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4章互惠双赢
作者:程志      更新:2022-05-08 10:42      字数:3139
  第024章互惠双赢
  陈应笑了起来:“这点袁大少爷不用担心,后金那边是晋商的小金库,就算我想卖,也那就等于从别人碗里捞肉吃,不仅犯忌讳,而且要树立一个大敌。”
  袁良对于晋商八大家族多少有些耳闻,他只是不想把自己炼出来的钢打造成兵刃,回头再过来屠杀大明百姓。
  不是袁良吹牛,他现在炼出来的钢,是这个时代最好的钢。
  以大明威力最大的雁翎刀为例,其实无非是百炼钢,其实也可以说是高炭钢的一种,在合金钢里,高炭钢的硬度最低。而袁良如今随便出产的一炉钢,都可以达到雁翎刀的级别,如果是采取传统的锻造工艺,打造一把雁翎刀至少需要几天时间。
  可是现在却不用了,武器作坊的刀剑,都是直接铸造刀坯,稍加锻造,就直接成成品,比原来的效率提高近百倍。原本打造一柄刀的时间,现在可以打造一百多柄。
  别看武器作坊只有五六十名工匠,却可以每个月产出横刀一千三百余柄,加上五百五十具铠甲。如果真正需要,袁良还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扩产。
  袁良望着陈应沉吟道:“我这里的钢铁可不少,你能吃下多少?”
  这个问题可把陈应给难住了,祁门县陈应是徽州商盟里四大家庭之一,虽然比不过晋商八大家族,至少可以弄到百八十万两银子不成问题。
  不过,祁门陈氏经商的可不止是钢铁这一种,像盐、粮食、布帛、丝绸以及香料,各行各业都有涉猎。
  陈应虽然没有进入杨树林钢厂参观,不过看着外围如同一座小城,显然这里的产能应该不低。
  他试探性的问道:“如果价格合适的话,我们可以销售十万斤……”
  “十万斤就十万斤吧!”袁良没有等陈应说话,他叹了口气道:“少是少了点,如果每个月都可以销售十万斤,我也给你一个优惠价!”
  陈应目瞪口呆,随即恢复如常。
  他本想说要购买十万斤。然而听着袁良的意思,袁家钢厂的规模比他想象得更大,十万斤每个月还嫌少,那一年下来就是一百万斤了?
  事实上,袁家钢厂的产能是每天二十万斤,不过袁良不打算出售熟铁与生铁,但凡生产出来的熟铁与生铁,都会被回炉重铸,这样以来,袁家钢厂每天的产能其实是五万斤钢铁,一个月怎么也有一百五十多万斤钢铁。
  一百五十多万斤其实也就七百多吨,放在后世连村级钢铁作坊都不如,然而在这个时代,产能却非常可观。
  “我们陈家可以吃下十万斤钢铁,每个月!”陈应发现袁良自爆产量,并没有急忙纠正袁良的话,谁也不会嫌钱咬手,现在大明对钢铁的需要非常大,很多百姓的耕地的犁子,都是用木质的关键是没铁。虽然普通百姓买不起钢铁犁,可是地主能买得起啊。
  有了铁器耕具耕地的效率会提升,地主也愿意用铁犁,可关键是不好买。
  袁良沉吟道:“要不你先验验货?咱们再来谈价格?”
  这又是袁良先入为主的观念,在后世钢铁其贱如土,说句不好听的话,开钢厂的没有卖茶叶蛋的嫌钱。这并不是夸张,茶叶蛋的利润率是钢厂的十倍都不止。
  陈应自然也愿意。
  湖心岛其实也有一个小型的样品仓库,袁良本打算在这里开设工匠学堂,不多时,两名下人抬着一块钢锭进入明堂。
  原本正在喝茶的陈应眼睛瞬即就直了。
  钢铁这个词语,在袁良心中一直是钢,而且是高炭钢。可是在明朝人眼中,钢铁的意思指的是铁,而且是生铁。
  陈应原本以为十万斤铁,也就是万儿八千两银子,可是钢铁那么价值就要翻倍了,哪怕他们大规模进货,这个价格也要一万五千两银子往上说。
  “好铁!”
  袁良摇摇头道:“这不是铁,这是钢,货正价实的百炼精钢,怎么样?”
  “不错!”
  陈应伸手抚摸着钢锭上面的纹路,一脸欣喜的道:“都是这样的钢?”
  “是啊,差不多都是这样的!”
  袁良盯着陈应的眼睛:“陈公子以为,作价几何?”
  “这样的钢,我可以出到一钱五分银子每斤。”陈应认真的点点头道:“当然,我们做买卖也要有利润,他们的不如袁公子的钢质量好,可是加上运输、售卖等环节的费用,再高了我们就没有利润可言了!”
  袁良正准备说话。
  甘莺莺走进来:“小绿,送客!”
  陈应看着袁少夫人发怒,却温文尔雅的一笑:“袁少夫人息怒,做生意讲究漫天叫价,落地还钱,袁大少爷和袁少夫人若是感觉价格不满意,可以慢慢谈嘛!”
  “两钱银子一斤,每个月二十万斤,全部卖给陈先生,怎么样?”
  陈应听到这话,连连摇头:“不行,不行,如此品质的钢,虽然两钱银子不至于没有利润,可也没有多少赚头,不如不干!”
  袁良正准备说话,甘莺莺一边给袁良使着眼色,一边打量着陈应,她笑咪咪的道:“陈先生若是不满意的话,那就再到别处看看吧,正所谓货比三家!”
  甘莺莺可比袁良有底气,钢铁是必须品,特别是眼下时局动荡,民情似干柴,稍有风吹草动就是一场大兵灾。
  地主不仅仅需要铁制农具,也需要兵器自卫。甘延年通过袁融的关系,一口气买了一万斤钢铁。
  当然,甘家并不是售卖,而是自用。这一万斤钢铁不仅可以打造五六百柄刀,还可以打造不少农具。
  现在是卖方市场,她不愁没有买主。
  陈应看着这个价格谈不下来,又不想让这个生意黄了,就苦笑道:“袁少夫人,做生意讲究漫天叫价,落地还钱,可是也不能你叫一个价,就是一个价吧?”
  “如果陈先生没有诚意,咱们生意就不用再谈了!”甘莺莺笑道:“天下也不是只有一个陈家,肯定有很多商贾想做钢铁生意呢!”
  “咱们各退一步,我出到一钱七分银子每斤!”
  “一钱八分,少一个子免谈!”
  “成交!”
  陈应擦擦额头的汗水:“每个月二十万斤,三万六千两银子,这是六千两银子的定金!”
  陈应从怀中掏出六张银票,每张银票一千两,这是徽州商盟钱庄的汇票,在归德府徽商钱庄就可以直接兑换。
  袁良感觉这笔生意做得值了,虽然说钢铁价格高,主要是因为产能限制,事实上这个时代钢铁的用处虽然广泛,却没有后世那么大的市场。
  虽然袁家钢厂的出现,钢铁市场肯定会受到冲击,将来钢铁的价格肯定会下降得更低。
  “等等!”
  袁良望着陈应道:“陈家是不是在做粮食生意?”
  “略有涉猎!”
  “我们钢铁厂的余款,采取一半银子一半粮食的方式支付,如何?”
  “现在粮价可不低!”
  “一两银子一石!”
  “七钱银子!”
  甘莺莺又与陈应展开了新一轮讨价还价,最终双方以八钱三分银子每石粮食的价格,袁良从陈应处购买粮食两万五千石!
  陈应感觉自己赚大了,袁家的钢铁价格在江南绝对不止三钱银子每斤,而且在江南他们的粮食收购价格只有六钱。
  袁良同样也感觉自己解决了粮食缺口问题,每个月两万五千石粮食,一年下来就是三十万石,这可以养活三五万人。
  最重要的是这个生意是长期的。
  如果买卖双方都感觉自己赚了,都不感觉吃亏,这其实就是所谓的互惠双赢。
  随着袁良的钢铁厂打开销路,袁良的资金缺口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特别是把肉食养殖放在了袁家的田庄,又进一步减少了开支成本。
  袁家钢厂的发展进入了稳定期,袁良就带着甘莺莺离开了永城杨树林湖心岛,前往永城訾寨。
  从永城前往訾寨足足八十余里,袁良在天刚刚亮出发,当然,袁大少爷乘坐的是那辆马车房车,既舒服,又享受。
  佳人在怀,品着美酒,非常惬意。
  正所谓饱暖思淫、欲,袁良的手自然不安份起来。
  然而,没有等到袁良下手,马车突然停了下来。
  袁良有些恼火:“怎么回事?”
  “大少爷!”
  袁大勇有些为难,只见有些狭窄的官道上,出现密密麻麻一大群人,看样子大部分都是附近的百姓,一位衣衫褴褛的妇女正跪在路边,朝着袁良的方向不停的磕头:“各位过路的好心人,求求你们发发慈悲,买下这个孩子吧,俺给你们磕头了!”
  没有人是傻子,周围三十里没有一个富人。今天好不容易等到了袁良,袁良带着三十多名骑马的护卫,看样子就是非富既贵,错过这个村,可没有那个店了。
  妇女都磕得额头出血了,一个八九岁大的小女孩头发上插着一根草骨,跪在妇女身边。
  那一双眼睛黑白分明,又大又圆,充满了好奇。
  这对母女面前还放着一卷草席,草席里面似乎包着一个人,下面是用两根树枝支撑着,土路上还留下一个长长的拖拽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