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真身
作者:路九公子      更新:2022-06-14 16:15      字数:2230
  “可有碍?”瀛夙把手中的观音灯递给身旁小厮,又转首朝着陆子虞轻问。
  他眉目虽冷淡,可还是稍纵即逝略过了一丝后怕。
  那金阶坚硬无比,若是他娇娇真一不小心摔了下去,恐怕会伤得不轻。
  想到此,瀛夙似后背生了眼睛,他冷冷转过头看向不远处的瀛栖。
  瀛栖轻眯了桃花眼,轻蔑嗤笑一声侧过了头。
  算他老九运道好!
  刚才听见陆子虞说这两盏观音灯内有不同时,他心绪忽而有些凝重。
  老九库房里的那个细作,只是把这观音灯的外形给绘了出来,内置到底有何机关秘密,他一概不知!
  若老九那盏灯内真是巧妙入胜,那他使出的这一计策便也没什么用处...
  瀛栖刚才就是想到了这一层的缘故,才使了手段想将瀛夙那盏观音灯给毁之!
  可谁知瀛夙身法绝妙,竟然护住了陆子虞的同时还将那观音灯给救了起来。
  “多谢九皇子出手相救,四娘无碍。”云台上的陆子虞轻朝瀛夙施礼。
  她媚眼紧紧盯着那观音灯,生怕不小心再碎地上喽。
  如今这盏灯可是她家爷的命根子。能不能翻盘一雪前耻,就看这盏真的七扇观音灯了...
  瀛夙见她模样如此认真,一时有些忍俊不禁。
  他都不急,她反倒急的跟什么似!
  能这般无畏将自己护在身后的,她虞娇娇可是第一人。
  不仅想娶,更想欺负!
  “四娘可能点燃九皇子的观音灯?”
  瀛夙挑眉,只要不点了他命根子,一切都好商量!
  他并未说话,挥手做了个“请”的动作。
  一旁的瀛涟面色难堪,愤恨瞪了瀛夙一眼。
  这美人刚才对自己称“臣女”,对着老九就说闺名?
  事到如今,瀛涟分毫不觉得火烧眉毛,反而还为了一个“称呼”愤愤不平。
  李阙坐在席位上垂头丧气,心头不知想着什么,总归是不再朝着瀛涟使了眼色。
  烂泥糊不上墙的东西,当年如何会有胆子替自己挡下那血盆大口?
  云台之上,陆子虞轻捏起火折子。
  随着她动作轻缓,众人只觉得自己的脖颈被人死死捏着,不由自主想往前去一探究竟,看看九皇子那盏观音灯会有何等妙处。
  他们更想知晓,台上两盏一模一样的灯,到底孰真孰假?!
  火焰轻飘探入灯盏中。
  瞬时,华光大绽。
  那是如此绚烂浩瀚,似能把整个云台都给照亮般。
  灯盏流光溢彩如朝霞,将旁边玉容之姿的美人,衬的更为娇媚如画。
  众人赏灯,瀛夙却赏人。
  陆子虞将那七扇观音灯给点燃之后,便仔细打量着太后神色。
  只见太后凝重的面色略有缓和,苍老昏暗的眸子被这观音灯一照,隐隐生出一股子祥和之气,似被这观音灯有所感化。
  瀛夙这盏观音灯,想比较瀛涟那盏,光火透彻,从那琉璃扇叶中折而出之时,更徒添了三分圣洁之色。
  众人痴楞楞瞧着那盏灯,他们还从未见过如此明耀夺目的灯盏,久久不能回神。
  陆子虞瞧着他们这幅没见过世面的模样,心头不由轻轻一笑。
  纵是这般就够让人大开眼界,若她按下了机关,世人岂不是会疯了?
  坏心思作祟,她还是按下了那七扇观音灯的机关。
  八道灯檐,自上而下将那藏在其中的七幅小画挂在了灯壁上。
  烛火轻照,七幅栩栩如生的画作透过琉璃灯罩,似放大了数倍般投射在地上。
  台下众人看不清,可台上的太后却对那一幅幅画作熟悉至极。
  那七幅画,都是她!
  第一幅画,那是她刚呱呱坠地,父母双亲伴其左右。
  第二幅画,是她黄口之年,随着姐妹坐在家中书房里听闻嬷嬷讲规矩。她跪坐在蒲团之上,可因为怕疼,脚背却未挨着地面。那时的她,鬼机灵极了...
  第三幅画,她已至桃李年华,入宫为后三年,身怀六甲正盼着初为人母的喜悦。
  第四幅画,是她坐在书桌旁,手捧一本《国礼》,似正抽查着当今陛下的功课。
  第五幅画,她华容渐逝,身姿也不比之前纤瘦了。画上的她,正领着一众后妃在行采桑礼,一身衮服尊贵无比。
  第六幅画,是她一身素衣跪在榻前,面上眷恋不舍,泣如雨下。那年,先皇逝去,她失了夫...
  第七幅画,她已经身穿太后凤袍,腰身不再那般端得起来,如同沉甸甸的麦穗,虚躬着。可却有子孙围绕在膝下,安享天年。
  太后瞧着地上那一幅幅折影的画作,不知为何,她竟然眼前出现了雾蒙蒙的一片。
  这些画,她愈来愈看不清楚了...
  脸上湿漉漉的。
  抬手一摸,满面泪雨!
  自从先帝龙驭宾天,她便不曾再流过一滴泪水。
  可...可今日,她瞧见了这一幅幅画,竟然忍不住潸然泪下。
  那观音灯里所描绘的,不正是她的一辈子,她那如流水般的年华。
  她落泪,不是伤感痛心,而是心头感慨。
  原来,已经七十年过去了...
  “为...为何不见第八幅画?”太后老泪纵横,朝着陆子虞颤声轻问。
  第七幅画,是她耳顺之年。那第八幅才该是她古稀...
  陆子虞轻笑解惑,“太后今日刚至古稀,还有十年顺遂安康未享受过完呐。”
  昭帝看了地上那七幅画,神色皆有所动容。
  他迈步上前,轻轻扶着太后的手臂,“母后身体康健,待过了古稀之年,再让那暮苍斋另做一盏灯来。”
  “这究竟是什么灯?”太后对陆子虞的敌意似有些敛去,
  “这灯本是走马灯,在灯罩上贴了些小画可供与观赏。可暮苍斋百里掌柜独出心裁,便巧用这走马灯的工艺,将太后生平事迹用了这样的法子留存在灯中。”陆子虞潜心说道。
  “为何名为七扇观音灯?”
  “七扇则代表太后古稀之岁,而观音...太后为国操持一辈子,不正如济苦救世的观音菩萨一般,仁厚慈祥。”
  “此灯甚妙,此灯甚妙。”太后怔怔望着那盏观音灯,心头怀惜之情难以表述而出。
  一阵清风而过,瀛涟那盏观音灯的烛芯倏然灭去。
  昭帝冷冷向其看去,眼风凌厉似剑,“老六,你可还有话说?”
  说?还能说什么!
  真假还需再辨么?
  两盏一模一样的灯,一个就是用来点光的,另一个,却是用来怀惜匆匆年华的...
  七扇观音灯,不愧是暮苍斋的惊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