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九三章 青龙偃月刀
作者:千里风云      更新:2024-05-15 05:03      字数:2834
  同何瑾扯那么多闲篇儿,弘治皇帝等的就是这句话。
  闻言之后,神色不由满意舒缓下来,言道:“润德多虑了,朕岂是那种胁迫臣子的昏君?国事稠塘,君臣勠力同心便也是了,谈不上什么耗尽家财。”
  而听到这番话的何瑾,心中也暗松了一口气:还行还行,自己这情况,果然跟和珅还是有些不一样的。
  和珅后来不得不死,那是因为新君跟他不对付,两人之间的嫌隙早已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正巧弄死和珅一来可以竖新君的威风,二来还能充盈国库,何乐而不为?
  但眼下弘治皇帝,可不知道自己明年会有一劫。
  而且就算知道,自己跟朱厚照关系也很融洽,尽心辅佐还是可以的。心地仁慈的弘治皇帝,还犯不着玩兔死狗烹这一套。
  只是,不一刀剁了猪头虽是万幸,可人家也明显摆明态度,要让自己出点血了,不知这次献血......需要多少毫升?
  “陛下,今年朝廷已知的难题,臣询问英国公得知,无非山东震灾、南京大风潮安民休养,还有边关贸易纷争等事,不知陛下打算如何应对?”
  “这些事,朕已同大学士们商议过。南京大风潮之事,一直由南京户部尚书秦纮负责,赈灾及加固堤坝也卓有成效。同时他还上书提到了你,言以商流通虽有隐患,却也乃利民救急、行之有效的法子。”
  “如今他在南京已决议兴通商贸,并列举了一些措施,认为此策将利于灾后重建及抚慰百姓。朕与大学士看后也极为认同,只需放手拨款供其施展便可。”
  何瑾听后也赞同地点了点头:南京灾后重建一事,他最先想到的也是兴通商贸,毕竟那等六朝古都、繁华枢纽之地,不拿来兴通商贸实在太浪费了。
  由此也证明,人家这位秦纮不愧是弘治朝的名臣。
  嗯......虽然对商业的认知,还是有些浅薄和错差。但如此开明的思想和包容的态度,以及敢想敢干的作派,已很是令人敬佩了。
  只是......南京灾后重建,可是今年大事里最容易的一项。
  弘治皇帝既然不打算让自己干此事,那就证明......这次放血,人家没打算只用小刀捅一捅,而是举起了青龙偃月刀啊!
  然后,何瑾就有些慌,开口道:“既然南京一事陛下心中已有了计议,想必边贸纷争之事,应当是让微臣来应付吧?”
  在他看来,边关贸易一事是由自己开启的,自然由自己来处置最合适。
  不说各互市都有自己的人手和商队,就说自己还是蒙郭津勒部的达鲁花赤,火筛的女婿,这点就不是大明朝廷任何官员有的优势。
  然而,弘治皇帝却摇了摇头,道:“边贸一事,朕已派潘蕃前去主持大局,另外有孟文达暗中协助......”
  “依朕和大学士之见,达延汗此番并非真心想要动武,只不过欲多挣几分贸易权益而已,最终还是要回到谈判桌上的。”
  “况且两年来,朕采纳你分化、拉拢、离间之策,已成功于塞外各部,收买了亲善大明的蒙古贵族。”
  “届时潘蕃到任,只需配合孟文达动员锦衣卫密探,发动那些部落贵族暗中掣肘,达延汗必然进退两难,谈判也只需退让些无关痛痒的利益,便可化干戈为玉帛......”
  这话一入耳,何瑾瞬间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你们大明君臣内阁,啥时候这么厉害阴险了?这对付达延汗的攻略,跟我想的大差不差啊!
  而且,成功率高达百分之九十......还往上。
  也就是说,弘治大叔你此番喊我回来,是要一脚将我踢到山东那地界儿?
  不要啊!
  那地界儿震灾还不算啥,主要是亢旱!老天爷不下雨,我又不是龙王爷,能有什么办法?说白了,还不是得靠钱买粮硬扛下去!
  难道,在明代这时候,还想让我弄个南水北调工程?
  最主要的是,山东那地界儿还不同别的地方。
  别的地方有个王爷啥的,就够难缠的了。可山东那地界儿有曲阜,那可是孔圣人的老家!天下读书人的圣地,士大夫的根基所在。
  我这么一个搞商业的,发往那等极度重农抑商风气严重的地方,简直就是让弱弱的小白兔跑狼窝里去!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那地界儿吃力不讨好,不干个两三年还没业绩。稍有不慎就捅了天下读书人的马蜂窝,成为这个时代最有权势一阶层的公敌。
  就算你弘治皇帝力保,可明面上能保住,暗地里能保住吗?保得了这一时,能保得了一世?......
  这一刻何瑾的脸色惨白,笑得都有些牵强:“陛,陛下前两件事都有了计议,想必山东一事也有了计较。”
  “此番唤臣回来,就是唠唠家常对吧?毕竟,秀英也是你的干女儿啊,臣就是陛下的干女婿!”
  他这是被逼到绝路了,才打起了关系牌。
  可弘治皇帝微微一笑,道:“正因为山东一事难缠,而你又是朕的干女婿,朕和大学士们商议一番后,才决议将你派过去......”
  一番话入耳,何瑾忽然就觉得腿软,脱口而出了实话:“那地界儿就是个无底洞,臣这次恐怕要将一半的家产,全填进去了......陛下好快好狠的刀,放血真是又快又准。”
  “何润德!”弘治皇帝闻言登时大怒,拍案而起道:“几十万百姓流亡载道,家破人亡。身为朝廷命官,深受朕厚待宠信,难道你想眼睁睁地坐视不管?”
  “臣不敢,臣失言,万望陛下降罪......”何瑾闻言反应十分迅速,当时就跪拜在地上,连连叩首称罪。
  弘治皇帝见状,这才收了怒气。
  想想自己此事做的,也确实太不地道,又温言开口道:“朕也是一时激愤,并未有怪罪你的意思,且先起来吧。”
  “总体说下来,朕还是感念你的功劳的。若非有你这些年的折腾,大明今年遭遇如此灾情,又要与往年一样顾此失彼,甚至闹出一场动乱才能平息。”
  “可因为你的筹谋开拓,国库才有充足的钱粮解决南京和边关之事。只是朕与大学士们筹算了一番,国库的盈余也只够支撑这两项,剩下山东救灾一事,整个朝堂也只有你能扛起重任了......”
  何瑾闻言,只是沉默不语。这个时候,他知道言多必失,能不说还是不说的好。
  然后在这种沉默下,弘治皇帝随即更软了口气,道:“其实你在福建开海一事,也甚有大功。”
  “大明至此多了边贸和海贸,有了商部这来钱的耙子,朕处理起国事来才得心应手。如此简单的道理,可叹朕早年竟未看出来。”
  “如此滔天之功,朝堂那些抱残守缺的官员自是不会提的,但朕却会记在心里。哪怕再度惹得朝议汹汹,再来一场廷杖,让那些人骂朕是昏君暴君,朕也要再度破格为你升官授权!”
  这个时候,何瑾就微微抬头,仍旧沉默不语:毕竟花一半的身家买个官儿,并非他的本意。
  权这个东西,当然很好,可他却并不如何贪恋。
  归根结底,权就是压榨他人来获取个人的利益——这与何瑾的本心不符,他不是那种权欲心很重之人,更希望世界可以公平一些,人与人能够平等相待。
  当初他步入仕途,想当个书办小吏的初衷,也只是想安安稳稳做个生意,让自己的小日子过得舒坦些而已。
  所以,后面弘治皇帝又许诺给他什么高官,还有称赞他为大明未来栋梁,要辅佐太子铸造惶惶大明辉煌之类的,他都没怎么听进去。
  他只是当弘治皇帝不说话了,用希冀的眼神看向自己的时候,缓声言道:“陛下皇恩浩荡,臣铭感五内,万死不辞!”
  然后,弘治皇帝才满意地笑了。
  于是,何瑾也微微笑着回应了一下。只是这笑有些苦涩,也有些深奥,不知究竟都包含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