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未来大计 (第二更,求月票)
作者:无语的命运      更新:2020-08-28 04:40      字数:3127
  “树奇,坐,咱们坐下来等人!”
  进了饭馆,宋玉新便随口吩咐声,而后唐荣俊便坐了下来。
  手拿菜谱伙计走了过来。
  “两位先生,请问你要点菜?还是?”
  宋玉新摆了摆手。
  “菜不点了,把你们这的拿手菜上见样上一份。”
  今天来这可不是为了吃饭的,而是为了另一件事,不过却没有白占人地方的道理,所以只是随便吩咐了一声。
  “宋先生,咱们今天来这是……”
  唐荣俊好奇的打量一下左右,难不成这饭店有什么好菜?宋先生想要尝尝?可瞧着一旁坐着的那位——徐自立,这位大人府中卫队里的卫兵,这是怎么回事?若是平常,他可是会卫兵出来的。
  坐下来约有几分钟,在两人喝着茶等着饭店上菜时,却有两位大汉一挑帘子走了进来,看到其中那位一身短打打扮的人朝着这边走来,眼瞅着宋先生,徐自立忙把手朝着口袋一插,手便握上了六响转轮枪的枪把上。
  “宋先生,久违了。”
  走进屋的另一位汉子嘴上见着礼,人却是随意的坐了下去,陌生的带着苏北口音的话声就在桌前响了起来,低头品茶的宋玉新这会才抬起头来,说话的那位四十来岁的男人,便立即展颜一笑站起身。
  “徐堂主,久违、久违”
  “久违谈不上,宋先生是官面上的人物,自打这漕粮走了海路,我祖上传来的码头官自然也就当到了尽头,自然也就没再和官府打过交道!”
  话时徐子安甚至连正眼也没瞅上一眼,一副全不把宋玉新放在眼里的模样。
  而听他这么一说,唐荣俊立即意识到眼前这人是谁了,是青帮的堂主,这上海码头上的苦力、黑帮大都受其控制,这青帮源自船帮,自发乱后漕粮改为海运,失去生计的船帮也就真正成了黑帮,眼前的这位没准在上海的下九流里也是头面人物。
  “也懒得同官府打交道!”
  徐子安把烟袋从嘴上拿下来,然后冲宋玉新身边的唐荣俊嘿嘿笑道。
  “不过虽说不知道宋先生,可对唐先生,像您这样的开银行,我等却是久闻大名啊!”
  说出这句话时,徐子安打量下眼前这位于上海开办银行唐荣俊,可也仅局限于此了,那朝鲜银行一开张便能得湖北总督府存进去四百万两专款,凭着这份关系,这并非洋人办的朝鲜银行就是他们动不得的。
  “以后若是唐先生他日有什么驱使的地方,还请直话!在下虽说混的是下九流,可这下九道自然也有他的用处!”
  徐子安一抱拳,轻言着道出自己的身份,全是一副做生意谈买卖的模样。
  “这还用他日嘛!”
  轻轻摇首,对于徐子安的冷落,宋玉新全是一副不以为意的模样,他之所以约其,就是为了同他谈一笔生意。
  “哦?不知宋先生有什么生意关照在下?”
  “生意,倒也谈不上!不过,有个小忙,倒是需要徐堂主帮上一帮!”
  话声稍稍一顿,宋玉新笑说道。
  “我过去在武昌的时候,便听人说没有安清帮不干的买卖,什么杀个人越个货,拐个姑娘绑个票什么的,想来,这忙也就只有您能帮”
  宋玉新的这句话只让徐子安脸色一变,虽说现在安清帮早不如当年,失去了漕粮的生计,沿江沿河的帮众为了生计那鸡鸣狗盗之事没少干。可却还没有谁当着安清帮的面,如此不顾脸面的把这事给抖出来!
  “那宋先生可曾听过,这租界里头还有被打断手脚、挑了筋骨吃喝拉撒都不能的废人,也是安清帮干的!”
  声冷色变,徐子安的声音中透着股威胁的味道,而一旁站着的大汉,手撑着身上的短打,一副准确开打的模样。而徐自立的双手却握着转轮枪枪柄,眼盯着这人,一但这人动手,他会立即把这人拿下。
  “若没听过,怕这生意还轮不到你……”
  宋玉新的声音不大,可却带着种傲气,而就是这种全不理会其威胁的模样,更是让徐子案心恼不已,他强按下心间的不满,沉喝道。
  “不知是何生意,能让宋先生,这般关照我等!”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
  说着话,宋玉新的手指朝着窗外指去,只见那路边趴着他乞丐。
  “我瞧着上海这地方的乞丐,可比其它地方多得多,像这样七八十来岁的小乞丐,估计没有两三千,也得有个千儿八百的吧!”
  原本于一旁像是听天书似的唐荣俊一听,联系到这几日宋玉新在上海一家家的教会学堂跑着,到处游说学生投考“同文学院”,投考那种“东亚第一所现代西洋大学”,他顿时便明白了宋玉新想要干什么,难道,他想……他想效仿当年留美幼童的先例?
  “宋先生此言何意?”
  “何意?”
  诧异声,宋玉新朝着桌上丢了三块银元。
  “谈不上什么意思,只是瞧着他们那面黄肌瘦的模样,瞧着可怜,给他们口饭吃!”
  宋玉新的话说的很是轻松,可听在徐子安的耳中却是变了味儿,想买人便是想买人罢了,还什么给他们口饭吃?
  “我要的倒不是什么劳力,就这街的这种小乞儿,四岁以上的就行,最大不过十五岁,一个人四块大洋,不过在四肢健全、头脑清楚,我想以安清帮这沿江水陆码头畅通,这个忙想来倒也简单吧!”
  猪仔!
  徐子安与唐荣俊的脑海中顿时浮现出这么一个词来,相比于唐荣俊的惊诧,徐子安反倒是沉默着,三十多年前,发乱那会失去生计的安清帮也曾干过猪仔生意,那会甚至是和官兵私下里一起干,官兵将那些抓获得发匪卖给他们,他们再转手卖给洋人,不过现在可早就没了猪仔生意,再说,眼前这人要那些小孩干什么?
  “你说的倒是轻巧,像这样的人,至少能卖……”
  不待徐子案把话说完,宋玉新笑问道。
  “若是真有地方卖,这街上又岂会有那么多小乞丐?”
  话音落下的时候,宋玉新已经站起身来朝着门外走去,边走边说道。
  “我还在上海呆五天,若是徐堂主想通了,想帮这个忙,人直接送到北洋公司租的码头仓库上就行,那地方你比我熟,好了,我这便不耽误徐堂主的的时间了!”
  丢下这么一句话,宋玉新便直接走出了包间,全不管对方是否答应,在三人走出饭店的时候,唐荣俊却像再按奈不住心下的不满,连声说道。
  “宋先生,怎么能这样,这,这不是……”
  “这不是买人嘛?”
  接过唐荣俊的话,宋玉新无奈道。
  “这几日,你也随我去过那些教会学堂,还教堂办的孤儿院,效果怎么样?”
  他的反问让唐荣俊顿时一哑,效果如何?自然是不佳,学堂里的学生大都不愿投考所谓的同文学院,十几所教会学堂愿意投考者不过数十人而已,至于教会孤济院中的孤儿亦大都无此意。现在仁川那所还未开工建设的东亚同文学院想招人,可却无人愿意报考,这是事实,而另一方面,统监府又希望通过建立学院,以需要培养自己的人才。
  “宋先生,同文学院,远在朝鲜,我曾想过,如果能设于上海,想来招生自然无虑,而且大人那边,不也同意在上海、汉口以及天津设立同文学校吗?”
  同文学校相当于欧美的中学,通过免除学费、生活费等方式吸引学生,待其接受两年教育后,再以报考的方式考进设于仁川的同文学院,实际上就是同学学院的“预科学堂”,总比直接招学生赴千里之外的同文学院读书更容易招人,待两年的预科之后,在老师引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他们自然更愿意前往仁川。
  其实,作为留美幼童,唐荣俊比其它人更清楚国人为何不愿意远赴“海外”读书,当年他赴美读书,不也是如此吗?一是家人不舍,二是视海外为蛮地,大家自然也就不愿前往了。
  “同文学校是要办,可这同文学校,又能招多少学生?咱们中国这么多读书人,有几人愿意习西学?可大人那边需要的成千甚至上万精通洋学,具备洋才之人,可朝廷那边讲究的却是八股文章!咱们即便是免学费、供伙食,又有多少人家愿意把子弟送进同文学校?愿意读书的人家又有多少人家不想着小孩光宗耀祖?”
  虽说是个读书人,可宋玉新却对八股文章没多少好感,这也许和他屡试不第有很大的关系,亦不抵触洋学,更因深知国人读书秉性的原因,深知那同文学堂,办来办去无非就与教会学堂一般,每年不过招数十人,百多人罢了,全不够府中之用。
  “你瞧这路边的小乞儿,虽都未曾读书,可若是进入学堂,得明师教导,习以洋学,虽不至成为满腹洋才之士,但却是粗通洋学,自可为府中所用,而且……”
  话声稍顿宋玉新无奈的苦笑下。
  “这是大人的主意,按大人的话说,咱们办不成学校,就先办所孤儿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