很不错,他武功虽然很高,训练的时候也异常严厉,但平时对人相十分和气,和谁都能有说有笑。而且处理事情,功赏过罚也非常公平,同时也不收团兵的孝敬钱。这几点都比先前的马氏兄弟强得多。因此渐渐村民们也都喜欢商毅,把他称为自己的乡亲。
  而赵秉义和黄东山回村之后,一面接收了被王家大屯侵占去的土地,一面也在村子里进行动员,以这一次清水村打败王家大屯的鲜活事例,教导村民们,只有毎一个人都行动起来,团结在一起,才能保卫自己村子的平安,保护自己的田地不被人侵占。
  在他们的大力劝说之下八角台村和十里屯村的青壮年也都报名参加了民团。
  八角台村有三百三十七户,一千四百零六口人,青壮年有四百一十六口,十里屯村有三百七十二户,一千六百八十三口人,青壮年有五百七十三口人。三个村子相加,共有青壮年一千七百二十二口,其中青年有一千零八十口,壮年六百三十八口。
  商毅对这个数字十分满意,不过他也考虑到,这些青壮年家里都有农田,不可能成为全日训练的士兵,而且三个村子也养不起这么多士兵,如果全都半耝半种,那么团兵的素质也保证不了。
  因此商毅经过一番思考之后,制定出一套组团的方案,首先在所有青壮年村民中挑选三百到四百的精壮人员,做为团兵的主力,实行全天训练,并由三个村共同负担他们的月钱。其他的青壮年村民则实行半耕半种,做为主力团兵的补充和辅助力量。另外再招集三个村十四到十八年的少年,组成少年团兵,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作为民团的后备力量。
  三位村长看了商毅的计划之后,也都认为这样更好一些,他们也怕青壮年都加入了民团,有可能会耽误农活,而只有三四百人的主力团兵,三个村加起来还是养得起,而且也能够陪养出一支精锐的团兵来。其他人半耕半练兵也不会误了农活,在必要的时侯,也有足够的人手。这样安排留出的余地就很大了。
  同时还决定,日后民团的行动,将由三名村长和商毅四个人一起协议决定,而民团的训练、奖罚、指挥,则由商毅全面付责,唐镇、黄东岭和赵英豪三人出任副团练教头。
  就这样,三村联合的民团终于组建起来。
  第一卷 野望篇 第三十六章 编制民团
  “练团自保,护村保民!练团自保,护村保民!”随着团兵们一阵高昂的口号声,排列着整齐的队伍,在田间大道上齐步前进,也引得不少路人住足观看。
  “立定!”
  在清水村外的一片空白打谷场上,团兵队伍随着商毅的发令,一齐住足停步。这里本来是村外打谷晒谷的地方,位置十分宽阔,而且还有几间库房。因为现在秋收以经过了,打谷晒谷也都以经结束,库房也都闲置下来,因此也暂时用来充做团兵操练的场所。
  商毅满意的看了看面前排列整齐的队伍,虽然和后世的阅兵方阵还没法相比,但也以经初具规模,有了一些民兵的样子。而在半个月的时间能够有这样的效果,以经相当不错了。
  原来经过了三个村的反复协商的讨论之后,终于决定,三村联合民团的总部设在清水村,大体分为三个部份:主力团,辅助团和少年团。
  主力团是在三个村的一千七百多名青壮年中,经过商毅的严格测试和反复挑选,终于选出了三百一十六名精壮的村民组成,基本脱离农业生产,实行全天候统一训练。商毅原来还打算把主力团单独从各村分离出来,另建一处兵舍,进行全封闭管理,但目前的条件还不成熟,只能暂时还是各自住在各自村里,早上集合,统一训练。而每名团兵每个月发给五钱白银和五斗米的月钱。同时还管一餐中饭。
  在明末时期,一名普通的士兵一个月的军饷也就在二两白银左右,少数精锐部队可以达到三到四两的标准。如果是在正常时期,这个收入还比一般平民略好一点,但明末的粮价走高,一石米价基本都不会低于三两白银,有时会高到六七两白银一石。再加上层层克扣,真实落到士兵头上的,所剩无几。跟本不够养活自己和家人,只能靠劫掠百姓。因此明末的明军军纪败坏,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尽管团兵的月钱不高,但五斗米合后世有三十多公斤,基本免强够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加上团兵自己也有田地,自己虽然耕种不了,但可以由家人耕种,也可以租给其他人,收取田租。因此总体来看,加入主力团之后,家庭收入还是会比过去略高一些。
  辅助团是除主力团之外的全部青壮年村民,按三个村的地区各自分组,实行半耕半伍,在农忙时从事农业生产,农闲时毎天上午下午各训练一个时辰,并管中饭。而在其他时间毎天只进行一个时辰的训练,不管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