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终结篇) 未尽的事业
作者:
古淮河 更新:2022-01-22 02:25 字数:3766
赵颖和李祐藏在一柱观药园屋,又一起千里迢迢去华州和凤翔,小小年纪的她刻骨铭心。
京都在洛阳的时候,她听从乔招娣的嘱咐,缄口不言这件事。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孩的心思就有了,李九和乔招娣在西去路上,说过两个孩子将来可结为夫妻的玩笑话,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深深地打了一个结。
她记念那个曾经的弟弟。
乔招娣在洛阳时,不常回赵家。有时会回来看她,她就悄悄地问:“有财弟弟在哪里,能不能带我去见见?”
乔招娣就回答:“他呀,在一个遥远的地方,总有一天你会见着的。”
“为什么现在不能见呢?”
“现在呀,他还没有得到天助。”
“什么叫天助,他如果永远得不到,我就见不着了吗?”
“不会的!有志者事竟成,等到那一天,我领你去见。”
她不知道“天助”是什么,时光如流水,童年很快过去,小姑娘成了大姑娘。青春像火一样,心也像火一样一天天的蔓延、燃烧,珐琅玉坠已被抚摸得失去了原来的光泽。这一天正拿着,被赵大财主看见:“我们家没有这个宝贝呀,是你嫂子给的吧。”
赵颖突发奇想,问父亲:“老爹爹,小嫂子老家是什么地方呀?”
华州和凤翔当时虽然去了,但不知道是哪里。赵大财主就告诉了:“她人在东京,不在老家。”
“华州离洛阳远吗?”
“远,马车也要走好几天。”
赵大财主以为她想乔招娣,因为两人之前相处得友好。这样对她说:“闺女,你想见她以后有的是机会,张府尹家的二公子看中了你,托留后司丁虞侯保媒。张家在东京就有一座大府邸,你会经常去的,也会居住在那里。”
“什么张府尹李府尹,我不嫁。”
“什么话?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十六七岁的人,早就过了结婚的年龄。”
“就是皇帝我也不嫁。”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岂能由你一个小孩子家说了算?我已经答应了,庚寅日是黄道吉日,府尹家就来下礼。”
赵颖一言不发,父亲以为她同意了,女孩子不好意思而已。谁知道第二天一早,妈妈不见她起床,就到屋里去叫,人已经不见了。赵财主说:“怎么回事,怎么回事?”
女佣在在桌子上发现一张纸,上面写着一首诗:
“雏燕离巢出乡关,
东是汴梁西长安。
豪门大宅皆不爱,
不结同心誓不还。”
妈妈哭得死去活来:“这孩子,她离家出走了。”
女佣说:“会不会去东京找少奶奶?”
赵财主认为不可能:“信上说不去汴梁,如果去那儿,招娣能不送回来。”
问女人:“什么结同心,同心结?”
妈妈回答:“在她小时候,做过一个同心结模样的护身符,挂在身上。后来只见珐琅玉坠,不见同心结。”
女佣猜测着:“同心结表示男女情缘,老爷昨天与小姐说到亲事,她又问少奶奶的老家。会不会是抗婚,交上一个相好的私奔了,这个男人的家就在华州?”
赵财主相信:“很有可能,怪不得经常问我,乔招娣的老家在哪里。不过,乔家在华州已经没有人了,华州府又那么大,咱们到哪里去找呀?”
女佣就劝慰着:“女大不中留,她既然有备,又有男子同行,不会有什么危险。”
赵大财主只能拜托来往的客商,西北各州府打听着,事情就这么拖了下来。
而赵颖的确是往华州,她是去寻找李祐的。
当年李九对着两个孩子,说了一句婚嫁的话,自己别李祐时也说一定要来找你。现在懂了:“允人一诺,当终身践行。”乔招娣去了东京后就不再来赵家,没有办法询问,而且她说要等到小弟弟有了天助,才能领她去见面。
婚嫁在即,现在已经等不下去了。
晚上,她去父亲房间拿了一些银两,悄悄收拾好包裹,五更天出了家,走洛阳城西门。嫂子老家在华州,这是知道了的,至于当时除了华州还去过另外一个地方,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只有先去华州。
还是战乱年代,一个年轻少女,大千世界走天涯,危险太多。女人最大的危险是男人,车行没有女车夫,就挑一个年纪最老的。谁知道老头也老得不正经,开始谈价格行程,很是慷慨:“老汉年纪大没人肯雇,有这笔生意够一家老小几个月吃喝的,多少银子都行。”但刚出城不远,行到一个偏僻地方,就停下车爬进车厢:“小娘子,你太漂亮了,老汉一生都没见过。”
说着就来动手。
小娘子这一称呼,源自唐宋白话小说,指三种对象。一是未婚女子,二是已婚小媳妇,三是妾。一般通用于年轻姑娘,可见当时人们就是如此称呼。
赵颖推开他:“你都可以做我的爷爷了,还是这么不要脸。”
老头嬉笑着:“老牛都想吃嫩草。”
她从包裹里抽出一柄匕首:“过来,我捅死你!”
“哈哈哈,小美人还会耍这个玩意儿。来吧,朝爷爷肚子上使劲,看看你的小手嫩不嫩。”
她不想动刀,想了一个主意:“老头,你在车上呆着,我下车方便一下。”
“好的,快一点呀。”
下车用匕首对准马屁股狠狠扎一刀,马受不了疼,扬起蹄子拼命的飞跑,直至车仰人翻。远远地没看到车夫从车厢里出来,是不是被摔死了,她不想去救,转身回了城。先去一家理发店把一头青丝剃光,又去故衣铺买了一套破旧的袈裟,还有一张黑狗皮,沾了一脸络腮胡子,重新雇马车出城。
不再雇老人,刚才行一段路有了经验,年纪大的驾不了长时间辕。新车夫问:“大和尚,你要去哪里?”
她老着声音回答:“有店即宿。阿弥陀佛!”
再怎么化装都会有破绽,怕车夫时间长辨认出,到了有大客店的集镇,就重新更换马车。如果旅店位置偏僻,等不到马车,就一个人行走,赶大旅店。这样走一段路坐一段车,不断把狗皮上的毛扯下来沾胡须,有惊无险,十几天才到华州。
依稀记得,嫂子的家人都被杀死,来这里就是想知道,曾经去过的另外一个地方是哪里。村庄依旧,焚烧过的老屋一片白地,她徘徊着考虑怎么样打听这件事。一个邻居老太走过来:“你这个和尚,哪有到乡下来化缘的,咱们自己都没得吃。”
还是老着声音:“曾经受过这位施主家普济,本想登门祈福,谁知如此凄惨。善哉,善哉!”
老太同情地:“是呀,这话说起来有十年多了吧,老乔家突然遭一场大火,夫妻双亡。现在可以说了,随后还有官府来探查村里人,问他们与凤翔有没有关系。”
赵颖大喜过望:啊,凤翔!
目的地清楚,速度也就快了,三天以后赶到凤翔。那是一个女道观,这也容易找,玉清观在当地很有名望,静安的模样也还认得。老师太听了述说,高兴地接待了她:“佛度有缘人,道纳诚信者,先留在观里蓄发吧。”
一年以后,赵颖青丝飘飘,静安把她送到李家庄,李老太公为她和李祐举办了婚礼。这一段往事,赵颖这时说来,大家听了如同传奇:“好一个千里寻夫。”
觉难问李九:“李都监,记得当时在路上,你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吗?哎,世事难料呀!”
李九说:“记得,想不到玩笑话竟然成了真。”
赵颖出来了,静安也在屋里,但李祐还是没有出来见面。因为他的身份是王子,是否觐见臣民,有尊者之贵,四个人中以李九为首,此刻不敢强请。从怀中取出木匣,并打开顶盖,一腿跪地,双手捧到赵颖面前:“王妃娘娘,请代殿下接传国宝。”
赵颖不知所措,望着静安。静安竟然看也不看:“它,是假的。”
四人大吃一惊:“怎么会呢?”
“不信是吧?”
静安过来手指着传国玉玺:“和氏璧是一块空前绝后的玉石,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不论白天还是黑夜,都会发出绿莹莹的斑斓色彩,色绿如蓝,温润而泽。看看这个玩意儿,颜色造型似乎差不多,却暗淡无光,毫无生气。朱友贞知道许多眼睛在盯着,东京没有西京的藏宝柜,他故意造一个假的,骗了阿娇也骗了众人。但是,他骗不过一个人,那就是赵殷衡。赵殷衡告诉郭皇妃如何识宝偷宝,就在你们来的路上,他俩已经把真的传国玺送给了李存勖。”
四个人已经瞠目结舌,但还是将信将疑。
静安就继续说:“李存勖得到真正的传国玺后,凭玺印六百里加急颁诏天下,岐王李茂贞不仅归顺了他,还将诏书张贴凤翔城头。李克用生前誓不篡唐,李存勖鱼目混珠,这李唐不是真唐是假唐,此今此后,谁敢让真李唐的后人现身?诸位,这里没有蔡王李祐,只有书生李天助,什么时候把真宝夺回,再来请他出山吧!”
四人这才如梦初醒。
原来朱友贞的床下,藏了真假两个传国玉玺,不断更换着存放,混淆视听。但没有瞒过赵殷衡,就在阿娇与皇甫麟说话时,郭氏趁机取了真宝,所以他从城门回来看也不看床尾,因为那是假的,也就是说阿娇偷了一个假的。郭氏把传国玉玺献给李存勖后,李存勖收她为嫔,这个女人实现了自己做萧皇后的梦想。但过一段时间,她又主动要求出家为尼,法名誓正,和赵殷衡结合到一起去了。
这是题外话。
现在都理解了,之所以不肯让李祐亮相,那是为了继续保密。不管是李存勖还是李茂贞,一旦知道这个人的存在,必定斩草除根不留后患。
静安提议,把这一尊假玉玺陪葬给慧明,四个人都同意了。站在新坟前,觉难心里充满愤恨:“赵殷衡勾搭郭氏偷走传国玉玺,白白害了师姑一命,是可忍孰不可忍。我决心完成她未尽的事业,再回洛阳夺宝,亲手交还蔡王殿下。”
张媛踊跃着:“我也不甘心,随你去。”
安童只是对着慧明的坟墓流泪。
李九萎靡不振地:“蛇无头不行,我俩已心灰意冷,愿留在这里为师姑守墓终身。你们,好自为之吧!”
觉难和张媛壮心不已的走了,安童和李九目送着,看那马车越驰越远,迎着东升的太阳。
她们,能重新夺回国宝吗?
欲知后事如何,请继续欣赏《皇家夺宝记》三部曲之第二部:《宣武楼迷案》。
第一部更新完毕
2020年12月24日
后注:费清汝先生(古淮河)创作室致书友:《九曲遗恨》系《皇家夺宝记》三部曲第一部,第二部《宣武楼迷案》及第三部《传国玉玺的最后线索》撰发稿中,请您暇时或跟帖或致电13952351479指导创意。此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