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卫城县
作者:南山墨农      更新:2022-05-10 18:34      字数:3943
  一夜漫无目、优哉游哉,应止白任由宝马拖拽着他满腹的心事,天亮的时候,居然来到了距离东岳峰一千里外的卫城县。
  这里,离南麓还有五百里的路程。
  千里马果然名不虚传,不仅是日行千里,夜间也没有愧对那响亮的招牌。一千里,任凭应止白的脚程了得,也要走上三天。
  何况应止白只是一个凡胎肉身的人,轻功再好武功再高,夜间也要睡觉。骑在马背上,居然也浑浑噩噩的假寐了三个时辰,一觉醒来就到了卫城县。
  卫城县虽然偏僻,却是一个繁华的小城,倒也是通往南麓方向的必经之路。
  县城里是黔州省乃至西南一带的关隘,因此商贾云集,龙蛇混杂,
  在应止白的记忆里,依稀有这个县城的模样。
  记得当年义父带着他经过卫城县的时候,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遭到一群蒙面人的截杀。
  幸好他义父武功高强,加上有一位高手出手相助,重创了那群神秘的蒙面人,让应止白小小的年纪就尝到到了江湖的血雨腥风。
  只是接下来的十几年里,应止白的日子过得安逸,江湖的味道职能在他的梦境里弥漫,折腾得他睁开眼后大汗淋漓。
  也不知道当年义父的那位好友,还在不在卫城县,还在不在人世?
  应止白的宝马刚刚进入县城,立即就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
  其实应止白和杜晨雪真的是第一次闯荡江湖,假如两人都识货的话,应止白应该在梦里笑醒,而杜晨雪,现在应该已经悔断了肠子。
  这匹千里马可是千金难求的汗血宝马,应止白那两千两银票,只能买到一只马腿!
  路边的茶肆,三个黑衣大汉相互交换了一下眼神,就贼眉鼠眼跟在宝马的尾巴后面。
  一个刀疤脸小声问身边的铁塔壮汉:“大哥,你确认这小子真是那个使得一剑鬼愁绝世剑法的小子?”
  “你眼瞎啊?!”
  铁塔壮汉一口唾沫喷来,那小弟躲闪不及,被溅了一脸的残留在口腔里一晚上的异味。
  铁塔壮汉随即不屑地一撇嘴:“敢抢九龙帮的汗血宝马,老子今天就把他送到阴曹地府,看看是鬼愁还是他愁,反正老子不愁!”
  刀疤脸小弟瞬间醒悟:对啊,人会不会一剑鬼愁另当别论,但是那匹马……就是九龙帮被盗的汗血宝马啊!
  “不行呢大哥,舵主要我们生擒这小子,倘若他真的会一剑鬼愁剑法,那么一定就有谏龙神剑的消息了!”
  原来这几人正是九龙帮黔州分舵的弟子。
  九龙帮总舵在东陵省,距离东岳峰不过两百里。
  杜晨雪盗走九龙帮的汗血宝马,八名弟子穷追不舍到了东岳峰下,其中六人被应止白挑伤了手筋。
  帮主刘宇光收到消息后,和那个虬须大汉的想法一样,断定应止白就是一剑鬼愁绝世剑法的传人。
  能在无影无形的须臾之间就挑断了六个人的手筋,不深不浅,刚好血流不止。
  及时处理倒也不会危机性命,但是伤者暂时却无法运功动武。
  这样诡异的剑法和只伤筋不动骨的分寸拿捏,也只有一剑鬼愁绝世剑法做得到。
  应止白始终没有江湖经验,和九龙帮弟子过招的时候求胜心切,纵然刻意地回避一剑鬼愁剑法,终究在不经意的的招式里露出了破绽。
  刘宇光当即找来画师,根据虬须大汉的描述画下了应止白的画像,分发到各个分舵,由分舵派专人跟踪拦截,务必将“一剑鬼愁”生擒。
  大家伙把“一剑鬼愁”剑法和那个人联系在一起,应止白就成了九龙帮弟子眼里的“一剑鬼愁”。
  就算没人看到过应止白的真面目,但是那近六尺的身高却格外醒目,凭声音断定应该在十八九岁。
  特别是那匹汗血宝马,普天之下为数不多。
  只要九龙帮上万弟子不是瞎子傻子,要寻找这样一个人,特别是骑着汗血宝马的人,不算是太难的事情。
  难的是,生擒这两个字,估计是刘宇光气急了或者是喝醉了说出来的,倒是给手下的帮众出了一道豁出命也很难完成的试题。
  要说是暗杀什么的,倒是九龙帮的辣手绝活!
  铁塔大汉名叫孙世虎,就是九龙帮黔州分舵负责暗杀、刺探情报的堂主,受舵主单力雄之命,专门在卫城县“恭候”一剑鬼愁,并没有和驻在卫城县的另一个九龙帮堂主庞喆禹打过招呼。
  这厮的确练就了一套邪门的火棉掌,可以说是打遍黔州无敌手。
  火棉掌左手炙热,右掌冰寒,阴毒无比。倘若被左手击中,五脏六腑犹如烈火焚烧,活不过三个时辰;被右掌击中,须臾之间就会变成冰雕,也活不过三个时辰。
  要是被双掌同时击中者,体内冰火两重天,热浪和寒流相互冲撞,血脉爆裂,无药可救,不出三刻必死无疑。
  因此孙世虎在这黔州这一亩三分地横行惯了,自然就没把什么一剑鬼愁放在心上。
  “活捉,这个……”
  刘宇光还真是给帮众出了一道难题,叫孙世虎杀人容易,但是叫他生擒这个“一剑鬼愁”,的确有点艰难。
  “所以大哥,我们只能使阴招了!”
  刀疤脸窃窃的笑,仿佛应止白已经遭到了他的暗算!
  “阴招?”
  孙世虎转动了一下斜斜的眼珠,突然大怒:“你的意思是,老子的火棉掌还不够阴损?”
  仿佛说他不阴损,像是受到侮辱一般!
  刀疤脸不叠地点头,奉承道:“阴!阴得缺德上天!损得断子绝孙!”
  孙世虎吃错药般哈哈大笑,差点惊动了百步之外的应止白。
  刀疤脸歹毒地风场完毕,又神补了一句:“但是大哥一出手,人就没了。所以,大哥的火棉掌,在这次任务重排不上用场了,这次的阴招,就由小弟来出吧……”
  “嗯?”
  孙世虎很是不爽,但却又无奈:“你有什么更好的阴招?”
  刀疤脸嘻嘻一笑:“美人计!”
  随即凑近孙世虎的耳朵,小声说:“看他优哉游哉的样子,不可能今日出得了黔州地界,我们就尾随着他,倘若在省城落脚甚好,到时候,只要绿牡丹出马,自然手到擒来!”
  绿牡丹,是黔州牡丹坊的头牌歌姬。
  “但是……”
  孙世虎有点犹豫:“要是那小子不去牡丹坊呢?去了之后,绿牡丹不愿意伺候怎么办?”
  刀疤脸嘻嘻一笑:“这还不是大哥一句话的事情?牡丹坊的花老板,敢不给大哥面子嘛……”
  ……
  很快来到城中,孙世虎突然感到有些异常:“今天的街上好像有点不对劲,怎么来了这么多陌生人?”
  身边的两个小弟只顾着盯梢应止白,经孙世虎这般提醒,环顾左右,顿时纳闷:“对啊大哥,好像都收练家子呢!一个个来者不善!”
  孙世虎就对另外一个留着山羊胡须的小弟说:“你赶紧去找卫城县的庞堂主,争取他的支持。看来这些人要么是为汗血宝马而来,要么是为一剑鬼愁而来。我和杨三继续跟踪这小子!到时候以我哨声为号,见机行事。”
  山羊胡须诺了一声,急急转身离开。
  ……
  应止白来到一家面馆坐下,点了一碗牛肉面。
  突然发现几个壮汉也跟着进了面馆。
  于是赶紧挪身到窗户边,一边吃面,一边盯紧栓在外面的千里马。
  丢失一匹马儿倒也无所谓,只是这批马儿是宝马,骑了一晚上也算是有点感情,关键是应止白花了两千两银票买来的,他心疼的是银子!
  从卫城县到南麓,至少还有五百里的脚程,有马总比没有好!
  七八个打扮各异,带着各色兵器的壮汉分头坐下,各自点了面条,埋头吃面。
  蹲在门口躲避风雪的两个乞丐,贪婪地将店里飘出的牛肉香味,嗅了个饱。
  突然,几个本地食客聊天的内容钻进了应止白的耳朵。
  “听说没有,今天威武角斗场的奖金高达一万两白银呢,看来九龙帮要出大招了!”
  “不是大招,是阴招!九龙帮这些年靠阴招让黔州的武林人士栽了不少跟斗,角斗场赚得盆满钵盈,!”
  “呵呵,也不一定,那是黔灵派不想和九龙帮为敌……”
  “不是不想为敌,是人家黔灵派有门规,不准手下弟子参与赌博!要真有黔灵派的英雄出马,九龙帮也不至于这般嚣张!”
  “呵呵……这风声要是被天下英雄知道了,九龙帮恐了要亏大发的!”
  孙世虎转动着眼珠子,想着那些陌生的武者,究竟是为比武大赛来的呢,还是另有目的……
  “找死!”
  刀疤脸闷喝一声,狠狠啐了一口。
  刚要起身,却被孙世虎一把按住。
  小声斥责:“你才是找死!教训这些刁民你也得看时候啊,要是坏了大事,看我不把你凝成冰雕!”
  刀疤脸急忙朝孙世虎嘿嘿讪笑,乖乖地坐下吃面。
  “老板,来一碗全家福牛肉面,要双倍加肉夹杂加鸡蛋的全家福!”
  随着清脆的声音,走进来一个白衣小子,立即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不是他长得帅,而是这喊声特别的刺耳。
  这家邓记牛肉面跟牡丹坊一样,在整个黔州省都很有名气,各个县城也都有分店。
  据说老板姓邓,是个奇丑无比的残疾人,长期躲在屠宰场里不轻易见人,每天都是他亲手杀牛。
  不用捆绑牲口,也不用铁锤啊什么的工具。
  邓老板像是跟牛有仇似的,直接一拳砸在黄牛的脑门上,瞬间就能结果一头畜生的性命。
  邓记牛肉面货真价实,一般人一碗牛肉面管饱。就算昨晚上没吃饭的,一碗全家福也能抵到午后。
  而刚进来的这白衣小子,中等身材,穿得单薄,身子更是单薄。
  想必是饿了三天三夜,居然一个人要吃双倍全家福,那可是相当于三份的面条。
  来者是客,人家要吃什么就端上来什么,店小二的嘴巴不贱,没必要问人家原因。
  满满的一大钵双倍全家福端上来之后,应止白突然来了兴趣,他很想看看这小子一个人怎么吃掉三人才能分享的“大餐”。
  却见白衣小子磨磨蹭蹭的从腰间的锦袋里摸出十枚铜钱,抬眼看了一下价目表,满心不舍地丢给店小二四个铜板。
  然后小心翼翼地把那六枚铜板装进衣兜,还掖进了腰带,生怕那几枚铜钱会长了翅膀一般。
  一边的应止白忍不住想笑。
  看着小子衣着并不寒酸啊,隐约的还比较贵气。腰间的那个锦袋少说也要值十两银子,瘪瘪的却只有十个铜板。
  锦袋旁边,却有一块掌心大小的玉佩在腰间晃悠,肉眼就能看出价值不菲。
  “老板,再给我两个空碗。”
  白衣小子一声吆喝,店小二就递来了两个空碗。
  白衣小子将一大钵满实满在肉面混杂的牛肉面,分出三分之二在那两个空碗里,也是满实满在的两大碗。
  但是只有两个鸡蛋,那小子犹豫了一下,索性也放进了那两个碗中。
  然后把两碗牛肉面端到门口,给了那两个窝在门槛边的乞丐。
  两个乞丐猝不及防,竟然忘了道谢,狼吞虎咽开吃。
  白衣小子这才一脸满足地走回到店里,在众人迷惑的目光中,大大咧咧地端起那只剩下三分之一面条、却没有了鸡蛋的缸钵,径直吃了起来。
  应止白愕然片刻,心里百感交集。
  一路上心里有事,倒忽略了门口那一老一少两个乞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