扰边
作者:人生若初      更新:2021-12-23 18:37      字数:3278
  宣武二十六年鲜卑扰边
  边境有变的消息如同一点星火, 很快就将沉寂已经的京城燃烧起来。
  当今皇帝上位之后,大周就处于安稳之中,虽说偶尔有小摩擦, 但与邻国的关系还算融洽,边疆更是多年都没有战争发生。
  这是大周朝的幸事, 但是如今, 却很可能成为坏事。
  前朝时期, 鲜卑族从属于匈奴,只是在下面跑腿打杂的人,前朝与匈奴人战争不断,鲜卑人从中窥得了机会才慢慢发展壮大。
  但事实上, 游牧民族的内部也并不统一, 如今北疆之外的草原上, 东部还有匈奴散部, 中部和西部的鲜卑族也并不是同出一脉,相互之间各有斗争。
  在大周初立的时候, 也曾与鲜卑匈奴人生死战争, 导致当时的匈奴大联盟分崩离析,以至于□□在位之间, 大周几乎是压制性的统治。
  □□过世之后,鲜卑族慢慢整合了草原部落,才渐渐成了几分气候,不过那时候齐家军声名赫赫,每次对阵鲜卑都是输多赢上。
  一直到当今皇帝时代,鲜卑族年年上贡, 可谓是摆出一副臣服的状态。
  谁料到时隔多年, 竟是从北疆传来战报, 鲜卑族扰边,连下三城,如今与镇北大将军孟坤在云州僵持!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扰边,而是直接侵略,是对大周朝的挑衅和藐视。
  在看到军报的时候,皇帝只觉得眼前一黑,差点没直接倒下去。
  他急忙召见朝中大臣们商量对策,却不料平日里有治世之才华的大臣们,竟是在大殿之中吵成了一团!
  “这鲜卑人好大的胆子,难道忘了当年可是他们跪下来求饶,我大周才放了他们一马!”
  “现在说这个还有什么用,难道还能让他们将城池还回来?”
  “孟坤到底在干什么,怎么能让鲜卑直接占领了三城!”
  “云州能不能守住,若是云州有失,那大周的门户便要大开了,京城也会危险!”
  “陛下,依微臣看,合该调遣大军支援何老将军,也该让那些野蛮人看看我大周的厉害!”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啊,怎么能轻言动兵,当年我们与鲜卑人可是签订过合议的!”
  “如今他们都打上门来了,合议还有什么用处?”
  “不如我们派遣使者出境,问一问这鲜卑人到底要做什么,莫不是不满每年的贡品数量,若是如此的话不如减少一层,也显得我大周有大国气度!”
  “我呸,你这个软蛋儿,平日子只顾着钻女人□□的龟孙玩意儿,这番言语才是丢了我大周颜面,本官绝不会同意此事!”
  “难道像你说的要打,这士兵从哪里来,莫不是要大肆征兵,若是如此的话,这些年陛下厚待百姓又有何用?还有粮草,银钱,一样样的你来解决吗?”
  “我来就我来,既然是我大周百姓,就该为大周抛头颅洒热血,誓死守护大周!”
  “你说倒是容易,那不如你去前阵杀敌!”
  “好了!够了!”在百官的争吵中,皇帝脸色愈发难看,目眦尽裂的怒吼一声才总算是停止了这一场闹剧。
  皇帝的眼神扫过下面的人,尤其是那几个呼喊着要议和的,那眼神就跟藏着刀子似的,那一个个大人缩起脖子不敢动作。
  皇帝冷声问道:“宋尉,你来说。”
  被点名的宋尉是如今的兵部尚书,此时他脸色冰冷,拱手说道:“陛下,议和万万不可。”
  “匈奴残暴,鲜卑也相差无几,都是化外之民蒙智未开,这些年他们俯首称臣,如今看来只是为了休养生息。”
  “他们既然一鼓作气下了三城,就不会就此善罢甘休,若是此时大周提出议和,别说拿回这三城要付出什么代价,使者一派出去鲜卑便知道大周惧战,到时候只会变本加厉,一发不可收拾,如此,大周既失了颜面,也失了先机。”
  “如此,你是主战了?”皇帝如此说道。
  宋尉撩起官袍跪下,朗声喊道:“微臣愿意率领大军,助何大人共破鲜卑。”
  “好好好!”皇帝朗声大笑起来,“这才是大周的好臣子,泱泱大国,虽远必诛,这鲜卑不过是奴颜婢膝的旧日之臣,一朝反主,怎可让他妄自尊大!”
  皇帝一句话,所有主张议和的臣子都闭了嘴,只因为他旗帜鲜明的表示了要战!
  “父皇,儿臣愿往北疆,为我大周夺回国土。”四皇子忽然出列,跪下喊道。
  四皇子一动,太子心中懊悔方才没先走一步,连忙也跪了下来:“父皇,儿臣是太子,一国储君,愿为父皇远赴边疆,夺回故土,让鲜卑见识我大周的兵强马壮!”
  四皇子与太子对视了一眼,彼此的眼中都带着几分敌意和坚持。
  别看皇帝平日里好说话,也疼爱自己的儿子,但事实上兵权这一块别说四皇子了,连太子也不能插手,这一块的人一直是皇帝的亲信。
  当年的何家,现在的孟坤宋尉,无一例外都是皇帝亲手抓着的人,太子和四皇子想尽了办法,也是没办法打动这几家的心。
  而现在就是大好的机会,大周一直兵强马壮,跟着镇北大将军守在云州的还有二十万大军,而宋尉的手中更有超过十万的人马,只要他们能掺上一脚,何愁兵权不到手。
  至于危险,他们是皇子,又不用上前阵,即使随军也是担着名头,被守护在最安全的地方,到时候名声和兵权到手了,这一笔实在是一本万利的好事情。
  太子和四皇子能想到的事情,皇帝自然也能想到,他的脸色不但没有缓和,反倒是更加阴沉,让他尤为恼怒的是,边疆情况未明,朝堂却开始站队了。
  “陛下,太子所言甚是,既然是一国太子,便要撑起太子的职责来,由他来带兵合情合理,也能激励边疆兵士,扬我大周国威!”
  “楚太傅此言差矣,太子身份贵重,乃是一国储君,战场刀剑无眼,若是损伤一二如何了得,不如就让四皇子去,四皇子也是皇子,身份足够。”
  “徐大人这话就不对了,太子身份贵重,难道四皇子就不贵重了,就不怕刀剑无眼了。”
  “楚太傅,本官可没有这么说,只是太子毕竟是储君,若有损伤谁能担当得起,到时候只怕孟大将军反倒是碍手碍脚。”
  “你……”
  “够了!”皇帝一把扫落奏折,怒道,“朕让你们来是想对策,不是在这里泼妇骂街!”
  楚太傅和徐大人等人连忙跪下谢罪,只是这般也没让皇帝的心情好一些。
  他冷眼盯着下面的人,尤其是在看到蠢蠢欲动的四皇子和太子的时候,眼神愈发冰冷。
  作为翰林院侍读,苏凤章还没有资格参与这种国家大事,只是边疆的消息传来,翰林院的气氛也冷凝的很,连带着宣武馆那边也是如此。
  这种沉闷的气氛也传到了民间,若说这个世界上谁最怕打仗,那肯定是底层的老百姓了。
  这一日苏凤章回到家中,便看到苏赵氏也是一脸忧心忡忡的模样。
  他只得开口安慰道:“娘,暂时不会有事的。”
  苏赵氏却连声说道:“凤儿,真的不会有事吗,他们都说北疆那边打起来了,说鲜卑人占领了三座城池,把里头的人都给杀了,人头都堆做了一座山。”
  “娘,那是谣言。”苏凤章无奈说道,“鲜卑人确实是占领了三城,但不过是北疆小城,而且那三座城池里头多族混居,鲜卑人不少,他们怎么可能屠城?”
  说到底,鲜卑人能这么快的攻下三城,与城中原本就有不少鲜卑人居住不无关系,但正因为如此,这三座城池现在的情况也不会太过于糟糕,至少不会面临屠城。
  苏赵氏听了这话才安心了一些,但很快就又问道:“凤儿,不会真的要打仗了吧?”
  “打是肯定会打的,但一时半会儿不会影响到京城。”苏凤章说道。
  苏赵氏却还是忧心忡忡的:“你还年轻,不知道,当年打仗的时候月溪村也被拉走了好多壮丁,拉走一百个,都不知道能不能回来一个。”
  若是起战事,征兵几乎是铁板钉钉的事情,苏凤章只能安慰道:“月溪村地处南方,至少现在也不会受到战乱影响。”
  苏赵氏略微放心了一些,又问道:“凤儿,你会不会……”
  苏凤章连忙说道:“娘,我是文官,还是翰林院的人,谁上战场也不会让我上战场,你放心吧,京城如今反倒是大周最安全的地方了。”
  若是京城都失守,那大周只怕就完了,大周虽说远不如当年富强,但也没孱弱到这种程度,别看现在鲜卑人气势恢宏,但真要颠覆大周却不容易。
  苏赵氏勉强是安心了,还说道:“幸亏我们来了京城,不知道老家现在如何了。”
  “娘若是担心的话,我写信回去问问。”苏凤章只能这么说。
  苏赵氏欲言又止,最后只是说了一声罢了,随后又道:“如今北疆起了战事,陛下只怕越发想不起给你指婚了,哎,凤儿年纪越来越大,也不知道要耽搁到什么时候。”
  对此苏凤章也是无奈,皇帝不说,难道他还能在这关头上门去问不成。
  苏赵氏也就说了一句,不敢真的腹诽皇帝,只是看着苏兰章和苏慧慧也发愁:“你这个当哥哥的不成婚,下头的弟弟妹妹也不好定亲,幸好慧慧还小,还能再等几年。”
  ※※※※※※※※※※※※※※※※※※※※
  太子每天都在骚操作
  我也好想打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