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刀十六国 第358节
作者:苍穹之鱼      更新:2024-06-22 18:36      字数:3328
  “古无纸,故用简,非主于敬也,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李跃下了一道诏令,全国推广用纸取代竹简。
  同时也允许民间自行造纸,到达品质要求后,由官府购入。
  第四百六十九章 进贡
  “陛下,这是慕容垂送来的神驹。”亲卫们牵着十几匹骏马依次排开。
  高大雄骏,四肢健壮有力,毛发细腻而光泽,有的黑亮如镜,有的艳红如火,有的青棕如玉,在秋日下昂起头,刨动四蹄,发出不安的嘶鸣。
  李跃也算是沙场宿将,见过的马也不少,一看便知是上乘货色。
  慕容垂孝心可嘉,知道上贡。
  河南地的杂胡们岂是他的对手?不出意外的被鲜卑精锐长驱直入,俘虏青壮男女一万三千余,各类牲畜十一万,上乘战马三千七百匹,上贡给李跃一千三百匹,说是恭贺李跃登基……
  河南地非常大,当年义渠曾在此建国。
  历史上赫连勃勃也凭借此地兴起,创立胡夏,赫连勃勃也就是现任铁弗部首领刘悉勿祈的侄儿。
  当然,河南地肯定不止这么点东西,东汉中期开始,河南地就脱离了中原掌控,诸胡在此繁衍两三百年,实力已经非常强大。
  不过慕容垂兵力不多,浅尝辄止,二来,这是他上报的缴获,真正得了多少好处,肯定不会老老实实说出来。
  “慕容垂如此壮大下去,百害无一利,当加以限制。”王猛虽然看不上慕容垂,却从未放松警惕。
  “如何限制?”李跃抚摸着骏马,毛发光滑如缎,原本焦躁的战马,很快就安宁下来,打着响鼻。
  烈马虽好,但需驯服,否则迟早化为虎狼。
  “可令其将吏家眷、子女入邺城为质,选贵胄健儿两千充任禁卫。”
  禁卫负责邺城宫禁,宿卫负责李跃起居,城卫负责邺城防守。
  “慕容垂若是不愿,又当如何?”李跃拍了拍骏马,拿下幽州之后,阴山南北有几片马场,已经在驯养战马。
  东汉三大骑兵,幽州突骑、并州兵骑、凉州大马,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便是出自幽州突骑。
  阴山之北,气候寒冷,昼夜温差较大,因此盛产烈马。
  “彼若不从,便是给了我军出兵的借口!”王猛眼中闪过一道锐芒。
  李跃点头同意,“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并州为天下形要,不可久悬于外,派人出使晋阳。”
  无论慕容垂装的多么恭顺,都无法掩盖其野心,关键还夹在战略要冲之地。
  他若壮大起来,肯定是未来的一大威胁。
  不可能梁国、秦、晋三国斗得三败俱伤,慕容垂出来捡现成的。
  “还有,拓跋什翼健不能忘了,我军组建骑兵在即,让他出三万匹战马,五千子弟健儿!”李跃狮子大开口道。
  “三万战马?”王猛瞪大眼睛。
  这差不多要了拓跋什翼健的老命。
  “漫天要价落地还钱,他不给,朕就联合慕容垂去要!”李跃哈哈一笑。
  拓跋什翼健在南面灰头土脸,是个人都可以揍他一顿,但在北面雄风依在,几场大战,竟然击败了柔然人,俘获一万多帐,牛马牲畜近二十万,发了一笔横财。
  一万多帐就有五六万人口。
  不勒索他勒索谁?再说拓跋什翼健派人来邺城的时候,从来没客气,张口就是二十万石粮草,五千套甲胄。
  跟自己的丈人不用太客气,不能把他当外人。
  “哈哈哈……陛下英明!”王猛乐开了花,他可不是读书读傻了的穷酸,在兖州主持革新时,心狠手辣。
  给不给是他们的事,但要不要就是李跃的事了。
  以后无论是对付苻坚,还是慕容恪、拓跋什翼健,甚至柔然人,骑兵肯定是主角。
  即便步卒,以后也要尽量配上战马,增强其机动力。
  王猛刚下去,辛粲后脚捧着一堆书册进来献宝。
  让他修纂史书也快两年了,总要有些东西出来。
  以汉末黄巾之乱开篇,跟《春秋》一样,采用编年体,借鉴了陈寿《三国策》,曹魏官修的王沈《魏书》、鱼豢私撰的《魏略》、东吴官修的韦昭《吴书》等史书。
  有珠玉在前,文学馆照本宣科,写的不错。
  但从曹魏后期开始,越写越是隐晦,颇有为司马家粉饰之意。
  洛水之誓、当街弑君、八王之乱都比较简短,一笔带过,大量篇幅集中在前后赵……
  不把司马家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就无法动摇其正统性。
  李跃斜了一眼辛粲,暗示道:“修纂史书,颇耗心力,辛老今年有七十了吧?”
  “老臣今年才六十有六,多谢陛下挂怀。”辛粲仿佛没明白言下之意。
  李跃不确定他是不是在装糊涂,干脆明示:“劳烦辛老主理此事,朕于心难安,交给晚辈去做即可。”
  这回倒是听懂了,“陛、陛下……”
  “朕别无它意,辛老不必多想。”
  以前还在黑云山一片混的时候,他三番五次的主张投靠“朝廷”,这其实是不少人的想法,这两年不敢再提了,但一个人大半辈子的思维早已固化,写着写着,就偏了。
  反正江东如何稀烂,都是他们心目中的白莲花……
  “臣……立即改、立即改,陛下放心,臣知道如何写了。”辛粲赶紧拱手表忠心。
  果然前面都是装糊涂。
  别看这老家伙一把年纪,心里跟明镜似的,所以才会有那句“老而不死是为贼”的谚语。
  “辛老还是别太操劳了,朕已下求贤令,求取天下贤才,年底举行诗赋大会,届时自有贤才出世,以免辛老辛苦。”
  “史书修了一半,不可弃写,陛下放心,老臣绝不会再糊涂,陛下啊,再给老臣一个机会……”辛粲哭丧着脸。
  他还指望这本史书留名青史。
  李跃盯着他看了许久,“既然如此,辛老就再试试?一便是一,二便是二,司马家做过什么,不用朕讲给你听吧?”
  司马懿以诈术取天下,其实也没什么,春秋战国各种破事没少。
  但西晋一朝,放在华夏历史上,可谓最安逸的一个朝代。
  基本没有外患,西域相当于白捡。
  就这种局面,立国才三四十年,就被胡人骑在脑门上,也算是历史上的一朵奇葩。
  “不用不用,老臣谨记陛下教诲,绝不会再犯错!”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辛粲哆嗦了一下,颤颤巍巍的拱手,赶紧退走。
  第四百七十章 勒索
  “两千子弟健儿?”慕容垂的脸色沉了下去。
  除了子弟还有家眷,早知道上贡会引来这么多事,慕容垂恨不得抽自己几耳光。
  “哼,依我看,干脆联合苻坚、桓温、大都督,同伐中原!”兰氏四兄弟中,兰汗最暴躁,也最看不惯梁国。
  此次西征,收获远不止上报给邺城的奏表那么点。
  河南地繁衍了两三百年,早已今非昔比。
  慕容垂俘获青壮八万,战马三万多匹,实力暴涨,在很多人看来,完全具备了一战之力。
  “不错,他李跃当年也不过黑云山上一贼寇,将军如今据形盛之地,麾下数万精锐,不必再屈服于梁人!”兰堤气势汹汹道。
  “合纵连横非一朝一夕,大都督在辽东元气尚未恢复,苻坚与我等反目,此前联合桓温北伐关中,桓温不为所动,皆惧梁人强盛,当此之时,绝不可与梁国反目。”长史高弼望了一眼兰氏兄弟。
  慕容垂攻打铁弗部,已经动了苻坚的利益。
  再想跟他联合,根本不可能。
  羯赵灭亡以来,凡是反复无常之人都没什么好下场。
  苻坚虽然年轻,却老谋深算,绝不会为了太原而跟梁国刀兵相见。
  “给!两千子弟健儿,家眷,三日之后送入邺城!”慕容垂雄毅的脸上并未多少怒气。
  “将军!”
  兰氏四兄弟瞠目结舌,他们投奔慕容垂可不是为了忍受这口恶气的。
  “主公英明!”高弼拱手。
  “中原人皆不可信,我看你分明是梁人的细作!”
  “锵”的一声,兰汗拔出环首刀,架在高弼的脖子上。
  高弼无动于衷,眼皮都不眨一下,当年被可足浑氏诬赖下狱,受尽折磨未尝变节,又岂会惧怕兰汗的虚张声势?
  “够了。”慕容垂抬了一眼,目光中仿佛有千军万马。
  兰汗全身一颤,手中的刀也松懈下来。
  高弼沉稳如初。
  慕容垂语气平静的反问众人:“不给又能如何?尔等能挡住几十万黑云军从代郡、上党、河东三面夹击否?”
  实际上,他根本没多少选择。
  手上三个郡全处在梁军的居高临下的打击之下,一个上党,便死死掐住了太原,旁边还有一个代郡。
  慕容垂目光所及之处,众人尽皆低头。
  形势不由人,别说跟梁国大战,即便是面对苻坚,他们也很难抵挡。
  “如此以来,我等岂非永无出头之日?”兰建心有不甘。
  “他李跃若能席卷八荒、混一宇内,我慕容垂认他为主又有何妨?”慕容垂目光深邃起来。
  梁国虽强,但要统一天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绝非数年之内便可成功。
  当年苻洪、姚弋仲英雄一世,还不是臣服石虎之下?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