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刀十六国 第236节
作者:苍穹之鱼      更新:2024-06-22 18:33      字数:3119
  李跃骑在马上,朝着人群挥手。
  这小小的举动,如同烈火浇油一般。
  “万岁!万岁!”
  声音更加洪亮,仿佛整个邺城在这一刻沸腾起来。
  黑云将士们一个个高昂起头颅,迎接周围无比崇敬的目光。
  即便回到铜雀台,也依旧能听到城中的欢呼声。
  第二日朝会,太尉申钟、中书令刘群、领军将军崔瑾联名劝进。
  魏国夫人也上表劝进,言辞异常恳切,直接让李跃称帝。
  这种事情自然是退一步,进两步。
  李跃严词拒绝,百官继续上表,连邺城中的耆老都联名上书,请求李跃登基。
  反复三次之后,李跃才“不情不愿”的昭告天下,进梁王,去大魏国号,改称大梁,立五庙,二昭二穆,与太庙合而为五,追封李矩为大梁昭王,追尊李耳为太上玄元皇帝。
  随后在邺城举行盛大的婚礼,迎娶崔、郑、刘、卢四家嫡女。
  婚礼当日,立崔言思为王妃,其他女眷皆封侧妃。
  按照惯例,还要大赦天下,减免赋税。
  虽说南征张遇发了一笔横财,但大河两岸连续的天灾人祸,百废俱兴,实在没有免赋的底气。
  境内的罪人多是贬为奴隶的罪人,没有必要赦免他们。
  新朝新气象。
  虽然河北遭受天灾,但青兖二州未受影响,全都是丰收。
  徐、扬、豫三州不是丰收,但也没有歉收,仅张遇的许下大屯田,就收了一百三十多万石粟。
  吞并豫扬、立国、丰收一气呵成。
  国中人心安定。
  刘群上表梳理羯赵冉魏以来混乱的官制。
  恢复魏晋以来尚书台、中书台、侍中寺三台旧制,尚书令为、中书令、侍中共参朝政,其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辅助。
  尚书台下设吏部、兵部、客曹、驾部、屯田、度支等六大曹,小曹三十余。
  还有御史台、校事府等监察机构。
  这些东西全都大同小异,李跃扫了一眼,便扔给崔瑾、崔宏去琢磨,给郓城的刘启,许昌的常炜各送了一份,征询他们的意见。
  刘群准备多时,自然不全是这些按部就班的东西。
  其中划大为小的建议,让李跃眼前一亮。
  言下之意,青、豫、兖、冀这些州动辄七八上十个郡国,很容易形成地方大势力,应该一分为二,或者一分为三,每个州只领三四个郡,分化地方势力,也更利于地方发展。
  州郡划分的好,也是一种打压豪强的手段。
  李跃心领神会,与崔宏商议后,将兖州之东的济阳、任城、高平、泰山四郡析置为泰州。
  青州之东的广固、齐郡、北海、高密四郡析置为齐州。
  冀东章武、河间、渤海、平原划为沧州,横跨黄河两岸。
  魏郡、常山、安平、巨鹿、清河、上党五郡划为司州。
  豫州、徐州也根据山川河流,一分为二。
  小半个扬州则没有划分的必要。
  不过这种划分只是停留在纸面上,最近动静太大,李跃只是将兖州一分为二,看看地方上动静再做决断。
  立国之后,新旧交替,各种事情忙的脚不沾地。
  阵亡将士的抚恤,有功将士的封赏,李跃最不敢敷衍,事无巨细。
  大梁立国,周围势力也送来东西表示。
  还在围攻鲁口的慕容恪送来一把剑。
  慕容儁则昭告天下,代表江东晋室不承认梁国。
  并州张平明面上响应慕容儁,暗中却送来一百匹骏马。
  桓温则派人送来一封信,信里面却一个字都没写,有些故弄玄虚。
  苻健则遣使斥责李跃背信弃义。
  不过最出乎意料的是江东,居然承认李跃梁王的身份,还郑重其事的送来羽葆、麾盖等物,诏令中隐隐绰绰的劝李跃要尊重江东正统。
  站在江东角度,梁国已经成势,一时片刻灭不了,又不能视而不见,主动缓和关系,一来避免两边再度大战,二来,江东向梁国下诏,间接的往自己脸上贴金。
  江东不来找自己麻烦,李跃求之不得。
  第三百零八章 鲁口
  梁国建立,也激励了鲁口守军的士气。
  有一条大粗腿站在背后,腰杆子自然要硬气一些。
  无论慕容恪怎么劝降,城中全都不为所动,坚决抵抗到底,让慕容恪也没了脾气。
  原本士气如虹,准备一口气拔除这根钉子,但慕容垂的西路军吃了一个大亏,为燕军蒙上了阴影。
  另外两路封奕、阳骛都全都不顺利。
  冀东豪强铁了心,对封奕、阳骛不予理睬。
  慕容恪只能集中兵力,强攻鲁口。
  一连五日,燕军损兵折将,鲁口城纹丝不动。
  “殿下已令辅弼将军率五万大军支援而来,不数日,便能攻破此城!”阳骛站在慕容恪身边道。
  慕容恪静静的望着城池,“如今李跃已回邺城,此城难破。”
  封奕目光一闪,“这几日的劝降,略有收获,并非所有人都抗拒我大燕,只是梁国声势浩大,这些人不敢动弹,眼下既然难以破城,不如退兵,缓缓图之。”
  “鲁口守军并不同心,邓恒死后,王午鸠占鹊巢,必有人心怀不满,自古坚城由内而破,且李跃称王,焉能容王午在此称王?假以时日,必生异变!”阳骛蓟城人,而阳氏也是北平郡的豪强。
  对鲁口守军了如指掌。
  今年幽州旱灾连着蝗灾,财大气粗的燕国也吃不消。
  这几年燕军频频出击,尤其跟冉闵大战十场,伤亡也不小,休整未及一月,幽州豪强叛乱,刚刚平定,慕容恪又大军进攻路口,士卒早已疲惫。
  所以慕容垂才会着了王午的道。
  慕容恪对此也心知肚明,“梁国已成,三年之内若不能讨灭,凭中原之力,幽燕难以与其争锋。”
  封奕、阳骛全都沉默,谁也不能否认这个事实。
  三年之内拿不下,那么梁国就能与燕国分庭抗礼。
  五年之后,梁国实力会反超。
  十年之后,便是碾压幽燕之势!
  就在众人意志有些消沉时,慕容恪慨然道:“然则,我大燕有民数百万,控马披甲之士二十余万,如今已占据幽州,俯视冀、青,三年之内,吾定能挥兵南下先取邺城,再克陈留,问鼎天下!”
  这话若是从别人嘴中说出,定会被人嗤之以鼻。
  但从慕容恪嘴中说出,没人会怀疑。
  如今直接亡在他手上的国家有两个,间接灭亡的势力和国家更多。
  “李跃颇得天时,遂成今日之势,然历次大战,都避免与我军决战,足见其心虚,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我大燕三代苦心孤诣,绝非区区李跃可挡,今日退兵,他日必卷土重来!”慕容恪对自己的实力有绝对的信心。
  自始至终,李跃都不敢正面决战,避开自己的锋芒。
  “辅国将军所言甚是!”封奕、阳骛向慕容恪拱手。
  燕军缓缓退出战场。
  “慕容恪不过如此!”城头上,王午志得意满,这意味着他又过了一关。
  周围立即一片恭贺之声,“大王神武!慕容恪一小儿也,如若不退,必葬送在鲁口之下!”
  王午哈哈大笑,“嗯,此战击退慕容恪,卖了一个大大的人情给邺城,李跃是王,孤亦是王,来人,致书邺城,让他们送五十万石粮食,两万女人,让兄弟们快活快活。”
  大敌退走,王午原形毕露。
  一座孤城就敢称王,足见王午是什么货色。
  一听到女人,周围夏胡将领喜笑颜开,“大王英明!”
  邓桓一系的将领则被冷落在旁。
  最大的功臣鹿勃早无人提起。
  “大王不如让那李跃将博陵、巨鹿、河间、章武都封给咱们,咱们也立个国,沾沾喜气!”秦兴咧嘴大笑。
  不过王午一看到他的脸,神色就冷了下来,“哼,汝损兵折将,致我数千精锐覆灭,该当何罪?”
  众人的笑声瞬间凝固脸上,王午说翻脸就翻脸。
  “大王……属下一时不慎,中了慕容恪的诡计!”
  燕军围城,王午为了大局隐忍不发,现在燕军退了,也就到了秋后算账的时候。
  阵亡的都是王午嫡系,他岂能放过秦兴?
  “一时不慎?为何你还能孤身讨回?依本王看,要么是你无能,要么是你与慕容恪暗通!”王午手按刀柄,咄咄逼人。
  秦兴满脸冷汗,知道自己的性命就在须臾之间。
  这年头杀个人不比踩死一只蚂蚁简单?
  “属下追随大王多年,岂会背信弃义?望大王明察!”秦兴单膝跪地,将脖颈露了出来。
  反抗没有用,主动示弱或许还能换来王午的怜悯。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