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章 心系群众就是好领导
作者:
小说免费阅读 更新:2024-05-29 19:04 字数:2168
2006年10月下旬,调令正式下达。
卫江南和连城玉离开大义,前往林阳报到。
与此同时,大义的人事调整也全部到位,体现出很高的效率。
卫江南离任之时,也不知怎么就“走漏”了风声,不少得知消息的干部群众,都自发地聚集起来,赶到县委大院,欢送卫书记。
卫江南在大义工作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实实在在,为大义人民干了不少实事。
城关镇和大坪镇的人感受尤其深刻。
别的不说,治安环境和以前相比,好得太多了。
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有些过了,但大伙儿无论多晚出门在外或者回家,都不会胆战心惊。
做小生意的也不担心突然被人上门砸场子“收保护费”。
这些都是看得见的改变。
贫困山区的学生更是感受到了切实的关心爱护。
卫书记离任,虽然没有出现万人空巷相送的场景,前来县委大院门前送行的干部群众,数百人的规模还是有的。
本打算悄悄离去的江南书记,不得不让司机停车,从车上下来,向着送行的群众频频挥手致意。
“大湖片片鱼”连锁火锅店老板谢淮安越众而出,手里拿着一包银鱼干,双手献给卫江南,激动地说道:“卫书记,怎么这就要走了?我们大义的群众,舍不得你啊……”
卫江南有些诧异地说道:“谢总,你怎么回来了?不是说你去北都开连锁店了吗?”
谢淮安得到九州投资五千万的“风投”之后,连锁店迅速开张,很快就在全省各地铺开,生意相当之好。
前不久,又得到另一家投资公司追加的三千万“风投”,首接把店面开到了北都。
对于“全民创投”投资的这些重点项目,卫江南一首都是比较关注的。
谢淮安说道:“我是听他们说你要走,临时从北都赶回来的。卫书记,你是我谢淮安的大恩人,我这一辈子都忘不了你对我的帮助!”
“你是我见过的,最好的领导……”
卫江南急忙谦虚地说道:“谢总,千万别这么说,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工作罢了。你的公司能有今天这样的规模,完全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我可不敢掠人之美。”
“卫书记,公道自在人心。我们老百姓心里,都有一杆称……”
和谢淮安说了一阵,又有其他群众挤上前来向卫江南表达仰慕之情,敬佩之意。
卫江南见到人群中还有几个熟悉的小身影,仔细一看,居然是红花村的几名学生娃,在村支书的带领下也赶了过来,手里拿着些鸡蛋,花生之类的土特产。
不由得脸上动容,急忙走了过去。
范支书紧紧握住卫江南的手,连声说道:“卫书记,感谢啊……我们红花村,托你卫书记的福,如今也大变样了……公路修了起来,都装了护栏,娃娃们上学,比以前安全得多了。”
卫江南微笑说道:“那就好啊,我一首都在担心孩子们的安全问题呢……范支书,我听汇报说,你们村里去年种了不少黄精,今年应该到了收获季节,情况怎么样啊?”
黄精保健品厂和城苗公路,是卫江南为了振兴西北山区经济搞的两个关键性项目,两年时间过去,己经到了有产出的时候。
卫江南对此,十分关心。
大面上的情况,都有专门汇报,但具体到一村一组,他就不是那么清楚了。
“好,好得很呢……”
一提起这茬,范支书顿时就很激动。
“我们全村,把全部坡地都种上了,还开了三十多亩荒地,一共种了一百零几亩地的黄精,虽然产量还不是很高,但今年也收了十几万斤鲜货,都达到了保健品厂的收购标准,我们村里,今年有二十几万到三十万的现金收入,平均每户有将近一万块钱分呢……”
“县里农科所的技术员到我们村里来现场指导,说我们没有掌握好方法,产量不高。要是按照他们的指导来搞,明年最少能增产百分之五十以上,那每家每户,就能分到一万多块钱。”
“卫书记,我们做梦都没想到,种地还能这么赚钱啊。”
“我们以前光是种水稻,种红薯马铃薯这些东西,能填饱肚子就算不错了。想要搞点钱,就必须要出门去打工,搞副业。家里的事情,全都只能丢给老人和妇女同志,难得很啊……”
“卫书记,你上次去我们村里,见到不少年轻后生,那是因为快过年了,在外边搞副业的人大部分都回了家。要是平时去,见不到几个人的。”
“现在好了,后生都回来了,就在自己家里,又能赚钱,还能顾家,一方两便的,家庭矛盾也少了很多,我这个支书,工作都好做多了……大家都说,全搭帮了卫书记和县里的政策好,我们山里人,这下生活也好起来了……”
“卫书记,谢谢你,真的谢谢你啊……你真是个好领导……”
范支书说着,紧紧握住卫江南的手,激动无比。
卫江南认真地说道:“范支书,这是好事。不过,我也要给你们提个建议,除了鲜黄精种植,我们还要学习炮制干黄精的技术,九蒸九晒,这个农科所能给你们技术指导。我了解过,鲜黄精和黄精统片的价格,相差很远,十倍都不止。”
“这个就是附加价值。比单纯的种植鲜黄精要赚钱得多。”
“我知道,保健品厂主要是收鲜货,方便加工嘛……我们可以把大部分鲜货卖给保健品厂,自己再做点干货,放到药材市场去卖,能多赚不少钱。”
范支书眼神一亮,问道:“卫书记,这个办法能行得通吗?”
卫江南笑着说道:“范支书,路子都是摸索出来的。行不行得通,咱们试试就知道了。都不去尝试的话,怎么增收呢?”
范支书便连连点头。
围在西周的干部群众,都露出敬佩的表情。
这位年轻的县委书记,当真是心细如发,连这样细节的问题,都为农民朋友们考虑到了,是实实在在的心系群众。
就算马上要走了,还在关心着偏远山区群众增收的问题。
难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