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攻坚,精准识别。
作者:
枯索 更新:2022-06-15 23:07 字数:2405
何欢在忙碌了三个月之后,终于完成基础调研工作,为每家每户整理了一份档案和一个初步的发展方案。
青杠村总共四百二十七户人家,属于贫困户的接近一半,何欢一一为他们建立了档案。
精准扶贫,求的就是一个准确,不能遗漏一户贫困人家,也不能将不贫困的人统计在内。
吴大鹏常年在农村工作,知道老百姓的思想,他们很多时候并不在乎自己是不是贫困,只在乎自己的利益,如果别人都有免费的钱拿、东西领,自己却没得到,一定会闹情绪的。
所以当何欢要把这份名单进行公示的时候,吴大鹏提出了反对的意见,他认为这个举措会激发矛盾,让村委会的工作难以开展。
往年村委会对五保户进行补助,都是暗中进行,就怕有人来闹事。
因为名额有限,而需要吃五保的人却很多。
当年朱家寨给王大拐报五保户名额的时候,就有不少人站出来反对,说王大拐虽然不能干重活,但是他的土地都是一分不少,而且租给了王荣军一家,放解放前就属于地主,不应该享受五保户的名额。
部分村民见不得别人好,总觉得自己没得到,别人也别想得到。
何欢向村委会的同志解释道:“我们这是扶贫工作,真正有困难的群众我们是一个都不能落下的,我把这份名单公示出来,就是希望存在问题而又被我们所遗漏的群众能站出来,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指正。”
“再者,根据我们这段时间摸底得到的结果,对大部分村民的真实情况,都有了解,不存在贫困问题的村民,他又有什么理由来说自己是贫困人口?”
“脱贫攻坚的工作,首先就要做到‘精准识别’,精准是基石,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该进的没进,不该进的进了,长此下去,就会造成民怨,国家资金流失不说,脱贫质量也不达标,最重要的是不能提升群众满意度和人民的幸福感。”
“那我们不仅对不起组织,也愧对青杠村的老百姓。”
何欢做通了村委会同事的工作,不仅在村委会的宣传栏上公布了名单,还印制成册,在每一个村民组进行发放,将国家的政策进行进一步宣讲。
对于村民们的疑惑,他也进行了一一的解答,并表示,扶贫不是针对个人,而是为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产业升级,让村民们拥有更好的居住条件和卫生条件。
希望大家能把目光放长远,不计眼前个人得失,村民间能互帮互助,共同致富。
公示的事还未完,何欢又集中精力研究起青杠村存在的产业,为下一步的工作做准备。
这一忙,又是两个月,转眼就进入了冬天。
青杠村的村委会办公室,回风炉烧得正旺,热气充满着整个房间,显得格外温和。
和刚来的时候相较,何欢的精神头更足,眼里全是工作报告。
他的工作已步入正轨,稳打稳扎地向前推进着。
核查完最后一条,何欢把整理的青杠村现存产业和未来发展计划发给子李宜禄及其他几位他看好的年轻人,希望能得到他们的建议。
广东的冬天是温暖的,李宜禄穿着短袖工衫,在数控机床前看电子书,见微信有信息弹出,他马上点开看了起来。
何欢发过来的内容很多,他需要时间来消化。
密密码码的字迹详实地介绍了青杠村下辖十一个村民组的具体情况,有哪些主要产业,有多少贫困人口,以及何欢对未来的设想。
李宜禄一时之间看不完这么多资料,给何欢回了微信,说自己在上班,等下班之后,再仔细地看一下,然后再给他回话。
李宜禄边工作边学习,常年的车间工作,让他养成了作笔记分析的习惯,回到宿舍他就拿出了笔记本,开始边看何欢发来的资料,边作记录。
李宜禄觉得发明思维导图的这个人是一名伟大的发明家,思维导图就如同化学里的催化剂一样,虽然只是一个工具,并不会改变什么,但他能加速反应,提高效率。
李宜禄按照思维导图的方式,把青杠村存在的产业作为多个中心点,开始研究起它们的关系,以及能拓展的方向。
万丈高楼平地起,做什么都要有一个基础,空中楼阁只存在于传说故事中,现实社会是不会有的,而这些已经存在的产业就是基础。
何欢提的发展方向,李宜禄并不是很赞同,他要重新深化。
在广东呆了这么多年,他已经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任何产业想要做大,都得有诸多产业链的配合,环环相扣,才能共促进、同发展、齐壮大。
青杠村作为传统农耕村寨,并没有工业化的基础,现存的产业都只能算是农耕文化的拓展,比如石厂、砖厂、木材加工厂,充其量就只是一些小作坊,根本算不上是产业。
而且像沙石厂这些,对环境是一种破坏,如果真做大了,对于青杠村的未来没有什么好处。
建立有机蔬菜基地,听起来是一件极好的事,但要实施起来,也不是一件易事,因为青杠寨除了一些坝子之外,更多的都是山地,适合建蔬菜大棚的地方并不多。
同时要把各家各户的地集聚在一起,这本身就不是一件易事,虽然大部分年轻人都在外打工,可老年人还守着这些土地,继续重复着他们过去的日子。
乡下的农民比不得城里人,他们没有退休一说,都是活到老、干到老,一直到走不动的一天,才会离开他们耕种了一辈子的土地。
李宜禄凭借着自己的经验,拓展着这些产业链的可能性,把每一种可能都列了出来。
同一个产业,即然有人做了,那自己就不能再涉足,否则抢别人的饭碗不说,也并不一定能把这个蛋糕做大。
有人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圆内,圆越大,能认识到的外面世界就越大。
创业也是如此,每一个产业都有上游下游,延伸开来,都有无限可能。
李宜禄把目光停在了木材加工厂上,在李国发过逝的时候,他记得他们烧火煮饭用的木材,据说就是在木材加工厂搬回来的边角料。
青杠村的木材加工厂,把原料加工成大小不一的木方和木板后,会卖给上和镇的制门厂,而余下的边角料基本上都会让加工厂的工人或者周边的村民背回家去烧火。
李宜禄一拍脑袋,当时怎么没想起这一点,这些边角料完全可以用来深化加工做成无烟炭。
无烟炭在发达地区,早已铺开市场,市场前景广阔。
只是受制于设备高昂的价格,老家还没有人涉足这一行,白白浪费了那么多的原料,如果当时就开始做,现在成本都收回来了!
李宜禄心中叹气,决定不能再错失机会,马上给何欢回了信息。
“何书记,你发的资料我已经看完了,我有一个想法想和你谈谈,你这会有时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