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作者:周飞      更新:2024-07-06 21:20      字数:4744
  光阴荏苒,数月匆匆而逝。洪卫和柳星没有离婚,但家庭的硝烟并未尘埃落定,双方进入冷战状态,两人同时坚定了离婚的信念。只是他们不喜欢大张旗鼓呐喊冲杀,毕竟都是知识分子,在离婚战场上还是喜欢运用冷兵器,扬剑出鞘,剑锋铿锵,即使戳成血窟窿也要无声无息。他们相约,为了应付父母及亲戚朋友,暂时不提离婚,等薛青和夏阳解除婚姻就立即办理正式手续。
  洪卫把主要精力投入教学。他觉得教育系统的干部不能放弃讲台,教学是教师的手艺,干部随时可以不做,教学任何时候不能放弃。洪卫教一个高三,全市第一次模拟考试考完,全体高三老师统一阅卷,洪卫和同行一起集中到民生中学认真批阅历史试卷。经过一天辛苦地忙碌,天黑终于拆封登分。教研室会把各校成绩分门别类,打印成册,包括最高分、高低分、平均分等,一目了然,以衡量各校教学质量,衡量各校教师教学水平。洪卫和一中一位老师配合登分,他登分,那位老师报学生姓名。新生中学的历史老师是个年轻女性,她站在洪卫身后拉长脖子,像只长颈鹿,紧张地盯着登分表。洪卫突然发现了她,知道她在监督自己,不禁笑着站起来:“来来来,我累了,请你帮我登会分。”女教师接过笔坐下来,全神贯注登记。洪卫踱出去,轻松地呼口气。
  登分结束,洪卫指挥大家把历史试卷和登分表送至教研室领导,领回本校学生试卷。劳累一天,他有些累,和大家挥手告别,无精打采向校外走。
  “小洪。”一个低沉的声音在他耳边划过,一只温暖的手落在他的肩上。
  洪卫歪过脑袋,一个熟悉的脸庞映入眼帘。他大吃一惊:“罗校长!”
  罗校长拉了洪卫到家里喝酒,他客气地推辞。罗校长哪里肯放,劈头盖脸一通臭骂,揪了他耳朵就拖。罗校长的家在民生中学内,准确地说,家不算家,或许称为宿舍更为准确。师母见到洪卫,发出一声尖叫,兴奋掩盖了眉眼的每个角落。一刻工夫,师母煎了香喷喷的花生米,炒了油滋滋的葱花鸡蛋,又买了两盘卤菜。罗校长开了一瓶五粮液,取了两只玻璃茶杯,“咕咕咕”斟满,端一杯给洪卫,自己取一杯。
  “罗校长,酒……太好。”洪卫过意不去。
  “君子花钱有道,我们爷俩遇一次不容易。”
  两人谈古论今,说说笑笑喝酒。洪卫仔细端详罗校长,他的头发完全花白,虽然精神还算不错,但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饱经沧桑的年轮。近七十的人,芝麻一般的老人斑在他脸上疏散开来,点缀出岁月的无情。罗校长告诉洪卫,民生中学是一所投资数千万的私立学校,投资者是一个上海商人,他看中罗校长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和广泛的教育人脉,聘请他担任校长,主持学校日常工作,年薪达十万。
  “哎,一辈子吃教育饭,怕是离不开教育啰。一退休就你请他聘,到现在已年近古稀,还不服老,觉得自己像个小伙子。可惜,当年如雨后春笋般的私立学校现在举步为艰,大家都想在市场经济下赚教育的钱,却又不遵循教育的规律,或者说懂得教育的规律,却又把握不住市场。教育是一个特殊的行业,生产的不是冷冰冰的物,而是活生生的人。你投资再多,面积再大,校园装修再富丽堂皇,并不能决定学校在市场的立足。归根到底,教学质量才是学校的命根子,私立学校也不例外。教学质量不是一朝一夕,立竿见影的事,没有日积月累不能见成效。现在全社会都在重视教育,有些人口袋里有了钞票就想钻教育的空子,思路正确,方法欠妥。道有道行,行有行规,市场经济,谁违背了价值规律,谁就会碰得头破血流。我到民生中学三年,还算行家里手,知道入乡随俗,万丈高楼平地起,学校的大厦需要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支撑。但招聘优秀教师并非轻而易举,招到优秀学生更是难上加难,家长凭什么信任你私立学校?私立学校如逆水行舟,纷纷倒闭,我们民生中学也只能勉强维持生计,投资教育千万不能盲目!”
  “小洪,喝酒,吃菜。”师母又给他们斟酒,“不要宏观大论,夸夸其谈,教育大计不需你们杞人忧天。”
  “妇人之见,寸目鼠光。”罗校长解了外衣纽扣,不满地瞟她一眼。
  “师母所言极是,今天难得相遇,还是谈些民生之道吧。”洪卫敬了杯酒,擦了擦额头密密麻麻的汗珠,“罗校长,你们一家还好吧?”
  “好,好。”罗校长的眼角眯成一条缝,“三个子女一个个成家立业,他们健康平安就是我们父母最大的幸福。我和你师母也不容易,做了一辈子清贫教师,能把子女拉扯大就非常满足。”
  洪卫抬头环视了一下:“罗校长,子女大了,你们也该安享清福,换一套大些的房子啦。”
  “说到房子我就来气。二十年前老百姓购房还很新鲜,那时每平方才五六百元,一般买个四五十平方米的新房就是了不起的事,大儿子买新房也就花了两三万。水涨船高,十年前房价涨到每平方一千元,二女儿购买八十平方米的新房顶破了头也就花了八万。这几年,房价一天一个样,老百姓谈房色变。去年,小儿子看中了桃花湾一套商品房,环境幽雅,空气清新,阳光充足,结构精致,一百平方,要花二十万,请我赞助个十万八万。小王八蛋,他们兄妹三个年年像过家家似的:结婚,生育,购房,小孩上学……我成了取款机,一有点积蓄就被掏空,哪有那么多钱,就回绝了他。小儿子说什么‘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在老婆怂恿下,他还是决定公积金贷款购房。看到小儿子一脸可怜相,我和你师母商量,手心手背都是肉,前两个帮了,最小的不能见死不救。我们劝他别意气用事,大家一起再省吃俭用一年,保证把一年收入全支持给他购房,他眉开眼笑答应了。前几天,儿子又去看了那款新房,回来后脸色铁青,原来房价像孙悟空翻跟斗,一下涨到三十万!短短一年,存款数额上涨速度不抵房价飞涨速度,一家人白干了一年,一年就损失了十万元。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十万元要存到猴年马月?我咬咬牙,把最后一点积蓄全支持给小儿子了,谁知道房价会不会像滚雪球一样滚下去?昨天拿到新房钥匙,全家人却笑不出来,金钥匙也不值三十万啊,还要装潢呢。”
  “中国人的生活水平突飞猛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青年人结婚讲究的三大件是缝纫机、手表、自行车;七八十年代三大件是彩电、冰箱、洗衣机;九十年代三大件是电话、空调、计算机;本世纪三大件则变成轿车、房子、旅游。乖乖,当年我们工作多年哪有钱买房,现在,中国人真的富裕了!”
  “是啊,小洪,在大城市买套住房没个百万怕是梦想,房价节节攀升确实证明老百姓手上有钱了。”罗校长端杯一抿,满足地咂下嘴,“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全依赖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啊,不服不行。江总书记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精辟凝练,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根本上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啊。人,千万不能忘本!”
  两人海阔天空,天南海北地聊,师母匆匆扒了两口饭,见插不上话便到房间看电视。
  “教育这碗饭不好吃。”罗校长摇摇头,“高考就是指挥棒,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高考制度是隋唐科举制度的延续和发展,为社会选拔了大量有用人才,功不可没。但这些年来,高考科目朝三暮四,考试内容朝令夕改,让我们做教师的无所适从,大家怨声载道呢。”洪卫郁闷地说。
  “任何事物都不会尽善尽美,高考考试科目不断变换,正说明上级领导致力于完善这项制度。于国,高考制度关系到国盛民昌,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于民,高考制度关系到莘莘学子的前途,千家万户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领导如履薄冰,应该慎之又慎啊!”罗校长语重心长。
  “我们那时的高考也分文理科,除语文数学外语必考外,文科考政治历史地理,理科考物理化学生物,每科六门,文理分录。一九九三年,文科不变,理科变成七门,多考一门政治。以后又变成‘三加二’模式,‘三’为语文数学外语,‘二’为政治历史地理任选两门,或为理科中的物理化学生物任选两门,这种模式一直坚持了八年。二〇〇二年,高考又进行改革,所有考生不分文理,每人都要考语文数学外语,再考一张大综合: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为一卷,杂七杂八,像一锅大杂烩。前年又改为‘三加二’模式,‘二’为政治
  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门任选两门。这儿的‘二’固然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但这种模式的最大弊端就是学生运气占了很大比重,每个考生‘二’的考卷深浅不一,难易不同,录取却以分数为唯一标准,显然漏洞百出,难以服众!”洪卫有些激动。
  “‘三加二’模式的缺陷显而易见,如果你是教育厅长,你准备采取何种高考模式?你就能保证这种模式妙不可言,一定深受老百姓拥戴?”罗校长饶有兴趣。
  “我还是喜欢我们那时的模式:高考分文理科,各考六门,文理分录。考生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保证了最起码的公平。”
  “嗯,言之有理。但你忽视了一个重要前提:过去是应试教育,现在是素质教育。高考模式应该体现国家教育的大政方针,大文科大理科的模式也有弊端。文科生轻视理科,理科生轻视文科,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素质教育的时代,理论上,教育专家旁征博引,引典论据,研究最理想的高考模式。实践中,大家摸着石头过河,各省各市花样翻新,五花八门。”
  “希望讨论时多找些战斗在教学一线的专家,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论证。如果从提高素质角度看,所有功课平时都要考。如果从减轻负担角度看,高考考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就行。高考制度是我国目前比较公正的一项选拔制度,不论哪种模式,公平是首要标准。”
  “咦,别说,你刚才的高考模式倒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不仿向教育厅长推荐。我同意你的观点,既然高考制度是公正的,将来的高考模式一定要体现出公平。”罗校长举杯相击,“为了我们的教育事业,干杯!”
  “干杯。”洪卫一饮而尽,然后亮了亮空杯斟满,双手恭敬举起,“罗校长,你对我的帮助永生难忘,我再敬你一杯!”
  “不要只感谢别人,其实最应该感谢的还是自己。”罗校长仰脖饮尽,“小洪,荷花虽美还需绿叶扶持,人的一生不可能离开别人的帮助,但关键还在于内因。青年人的成长离不开领导和长辈的关心,扶持你是我应尽的义务,但你的努力才是第一位的。我提拔你是因为你勤奋踏实,让我觉得不提拔你就会非常内疚。”
  “罗校长,谢谢啦,我什么都懂。一个人不能做扶不起来的阿斗,但得到别人的搀扶其实相当重要!”
  “小洪,世上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不要把希望只寄托在别人身上。听我一句忠告:人生需要自己去奋斗,也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我知道你喜欢运动,你喜欢跑步,但跑不过刘翔;你喜欢打篮球,但打不过姚明。但你不会因为跑不过刘翔而放弃跑步,也不会因为打不过姚明而放弃篮球。世上有比追求成功更重要的东西,比如健康,比如和睦的家庭。”罗校长突然问,“对了,听说你和小柳的关系有些僵,现在咋样了?”
  洪卫低头叹息。
  “小洪,年轻的时候,我们条件比你们差得多,但那时照样很快乐,因为我们生活的期望值并不高。我和你师母没有激情四射,平时也磕磕碰碰,吵吵闹闹,但我们的日子朴实而温馨。”
  “我们倒是从不吵架。”洪卫有气无力地说。
  “不吵架的夫妻要么是神仙,要么貌合神离,婚姻形同虚设。时代不同了,代沟是不争的事实,我不懂你们年轻人的想法,论年龄,你和我儿子、女儿差不多大,你们应该有相似的地方。我常常教育子女,我们那时条件艰苦,没心思搞什么花花肠子,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温饱思淫欲,还美其名曰,注重生活质量。有时想想,人还是贫困点好,贫困生亲情,贫困生友情,大家能相濡以沫,相扶相搀。现在富裕了,大家忙着埋头挣钱,即使同在一个屋檐下,倒相互冷漠起来。因为身体劳累,懒于交流,因为时间减少,疏于交流,人与人的心灵距离越拉越远。现在的夫妻双方,因为经济地位的提高,彼此缺少包容和忍让。夫妻两人,其实就是我们身上衣服的两边襟摆,敞着自然寒冷。”罗校长轻轻扣好纽扣,“看,只要举手之劳,双方主动付出那么一点点,就可以温暖全身。”
  深更半夜,寥若晨星,洪卫从罗校长家出来。罗校长的话语始终萦绕在耳边,洪卫裹了裹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