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郑经薨,予追封
作者:东方灰太羊      更新:2022-03-27 00:48      字数:3073
  眼见对方既然这般识趣,沐剑声心想以后就多给他们点好处罢了,那也就算是对得起那洪武大帝,对的起自己那位对大明忠心耿耿的父亲及诸多先辈了。如今也唯有自己,才能够一举扭转乾坤,恢复这大汉江山,而且不但如此,自己还要领导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和列强争霸于海上,力争击败西夷各国,让我华夏从此雄视四方,称霸七海,而要实现这样的野望,必须要掌握绝对的权力才行。
  对于这一点,如今的沐剑声已经有了足够的信心,半壁江山到手,自己手中的筹码立刻就充足起来,如此平安的积累发展,不需要几年时间,就是自己让世人震惊的时候了。
  不过两天之后,一个消息让他的心情受到了影响,有人从吕宋传来了一个急报,说前延平郡王郑经,已经久卧病床,生命垂危,沐剑声听了心里难免有点遗憾。从郑成功到郑经,都是英年早逝,命运如此的无情,这也就决定了郑家始终内乱不息,实力持续削减,无法真正担起反清复明的重担,进而让华夏江山也沉沦数百年。好在而今有了自己来到,那这个兴复的任务还是自己来完成吧。
  随后沐剑声立刻南下渡海,迅速回到了天海城,前来探望郑经。
  听说沐剑声前来探病,郑府意外之下,忙乱了一阵之后,才勉强出府迎接,此时郑克臧还在大陆带兵,估计才在回家的路上,因此只有郑克塽带人迎候,沐剑声勉励了对方几句,随即进入内府。
  此时郑经已经病入膏肓,身体几乎已经无法动弹,连翻身都需要人帮扶,眼见沐剑声前来,一张瘦可见骨的枯黄脸庞立刻流下了眼泪,嘴巴勉强翕张,却听不清说什么。看着这个比自己大不了多少岁的同袍如今的境地,沐剑声似乎也看到了昔日那位国姓爷,恐怕当时也是这般的情况吧,纵然胸中有万般的豪情,却只能无奈的屈服于命运的无情,让一切韬略和谋划尽皆成空,这其中的憋屈和愤懑足以击垮任何人,这恐怕是所有的英雄都最不愿面对的一种境地吧。
  沐剑声此时也不知说什么好,只能握着对方枯瘦的手安抚几句,随后又小声询问身旁的医者和侍从,了解具体的病情,并嘱咐他们一定要尽力医治,这些人连忙应命。
  稍后,在郑经的勉力示意下,有府中的近侍递上了一个折子,沐剑声一看这东西,估计也就是郑经最后的一些请求和建言了,于是让随从接过,又稍稍停留一会,随即告辞离开。
  回到府中,打开郑经的折子看了看,其中果然是关于他身后事情的安排请示。略过前面的吹捧言辞套路文章,接着他在上书中盛言感谢沐剑声,能够让郑克臧继续统兵和鞑子作战,也算是继承了祖父前辈的精神和志向,也就是郑家的大恩人,郑家自然誓死效忠等等。随后郑经就请求说自己死后,可否由次子克塽继承爵位,虽然这样不合于祖制礼法,不过值此江山鼎革之际,还请沐王爷能够破除成例,垣转应允。在折子最后,郑经还很隐晦的恭祝沐王爷能够再进一步,并且带领麾下健儿,早日完成兴复大业,千古留名云云。
  沐剑声看了折子,和自己预想的内容没有什么大的差别,看来郑经还是有识人之明,知道自家的绣花枕头儿子郑克塽的能力有限,所以还是当个太平公侯比较合适,这样将来两个儿子都会有个不错的前程,也就能够照顾其余年幼的弟弟妹妹了。他的这个要求不算过分,沐剑声决定答应下来,哪怕就是看在国姓爷的面子上,也应该予以允准。虽然从礼法上讲,废长立幼不妥,不过以他的威望,这点小事又有何难度?完全可以一言而决。
  三天以后,郑府传来消息说郑经病逝,沐剑声为了收拢人心,于是亲自前往拜祭。随后经过监国同意,大力表彰昔日护国守业之功绩,追封郑经为延安郡王,入祀大明贤良祠。
  由于在之前平定了台湾之后,郑经原本的延平郡王爵位就予以撤销,改封为闽国公,所以这次只能再度加封为郡王。不过为了区别于其父郑成功,就追封为延安郡王。等到归葬仪式结束,监国又传诏由郑克塽承袭闽国公爵位,又表彰郑克臧北伐时统兵参战之功,进封为一等安平伯,也算是对得起这一家人为大明江山的耿耿忠心了。
  此后为了给天下众人树立标杆,沐剑声提升尚之平为台湾高官,他的一个兄长尚之璜在归降之后,提拔为福建转运副使,同时又启用了耿精忠的两个弟弟耿聚忠耿昭忠,分别进入政府部门里面任职,不但示好拉拢了耿尚两家的一众旧部,也给世人展示了自家不计前嫌,唯才是举的博大胸怀,从而进一步的收获了诸多人心,加速了各种人才流入,大踏步的提升着自身的实力。
  正所谓祸不单行。也许是因为江南地区的底定,让诸多心怀旧国的志士们太过高兴和满足,在平生所愿即将实现之时,放松了心底的那份执着,于是身体迅速衰老和不支,仅仅在数月时间里,王府里面接连病逝了数位功勋老臣,其中包括金牧远、李伟(李西华族叔)这等骨干人员,以及吕宋楼家的老家主楼富贵,为此沐剑声不得不连连发下追封的文书,下令对他们都予以厚葬,同时入祀贤良祠,又大力提拔他们的后辈子弟,来大力笼络人心。
  这其中,金牧远之子金祯被提拔为惠州府丞,孙子金安波提拔为团职军官,金安涛和外孙陶杰都进入军校学习,李伟之子李杰也提拔为主力部队的团长。此外吕宋楼家的新任家主楼远山被提拔为福州知府,也算是破格重用了,他的弟弟楼远风也被提升为海军主力舰只,二级战舰平远号的舰长,算是身居要职了。
  而另外还有一位重量级的人物也在此后不久离世,就是他的泰山大人,那位一手覆灭大明的闯王李自成。
  这位叱咤明末数十年的风云人物,其实因为在早年的戎马生涯中曾经多次负伤,因此身体的亏空比较大,早已经伤了根基。尽管在晚年里生活比较安逸,但是也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勉强的挺过古稀之年后,各种病痛都纷纷出现,身体可谓是每况愈下,实非药石可以挽救,最终在沐剑声回到吕宋之后当年初秋,终于寿终正寝,去和他的那些弟兄们去作伴了,算是勉强得到善终。
  可惜的是,为了王府内部后续的安定团结,以及不给阿珂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沐剑声还不能曝光其真实身份,然后给他风光大葬,只能按照陈圆圆的意思,悄悄在南京秦淮河畔找了一处风景优美之地予以安葬。显然,这里也是陈圆圆为自己寻找的埋骨之所,以后她势必也会归葬于此,这对乱世鸳鸯能够合葬一处,也算是得偿所愿了。
  不久之后,得到李自成死讯的飞天狐狸胡显胡卓然,不远万里,从川西北前来吕宋拜见沐剑声,随后又辗转前往南京,拜祭自己的老主公,也算是最后一次尽臣子之责。借着他回归的机会,沐剑声也再次详细的询问了一下他们的情况,胡显详细的的作了报告。
  因为清廷和大周在湖广一线展开大战,因此为了分散周军的兵力,图海张勇所部人马持续对王屏藩部展开进攻,以求突破。奈何那王屏藩也非等闲之辈,一心防守,利用陕甘两地的崎岖地形,给与清兵不小的杀伤。双方的拉锯战持续经年,西线清兵不过打破了周军三道防线推进了百十里,而周军则退守康县和白龙江一线。
  当然清兵也不是没有收获,他们在东线取得大的战果,成功的夺取了汉中盆地数县,推进至阳平关北,隔米仓山大巴山与周军形成对峙,并且在兵力上占据了较大的优势,周军已经日益疲敝。
  在这种情况下,胡显及部下自然不能出头,只能继续在川西北的高原山谷里面休养生息,积蓄实力,为以后的战事打基础。经过几年时间的发展,他们目前重新积蓄起了万余人马,部众近五万,其中除了一万骑兵,另外又新组织了千余人的火枪队,以及一支小型的火炮队,战斗力有了极大的提升,已经足够称霸于附近的各部族,彻底在川西北站稳了脚跟,只等王府一声令下,就可以出兵作战了。
  听了胡显的汇报,沐剑声对他们予以了夸赞和褒奖,随后下令提升胡显一级爵位,其麾下几名骨干也予以嘉奖,同时鼓励他们继续稳步低调的发展生产,积累钱粮,训练士卒,和周围个部族搞好关系,等候自己的命令,在合适的时候,发挥奇效。胡显自然是遵令无误,停歇几日之后,随即带领几名新派往川西的部属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