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甘蔗发业与种植
作者:
一人之下 更新:2022-01-24 00:15 字数:2231
李雨馨拽着师傅的手不舍的说:“师傅咱几日功夫淘了两百多两金子干嘛现在就走啊,多留些时日说不定能淘千两金子呢。届时长安最繁华的坊内咱也能买下一大块地皮盖一座道观。”
“难不成师傅惜命怕了那群匪徒?”
“哎呀!”
达观子停下脚步给了徒儿一脑瓜崩,没好气道:“为师会怕了一群贼匪?”
“当年我为江陵节度副使时,比他们还穷凶极恶的水匪山贼为师不知剿了多少,会怕几个刚出道的毛贼?”
李雨馨泪眼汪汪的撇撇嘴,心里真想喷师傅一句:当年你是朝廷命官,可以调动好几千的军队剿匪,当然不怕啦。现在你手下就徒儿我一个,你不怕才见鬼。
不想再挨一个脑瓜崩只得把嘴里的话咽进肚子里去。
摸了摸怀里的金子,老道哈哈一笑:“这点钱在长安豪华地段买块地皮建道观不够,不过在台北建一座巍峨的道观搓搓有余。”
李雨馨一听师傅要在台北建道观,老大不乐意,在这么个穷乡僻壤的地方连乡客都没几个,等金子花完了还不得饿死。
老道走着走着灵机一动回头对徒儿说:“方圆百里就数大屯山最高,在海上远远就能瞥见大屯山的身影,实乃建道立观的好去处。”
“师傅,咱能选个正常点的地方吗?”
李雨馨爆发了:“大屯山那鬼地方崇山峻岭,方圆几十里连个人影都见不到,咱是没受够苦还是没受够累要跑山上去当猴子?”
“哎呀,师傅你又打我……”
转眼间李轩回到家中也有一段时日了。
李轩回到府中第一件事就是召开新一年的工作会议,会中李轩就琉求的开拓仅靠金矿吸引百姓前往肯定会出现后劲不足,毕竟金矿再多也是有限的,金矿蕴藏最丰富的金瓜石还被李轩自个占据了。依赖官府组织移民,越州一地的财政负担不起。
要吸引百姓自发移居琉求只剩下土地了。
琉求西海岸拥有广袤的平原,千万年来未经开垦十分肥沃。想吸引百姓前往,仅凭报纸宣传将琉求的土地夸出花来是不行的。百姓也不傻,都是种地,为啥要舍家弃业冒险渡海跑深处蛮荒的琉求开荒种地呢?
肯定得给百姓看到到琉求种地能获得远比家乡种地更多的收成,带来更富饶的生活才会让他们动心。
江浙的水田种植水稻亩产粮食已是全国最高的,琉求的土地再肥沃也不可能超过江浙的水田,种地哪可能收获到比江浙还高的亩产。
何况还是新开荒的土地,前两年收成是远比不上熟地。
众人都没什么好建议,李轩也没指望他们能提出建设性意见,时代的局限性使他们只看到土地种粮食这一项产出,再多点就是种桑树养蚕发展丝织业了。
李轩的目的是在会议上提出在琉求大力发展甘蔗种植业,通过推广甘蔗这种高产值的经济作物来提高农田的年产值,使农民的收入大幅上涨,再通过报纸宣传,及组织移民返乡探亲活动来个现身说法增加在百姓中的说服力和真实性。
当一年忙到头收获的粮食纳完税交了田租仅够一年温饱的大陆百姓看到移居琉求的同乡同样是种田却发家致富把歌唱时,羡慕嫉妒的情绪在心中酝酿,不想继续苦一辈子的人肯定会心动到行动,自发移居琉求开荒种甘蔗。
至于农民看到种甘蔗的能获得更高收益而在江浙改种甘蔗?李轩一点都不担心这种情况会在江浙出现。
江浙可是唐朝的纳税大户,唐朝现行税收制度租庸调制是根据百姓种田收获的粮食多寡,养蚕织布而每年缴纳一定的布匹定的,收税只收实物。
百姓要是不种粮食改种甘蔗,先不说地方官会不会答应,光是每年依耕种田亩数量而定的税粮又从哪来?不说江浙百姓全都改种甘蔗,哪怕三分之一改种甘蔗,当地所需的粮食就得由外地供应,粮价必然大涨。地方官府因收到的税粮减少,用来平衡粮价的常平仓肯定是没有余粮来发挥政府调控作用的。
江浙百姓改种甘蔗实际上得不尝失,再加上江浙的气候并不适合甘蔗种值,对李轩在琉求推广甘蔗种值影响微乎其微。
后世的琉求西海岸和广西(唐朝的岭南西道)是zg最大的两个甘蔗产区,在琉求推广甘蔗种值不存在气候不利因素。
当下,因唐朝境内并没形成甘蔗的大范围种值,蔗糖价格可不便宜,哪怕家有百亩田产的地主一年到头也只有在节庆日才会买点砂糖来尝尝,普通百姓连品尝的机会都没有。
对李轩提出要在琉求推广甘蔗种值,与会的将士们赞同者有之,不赞同的更多。
历来民以食为天,移民的口粮尚未自给自足就让他们种甘蔗,以后更多移民抵达琉求,都种甘蔗去了,粮食的缺口岂不更大?难不成都从越州运粮供应?
故余姚县令诸葛晃反对声音最大。
“不妨折中下,移民将分到的田地一半种粮食一半种甘蔗,即满足琉求粮食的自给自足,还可以向商人出售甘蔗增加收入达到少主吸引百姓自发前往琉求的目的。”
安河城县令洪度提议,颇得在座不少人支持。
李轩看来此策可行,同意洪度的提议,只是江浙百姓不曾种过甘蔗,想获得甘蔗种还得去外地寻找。
寻找甘蔗种苗的事李轩只得交给麾下的管事们。
收购甘蔗苗肯定得找一个有能力的人来主持,以后还要负责在琉求开展甘蔗育种基地的建设,培训百姓种值甘蔗,还要建设榨糖坊将生产的蔗糖向全国各地分销。
能力不足肯定抗不起李轩给予厚望的榨糖业。
管事中就肖宁和李函有这个能力。
肖宁正忙着在苏、杭、扬都江淮繁华州县开设鱼水酒肆、秦晋大酒店的分店,无法分身。李函管着晒盐坊,半年的发展已占据江南东西两道及半个淮南道的盐业市场,已成了李轩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麾下无能人可用的李轩让大家推荐一个人来主持甘蔗苗一事。
“郞君,某到有个人推荐,他的能力足以担负起这个责任。”
李函说。
“何人说来听听。”
“他也是长安人氏,郞君想必听过他的名字。”
我都听说过想必是长安的名人呐,得到李函推荐难不成现在李函麾下做事?这让李轩来了兴致忙问到底是哪个。
“是任令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