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信州(4)
作者:
酒司令 更新:2020-08-15 15:28 字数:2107
石新走到堂中,抱拳道:“末将见过诸位大人。”
黎舒呵呵笑道:“石将军军务繁忙,此刻不在城中巡防,来州衙所为何事啊?”
石新昂然道:“听闻蒙古大军西进,不日就会抵达信州城下,末将不才,胸有一计,可破贼军!”
衙内诸官闻言顿时心神一震!
“石将军有何良策,不妨说来听听。”
石新肃然道:“贼军势大,困守于城,最终难免被破,因此末将以为,与其坐困孤城,不如主动出击!”
黎舒等人脸都白了,八百乡兵依靠城墙都不是蒙军的对手,还主动出击去野战,开玩笑也他么不是这么个开法!
果然是没头脑的武夫!
石新却不管众位大人心里如何腹诽,径直道:“信州东面的白云山,山间峡道乃元狗西进信州必经之路,末将以为只需在山中设伏,备以滚石檑木,待元狗大军一到,石木齐下必能予元狗最大杀伤,届时元狗军心必丧,末将率军杀出,必能绞杀敌寇于山间之中!”
黎舒身为信州父母,这信州的山川地势自是了然于胸,石新所说的白云山在他的眼里,不过就是个稍微大一点的土丘,在这埋下伏兵,你当敌将都是死人?莫说白云山不够险要,就算是险要重地,敌将岂能不探查前路 确认无风险之后才会继续行军!
简直就是荒唐,纸上谈兵!
关键是现在在黎舒以及众官眼里,这信州乡兵可是要负责运送库藏的壮丁,上战场就算是去伏击,万一失败了怎么办?
失败的下场可不是没有大兵运送物资,而是他们有一个算一个都得被蒙古兵堵在信州城中,成为瓮中捉鳖以后,十有**要去断头台上挨上一刀!
黎舒看见石新眼中燃烧着的火焰,知道这家伙就是个一根筋的,和他说别的屁用没有,这家伙哪怕是卫国公一脉旁的不能再旁的支脉,可也是威武郡王之后,你说服不了他,这家伙没准就能干出自己拉兵去伏击的蠢事!
黎舒无比头疼……
这时候卢帆笑了笑道:“石将军此计甚秒,只是可惜了……”
石新原本志得意满,现在一听‘只是’两个字,顿时脸色一变!
在石新看来,他这条伏击之计甚为可行,只要能在白云山重创来犯之敌,那么汉奸南人军队就不得不先退回去,毕竟江南西路不是蒙军的战略重点,如此一来,信州就有足够的时间来整军备武,等到蒙军下一次西进,信州也就有了和蒙军决一死战的资本!
这么妙的妙计,这一帮子官僚竟然不心动,还只是……只是个屁啊!
至于伏击是不是会失败,这一点石新压根没想过……
“只是,黎知州已然接到朝廷谕令,命信州上下起库藏南下福州,与各路勤王之师汇合整编,以期与蒙元主力一战定生死……”
石新闻言目瞪口呆……
这所谓的谕令当然是卢帆信嘴胡扯,可石新敢去验证吗?他有资格验证吗?
既然不能也不敢,那么信州上下自然要遵谕南下,否则就是抗旨!
抗旨……
虽说现在宋廷日薄西山,可只要还承认自己是宋臣,觉得自己是宋将的,就没人会抗旨,那样会将自己钉死在历史的耻辱柱子上面。
南宋末年最出名的抗旨就是李庭之,李庭之守扬州,蒙古军死伤惨重却攻克不下,没有办法,最后元廷就派人去招降李庭之。
先是一个叫李虎的汉奸,结果被李廷之给咔嚓了,咔嚓掉李虎之后,李庭之派部将张俊出战张俊兵败降元,元军又派张俊劝降,结果张俊也被咔嚓了。
元廷无奈,等到临安落入元军之后手,又让投降的太皇太后以皇帝的名义去命令李庭之投降,李庭之把圣旨当成了放屁……
新帝即位,封李庭芝为右丞相,并召其返朝,共图抗元复宋之事,李庭芝欣然从命。
走之前李庭之让部将朱焕坚守扬州,然后与姜才率兵前往福州,到了泰州之时,元将阿术领兵追杀,最后将泰州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后来朱焕降元,元军驱使李庭芝妻儿来到泰州城下逼他投降,偏将孙贵、胡惟孝等开泰州城出降。
最后李庭芝自杀不成被叛军所俘,押回扬州,不久就义……
由此可见,李庭之不是不遵朝廷旨意,只是他认为临安投降的朝廷已经不能算作是大宋的皇统,充其量也就是蒙元的俘虏罢了。
而在福州的新帝自然便是正统,身为宋臣,他完全听从新帝的谕令,可见其绝无异心,被俘之后,誓死不降,也体现出了其坚贞不屈的气节。
当今丞相之一,驻守一方的大帅都不敢违背新帝的谕令,石新算哪根葱,敢去违抗!
黎舒微笑道:“本官本欲寻石将军来商议南下之事,既然石将军来了,本官就直说了吧,石将军回去之后,当召集乡兵,告诉他们这两日之内收拾行囊,若是家眷愿意一起南下,亦可随大队一起,到了福州之后,朝廷自会有安置之地……”
“末将明白了。”石新抱了抱拳,满肚子的不爽,却又倒不出来,憋的好不难受。
等到石新、华章二将离开州衙,黎舒起身正色道:“诸位大人,各回各处,整理好行装随时准备南下勤王!”
众判官、推官、参军尽皆起身告辞,不管这心里面愿不愿意都是非走不可,不走难免会有想要投敌之嫌……
不过大宋各州县官员皆为流官,所谓流官就是流动的意思,今天在信州,明天没准就被调去了其它州县,他们的根原本就不在信州,因此即便是要走,也没什么可牵挂的。
等到众官离开,黎舒对宁旺肃声道:“邓云此人既然敢屠朱之裔,还敢裹挟衢州官员和乡绅,可见此人绝非寻常易于之辈,宁通判此去武夷山,若事有可为则为之,若事不可为,也无需强求,当以自身安危为重。”
宁旺洒笑道:“知州大人只管放心便是,只要那邓云还记得自己是宋人是宋将,那么断无不出山勤王之理,知州大人静候下官佳音便是,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