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我们才是皇帝的贴心小宝贝!
作者:爱妃家的郑      更新:2022-04-19 23:22      字数:2327
  正是由于有这些和江南本地人不对付的北人官员在,大汉才能毫无阻碍的统御整个富庶的江南。
  牛痘的事情掀起了轩然大波,然后便是皇帝削减皇室用度,捐内帑银百万两用于推广牛痘接种。
  延平郡王郑芝龙带头捐纳白银八十万两,朝廷百官蜂拥捐纳……
  不管事情究竟是怎么样的,反正报纸报道出来的,都是正能量的内容。
  大汉朝廷上下一心,皇帝心怀社稷,臣子们大公无私公忠体国。
  然后便是民间商贾士绅的蜂拥捐纳了!
  两淮商帮一共捐了百万两上下,江南商帮就要盖过两淮商帮一头,捐一百五十万两。
  刚刚被汉军占据的广州城的广州商帮见此,为了表忠心,也是为了买平安。
  公开表示,我们岭南人可比你们江南和两淮大方多了,捐两百万两!
  晋商们见此,觉得不行,大汉是自山西起家的,我们才是皇帝的贴心小宝贝,大手一挥,二百五十万两捐出去了。
  两淮商人们一看,这不行啊,算下来就数自己捐的最少,不会被皇帝记恨吧?!
  捐的多被记住是好事,但捐的少被记住可就……
  他们感觉悬,为了保险起见,又开始追加捐纳。
  商人们争相表忠心,没多长时间,千万两白银便凑齐了。
  甚至还多出来了不少!
  刘易笑的嘴都合不拢了,看的出来,大汉朝廷的权威还是很重的。
  如果让崇祯皇帝来向天下士绅商贾劝捐,呵呵,如果他能收到十万两银子都算是商人们给他这个皇帝面子了!
  说不得还要背一个与民争利的名声!
  刘易对天下士绅商贾进行劝捐,有的报纸上便开始批判刘易与民争利……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那加报纸连带主编到背后金主,全部都到北边支援边疆建设,简称吃沙子去了。
  吓的东林报,岳麓报等代表江南士林的报纸连夜改版!
  原本批判刘易与民争利的内容,变成了一片歌功颂德,称赞皇帝大公无私,为了天下百姓削减皇室用度,挪用内帑银用于惠民,实乃千古不出之圣君!
  看的出来,他们的求生欲很强!
  刘易亲手书写了好些个匾额,赏赐给了在此次捐纳中,出钱超过二十万两的那些商贾士绅,以示鼓励。
  郑芝龙得了一个“国之干臣”的匾额,上面还盖着皇帝的大印。
  一家捐银七十万的徽商得了一个“良绅义商”的匾额,他是除了郑芝龙这个狗大户之外,捐的最多的一个。
  一家捐银六十五万两的浙商,得了一个“心怀公益”的匾额。
  叶向高代表东林书院,向捐了五十万两,得了一块“士林翘楚”的匾额。
  说句实话,刘易其实是很厌恶东林的。
  但,江南几乎人人都是东林,或是和东林有牵连,刘易就算是再怎么厌恶,也只能捏着鼻子继续用他们。
  这便是大汉想要保存江南元气,还想要迅速入主掌控江南所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
  这种惠而不费的事情,刘易做起来十分的顺手。
  他写几个字又花不了多长时间。
  那些商贾们虽然不在乎官府给的牌匾,但皇帝亲手书写的,可就不一样了。
  挂在自家正堂,那是可以当传家宝的,以后说不得还能用来保命!
  二十万两银子,换一块皇帝手书的匾额值吗?
  在这些得了匾额的商贾看来,值得很!
  他们最不缺的就是钱,缺的是社会地位!
  以后出门在外,他们就可以说,看到没,老子是良绅义商,皇帝盖了大印,亲自认证的!
  谁还能说老子是卑贱的商贾,谁还能看不起老子?
  不给皇帝面子吗?
  那些捐了十多万两,距离二十万两差不多的商贾们,则是一个个悔不当初。
  恨自己怎么就不多捐些!
  离二十万可也不差多少了啊!
  咬咬牙多捐些,皇帝手书的匾额不就到手了吗?
  可是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
  皇帝的手书,可不是那么不值钱的。
  值钱的不是字,刘易的毛笔字在这个时代,也只能算是中规中矩,但值钱的是写字的人的身份!
  二十万就想要皇帝手书的匾额?
  想屁吃呢?!
  朝廷凑够了将牛痘接种普及天下所需的花费,太医院迅速开始了牛痘接种工作。
  首先便是从南京和太原两处地方开始!
  为了让天下百姓放心,刘易这个皇帝,带着皇族上下,在玄武湖畔,公开在第一批接种牛痘。
  然后便是朝廷的勋贵重臣,紧接着再往下,是禁卫军团进行集体接种。
  天下百姓见此,原本对牛痘这东西的疑虑,迅速消失。
  皇帝和大臣们都接种了,他们还有什么好不放心的!
  他们还能比皇帝老子更金贵不成?
  牛痘扭动接种工作迅速铺开。
  ……
  御书房,刘易晃动着刚刚接种完牛痘的手臂,并没有感受到太过明显的不适。
  这个年代没有打针的针头。
  钢材配方刘易有,但精加工技术不合格,做不出来。
  所以,这个年代的疫苗接种,不是打针,而是用小刀割开一个小伤口,然后进行接种。
  给刘易接种疫苗的那个医师,是很紧张的,额头都在不停的冒汗,他面前的可是皇帝啊,他手上还拿着一把锋利的刀子。
  四周禁卫们那一道道警惕的目光,盯的他脸色都发白了。
  万一不小心伤到了皇帝,他一家老小的脑袋都要搬家。
  但是在刘易的温言安抚中,医师情绪才稳定下来,牛痘的接种还是有条不紊的完成了。
  刘易端坐在御座后,将宗管局局长何文灿叫来,开口问事。
  “白莲教的事情查的怎么样了?”
  白莲教,自从两宋以来,便在中国大地上扎根了。
  不管上面的朝廷是宋,是元,是明,还是清,是中原王朝还是异族朝廷,白莲教都是在不停的造反。
  因为白莲教的教义中,就充斥这浓浓的造反意识。
  历朝历代的野心家,也都把白莲教当成了起事的工具!
  而大汉占据天下之后,刘易不信白莲教能安生下来不给他找事情。
  于是,便成立了宗管局,用于控制民间宗教思想的传播。
  本质上是针对白莲教的!
  至于说一神教,绿教等,都属于被牵连的那种。
  当然,刘易对这些外来宗教也都没甚好感,牵连便牵连了,他不在乎。
  现在宗管局承认的宗教,只有两个,一个是佛教,一个是道教,甚至就连佛教密宗这样的佛教分支,都在宗管局的黑名单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