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作者:白色的木      更新:2024-09-07 16:46      字数:1989
  许烟杪抓起地上的灰尘,撒考生衣服内侧,和之前一样,本来没有字的衣服,很快就有字了。
  旁观的考生们:“哇——”
  监察御史:“枷走!”
  ……
  高贺背着他的铺陈和衣箱过来,手里还拿着他的混糖大馒头作为考试干粮。到贡院跟前时,激灵一下,打了个寒战:“这是怎么回事!”
  怎么贡院前有那么多人戴着枷锁站在那里?
  一问人,对方肢体语言十分夸张地就开始比划:“就那位考官!神了!看一眼就知道别人有没有夹带小抄,什么帽子、鞋子、砚台!藏哪里都没用!就算是让字迹隐形了也没用,那考官把人衣服——就这么一拉,撒一把尘土上去,什么隐形字都冒出来了!这二十个人全是他揪出来的!”
  高贺一拍手掌,嘴角慢慢浮现出笑容:“好啊!正应该将他们揪出来!我等寒窗苦读,把四书五经硬刻进心里,凭什么他们能靠作弊金榜题名!有那位考官,实乃吾等贫寒学子幸事!”
  那肢体语言夸张的考生摸着自己指头上的茧,认真点头:“是啊。被揪出来的就有二十个。此次会试人数,听闻几及千人,绝不可能只有二十人想不劳而获。余下的人,要么是还没轮到他们的名字,要么就是偷偷将小抄丢弃了。”
  高贺笑着说:“不论如何,此次会试必然是公平公正了——等叫到我的名字,我一定要好好拜谢这位考官!”
  *
  许烟杪手里捧着浓茶杯,有一搭没一搭地喝一口提神。
  他不喜欢喝茶,但不得不喝了。眉头皱得死死的。
  拿起下一本册子,翻开看第一页:“陕西兰县儒士高贺……”
  【咦?熟人啊!】
  “在这里在这里!”
  对方满头大汗地挤着人群过来,站到许烟杪面前,一揖到底又慢慢抬起身子:“在下便是陕西兰县儒士高……”
  “你?!”高贺抬起头的那一瞬间,惊到太阳穴都用劲突了一下。
  许烟杪???
  会试考官???
  怎么可能!许烟杪和他年龄差不多大啊!!!
  作者有话说:
  四更入场,参考:
  于四更时搜出,黎明散题,申时初稿不完者扶出
  ——《明实录宪宗实录》
  *
  作弊坎肩
  某次拍卖会还展出了一件清末的“作弊坎肩”,四书五经都抄在了上面,四万多字,字也仅三四毫米大。令人诧异的是,坎肩上的字是用毛笔写的
  ——《历史爆笑冷知识》
  *
  贿赂皂隶:
  考生们为了将夹带送进去,会采用贿赂办法,负责搜检的皂隶只要得到几锭银子,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高喊搜过无事了。
  ——《历史爆笑冷知识》
  *
  搜查出夹带的惩罚,参考:
  诏申严怀挟传递之禁,犯者执送法司问罪,仍于礼部前枷号一月。
  ——《科试考》
  点名进场时严行搜检,入舍后详加伺察,如有犯者照例于举场前枷号一月,满日问罪革为民。
  ——《礼部志稿》
  *
  坎肩不用说了,穿着就进去了,字在里面。其他作弊工具,带进去的方法有很多,有的藏在鞋垫里面,有的藏在衣服夹层里面,有的隐在文房四宝里面,有的隐在蜡烛里面,有的藏在食品之中,有的放在考篮夹层里,有的专门定制双层帽子,有的专门缝制带屉靴子,有的甚至藏在【肛】【门】里带进,也有的干脆将参考资料写在身体某一部位
  ——《历史爆笑冷知识》
  *
  第一种发明叫“银盐显影”,我想这一定是一位“化学家”发明的。其方法是用盐水在衣服里写字,表面上看什么也没有,但用蜡烛一烘烤,字迹再现。这种绝妙的方法,用在江湖上和军事上传递情报,我想也是不错的方法。至于其中的奥妙,只有用化学反应来解释。
  ——《历史爆笑冷知识》
  *
  另一种发明叫“隐形墨+胶水作弊法”。所谓隐形墨,是一种叫墨鱼墨的东西,这是一种蛋白质,书写后半年时间内字迹会分解消失。在这种墨里加入一种透明鱼骨胶,提前半年在衣服上写好,墨迹分解看不出来后可变成“无字天书”,等到考试时,汗水恢复透明胶的胶性,在衣服上再撒上一些灰尘,字迹重现,就可以打小抄了。这种“隐形墨+胶水作弊法”和“银盐显影”道理差不太多,都是利用化学反应。
  ——《历史爆笑冷知识》
  *
  甚至殿试也敢夹带:
  在殿上搜出夹带,比交刑部治罪者一人,名如山(戊戌同年)。
  ——《曾国藩家书》
  *
  乾隆九年(1744年)顺天府乡试,头、二场各搜出夹带21人。由于搜检威慑,大量蝇头小卷被遗弃在贡院外各角落。第二场点名,竟有二千八百余人不敢入场考试,而入场参加考试者,因为没有夹带而交白卷的68人,不完卷的329人,文不对题的276人。如此情景,不仅说明夹带积弊之重,而且说明士子庸滥之甚。
  ——《中国科举制度通史》
  【文里的科举还没那么烂,但许烟杪能抓出二十个人,也不能说烂。只是属于正常的作弊人数(),毕竟考试人数总数差不多一千人,总有人会想搏一搏单车变摩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