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战斗打响了
作者:笑君      更新:2022-05-08 01:38      字数:2557
  5月8日凌晨3点,我从短暂的睡梦中醒来。
  身体还有些倦怠,但意识已经非常清晰。这是成都营门口银沙北路的一个老式小区,这是小叶妹妹的家(家里老少都称她丽妹)。深沉的夜,无声的世界,窗外池塘里偶尔传来一两声蛙鸣,更显出夜的宁静。
  此时的成都,像一艘夜行在茫茫大海上的邮轮。海波声声,海风阵阵。天空黑暗而寂寥,两三颗星在云层里闪着毫光。记忆轻轻揭开面纱,细密而清楚的昨天徐徐滑来眼前。
  公元2018年5月7日,我与肿瘤君的遭遇战正式打响。
  早上7点50分,丽妹从成都开车回县城接我。原本头一晚就应该住到她那里去,但我想在自己家里多住一晚,睡个好觉,就当是养精蓄锐。因此,她只得往返赶这一趟早。
  我诊病的时间是9点至10点,地点在华西医院门诊三楼血液内科20诊室,医生是位副教授。我和丽妹带好此前检查的报告和片子,于8点出门。
  车出县城还算顺畅,但上了317线,便开始堵在缓缓的车流里。原本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走了两个多小时。到达华西医院,已经10点20分。此时医院里人潮涌动,每一个窗口的队列都排到大厅门口。我跟在丽妹身后,艰难地在人堆中穿插而过。
  挤到三楼诊室,见显示屏上正显示17号在诊,而我是19号。刚刚好。
  坐到门诊室外,用手机拍了一张门诊室的挂牌,传给只有二妹三妹的兄妹群和只有三个知己的“老茶客”群。之前已经说好,我会把我走过的每一步告知给妹妹和朋友。这是除了小叶一家以外,一种小范围内汇集起来的大力量。
  妹妹和朋友很快回了话:加油。
  轮到我诊疗了。副教授看了报告,简洁明了地说:淋巴瘤,上化疗,用美罗华,自费。一共四个疗程,每个疗程一个月。化疗结束后复查,根据复查情况制定下一步措施。
  五分钟不到,寥寥数语,病即看完。他打了一个电话,随即手抄一个便条:一住九楼,徐晓娟。
  我们匆匆赶到第一住院部。这幢楼恰是我前两次住院的大楼。去年4月22日,我第一次进华西住院部,5月7日出院,当时住在呼吸内科,病床是12楼53床,主治医生樊丽丽。今年2月5日,我第二次入住华西,2月15日出院,这次住在胸外科,13楼18床,主治医生王允。一年以内,这是第三次造访这个全国闻名的大医院。
  与之前的两次不同,此番前来,是对症下药。
  我们奉命在徐晓娟的办公室门外等候了一个小时,她会完诊匆匆赶来,招呼我们进门。问诊后,翻查住院记录,确定入院时间排在两周后。待她又查看了2月份出院的胸片后,又打电话联系,不久又手抄了一个便条:14楼,吴俣。
  她把便条递到我手中。吩咐我5月8日早上8点去入院服务中心办理入院手续,办好后直接去14楼找一位名叫吴俣的医生。
  从徐晓娟办公室出门已经中午12点半,为了让我能够好好休息,丽妹又开车送我回郫都区。
  下午,很舒适地躺在床上看书。为了赶第二天的早,当天吃过晚饭后,丽妹又开车把我带到她的住处。
  当晚11点入睡,睡了4个小时,算是不错了。
  凌晨3点正是睡眠的黄金时间。但我醒来后辗转反侧,无论怎样仍是睡不着。索性斜坐床头,在黑夜的静谧里,开始在手机上记录下如上文字。一看时间,5点了。
  黎明一点一点地朝这座城市移动,新的一天即将开始。再睡个回笼觉吧。
  放下手机,瞌睡仍没有上来,抬眼见窗外已显出些微的曙色,便闭目安卧以待天明。
  恍惚之间,眼前出现无数的斑点、光影、絮片,依稀有熟悉的面孔,模糊的声音,清晰的故事,如黑白胶片的电影,在眼睛背后的另一个空间放映着。
  影片的背景,灰暗而阴沉,仿佛罩了一层悲情的迷雾。一支末日的安魂曲轻轻响在耳边。遥远的过去,漫长的未来,都浓缩在一个明媚而温暖的光圈里。我似乎就躺在那光里,正平静地、优雅地与世界道别。
  忽然,从黑森森的意识深处猛地蹿出一个声音:不对,这是死亡之光的诱惑。
  人仿佛一下子清醒过来,但又不能自主思考。思绪像失了线的风筝一样,飘飘荡荡滑过墨色的天空。这时另一个场景出现了:我带了两位朋友,漫步在新民乡的徐堰河边,似乎在寻找一处埋我的坟地。我提出的条件是,要听得到风声、水声、林涛声和鸟鸣声,要闻得到稻麦的味道,要在一个坡上,要看得到鸭子在水田里游……
  晨鸟一声啼,朋友还在梦里哭,我却微笑醒来了。黎明透过窗帘照进卧室,我躺在黎明里。梦湿了我的眼睛,轻松了我的心情。
  回忆梦中情景,不由暗自发笑。人人闻之色变的死亡,在我梦里竟也如此浪漫。何况,淋巴瘤现在已经是能够治愈的一种疾病。即使遭遇最坏的情况,我所患的是b细胞惰性淋巴瘤,其对机体的破坏速度是很缓慢的。我的生命断不至于很快丧失,至少会有5年的存活期吧,有了5年,就会有10年吧,有了10年,就会有更长的未来。对于一个人来说,生命的质量,在于温度、深度、厚度,而不在于长度,无论被截短为1年,5年,还是被拉长到10年甚至更长,最终的结局都是一样的。只要珍惜当下,珍惜每一天,好好地过生活,1年活出的质量,远比10年的平庸要精彩得多啊。
  想明白这一点,生活就变得简单了。不管怎么说,因为这场疾病,我先前忙碌而焦躁的日子须得改变节奏了。此后的每一天,须是和平而安详的。如果病势沉重,来日无多,只要条件允许,我要找一处山清水秀的地方驻扎下来,种花、种草、种庄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黎明里写作,在夕阳下读书,把生活与大地、天空、节气紧密地嫁接起来,让它散发出浓郁的芳香……
  6点10分起床,丽妹早已弄好早点,白开水已凉好,茶杯里大枣泡水已在桌上冒着热气。洗漱毕,吃罢早餐,刚好7点,便向华西医院赶去。
  此时的蓉城,刚刚从夜里醒来,行道树上还缀着露水,街心花园里的花朵一副睡眼惺忪的样子。天气灰白,云层堆叠,街道上车辆不多,一路顺畅。
  到入院服务中心办理好入住手续,才8点零8分。赶到14楼,很快办好入院手续。做完血压、体温、身高、体重等常规检查后,到病房找到吴俣老师。吴老师正率领一群年轻人在病台前研写着什么,见我们问询,抬头看着我,露出安抚的微笑,语音像清风吹拂过来,你先到94床等候一阵,我10点半过来看你。
  吴医生给病人第一印象,亲切,温柔,尚未治疗,已使人添了信心。
  到上午9点半,我已躺坐在华西医院14楼血液科的病床上待诊,床号94号。病床紧靠窗台,偏头望出去,一大片高低错落的楼宇,地面街道两边的绿树,安然地展现在眼前。
  天空仍未亮开,彤云密布,我倚靠在这里,心里却是敞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