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徐妙清的一语成谶,秦晋二王接连搞事!
作者:小辰辰辰      更新:2024-05-05 12:54      字数:2193
  “嘶……”
  蓝昭看到圣旨,只觉得头皮发麻,不禁倒吸了口凉气。
  秦王朱樉要是出了问题,虽说不至于影响到那座军工厂,但安置在陕西的四座工坊产业,或多或少都会出现问题。
  在利益相关的情况当中,蓝昭不得不细细斟酌。
  接过圣旨后,蓝昭看向那位老太监。
  “王公公,陛下现在状态怎么样?还是在生气吗?”
  经常在朱元璋面前晃悠,蓝昭也和他身边的宦官打好了关系。
  问点事情,应该问题不大。
  王公公凑近蓝昭的耳朵,低声道:“陛下暴怒难止,这次秦王爷怕也是难逃厄运了!”
  “行,多谢王公公告知,还请回吧。”
  蓝昭在不经意间塞过去了一张二百两银票,这也是和宦官打交道的规矩。
  对他们来说,钱比什么都靠谱。
  王公公眉眼舒展。
  朝中大臣都抠的要死,也只有蓝昭会出手这么阔绰,反正只要给他带话,出手最少一张百两银票。
  临走前,还很郑重的提醒蓝昭。
  “蓝指挥使,听说你和秦王走的很近,不过你要想清楚,他和李世民都是秦王,两者之间相差甚远。”
  这话明显是朱元璋让王公公转达过来。
  此案只能由锦衣卫来办,而蓝昭和秦王关系好,人尽皆知。
  蓝昭如果犯蠢,定会在暗中包庇。
  如果没有犯蠢,则会铁面无私地搜集罪证,最终将秦王朱樉推入绝境。
  蓝昭毕恭毕敬道:“在下谨记王公公的提醒,还请回去转呈陛下,臣定当回竭尽全力,绝不徇私。”
  “告辞。”
  “不送。”
  幸亏秦王朱樉不是秦王李世民,要真的相差无几,自己第一个弄死的朱家藩王就是他!
  正史上,洪武二十八年,朱樉因作恶多端被他人下毒害杀。
  朱元璋没有半点怜心,让礼部将其谥号定为“愍”,还削减其葬礼规模。
  要说,朱元璋是最疼爱子孙的性格。
  偏偏对秦王朱樉这般厌恶,足可见其行径之残暴恶劣!
  就算朱标死了,储君的位置也轮不到他。
  这次朱元璋是真动了杀心!
  蓝昭不会去忤逆圣意,旋即叫来蓝承阳。
  “承阳,带上些可信的兄弟,拿着圣旨秘密前往西安府。”
  “到了之后,立马以圣旨密令陕西都司,带兵围了秦王府,锦衣卫则彻查此案。”
  “上至承宣布政司、按察司、都司,下至西安府的各个县衙,一个都不要放过!”
  蓝昭说话的时候,手中狼毫在纸上迅速书写,将整件事情的脉络清晰写下,交到蓝承阳的手中。
  就差仔仔细细的教他该怎么做了。
  当然,蓝承阳不至于蠢到这种地步。
  秦王朱樉,非诛不可。
  这有可能是因为历史轨迹改变,而产生的另一桩大案,秦王案。
  回想前面两任锦衣卫都指挥使的结局。
  毛骧被下狱囚禁至死,蒋瓛被边缘化,迟早也会被牵连诛杀。
  这种时候,怎么样都镇定不下来!
  蓝承阳接过圣旨,正声道:“请指挥使大人放心,属下这就往西安去!”
  “快走吧,到了之后一切情况,让人八百里加急传回来!”蓝昭说。
  “是!”
  蓝昭正在思虑,该怎么样让此事不影响到自身。
  自从四座产业在西安开始运转以来,与秦王府之间的账目来往,接近六十万两白银。
  虽然说自己拿的都是干净钱,但难保朱樉和手底下的人,会不会存在巨额贪污。
  回到家中,蓝昭不知为何,一直都是忧心忡忡的状态。
  徐妙清看出了他的状态,像往常一样褪去他身上的大红蟒袍,还贴心地倒了杯降火的凉茶过来。
  “夫君,朝廷里出什么事了?”
  蓝昭如实相告。
  “朱樉那个混账东西,在西安府联合地方官员兼并土地,十几个百姓给陛下献上了六尺血书!”
  “陛下的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出身,他现在恨透了朱樉!”
  “把我骂一顿还不算什么,又增补圣旨让锦衣卫圈禁秦王!”
  徐妙清置身事外,在某些角度看的比蓝昭更理智。
  “夫君,那你有没有想过,为何是在西北战事即将爆发时,出现了这档子事呢?”
  “秦王作恶多端又不是一年两年,就藩过后就时常闹出人命,以前为什么没有人来告御状?”
  “多半是有只幕后的手在进行推动,否则那十几个百姓怎么可能从陕西走到南直隶?”
  蓝昭的思绪瞬间清晰。
  看似是针对秦王,实际上是要切断西北战事的后援。
  把这桩案子闹得越大越好,那么陕西诸多卫所的兵谁去统率?
  陕西诸卫的精锐兵力,不下于十万,并且当地粮饷充裕。
  要是全部交给蓝玉,那他岂不是在陕甘地区控弦二十万之众?朱元璋又岂会乐意?
  陕西的兵顶多给蓝玉调拨一小部分,大部分都得在那里待着。
  况且,北征不能停!
  总体兵力看起来仍是明军占优势,可真正开战时又会是怎样的光景?
  战场厮杀,瞬息万变。
  这还只是切断了一部分兵源补给。
  山西的晋王朱棡,也随时可以通过关中进入陕甘,对蓝玉后方进行支援。
  徐妙清随口说道:“如果晋王不出事的话,父亲应该也不会出现太大问题,陕西诸卫动不了,那还有山西诸卫做保底。”
  “就怕他别又闹出事情来!”蓝昭说。
  这次,徐妙清可真是一语成谶。
  就在第二天,蓝昭刚在锦衣卫衙门坐下,新任北镇抚司镇抚使孙淮前来禀报。
  蓝昭不耐烦地问道:“又出了什么事?”
  “大人,山西的两名锦衣卫千户前来,有要事向大人禀报。”
  “哪里来的?”
  蓝昭还以为是自己幻听了,镇抚使孙淮再次重述道:“山西。”
  “草!”
  蓝昭猛地爆出一句粗口,喷的孙淮满脸口水,随即追问道:“那两个千户人在哪里?”
  “他们奔波了一天两夜,正在锦衣卫驿站暂歇。”
  “现在,立刻,马上,把人给我带过来!”
  看到蓝昭暴怒在即,孙淮半点都不敢耽搁。
  不到半个时辰,那两个千户就被提溜到蓝昭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