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内乱渐生如危卵
作者:林半峰      更新:2020-10-11 08:35      字数:3145
  鲁肃因是周瑜举荐之人,孙权便非常重视,及至见到鲁肃,看他身材魁伟,性格豪爽,愈发倾心结交。听其言观其行,愈发感到高兴。待众人退下,鲁肃也告辞欲出,孙权怎能放他离去,当下将鲁肃请回来,与之合榻对饮。
  “如今汉室倾危,各地豪杰蜂起,以至于四方离乱,人心纷扰。我继承了父亲和兄长的余业,想建立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功绩。君既屈驾来此,将怎样帮助我实现这个愿望呢?”孙权摒退左右,放下酒爵对鲁肃正色问道。
  鲁肃方才告辞不过是以退为进,见孙权郑重相询,他便回道:“昔日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袁绍、曹操、刘琮等辈,犹甚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群雄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现刘琮举兵侵犯,擅启兵恤,趁乱伐丧,非仁者所为。而袁、曹相持于官渡,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将军可先合兵破刘琮,然后顺势西进,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孙权闻言愣怔当场。他的内心未尝没有想过“建号帝王,以图天下”,但这还是头一次有人当面对他说出这样的话来。所以鲁肃这番话带个他的震撼,简直让他激动的难以自持。不过他很快就冷静下来,对鲁肃说道:“今尽力—方,冀以辅汉耳,此言非所及也。”
  这意思就是说我现在还是先保有江东,全力辅佐汉室,你说的话不是能够达到的。
  虽然未能正面回应鲁肃所言,但孙权还是很看重鲁肃。将自己与鲁肃的对答告诉了张昭,想听听他的意见。可是张昭却认为鲁肃言语太过,不够谦虚,年少粗疏,不可任用。权不以介意,反倒更加看重鲁肃,赐肃母衣服帏帐,居处杂物,富拟其旧。
  然而虽有张昭、周瑜辅佐,又得周瑜举荐鲁肃,但是江东的情况,还是危如累卵。
  且不说刘琮举兵侵犯,大军云集,大战一触即发;陈登雄踞淮上,虎视眈眈,光是江东内部,就有不少人不服孙权,心怀各异。这其中,又以庐江太守李术为最。
  当年孙策攻庐江时,曾杀掉了当时的庐江太守陆康,陆家是江东大族,孙策的这一举动使得江东望族都不安心。陆康当时在庐江极得民望,因而也得罪了庐江的几乎各个阶层。孙策见势不妙,不得不上表推荐李术,使得李术成为了庐江太守,并给兵三千以守皖城。
  孙策在时,李术摄于孙策威名,还不敢稍起异心,但如今孙策身死,继任的孙权年纪轻轻,怎能让李术服从?而且孙权那里有很多人相继逃亡,投奔李术,李术全都收留下来,使得孙权甚为痛恨。
  最让孙权感到羞辱的,却是流言传出,说朝廷欲册封孙翊继任讨虏将军,使得孙权暗自警惕。
  不过现在孙权首先要面对的,是刘琮的数万大军。自从得知消息之后,孙权便在周瑜等人的建议下,派出许多哨探前出到彭泽附近,打探军情,以备战事。与此同时,孙权决定先试探李术,便去信索取那些逃亡人士。且看李术如何答复,再根据形势的变化,加以应对。
  柴桑水寨中,肆虐多日的瘟疫已逐渐被控制住,患病的士卒有许多人在张机的治疗下,开始逐渐恢复。而之前患病身亡的将士,全都相继火化,刘琮所提的诸条建议,也都在甘宁等人的执行下,逐渐取得了成效。
  因应对及时,处置得当,所以此次瘟疫所造成的危害也被降低到最大程度,柴桑水军的实力虽然受到损失,但总体来说,并不太过。
  刘琮在得知疫情已受到控制之后,便立即率领大军自夏口出发,于五月初进驻柴桑。
  大军尚未开始进攻,江东那边却爆发出内乱。起因还是缘于李术。自接到孙权索要叛逃者的书信之后,李术便回书一封,遣使交与孙权。
  “贼子竟敢乃尔!”孙权揽信阅后,勃然作色,起身将李术的回信向众人展示。信中所言:“有德见归,无德见叛,不应复还”等语,着实令孙权气愤难忍。
  孙权虽然年纪不大,但他自十五岁起就被兄长孙策任为县长,久在江东历练。对于李术如此做为,他暗自揣测,李术之所以敢公然抗命,形同叛乱,背后一定有着江东世家大族的支持。甚至很有可能,就是这些世家豪强撺掇的。他这么想倒也基本符合事实,孙策的强势使得江东世家大族不得不服于强权,然而孙权初掌大权,威势不足,他们便唆使李术当出头鸟,以观孙权的态度和能力。
  既然如此,说不得就要拿李术开刀立威,不过在此之前,孙权决定先试探下曹操的态度,于是写了封密信,遣使急赴官渡投给曹操。曹操哪儿有闲工夫管这事?当下回书一封,表示任君自便。
  其实孙权此举,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将李术罪名定为杀害朝廷州将,而不是反叛自己。如此一来,既可以立威,又不用逼得江东大族与自己彻底撕破脸皮对抗到底。
  这个罪名真要说起来,还有点冤枉李术。实际上当初那件事,是孙策所指使的。就在去年初,李术在孙策的指示下截杀了曹操任命的扬州刺史严象。
  对于孙权的这个决定,张昭等人都表示赞同,而此时周瑜已返回虎林,领兵准备对付刘琮,并不知情。
  就在此时,孙辅也按捺不住了,他自去年因讨伐刘勋而被任命为庐陵太守,后来虽败给黄忠,却总算逃回吴郡。如今孙权继任,将其升为平南将军,假节兼任交州刺史,但孙辅内心却并不满足,认为孙权年纪太轻,难以保全江东,遂起了取而代之的心思。
  相比李术,孙辅就没什么江东大族支持了,于是孙辅便暗中派人与曹操联络,试图搭上曹操这条线,若是能得到朝廷册封,说不定会有不少人转而拥戴自己。主意已定,孙辅便召集亲信商量,诸人皆以为可行。
  “前将军遇刺身亡,这件事大有可疑!据闻扈从亲卫,后来皆不见踪迹,有说坠马身亡的,也有说患病死的,十多个大活人,难道一夜之间,全都会出意外吗?”有人将听来的流言说出,目光灼灼。
  孙辅也曾听人说过这些流言,当下摇头道:“当不会如此吧?那可是手足至亲啊!”
  “哼,这也难说。总之现在说什么的都有。再不然,为何朝廷迟迟不册封于他?”另一个心腹冷哼一声,说道:“长史等人属意孙翊,现在听说朝廷也有此意啊。”
  “无论如何,此事还须曹公首肯,否则长史等人的上表,定然无用。”孙辅叹了口气,对几个心腹亲信说道:“我立即修书一封,呈与曹公,许以效命,当可成事。”
  之前那个亲信却迟疑道:“然则目前刘琮领兵来犯,将军何以当之?”
  孙辅闻言愣怔片刻,皱眉说道:“以周公瑾之能,必可拒之。诸君勿忧!何况曹公必不会坐视刘琮东进,倘若如此,刘琮实力大增,曹公岂不惧乎?所以以我之见,只要能与刘琮相持数月,待其粮尽,则彼自退。若不退,则有曹公南下之危!”
  他这番话听起来也似乎挺有道理,诸人闻言点头附和,对于拥戴孙辅成为江东之主的事情,便更加热切几分。
  对于江东内部发生的诸多变化,刘琮此时虽然略有所知,但是缺少直接有效的情报,所以未能及时做出相应的部署。他现在首先考虑的,就是驻扎在虎林的周瑜以及巢湖中的孙权水军主力。
  在柴桑水军疫情得以控制,诸军陆续赶赴柴桑、豫章之后,刘琮便召集军师及诸将,商议如何作战。由于之前分兵递进的机会,因为瘟疫的爆发而被迫搁浅,所以现在粮草的压力遽然猛增,近四万人马每日所耗费的粮草,简直让徐庶心惊肉跳。
  所以目前最好的战略,便是抢先进攻,占领敌境之后,就食于敌。水军沿江而下自不待言,陆上进攻路线,便要决定是从江北攻皖城,还是从江南克虎林。
  按照刘琮的想法,最好是轻骑奇袭,水陆并进的同时,以黄忠率三千轻甲骑兵为前锋,赵云、魏延及胡车儿各部跟进,直取皖城,占据要地,居高临下俯视东南。而自己随同甘宁、黄祖的水军顺流而下,直扑三山、芜湖,在巢湖入口相击与孙权水军主力决战,毕其功于一役。
  经过众人商议之后,就刘琮的提议补充了很多细节,最终决定,先散布谣言,诱敌来攻,如周瑜不来,则先以骑兵骚扰宛城,迫其分兵,然后再以大军直下。
  这个方案确定下来以后,刘琮便立即让人散布流言,其实也不算谣言,毕竟柴桑水军之中本就爆发过瘟疫。那些探子所要做的,无非是将情况夸大,将后果说的更为严重罢了。
  待消息传到虎林周瑜处,周瑜听斥候来报,闻讯双目微眯,剑眉一挑,嘴角微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