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钢打好刀(八)
作者:飞永      更新:2022-05-06 18:58      字数:5174
  杨辉看着报靶员高高举起的靶子,指指点点,“三枪七环,四枪八环,还有一枪打出了九环,比传说中的狙击英雄瓦西里还神。“
  此际,年少轻狂的江小羽一听到那骇人听闻的靶数,不由得瞠目结舌。
  不错,同样是五十米侧身跑步靶,也同样是手枪八发速射,然而,副连长在射击前是背对着靶子,快速退出空弹匣换上新弹匣后,迅疾转身同时单手上膛,不须瞄准直接抬手就射,从更换弹匣到击发,只用了不足四秒时间,当真快若流星赶月。而江小羽自己却恰好相反,提着子弹上膛的手枪,正面朝着靶子,凝神静气地目测距离,感受着目标,确定有十拿九稳的把握才迅速开枪击发,从而打出令人欣羡的成绩。但副连长邓建国则是干脆摒弃目测和计算,直接用大脑、心灵和感觉来找准目标,抓枪就打,枪枪中靶,一切都在电光石火间开始与结束,真正做到了枪是人体的延展,人是枪的灵魂。
  两相对比之下,怎能不让年少轻狂,颇有点心高气傲的江小羽自惭形秽呢?又怎能不让在场这些后起之秀而自愧不如呢?又怎么不促使和激励着他们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呢?
  诚然,像邓建国这种身体力行,战士们眼见为实的思想鼓动,比起那些华而不实,空口无凭,高谈阔论的老调陈腔来不知高出了好多倍。
  听着杨辉的吹捧,邓建国既沾沾自喜也很怅然失落,因为他蓦然回想起师从武老师时,常听他老人家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整个国家机器面前,一个人就算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也显得相当的微不足道,有很多时候,有许多事情,你想改变都无能为力,就算你蹈死不顾,血溅五步也于事无补,因为根本就没有人听你的,孔子就是个最好的典型。“
  当时他年轻气盛,风华正茂,对这句话当中蕴含的深意不甚了然,即使经过岁月的创伤后,他也是一知半解。只是闲来无事的时候,琢磨一下武老师戎马半生所总结出的人生真谛。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他会明白的。
  考核完毕后,邓建国已是略显疲态,他在考核总结中告诉战士们,单从射击这个项目上来看,百分八十以上的人所发挥出来的水准非常令人欣喜,尤其是那些在战场跟敌人真刀真枪干过弟兄更是不同凡响。但是,战士们的实弹射击都是在情绪比较稳定的情况下进行的,眼睛瞄准,三点构成一线,大姆指与食指合力击发,自然都打得很准,但不能迅速捕捉目标。当然,这是每一个枪手所必须要掌握的基本射击术。若是换上实用性射击的话,只怕绝大多数人所表现出来的水平会让人大跌眼镜。像刚才李超在半分钟内连续做完五十个俯卧撑后,立刻抓枪跪姿射击,结果慌手慌脚,连枪栓都拉不到位。显然不能贯彻总参谋部一切从实战出发,练为战的指导思想,也无法足王师长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的要求。
  邓建国语重心长地强调:“弟兄们,上次在借用兄弟师的靶场进行第一次考核时,像方刚在重机枪六百米半身靶,轻机枪五百米侧身跑步靶上,枪枪上靶。像李超在81-1步枪二百五十米头靶,三百米半身靶上,枪响落靶。
  但是在半身靶一百米照明,半身靶一百米闪光,半身靶三十米抵近射击,五十米头靶照明,五十米头靶闪光,二十米头靶无照明等夜间射击项目上,就表现得差强人意。“
  双眼似箭,遍扫众人,见战士们都神情肃然,若有所悟,他继续道:“但凡经过实战历练过的弟兄都应该明白,真正优秀的射手都是凭大脑、心灵和感觉打,而不是简单地用眼睛来瞄准,讲求的是人枪合一,就是说感觉一上来,眼到手到,抓枪就打,弹弹咬肉,这就叫瞬间射击术。根据国外军警特种部队所要求的标准来看,特战队员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出枪、上膛、瞄准到准确击中目标,耗时最多不超过两秒钟。“
  战士们一个个目瞪口呆,怦然心惊。
  邓建国趋热打铁,正颜厉色地道:“所以就大家目前的射击水平看,只能在靶场上显显威风,而不能在实战中抢先出手,克敌制胜,争得更大的生存几率。从现在起,我要开始对大家进行实用性射击训练,每次打靶前,必须先进行体能训练。战场上的奇迹和运气往往会照顾有准备的人,大家一定要苦练再苦练,有没有信心。“
  “有。“轰诺之声,响遏行云。
  此外,抗暴晒训练、扛摔、倒功、越障、投弹等训练的强度也被邓建国加大了很多,着实让弟兄们苦不堪言。
  七天一次负重四到五十公斤,八十公里强行军,以前弟兄们感觉像是横穿地狱一般难熬,现在却跟老农在庄稼地里干活,如工人兄弟坐流水线一样司空见惯,虽然每次都累得气如牛喘似的,但弟兄们都能应付自如,都很有成就感,兴趣来了就专找悬崖峭壁攀登,挑战极限。 以前游泳训练时,大家都赤身裸体,一丝不挂,现在邓建国却让大家穿着厚厚的迷彩服,衬衣和解放鞋,背着水壶,步枪和四颗手榴弹,一口气游完三千五百米。
  而三天一次的丛林游击战和生存训练则由邓建国一人独揽和包办。也是侦察连特战训练的重中之重,是最能展现魔鬼尖兵独领潮头唱大风的最佳时机。
  丛林游击战训练说白了就是一种猫鼠游戏和追猎游戏。可谓花样繁杂,千奇百怪,妙趣横生。弟兄们在邓建国的带领下,分作三个一伙,五个一群的在树草茂密的山林里玩起精彩纷呈,惊险刺激的丛林战游戏。当大家玩得其乐融融,兴味盎然的时候,肚子偏就不争气了,嘴巴渴得干苦起来。由于在训练前夕,大家的干粮和水壶都被邓建国强行收了去,万般无奈之下,大伙儿只得想方设法的就地取材充饥。
  真可谓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什么蘑菇、野花、鱼腥草、荠菜、甚至芦苇、看苔和芭蕉叶……都是拿来解饥的盘中餐。如果想改善生活,沾点荤菜也不难,前提是要不怕恶心。只要你不厌恶的话,干炸蜻蜓,爆炒蚂蚁,生食白蚁,烧烤蟑螂……都不失为饿极救急的上上之策。也许运气好一点,能猎捕一些诸如野兔、黄鼠狼、山鸡、鸟雀等飞禽走兽来就着白盐生吃的话,无疑是补充身体能量,增强体力,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超强战斗力的不二法门。这一招解决燃眉之急的伎俩,邓建国曾在实战中屡试不爽,效果绝对良好。实在找不到水源了,干渴极了就挖个土坑猛吸几口潮气就撑过去了,有种望梅止渴的意味。
  晚饭过后就是体能和射击训练,全权交由军区配属到侦察连的两位军事教官负责。 也许是受邓建国的启发和影响太深,两位军事教官也比以往更加严格和苛求。
  先让弟兄们在一分钟内做完一百个伏卧撑或六十斤杠铃手推六十下,拉力器五十下,臂力棒五十下,做完之后才进行射击训练。
  射击是力量、技巧和速度的完美结合,臂力够了操枪自然就很稳当,弟兄们无论以那种恣势据枪瞄准,无论在枪管上挂水壶和砖头,枪就像长在他们身上一样岿然不动。这都是邓建国几近变态和刻意苛求的训练方式练就而成的。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军需处配发给侦察连训练专用的弹药实在有限,大家只好勒紧裤腰带省着用。
  另外,邓建国,杨辉和两位军事教官也力所能及地创造条件,让弟兄们从手枪和步兵炮,从摩托车到坦克等陆战武器装备都能有所接触并掌握。
  经过四个多星期地狱般的,近乎虐待式的训练,优秀的战士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差强人意的战士则脱胎换骨,进步神速。
  现在,越障时,战士们都统一穿着沙背心,捆着沙绑腿,带着全套武器装备。纵然身上有超负荷的负重,但弟兄们仍然能毫不停顿的完成训练。
  近身肉搏战简直是西北狼李超的拿手好戏,两个星期里,他就把两个一尺多厚的千层纸拳靶打得稀巴烂,这还不说,营地里的几棵大榕树也让他呵护了不少,每天晚饭过后,他上去就是几个铁拳,不打下一层皮或打出一个清晰的拳印就绝不走开,甚至连营房的墙壁也被他一通乱打,伤痕累累,为此没少被杨辉斥责他损坏公物。
  那些个给他当陪练的战友也没少品尝过他拳头的厉害。一拳下去跟铁锤一样,足可劈碎三块到五块叠在一起的砖头。
  方刚还被他一拳打得鼻青脸肿,另一个运气差的弟兄差点儿被他打掉了下巴,甚至连邓建国跟他较量起来也显得异常吃力,双方大战三百回合也不分轩轾。
  在拼刺和持刀格斗训练上,野猫子江小羽表现很突出,一口气刺倒两百多个草靶,仍是面不变色心不跳,连粗气也不喘几口,颇有邓建国当年的影子。一秒三刀、一步三刀、半秒两刀,这三套上乘刀法也是他掌握得最好,起码获得了邓建国的首肯。
  在攀爬方面他表现得尤佳,三四层高的砖房,他不带任何辅助工具,一溜烟就上了房顶,迅捷利落象极了一只精灵古怪的野猫子,落地之时轻得不带一点声息。
  邓建国正是看中了他眼明手快的特点,私下秘传了他圆弧式快速抽拔手枪的绝活。
  扛摔则是铁塔方刚的最爱。邓建国看得很清楚,两百五十斤重的大麻袋,这家伙居然能在十分钟内,毫不停歇地过肩扛摔近五十遍后,照样活蹦乱跳得象一头老虎。
  跟他这样体壮如牛的大力士当陪练简直是倒了八辈子的霉。
  可不是吗?先后有五个不甘示弱的兄弟硬是要跟他较劲,结果差点被他摔断背脊骨,当下就起不来,三天之内无法参加训练,连走起路来都要佝偻着腰身,一瘸一拐的象个老头。
  若论抗暴晒的能力,他更是没人能比,在毒辣辣的烈阳炙烤下,单手平端81式轻机枪两个小时,双手平端枪管上挂了两匹红砖的81-1突击步枪一个半到两个小时,他都岿然不动,面无血色,宛若一尊唯妙唯肖的泥塑木雕,连邓建国都不由得惊叹和咋舌。
  王师长来侦察连验收训练成果时,看到兵们那令人满意的出色表现,不由得竖起大姆指,拍着邓建国的肩膀,面露喜色,无比欣悦地夸赞道:“我从军都整整三十五载了,不敢说是身轻百战,但也能说得上是见过大场面的老兵了。这样野蛮,这样残酷,这样变态,这样快速有效的训练,我这把年纪还是第一次见到。“
  李参谋长观赏了侦察兵们的那捷若狡兔,猛若猎豹,令人叹为观止的杀敌演练后,拍手叫好,激奇地问邓建国:“小邓,你这些独特的训练方法和既实用又狠残的杀敌本领是我生平仅见,这都都是你从军校里学来的吗?“
  淡淡一笑,邓建国莞尔道:“都是我从实战中摸索和总结出来的,弟兄们以后要经常执行危险性强的任务,我当然要从实战角度出发来训练他们。“
  其实,邓建国只说出了一半实话,他曾经郑重向两位高师许诺过,今生绝不会向任何人,那怕是父母透露自己究竟师承何门。他当时并不知道两位高师一直深藏不露,不愿抛头露面的真正原因,经过岁月的创伤后,现在他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人过于杰出了,往往会招致奸佞之徒的嫉妒和猜忌。
  首长们的微笑是无言的赞誉,热夸奖更是有力的鞭策和激励。
  连日来的艰苦卓绝,不辞劳苦地拼搏,是汗水和血水的交汇融合,首长们的肯定让付出无数心血和劳累的战士们欢欣鼓舞。
  邓建国和杨辉这两个领军人物的心里更是无比的欣慰,无比的惬怀,无比的快乐,更有着无比深重的成就感和荣耀感。
  首长们都对侦察连弟兄们的出色表现叹为观止,对邓建国抓起军事训练来那种生猛狠辣的强悍作风更是赞不绝口,而岳干事却是一种不愠不火,不惊不乍的淡漠态度。
  邓建国除了敌我针锋相对的战场外,一般不善于察颜观色,也就没去理会岳干事的态度。
  而杨辉却有点心神忐忑,惴惴不安。因为不论侦察连的弟兄们和邓建国如何出类拔萃,卓尔不群,这个岳干事自始至终都没表过态,更没有评头论足。
  岳干事这种不动声色的态度的确有些高深莫测。正因为如此,坦率厚道而心思缜密的杨辉才会忧心忡忡。凭着直觉,他越来越预感这个城府颇深的岳干事对邓建国极为不利。
  连队食堂里。邓建国很有聊以自慰的成就感,但毫不停歇的奔劳了一大天,他饿得肚皮都快贴到背脊骨了。
  他和杨辉面对面的坐在一张单独为他俩安排的饭桌旁,狼吞虎咽的吞食着饭菜,品味着炊事员那乏善可陈的烹饪技术。
  打开窗户说亮话,邓建国这小子出身显贵之家,比起那些为一日三餐而吃粮当兵的哥们来,他可是从小过着锦衣玉食的革命太子生活而长大成人的。由于他邓家人丁不旺,就生出了他这么一个宝贝儿子,慈祥的母亲对他的宠爱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几乎是百依百顺,而严厉的父亲除了每个星期日和寒暑假威逼强迫的把他拉到部队里跟新兵一起摸爬滚打,吃尽苦头外,其它的照旧是有求必应。即使是在文革中最困难,最拮据,甚是最窘迫的时候,也没有让他饿过肚皮。在西南陆军学院念书时,就算学校管吃管住,母亲还是生怕嘴馋好吃的他吃亏,按月寄钱给他改善生活。
  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甜美生活的他,挑食起来丝毫不逊色于他那挑剔的眼光。起初到侦察连跟杨辉共事时,他整天吃饭跟吃药似的,很让农村穷娃娃出身的杨辉看不惯又不好意得说出来。连里的弟兄大多都是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苦日子而长大的农村兵,深受正统教育熏陶过深,道德衡量标准死板,满心以为a师首长引以为傲,推崇有加的魔鬼尖兵除强悍勇猛外,生活上也一定艰苦朴素。没想到耳闻跟亲眼目睹背道而驰,赫赫有名的魔鬼尖兵竟然是个生活极为奢侈的贵族阔少形象,真让他们大跌眼镜,怀疑a师首长是不是老眼昏花了?更疑心传说中的魔鬼尖兵是不是浪得虚名?若不是邓建国后来表现出来的实力让这些骁兵强将心服口服,只怕他早就被踢出侦察连n多次了。那些老实土气的农村兵那里晓得邓建国在战场上啃压缩干粮,嚼野菜,生啖野物血肉,那是不得已而为之,换到平时,就是把大刀架到他脖子上,也休想让他下口去啃那肥皂式的压缩饼干,更别说野菜,生吃野物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