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迁都入长安
作者:
小猫不吃鱼 更新:2022-04-03 15:09 字数:2137
大齐最大的搬家开始了,数千辆大车的物件从晋阳起运。
高孝瓘最紧张郑子歆,如今已近临盆的她,实在不适合长途跋涉。
他还得关心一下李难胜,她也同样身怀六甲,又是头一胎,总是担惊受怕的有些抑郁。
好在昭信太后陪着她,又见到夫君关心,还有父母亲陪着,简直如同众星拱月般,她才没有那么抑郁。
小承乾倒是很乖巧,对宫外的一切都是那么好奇,掀开窗帘睁着一双大眼四处瞧着,不时的问东问西。
静德太后搂着他,一脸笑意的仔细回答着每一个问题,毫不介意这小东西的十万个为什么。
有些时候,静德太后也不明白,不得不向各位总管询问。
总管们就得向诸位大人询问,大人们再悉心解答。
大臣和太监们手忙脚乱,但这个小家伙却不明白,转脸又来了更多的问题,不停的问着为什么,这是什么,那是什么。
论起受宠的程度,高承乾可比嫡长孙的高正礼受宠多了,也比外孙得宠的多。
就连乐安公主也羡慕,更常常自责,若非当初多言,也不会没有婆婆宠爱孙儿。
一路南下再过黄河,顺着渭河进入长安。
不止是王公大臣,文武百官也搬离了晋阳,长安有新的王府街,有文官的辅国坊和武官的镇国坊。
一路青山绿水繁花似锦,正如万里江山美如画。
郑子歆第二次走这条路,与当年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不同,心情也不同。
长安,第二次再见此城,完全分不出这是当初的长安。
单单是一面外城墙,便足足一百五十里,高大且宏伟的城楼,每一面都有三个巨大的城楼,城门足有七丈宽,三丈高,单看城门就像隧道,若是整体看起来,却很雄伟且极具美感。站在城楼下,宛如进入了巨人的国度。
进入城内,一片片砖瓦围墙分隔的坊,如同豆腐块一般,若是从宫里高塔看下去,就像一方巨大的棋盘。
顺着宽大的马路往前行,走了几十里才看见又一道城墙。
“皇上,这不是当年的城墙吗?难道就是图纸上的中城墙?”
“正是,朕本来不打算增加外城墙,但六部大臣一致提议增加外城墙,朕觉得他们是为了安心一些。”
内城墙同样有护城河,倒是城墙要比之前的矮上一半,却也有五丈高。
经过城门,再走数十里,一道四丈高的城墙出现在眼前。
“这,内宫城墙何时变的如此大?”
“这得问六部大臣们,带上内里的花园和宫殿,全都圈在这城墙里面,宽度近十里肯定是有的,长度应该差不多。”
郑子歆惊讶的闪动明眸,她也瞧过图纸,其中有亭台楼阁,还有清泉湖泊,原本以为不大,未曾想这皇宫居然如此巨大。
“工部能工巧匠倒也是能人,单说这八方布局的坊,众星拱月的皇宫,莫不是李穆叔师傅的建议吧?”
“李穆叔师傅倒还真有此建议,只是他建议皇宫得继续扩大,要单单占住八方的中心,也就是边长五十里,可把二哥吓坏了,据说工部官员的笔都吓掉了,哦,掉墨的那一块就是湖,朕觉得该叫墨水湖。”
郑子歆轻笑一声,有些希翼的瞧着皇宫大城,原本觉得邺城宫闱很大,如今看见属于自己的宫闱,做梦也没有想过,竟然会是如此之大,而脚下这片帝国,那又该有多少看不尽的美景呢?
百姓们跪拜在大道两侧迎接,一声接一声的“皇上万岁”、“皇后,太后千岁”,让郑子歆心头一暖,这次见到长安百姓的穿着,比一年之前好得多。
鼓声,号角声阵阵传来。
先到达长安的各级官员,纷纷跪拜在宫门外迎接。
车队长驱直入,官员们获准太极殿召见,这让低级官吏受宠若惊。
新的皇宫并没有那么高的台阶,从地基到大殿一共三层,垂直高度也不过三丈,爬起来也没那么累。
虽不算很高,却比邺城太极殿更大更气派,汉白玉的精美围栏,红墙碧瓦的双层飞檐,无处不透着庄严与大气。
高孝瓘和郑子歆一左一右搀扶着静德太后,一步步的登上太极殿。
元仲华登上台阶看着大殿内,再转过身子看向大殿广场。
目光掠过红墙碧瓦的六部内衙,远处高耸的内宫城墙,更远处,那是一望无际节次鳞比的阁楼屋顶,天边,巍峨如云海般的山峦。
“好!好啊!”
颔首带笑的元仲华看着眼前的一切,仿佛看见了大好河山,东南西北,都是大齐的江山。
看着身边的儿子,她很满足,放眼天下皆是皇土,她能体会到君临天下的感觉。
元仲华的眼睛里透着和蔼与慈祥,身上却散发着母仪天下的气势,这是她对儿子成就的肯定。
走入大殿内,高孝瓘搀着母后坐上龙椅。
“皇儿,这可不合规矩。”
“没有母后就没有孩儿的今日,也没有大齐的今天,母后当得起。”
高孝瓘很诚恳的笑着,这让元仲华很高兴也很感动。
太后独自坐在龙椅上,皇上和皇后分立两侧,规规矩矩的站着,接受了众大臣的跪拜。
高孝瓘没有开口,这份荣耀得归于太后元仲华。
十几年的轮回更替,长安大殿的宝座上,再次坐上元氏一族,这让大魏的老臣们激动。
臣子们有些感慨,斗来斗去这么多年,究竟斗了个什么?又得到了什么?除了死了不少人,让百姓怨声载道,什么也没得到。跟皇上的丰功伟绩比起来,就像一群小屁孩吵架过家家一般。
看着龙椅上的太后元氏,仿佛这斗来斗去,正如了那句俗言。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青山不改绿水长流。’
元仲华轻轻抬起手臂,和颜悦色的看着诸位大臣。
“诸位卿家平身,尔等都是重臣功臣,大齐的未来靠诸位卿家辅佐。”
“太后娘娘千岁千千岁。”
“诸位臣公不止是股肱,更是大齐的脊梁,吾儿尚且年轻,还望诸位臣公时常直言进谏……”
聆听太后圣训,元仲华不愧是风暴里成长起来的女人,几句话便让大臣们感受到了,那对皇上如慈母般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