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国殇墓园(四)
作者:
梧桐树 更新:2022-06-08 20:04 字数:3328
第八十章 国殇墓园(四)
在“雷打树下”铜像旁边,有一位妇女侧卧在粮袋上,双目微闭的雕像,让人触目心酸、禁不住潸然泪下。这组雕塑记录了一个“饿死不吃军粮”的故事:一位小脚妇女翻山越岭、历尽千难万险为前线作战的将士们送军粮,却因缺衣少食,饿死在送粮途中。她伏在粮袋上,永远长眠于此,而粮袋中的军粮却颗粒未少。为了给前线多省一口军粮而饿死在军粮袋上。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意志与精神啊?在今天这个追求自我的时代,不知能有多少人会理解她们。
“抗日县长”张问德“怒斥日寇”的铜雕像,立在甬道以东的草坪上。一位布衣老人,一绺长须,面目矍铄,伸展右臂,正义凛然。这是表现被誉为“抗日县长”的张问德先生声讨日军罪行的雕塑。
1942年夏,日军铁蹄踏进腾冲,腾冲原县长之前因病已辞职还乡,城中军政官吏闻风而逃,日军兵不血刃攻占腾冲县城,已过62岁的张问德临危受命做了腾冲县长。张问德(1881—1957年2月17日),字崇仁,自幼生长在腾冲这块热土上,在腾冲最危难之时,他宣誓做了这个县长。此时“县已不县”,几乎一无所有。但他义无反顾,随身携带一面国旗,手拄一根藤条拐杖,与敌人周旋,宣称国旗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县政府办公地,坚决抗战到底。在界头、曲石一带组建起了战时县政府和腾西北抗日前方根据地,经历了四次反扫荡,六渡怒江,八越高黎贡山,把抗日的火种遍播滇西大地。由于他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斗争,对日军在腾冲的伪统治造成极大的威胁。日军在多次围剿无效的情况下,又使出了软招,妄图诱降老先生。日寇驻腾冲行政官,腾冲行政班本部长田岛寿嗣是个“中国通”,他本来在日本已有妻子,但为了表示“中日亲善”,又娶了一个当地的中学毕业生(蔡兰惠)做老婆,还正式举办了婚礼,以“腾冲姑爷”的身份笼络人心。1943年8月30日他用文言文的形式致函张问德,企图以金钱、地位为诱饵邀他“和谈”。面对敌人的险恶利诱,张问德县长大义凛然,于9月12日复函田岛,严词拒绝。
在墓园忠烈祠前檐下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张问德县长《答田岛书》,复函中列举了日军侵占腾冲的种种罪行,阐述了腾冲人民坚决抗战的决心,指出了侵略者必败的下场。洋洋洒洒,有理有据有节。义正词严地警告侵略者:“只有放下屠刀、撤出中国、退回日本,才是侵略者的最好出路”。在结尾部分,他以文人的口气写道:“余拒绝阁下所要求择地会晤以作长谈,而将从事于人类之尊严、生命更为有益之事。痛苦之腾冲人民,将深切明了彼等应如何动作,以解除其自身所遭受之痛苦。故余关切于阁下及其同僚即将到来之悲惨末日命运,特敢要求阁下作缜密之长思。” 最后还堂堂正正地署上了自己神圣的头衔:“大中华民国”腾冲县县长张问德。这封《答田岛书》文采飞扬,戳破了田岛的阴谋与狼子野心,给后人留下一篇浩气长存的传世檄文。后来许多报纸转载,使“抗日县长”张问德迅速名闻于天下,被誉为“中国最有骨气的读书人”和“中国最有骨气的敌后抗日县长”。
也是这位儒雅而刚正的县长,在1944年5月中国远征军打响腾冲反攻战,日军在败退前将所有粮库6000多万斤粮食全部烧毁时,他义不容辞动员上万民夫,越过高黎贡山,跨过怒江,给部队运粮。支援作战,鼓舞士气,为解放腾冲倾尽最大的努力。腾冲城光复几天后,人们却不见了这位英雄的县长。他悄然挂印而去,从此隐居乡里,只留下了丹心一片。
在东侧草坪上还有一座雕像,是一位穿长衫执手杖的儒雅老者形象,这就是建立国殇墓园的倡导者李根源先生塑像,也是来参观墓园者最该了解的人物之一。首先我是在国殇墓园的多处题词和书法题字中认识了李根源先生。如墓园大门上额的“国殇墓园”、忠烈祠殿基上的“碧血千秋”、小团山顶上纪念碑塔基上的“民族英雄”还有倭冢碑上的“倭冢”等题字,都是出自李根源先生之手。书法楷隶结合,金石兼功;笔画圆中带方,颇具骨力。既有文人儒雅的品格又兼有军人方正的气质。正是字如其人,李根源既是一位著作等身、品格高尚的读书人,又是辛亥革命名将、民国元老和爱国民主人士;军政兼修,与中国近代史上孙中山、黎元洪等政坛风云人物关系密切,还是朱德的恩师。
有资料介绍:李根源(1879—1965),字字印泉、雪生,号高黎贡山人,祖籍山东青州,生于云南腾冲。曾任云南讲武堂总办,为辛亥云南重九起义领导人之一,滇军名将。民国元年(1912)授陆军中将街,任众议院议员,次年任参众两院主任。1916年任北伐军参谋,1917年任陕西省省长,1918年参加护法斗争,任驻粤滇军总司令,授陆军上将衔,一等文虎章。1923年任农商总长、署理国务总理。1940年任云贵监察史。
1942年日寇入侵滇西,李根源力主建立和坚守怒江防线,反对后退,并致电蒋介石,慷慨陈词,请缨西上拒敌。行前发表了著名的《告滇西父老书》:“我们云南一千七百万民众,立刻要发挥保省即是卫国的牺牲精神……但苟有利于国家,有利于抗战者,虽毁家纾难,亦在所不辞”。文字激昂,慷慨陈词,正气凛然。全国各大报纸亦纷纷转载,激励民众热血沸腾,踊跃参军奔赴抗日前线。5月30日已63岁的李根源以抱病之躯,亲抵保山前线。不久,军情危急,远征军参谋团团长林蔚劝李根源退居大理,李根源复书说:“不可去,不能去,誓与保山共存亡!”并表示如保山万一失守,就蹈龙王塘以殉职,决不投降!且赋诗抒怀:“人生既读圣贤书,自有灵台比广居。志决神清受其正,天翻地覆欲何如”。
滇西收复后,1945年初,为了纪念抗日烈士们的英魂,李根源先生积极倡导,联络各方力量,并主持修建了腾冲国殇墓园,于同年7月7日正式落成。同时负责腾冲、龙陵的善后事宜。
还有李根源先生与画家徐悲鸿的逸闻:1932年“一·二八”事变,日本人进攻上海,驻守淞沪地区的第19路军在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的指挥下,奋起反击,但终因蒋介石积极谋求对日妥协,上海沦陷,中国军队伤亡严重。寓居在苏州的李根源先生献出他在苏州善人桥北马岗山麓为墓地,带领爱国人士安葬了在这次战役中负伤、在苏州抢救不及而殉难的78位爱国将士,命为“英雄冢”(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举葬那天,李根源列入队前,披麻相送。著名画家徐悲鸿先生以此为背景,画了一幅国画题为《国殇中执绋者》,画中题款:“卅二年六月十六日,在化龙桥为李印泉先生造像,国殇中执绋者稿”。人物线条简洁,栩栩如生。从1932年到1945年,李根源先生曾先后4次为英勇牺牲的抗日将士建造英雄冢,披麻送国殇。他还写了一首题为《奉安东战场阵亡将士忠骸》的五绝:“霜冷灵岩路,披麻送国殇。万人争负土,烈骨满山香。”1943年,画家徐悲鸿在重庆读到这首诗,并闻知他多次披麻为抗日阵亡将士送葬的事迹后,大为感动,当即补绘《国殇图》画卷。画卷中,李根源手执掸绋,走在队伍的最前列,满怀悲愤。这幅画卷成为徐悲鸿先生的得意之作,可惜战乱奔波散佚,现仅存那幅《国殇中执绋者》的画像稿,陈列在北京徐悲鸿纪念馆中。
......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让人唏嘘落泪,一个个高大伟岸的英雄形象令人仰止。特别是李根源、张问德、寸家父子,还有哪位年轻的李颐将军,在他们身上既有优秀中国文人的儒雅、智慧与豪气,又体现了军人骨子里的刚正、勇敢与气节。不愧为天下读书人的楷模。姚强一行八人在他们的塑像前一一献花并鞠躬致敬!
出了墓园,回望那些密密麻麻的石碑和肃穆古朴的建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小伙伴们的心灵同样经历了一次洗礼。以前关于滇缅抗战,知之甚少。今天瞻仰墓园,才知道这么多的民族英雄为国捐躯,长眠于此。我们今天和平安宁的生活,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相信任何为民族利益流血牺牲的仁人志士,人民都不会忘记的。
关于抗日战争,我们的教训太多。战争是毁灭性的灾难,相信没有哪一个人喜欢战争。有谁愿意生活在“没有一片树叶不被子弹穿过”的焦土上呢?但是人类历史上从来就没有完全停止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这是战争送给我们的名言。滇西抗战只是当时的一个缩影。八年抗战,发生在大半个中国,全国有500多个县的国土沦陷,中华民族牺牲了几百万抗日将士,有超过3000万人在战争中丧生,我们的民族曾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悲惨的灾难岁月。牢记历史,居安思危,增强国力、自强不息,一刻也不容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