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哀伤》阅读笔记
作者:
墨吃白饭 更新:2022-04-02 01:18 字数:2070
故事简述:醉汉旋工送老婆去医院的路上遭遇大风雪,冻伤失去了手脚和老婆。
《哀伤》是一篇神奇的小说。从客观的事件上来说,他不过是在写一个醉汉回家发现老婆生病,拉着老婆去医院的路上冻伤了手脚的故事。但通过艺术化的处理,在这个风雪天里,讲述了醉汉旋工的前半生和他死去的老太婆。契诃夫早期的作品给我的感觉都是擅长对话和自我内心的解刨。从现实的角度上来说,整个故事的发展只是在一个风雪天罢了。但是主角的内心世界和回忆构成了更加长的故事线和另外一条故事线。这其中就包括了旋工的回忆和旋工的假设,表示了他对妻子去世的哀伤。
一、结构上
让我使用一种之前不曾有的方式来拆开这篇文章。全文共计35段。第1段是交代了环境、理由和现状。通过马的行径困难,我们可以看出天气的恶劣之处。从第2段开始到第4段结束,是旋工对于到达目的地之后的假设。第5段是纯粹的心理描写和过渡地带,由此展开了第6段旋工的回忆。第7-12段是旋工在风雪现实世界中自言自语。第13段开始再次回忆起和老太婆的点点滴滴。14是现实生活中的行动,过渡15到16开始回忆两个人最开始的生活(婚礼)。17段-20是男主角返回原路,一边忏悔一边前行的描写。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段落都非常的小,且琐碎。而23之后则是旋工从医院醒过来到失去手脚的桥段。
实际上1-5和15、16的信息量是最大的。这个故事的设计让我想到了追妻火葬场这个词汇。阅读的过程中,我思考为什么要花费2、3两个大段落去描写旋工幻想中到诊所的想法。首先,在这种寒冷恶劣的天气中幻想未来,是旋工心中依旧抱有妻子痊愈的希望。其次,是他对自治会医院的信任,从言语中可以感觉到旋工和二人的关系尚可。最后,在幻想中,男主角想着医生劝诫自己多疼疼老婆。这句话本身就是一种美好的期待,借着他人之手表示自己内心的桥段。在第五段中,全部都是直白的心理描写。我一直觉得心理描写是我的弱项,契诃夫省略了话语的描述,用准确的词汇“半醉半醒”写一个人忧心忡忡的斗争。这些不被外化的存在,并非要迂回描写出来。
而关于现实,在这里一直都是存在和交叉并行。旋工在幻想中和妻子一起过好日子,现实中对应的是冰天雪地。而在他回忆的内容中,他对妻子非打即骂,对比了现在悔不当初甚至想要好好的弥补对方。这一切的回忆促成了第15段的话“要是能重来一次该有多好啊。”
如果按照故事发展前后顺序,应该是从第6段开始。故事的起因是旋工发现妻子的眼神很奇怪,旋工吓傻了,于是借了马送老婆去医院。当风雪越来越大,男主角坚持不住,并且发现妻子已经去世,选择原路返回。可惜他返回的时候倒下来,失去了双手和双腿。
这么一看,整个故事从正在发生时开始,一直到结尾结束。颇有点香肠对折吃的滋味。假设把故事放在最前面,从头开始,读者是否会对这对夫妻的情感有所了解?是好处还是坏处?但我觉得如果选择从头开始,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2、情感上处理的变化。
先来看看促使男主角情绪变动的大事情:1、妻子的眼神吓到了旋工,两人去医院。2、妻子在路上去世了。3、旋工失去手脚。分别对应了:恐惧、忏悔和无助。
在表现上,大量的假设未来是给自己带来一种虚假的安全感。看到后文甚至可以说妻子实际上早就死亡,但是旋工在开头则是说,“马特廖娜,别哭了……”第三段更是点出来,“旋工鞭打着可怜的马,也没去看老太婆”他在后续的假设中不断地虚构自己的错误,并且设计他人的劝慰让自己多疼疼老婆。他在假设中就说了,自己可以走很多小玩意来报答医生。这段话在结尾有相对应的重复话。对于一个靠技术的旋工来说,这就是他最拿得出手的感谢。整个过程中旋工一直都没完没了的自言自语,如同第五段所言是在缓解自己的压力和忧郁。
而第5段,个人认为是心理描写转变重要的一截。通过一种前后的、客观的对比,以及最后作者画外音一样的解说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情绪的变动。这种感觉是全能视角的插入让读者居高临下了解一切。他没有忽然的将这个情绪的转变在第5段完全扭转过来,而是在随后小心地和妻子谈话,过度到了旋工察觉到不对的地方。
8、9、10 这三段是促使了旋工的行为作出改变的存在。因为在这之前,作者和旋工都给我们一种妻子尚未死亡的错觉。在这一个转折点中,通过第8段的面部描写,第9段旋工的嘀咕更接近一种家常话的唠叨。这种本不一样的对比和冲突是的第10段“那只被他提起过的手,像鞭子一样落下去。”
旋工在这个时候情绪达到了巅峰,并且开始哭泣和回忆。这是主要的回忆部分,我们可以断定旋工是个渣男。回忆结束后的第18段,旋工开始朝着原路返回。这里旋工的动作选择完全符合情理。
他要回去给妻子一个葬礼。在行走的路程上他再一次的幻想起来,“要是能够从头再活一回就好了……”和《警察与赞美诗》相似的讽刺,就在旋工准备好好工作的时候,他因为冻伤永远的失去了自己的手和脚。更加难过的是在失去手脚的同时,他还惦记着还给人家马。
总结感言:这篇的练习我觉得可以从心理描写的层次、加上动作的转折上来练习。主要是通过心理来推进动作。类似的文我写过《隔墙人》,但这次需要重新再写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