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作者:欣欣向荣      更新:2024-09-09 14:28      字数:7890
  爷爷还好,虽也有些重男轻女,但好歹是军人出身,并不会太过,奶奶则不然,从小便疼老儿子,什么好吃的,好喝的都偷偷留给小叔苏金强,而苏晓月的爸爸跟两个姑姑,根本摸都摸不着。
  苏晓月生下来的时候,一见是个丫头片子,奶奶直接就不待见了,后来小叔娶妻生子,生了堂弟,比晓月小两岁,差点儿没把老太太嘴巴乐歪了,抱在怀里就不撒手,嘴里心肝儿肉啊宝儿儿叫着,真当得了个活宝贝一般,后来干脆起了小名叫大宝,至于苏晓月这个孙女根本连个眼角都不夹一下。
  要说起来,不待见孙女也就罢了,晓月也没指望从她奶奶哪儿得什么好处,可她奶奶这心偏的实在太离谱。
  爷爷奶奶虽在城里生活了多年,却仍保留着家乡的一些固有观念,自从晓月爸妈回城之后,便是一大家子混着过,不仅住在一个大杂院里,工资什么也都混在一起,由爷爷掌家过日子。
  说是爷爷掌家,柴米油盐过日子的事却是奶奶做主,而奶奶极度偏心小叔一家,所以苏晓月一家三口的处境可想而知,活儿没少干,钱没少交,最后还落个里外不是人,更不受待见,加上奶奶的性子有些刻薄,时不时就数落,话里话外的编排大儿媳妇的不是,里挑外撅,没起什么好作用,那劲头子恨不能老大两口子散了才好呢。
  苏晓月觉得,自己后来耽误到老大没结婚,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奶奶留下的阴影,她总怕要是自己也摊上这样一个婆婆,岂不成了第二个老娘,就算老娘的性子爽利,也憋屈了二十多年,直到奶奶去世才算熬出头,自己这温吞的性子,估摸来更惨。
  苏晓月记得自己小时候都偷偷喊她奶奶老巫婆,在她心里奶奶真比老巫婆还可怕,而且是个糊涂的老巫婆,根本看不出谁是真心谁是假意。
  而对于自己进医院这事儿,根本不用想都能猜到,那老巫婆一样的奶奶别说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也不会着急,冷酷点儿想,晓月觉得就算自己这个孙女摔死了,估计老巫婆也不会心疼,没准还会借机又撺掇她爸妈离婚呢。
  老巫婆的破坏力不容小觑,以至于苏晓月对于奶奶的尖酸刻薄外加铁石心肠记忆犹新,有很多年他们一家都活在奶奶的阴影下,爸妈也总是争吵,要不是疼自己,有这么个搅屎棍的婆婆,说不准爸妈早离婚了。
  不管如何,反正晓月对她奶奶是没什么感情的,血缘勉强维系的亲情也被二十年里她奶奶做的那些寒心事儿给磨光了,心都寒了,哪儿还来的亲情血缘。
  而如今她既然重活了,或许可以改变一些事吧,至少把她们三口从那一家子乱麻中摘出来,提早过几年舒心日子。
  想过舒心日子就得分家,以她爸的性子,直接提出分家绝不可能达成,直接说不成,那就拐个弯谋算一下试试好了,至于如何谋算,需得有合适的机会……
  机会?苏晓月猛然灵光一闪,哪还用找,今天不就是最合适的机会吗,她爸虽然脾气执拗又愚孝,却很疼自己,得让她爸对奶奶寒心,才有分家的可能,再有,总不能让那如水蛭一般的小叔一家,没完没了的趴在自己爸妈身上吸血吧。
  那一家子三口有一个算一个让奶奶惯的,除了好吃懒做,什么都不会干。根本就是啃老族,但他们啃上一辈儿的,自己管不了,至少不能让他们连自己的爸妈也一块儿啃。
  想到此,伸手拉住老娘:“妈,我头晕,我想起来了,摔跤的时候地上有块砖头,正磕在我脑后边儿,刚不觉得,这会儿有些晕,是不是脑震荡啊,听人说脑震荡一开始就是头晕……”说着扶着脑袋踉跄了一步。
  刘秀荣一听脑震荡,再看女儿抱着头,脚下都踉跄了,三魂吓走了七魄,忙伸手扶住女儿:“晕的难受不,我就说得仔细瞧瞧,看吧,你别怕,妈带你去找大夫……”说着慌慌张张的扶着晓月又往急诊去了。
  第3章
  九班的男同学
  一进急诊观察室迎头便又碰上那个脸圆圆的小护士,看见这娘俩,小护士脸一沉,没好气的道:“不是说没事儿吗,怎么又来了?”语气极是不耐。
  刘秀荣也是个火爆脾气,本就觉得医院不够重视自己女儿的伤,随便看看问两句就说没事儿了,自己再问吧,就一脸不耐烦,如今见小护士的态度恶劣,立马就急了:“我说你怎么说话呢,什么又来了,你以为我们娘俩吃饱了撑的没事儿干跑这儿遛弯来了啊,这里可是医院,要是没病谁往这地儿跑,你瞅你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这就是你们对待病人的态度?还有没有点儿医德医风了,算了,我不跟你说,你们领导呢,我找你们领导好好说道说道去。”
  刘秀荣一顿噼里啪啦的话出来,把那小护士说的眼圈都红了:“你,你胡搅蛮缠,季主任都说你女儿没事了,你找领导告状我也不怕。”嘴上说着不怕,眼泪却啪嗒啪嗒往下掉,一张圆脸涨的通红,人也往后退了两步。
  晓月有些傻眼,真没想到自己老娘如此彪悍,几句话过来就把人家小护士给数落哭了,记忆中老娘虽是个火爆脾气,可真没见跟谁发作过,或许是自己不记得了,也或许没机会领教,她只记得在奶奶这个尖酸婆婆下憋屈了二十多年的儿媳妇,到后来都有些抑郁倾向,或许这才是老娘的本色。
  不过老娘虽有些激动,但话却没错,这小护士的态度的确不妥,一点儿耐心都没有,被老娘说了几句没反省不说还挺委屈,虽然掉着眼泪,嘴上却不饶人,一个劲儿说她们娘俩胡搅蛮缠。
  急诊本来人就多,这一闹更是围上许多看热闹的,大约也早对小护士的态度不满,赶上这个机会七嘴八舌的开始声讨起来,小护士一看这么多人围上来数落她,顿时有些慌起来,她一个刚分过来实习的小护士,何曾见过这样的阵仗。
  好在后面的护士机灵,一看情况不妙,赶紧往后面诊室搬救兵去了,不大会儿功夫,一个穿着白大褂的男大夫匆匆而来,目光一扫落在晓月娘俩身上,堆起个看似诚挚的笑容,上前一步道:“我是急诊科的值班主任,我姓柳,柳言,您有什么要求或是想反映什么问题,都可以跟我说,我会尽量帮您解决。”
  柳言?晓月差点儿没喷了,忍不住打量了这位柳言大夫,年纪有四十上下,个子不高,胖墩墩的,脸也是圆的,眼睛不大,戴着一副黑边眼睛,笑起来一眯眼,不像个急诊科主任,反倒像个超大号的泥塑阿福,跟自己脑子里的那位性感美女,天差地远。
  柳主任异常客气的把她们娘俩让到里面诊室,没热闹看,围观的人群也就散了。
  进了诊室,柳主任先了解了一下大概情况,又仔细看了看病历本上的诊疗记录,眼里疑光一闪,看向晓月:“怎么个头晕?”
  到了这会儿晓月也硬着头皮道:“刚醒过来的时候不觉的,出了急诊观察室便有些晕,脑子里面好像有什么东西晃晃荡荡的,一会儿晕,一会儿好,偶尔头疼,对了,还有些恶心,耳朵里嗡嗡的响……”
  柳主任仔细检查了一下她的瞳孔问:“还记得怎么摔的吗?”
  晓月摇摇头:“不记得了。”这真不是忽悠,她是真不记得了,她一清醒人就躺在了医院里,根本不知道自己怎么摔的,而记忆里上初中的时候根本没摔过跤,更别提摔到医院来了。
  她不记得,老娘却清楚,忙道:“这不孩子今年初三吗,临近模考,学校今儿早放了半天,谁知回家的半道上摔了一跤,得亏有个同学路过碰上,把她送到医院,又给我们厂打了电话,我才赶了过来。”
  柳主任点点头:“从症状看来是有脑震荡的可能。”
  脑震荡?老娘一听脸都白了:“大夫,刚那位主任不说没事吗?怎么又说是脑震荡了?”
  柳大夫轻咳了一声:“具体的还不能确定,只是从症状看有这个可能,不过您别担心,就算是,也只是轻微的脑震荡倾向,并不严重”
  老娘顿时没了主意,忙道:“那,那怎么办?”
  柳大夫:“当然最好能给孩子做一个全身的精密检查,不过这样的检查需要住院,而您刚说了孩子面临中考,这时候住院恐怕不妥,况且,住院的话,费用上也有些高,对寻常家庭来说也有一定负担,不过就目前孩子的症状来看,也可以回家观察。”
  晓月刚一个劲儿头痛头晕恶心的扯,就是想要这个结果,根本不是为了住院好不好,目的达成自然见好就收,忙道:“我们快模拟考了,老师一再叮嘱模拟考虽不是最后的大考却至关重要,这时候可不能住院,要不先回家观察吧。”
  柳主任也暗松了口气,如今医院病床可非常紧张,别说这丫头一个可能的轻微脑震荡倾向,就是重症想腾出一张床位来都不易,要不是自己手下这个实习小护士是托了自己路子进来的,还理亏在先,自己也不会出头收拾这个烂摊子,更不会提出住院的条件让病患家属选择。”
  柳主任生怕病患家属反悔,迅速在病例本上写了自己的诊断结果,特意嘱咐了一些注意事项,并亲自送着娘俩出了急诊室,一直挂在脸上的笑才落了下去,侧头看向后面一脸委屈不忿的小护士,目光有些沉,看起来自己多管了回闲事,还真管出麻烦来了。
  晓月却没功夫管这些,一出急诊,就把病历本要了过来,翻开第一页应该是那位季主任写的,刺啦一声,直接就撕了,刘秀荣一惊忙伸手抢,已经晚了:“你这孩子怎么把病历撕了,下回还怎么来复诊?”
  晓月:“妈,我根本没事儿,复什么诊啊。”
  刘秀荣狐疑的看向她:“你刚不还说头疼头晕恶心吗,大夫都说可能是轻微脑震荡,还说让你住院呢,怎么没事。”
  晓月忍不住道:“妈,这可不是咱们街口那个小卫生院,这里是市第一医院,天天都人满为患,病床紧张着呢,就算是重症都不一定有床位,我这疑似轻微脑震荡又不是什么大病,怎可能住院。”
  刘秀荣一愣:“可那柳主任刚说让你住院检查是为什么?”
  晓月:“妈您没看出来吗,刚那位柳主任明显是给那小护士收拾烂摊子呢,要不然真闹到医院领导跟前儿,这位柳主任作为今天的值班主任想必不能独善其身,或许还牵连着人情关系,不得不管吧。”
  刘秀荣恍然,是了,她工作的食堂虽说不像机关单位那样复杂,到底也是大厂,同事有十几个,这不管什么地儿,只要有人就有勾心斗角,有老实的就有圆滑的,有安于现状的就有挖着心眼子往上钻营的,都想钻营点儿权力,因为有了权就有好处,哪怕是一个小小的食堂都如此,更何况偌大的一个市医院了。
  所以女儿一说也就明白了,明白之后不禁奇怪的看向女儿:“我说你这丫头摔了一跤没傻怎么倒摔聪明了,连这些事都知道。”
  晓月目光闪了闪,暗道莫非自己表现的太精明,以至于引起了老娘的怀疑?说起来一个十五岁的小丫头,太精明了的确违和,尤其自己这年纪的时候有些迷糊,后来的精明是在社会里摸爬滚打,磕绊出来的。
  在学校的时候有爸妈有老师,几乎生活在真空之中,可工作以后走入社会,就不一样了,一样米养百样人,什么人没有,吃几次亏过来,再傻的人也会变,毕竟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为了生存,年轻时的那些天真总会被精明世故替代,这或许就是成长的无奈吧。
  可这些事是无法解释的,也解释不清,只得岔开话题道:“刚您说是有同学送我来的医院?谁啊?我们班的吗?”
  刘秀荣摇摇头:“不是你们班的,是九班的男同学。”
  晓月眼睛睁了老大,奇怪的看着她家老娘:“您认识我们学校九班的男同学?”不是晓月大惊小怪,而是这实在匪夷所思,她上的七中自然比不上一中,却也不是那些收底的学校,教育水准在全市来说勉强也排的上号,所以生源不少,她记得有九个班,每个班都有四十多个学生,从九班到一班也是按照入学成绩一溜排下来的。
  也就是说九班是她们七中最好的班,是重点中的重点,九班都是学校的尖子生,说白了每个九班的学生都被学校寄予厚望,人家的存在就是为了给学校争光添彩的。
  以此类推一班就是放牛班,而自己所在的五班跟自己的成绩排名一样不上不下,在近四百个学生里,她的名次也一直在一百六七十左右摇摆。
  基本上苏晓月在学校里跟个隐形人差不多,除了老师,大概很多同年级的同学都不知她苏晓月是谁,她记得后来上班之后,遇到过一个客户,说起闲话竟也是七中的,还跟自己同一年,只是不同班,在一个学校上了三年,竟一点儿印象都没有,当真可笑,彼此着实唏嘘了一番,却也间接说明她苏晓月的初中三年,实在没什么存在感。
  想她自己都认不全同年级的同学,她家老娘不过就开过几次家长会,怎可能认识九班的同学,还是男同学,这也太匪夷所思了。
  大约看出女儿的想法,刘秀荣白了她一眼:“别的同学我是不认识,可你们学校那个肖阳,人家回回都是第一,每次开家长会从你们校长到老师谁不夸,一进你们学校大门,迎面那个光荣榜上,头一个就是人家肖阳同学的照片,年年的市级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什么什么竞赛的一等奖,下面写了一大溜呢,我也没记住,不过照片看过好多回,长的又挺好,总不会认错,就是你们学校那个肖阳,说起这个肖同学,妈以前还想着,人家成绩这么好,说不准有些傲气,不想竟是个热心肠的孩子,不仅把你送来医院还给我打了电话,还特意等我到了之后,交代清楚才走,还一口一个阿姨叫着,别提多有礼貌了,也不知人家爸妈是做什么工作的,怎么能教出这样优秀的孩子来,将来一准错不了,肯定有大出息。”
  第4章
  毫不掺假的学霸
  肖阳?这个名字乍一听真有些恍惚,这两个字跟自己的学生身份一样久远,可听起来却并不陌生,就像老娘说的,这个肖阳在七中绝对是不能忽视的存在,年年第一,各科第一,总分第一,总之人家是个毫不掺假的真学霸。
  晓月还听同学们私下议论过,说这个肖阳之所以没考上一中,不是因为学习成绩,而是小升初的时候,得了重感冒,发着高烧进的考场,带病考试大失水准才让七中捡了便宜,不然必能进一中的。
  水平摆在那儿,人家初中三年大考小考一骑绝尘的成绩也在情理之中,如此光灿灿的大学霸,自然是老师校长恨不能捧在手心里的宝贝疙瘩,有事儿没事儿就会提起来用以打击她们这些平庸之辈,什么肖阳同学这次语文成绩接近满分,数学竞赛得了几等奖,英语……
  总之各科老师嘴里的榜样就是肖阳,这样的学生老师提起来都觉得脸上有光,毕竟教出如此优秀的学生,足以间接证明老师的教学水准,或许还会暗戳戳的想,要是每个学生都如肖阳一样,七中也不比一中差吧。
  总而言之,肖阳同学的优秀贯穿了晓月整个初中三年,耳朵都快听出茧子了,即便过了三十年如今再提起这个名字,晓月也能立刻回忆起那些老师们脸上的欣慰与自豪,还有那个每次都站在学校前面大主席台上发言的,仿佛周身都镶着光圈的斯文少年。
  晓月还记得语文老师曾经用腹有诗书气自华来形容肖阳同学,说他腹有诗书才华横溢,作为老师能如此称赞自己的学生,可见有多欣赏。
  老师欣赏自己的学生,甚至提起来感觉与有荣焉,这大约是做学生的最高境界了,肖阳在七中就是这样不容忽视的存在,而她苏晓月则是淹没在人群中毫不起眼的平凡女生。
  而且,肖阳同学并不只在七中优秀,人家后来也相当厉害,晓月记得中考后肖阳毫无悬念的进了一中,听说在一中那样学霸云集的地方,依旧名列前茅,后来好像出国了,学成归来之后开了个什么科技公司,身价过亿。
  之所以晓月觉得这个名字并不陌生,是因为在电视里看过他的专访,依旧如记忆中一样斯文却更有风度,面对主持人侃侃而谈,举手投足魅力十足,妥妥的科技新贵成功人士,果然优秀的人都是一路优秀下去的。
  在晓月想来自己跟肖阳这样的人,即便上的同一所中学,同一个年级,也是两条永远不会相交的平行线,谁知自己重生回来,平行线却有了交集,是哪里出了岔子吗?
  晓月又仔细回想了一下,很确定初中三年跟肖阳并无交集,一直都是他在前面光辉灿烂,自己在下面仰望他的光辉灿烂,并被他的光辉灿烂虐了一遍又一遍。
  谁能想到这样光辉灿烂的人物,竟然扮演了一回活雷锋,把自己送到医院并通知了老娘,在晓月的印象中,高高在上的肖阳同学,不会是如此多管闲事的人,这么说好像有点儿不知好歹,应该说他那样的人跟接地气的活雷锋实在很不搭。
  若不是老娘一再提起肖阳,晓月真觉是自己发梦了,不,发梦都不可能出现这种事,她竟然跟大名鼎鼎的肖阳有了接触,太特么玄幻了吧。
  她家老娘依旧不停的絮叨着:“你说你想什么呢,走路不看脚下,把自己摔晕过去,还好人家肖阳同学正好碰见,好心的把你送了医院,不然还不知出什么事呢,回头你去问问肖阳同学家住哪儿,我跟你爸得也上门谢谢人家。”
  晓月:“妈,我跟肖阳同学不在一个班,话都没说过一句,直接去问人家家庭住址,不合适吧。”
  刘秀荣眼睛一瞪:“怎么不合适了,人家救了你的命,难道不该谢谢人家。”
  晓月无奈的道:“妈,我跟肖阳真的不熟。”
  刘秀荣却道:“你这孩子,谁跟谁一生下来就熟的,都是同学,多说说话不就熟了,你要是不好意思张嘴,我回头去你学校问。”
  晓月吓了一跳,忙道:“行,我问,我问还不行吗。”开玩笑,她老娘要是直接找到学校去问肖阳家的住址,估计整个七中都得炸了,自己可不想出这个风头。
  见女儿答应下来,刘秀荣才算放心,看了看手里的病历,又摇摇头:“你说你这丫头,好端端的撕病历做什么?”
  晓月目光一闪,伸手挎了她妈的胳膊小声道:“妈,如今这病历上就剩下一篇了,写得是建议住院检查,这住院自然是要用钱的,咱家的钱可都在奶奶手里攥着呢。”
  提起婆婆,刘秀荣爽利的脸上染了些许郁色,她跟丈夫是在宁夏认识的,丈夫性子踏实,看着粗啦啦的,却知道疼人,又是老乡,自然而然就走到了一起,结婚后感情也一直不错,可返城之后,感情却大不如前了,有时候她甚至怀疑自己当初眼瞎,看错了,怎么就嫁了这么个糊涂没主意的男人,就知道听他妈的,偏偏婆婆又不讲道理,时不时的挑事儿,这几年下来,两口子没少吵架,要不是顾念着孩子,她早就撑不下去了。
  自己委屈就委屈了,女儿招谁惹谁了,也跟着受罪,重男轻女的婆婆,根本不把晓月这个孙女看在眼里,一味的偏向小叔一家,好吃的好喝的都往那边儿塞,晓月小时候,他们两口子上班忙不过来,婆婆也从不帮着带孩子,实在没法子,只能把女儿反锁在屋里。
  她记得有一次厂里加班,下的晚了,孩子饿的直哭,明明一个院住着,可婆婆就当听不见,公公又去了外地,没人理会孩子,哭了好几个小时,自己回家的时候孩子嗓子都出不了音了,蹲在地上一抽一抽的可怜非常。
  刘秀荣心疼的搂着女儿直掉眼泪,女儿因此大病了一场,刘秀荣也下决心请调去了食堂,待遇不如车间,活儿也累,可时间宽裕,好歹能准点儿下班,给孩子做口热乎饭,这件事儿如今想起来都难受的不行。
  一个院儿住了这些年,家里的情况自然瞒不过女儿,毕竟这丫头今年也十五了,不过,病历本上写的什么,跟家里钱谁攥着有什么关系?
  刘秀荣有些想不明白,晓月一看老娘的神色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不禁在心里叹了口气,她家老娘就是看着挺精明,脑子真不会拐弯,自己点一句根本没用,得直接说明白才行。
  想到此,索性道:“妈,我奶不待见您跟我爸,更不待见我,她眼里只有小叔一家,天天嘴里念叨着都是大宝东大宝西的,人家不待见,咱做什么还在跟前儿戳眼窝子,不如干脆分出去,也省的碍眼。”
  刘秀荣这才算听明白,听明白之后吓了一跳:“你是说分家?不成,不成,你爸绝不会答应,你爸,你爸……”刘秀荣连着说了两遍你爸,终究没说出来,就算婆婆做的那些事不地道,毕竟是丈夫的亲妈,孝顺亲妈怎么也不能说是错。
  晓月自是知道她妈的难处,作为中国人,孝之一字早已刻在骨子里根深蒂固,尤其她爸妈这一代人,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大公无私的,让他们只考虑自己很难。
  晓月也知道孝顺是美德,但孝不等于愚孝,爸妈也不是圣人,就她奶做的那些事,真的很过分,而且横竖也看他们三口不顺眼,分开过,两下拎清对谁都好。
  以她对老爸的了解,就算再孝顺,自己也是亲闺女,彻底寒心之后,也就没什么不能割舍的,想到此,开口道:“妈您说我这都需要住院了,这个钱我奶会拿不?”
  刘秀荣几乎想都不想就摇头:“钱进了你奶手里,就甭想再拿出来。”
  晓月点头道:“亲孙女生死攸关需要住院,都不拿钱,您说我爸会怎么想。”
  女儿这句话仿佛一道光,把眼前黑黢黢的道儿猛然照的亮堂了,随着光亮,刘秀荣心里也冒出一丝希望,是啊,丈夫再孝顺,闺女总是亲生的,自从女儿落生,虽说婆婆不待见,丈夫却疼的厉害,为了女儿说不准就答应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