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万人100年也拿不下的塔拉瓦
作者:
青梅煮酒 更新:2022-03-26 07:19 字数:12807
100万人100年也拿不下的塔拉瓦1942年8月,卡尔森第二突击营在马金环礁虚晃一枪,匆忙撤走。8月和9月间,随后赶到的日军增援部队陆续夺取瑙鲁岛、大洋岛、阿帕玛玛环礁等地,完成了5月份珊瑚海海战时井上成美第四舰队未竟的事业。
卡尔森的突袭行动并未取得明显效果,反而使日本觉察到吉尔伯特群岛易遭攻击的弱点。鉴于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大本营海军部随后决定,大力加强中太平洋地区的防御。第一支受命前往吉尔伯特群岛的部队,是松尾景辅中佐的横须贺海军第六特别陆战队。9月11日和12日,该部先遣队500人乘“生田丸”号、“香取丸”号运输船抵达马金。9月13日,松尾率主力部队1000人登上了塔拉瓦环礁。根据大本营的指示,9月15日,松尾派出一支76人组成的小分队登上了阿帕玛玛环礁,在那里设立了一个海军观通站。至此,日军对吉尔伯特群岛第一次增兵活动顺利完成。登岛日军立即开始修建机场。后来因瓜岛、巴布亚战事双线告急,东京暂停了对这里的增援行动。
当时,中太平洋防务由驻特鲁克的第四舰队负责。联合舰队虽然一贯重视为构成空中侦察网所必需岛屿的战略价值,但认为只需配备必要的航空兵力和若干陆上及海上警备队,就足以确保这些岛屿。因此,当卡尔森突击马金环礁时,岛上驻军只有金光兵曹长所部不超过70人。与此类似,日军在马绍尔群岛、马里亚纳群岛、威克岛等地并无多少地面部队。
瓜岛战局急剧恶化,使大本营对依靠基地航空兵力维持局部地区制空权的信心完全丧失。他们终于发现,中、南太平洋诸岛的防御比原来估计的要脆弱很多。要想守住这些岛屿,除整备基地以便移动和集中航空兵力之外,还须加强地面兵力拖住敌人,最终通过渴盼的舰队决战一举定乾坤,就像当年东乡提督在对马海峡对付苏联人那样。
瓜岛战役惨败之后,日本海军再次开始向中、南太平洋岛屿大举增兵。1943年2月25日,大本营海军部颁布命令,以横须贺海军第六特别陆战队为基干编成第三根据地部队,总部设在塔拉瓦,在司令官友成佐市郎少将率领下担负起吉尔伯特群岛、瑙鲁岛和大洋岛的防务。另外,菅井武雄中佐佐世保海军第七特别陆战队编入第三根据地部队,3月17日进驻塔拉瓦。
4月25日,第二舰队司令官近藤信竹——4天后晋升大将——和第四舰队司令官小林仁、第六舰队司令官小松辉久,联名向海军大臣岛田、军令部总长永野、刚刚上任的联合舰队司令官古贺提出建议,鉴于目前西南太平洋方面(外南洋)被过度重视的现状,必须迅速加强马绍尔群岛(内南洋)等地的战备。大本营海军部深以为然。
6月10日,唐岛辰南的横须贺海军第二特别陆战队被编入第三根据地部队,6月25日进驻瑙鲁岛,担任起该岛的防御任务。
为抵御预料中的敌机轰炸和舰炮轰击,随守岛部队一起到来的还有众多大口径岸防炮和高射炮。预计未来舰队决战必须依赖强有力的陆上机场,永野下令在塔拉瓦的贝蒂奥岛、瑙鲁岛新建机场,共斥资74.9万日元。随着两地机场陆续竣工,海军第二十二航空战队所属部分战机随后进驻,开始对附近海域进行飞行巡逻。
瓜岛的悲剧告诉永野,没有陆军协助,欲守住上述要地甚至抵挡一段时间都非常困难。他屈尊找到了参谋总长杉山,请求陆军派兵协同海军守卫诸岛。上次海军不打招呼,擅自在瓜岛修建机场,被美国人钻了空子,为此海军没少受陆军的奚落。这次人家永野总长亲自登门拜访提出请求,等于变相承认海军地面作战不行,也算给足了陆军面子。况且杉山也知道永野提出的上述岛屿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斟酌再三,杉山最终答应了海军的请求。
根据海军的要求,陆军参谋本部于5月上旬向威克岛派出了藤野孙平的南海第一守备队——下辖4个步兵中队和1个炮兵中队,共有兵员800人;向南鸟岛派出了吉原秀雄中佐的南海第二守备队约600人。南海第一守备队在前往威克岛途中遭到美军潜艇伏击,几乎全军覆没。7月,杉山又以第一七〇步兵联队第二大队为基干编成南海第三守备队,在联队长近森重治大佐率领下前往特鲁克。受命前往马绍尔群岛和吉尔伯特群岛的陆军部队是道下义行大佐的南海第四守备队,下辖3个步兵大队和1个炮兵大队。这支部队如果能全部投入塔拉瓦,真够后来前来进攻的美军陆战二师喝好几壶的。
此时哈尔西的南太平洋部队已经拿下了新乔治亚群岛,加强北所罗门地区防御成为日军的燃眉之急。大本营于是改变决定,南海第四守备队临时改道,直接在布干维尔岛南部登陆,加入百武晴吉第十七军麾下。至于马绍尔和吉尔伯特群岛所需增援,随后由驻菲律宾独立第六十五旅团第一二二步兵联队派出。
南海第四守备队航途中遭美机轰炸,损失了一个大队的兵力。鉴于吉尔伯特群岛太过遥远,海上运输风险太大,杉山于7月16日下令从达沃出发的第一二二联队就近开往马绍尔群岛,剩下那段水路实在不敢走了。说了半天,第三根据地部队期盼许久的陆军增援连根人毛都没看见。
永野手头紧张,杉山兵力也不富裕。面对海军的一再恳求,实在无兵可派的杉山索性答应,除了南海第二守备队,中太平洋所有陆军部队一律听从海军指挥——这在日本战史上尚无先例,就像马歇尔将一个陆军步兵师交给海军指挥那样。
看到陆军实在指望不上了,永野只好向新任联合舰队司令官古贺峰一下达命令:“如敌军向中太平洋发起进攻,将由第二、第四、第六舰队与敌决战。吉尔伯特群岛防御的第一责任人是第四舰队。”
永野的命令并未引起古贺的足够重视。古贺认为,东京此举,纯属杞人忧天。以目前盟军的兵力部署来看,美国人下一步的作战重点无疑是南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麦克阿瑟和哈尔西已经发起了针对拉包尔的钳形攻势,他们暂时无力开辟新的进攻路线,中太平洋的安全暂时是无须担忧的——古贺显然太小看美国人了。对永野发出的命令,古贺权当它是一道命令,并未因此变更部署。说老实话,古贺就是想变更也变更不了。他手头就那么点儿兵力,连所罗门群岛都应付不过来,更别说兼顾中太平洋了。穷人的日子实在难过呀!
此时,全球战局也出现了不利于轴心国的变化。随着意大利退出战争,东京宣布,“对意大利实质上按敌人对待,全面采取必要措施”。大本营随即颁布命令,解除东亚各地意大利部队的武装,扣留舰船,接收其在东亚的所有权益,同时对居住在日本控制区的意大利侨民实施监视居住。在对外宣布“以墨索里尼为首的法西斯共和政权为意大利唯一合法政府”的同时,东京将在新加坡扣押的3艘意大利潜艇移交给德国海军。说实在话,意大利退出战争,对德、日的打击更多在政治和精神层面,东京不得不全面调整未来的国策走向。
1943年夏季以前,大本营一直依据1942年3月7日通过的《今后应采用的战争指导大纲》来指导作战。随着战场形势持续恶化,日本高层终于意识到,必须改变早先对形势和前途的乐观估计。日军被过于稀少地分布在极其辽阔的地区,而美军已从早期的失败中恢复过来,其时间之短,让人出乎意料。不论是在空中,还是在海上,美军目前已占据上风。对日军来说很清楚的一点是,今后必须收敛一点儿,缩短自己的半圆形防线。在珍珠港,尼米兹上将已经拥有数量庞大的舰船,那是一支自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皇家海军杰利科上将统率的“大舰队”以来,从未有过的强大的海上力量。
9月25日,东条主持召开了内阁和大本营联络会议。会议指出,美、英、苏欲借目前掌握战争主动权的有利形势,全力以赴,连续从政略和战略两方面加强攻势,对此,日、德正灵活地运用已获战果,坚决努力加以阻止和摧毁。世界战争将于明年春夏之际达到高潮。意大利脱离轴心国退出战争,使得三国联合作战首先打败英国的希望破灭,日德关系由当初相互寄予积极希望,转变为如今相互希望对方能够健在奋斗的消极期待。日本真正处在必须决心独立进行持久战的局面。今后的战局演变,将越来越显示出严重的决战姿态。帝国唯有尽快从南太平洋的消耗战中腾出手来,抓紧建立“绝对国防圈”,集中国家全部力量极力谋求增强空中力量和海上机动力量,才有把握彻底粉碎敌军的反攻企图,使战局向有利方向发展。
会议认为,在实现帝国战争目标上,需要绝对确保的防卫圈大致如下:从北太平洋的千岛群岛一路向南,囊括小笠原群岛、马绍尔群岛、马里亚纳群岛及新几内亚西部,通过荷属东印度群岛、新加坡和马来半岛,最后以缅甸为终点。
可以看到,这条绵长的战线几乎涵盖了所有日占区域。要在如此广阔的区域内加强防御以抗击盟军的进攻,日军必须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这是其孱弱的国力难以承受的。
如果按领导人的勤勉程度来决定战争胜负,日本取胜的希望无疑很大。在提出“绝对国防圈”的概念之前,东条已经采取了多项措施来增强日本的军事力量。4月18日,东条宣布设置内阁临时顾问,日铁社长丰田贞次郎、产业设备营团总裁藤原银次郎等7名专家与总理指定的内阁大臣共同组成了“战时经济协会”,负责指导战时生产。6月1日,东条内阁通过了《增强军事力量的企业整备基本纲要》,开始接管工矿企业。6月4日,内阁又通过了《企业整备资金措置法》,宣布对所有纳入军需生产的企业产品均不采取现金结算的模式,将大部分企业绑在了军国主义的战车上。同一天,《增产粮食应急对策纲要》颁布,提出想尽一切办法促使农业增产增收。随后颁发的《战时衣着简朴化实施纲要》要求国民勒紧裤带,共克时艰。9月29日,东条宣布撤销商工省,新成立的军需省于11月1日开始运作。
战线拉得太长,不断增兵,导致兵员渐趋枯竭。6月25日,东条内阁通过了备受争议的《战时动员学生体制纲要》,将征兵范围扩大到适龄大学、专科学校学生。不过,同年10月2日,东条颁布了《在校征集延期临时特例》,对理工科和师范类在校生暂缓招募入伍。10月21日,在东京明治神宫外苑竞技场,日本文部省举办了声势浩大的第一次出征学生壮行会。来自京都、神奈川、千叶、埼玉等地77所学校共计25000名适龄学生投笔从戎,在首相东条、文化大臣冈部长景,以及107所学校65000名尚未达到服役年龄的学生的注视下,持枪列队走过主席台,奔赴战场。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学徒出阵”。1943年入伍的学生中,有1104人战死在一支特殊部队里,它就是让人闻风股栗的神风特攻队。
1943年9月30日10时,裕仁在皇宫主持召开了讨论战争指导方策的御前会议。首相东条率先发言:“1942年3月7日帝国议定的战争指导大纲是迫使英国屈服,使美国丧失战斗意志。一年以来,战争局势演变已使该大纲失去了指导意义,确有彻底修改之必要。故而大本营和内阁召开了联络会议,提出了建立‘绝对国防圈’的战争指导方针。”
“何为‘绝对国防圈’?”裕仁发问。
东条解释道:“目前,美国人在太平洋上的反攻,不论速度或规模,都大大出乎我们意料。战略上意大利已退出战争,德国在北非和欧洲连连失利,自顾不暇,三国同盟已无从谈起。在这种局势逼迫下,联络会议决定陆续与敌在西南太平洋的消耗战中腾出手来,沿千岛、小笠原、内南洋及新几内亚西部、巽他、缅甸一线建立必守之方向,造成不败之战略态势。阻止盟军对日本本土及‘大东亚共荣圈’内重要资源区的侵袭,确保运输安全。在政略上,控制‘大东亚共荣圈’内各主要民族,保持内线打击敌人的自由。”
杉山做出了进一步解释:“选定这一防御圈的目的在于,既要保持在内线打击敌人的自由,又要同时满足以下战略要求,阻止敌军对帝国本土及‘大东亚共荣圈’内重要资源区的侵入,确保国内陆海空运输之安全,控制大东亚范围内各主要民族。”
杉山之后,军令部总长永野、外相重光、企划院总裁铃木、商工大臣岸信介等人陆续发言,最后是枢密院议长原嘉道例行的质疑答辩。上述议程结束之后,裕仁的总结发言预示着新作战方针已经确立:“依众卿之见。望恪尽职守,全力以赴,立即贯彻,以突破严重之战局,完成战争。”会议于15时结束,《今后应采用的战争指导大纲》就算通过了。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日军在太平洋的防御体系主要依托诸多岛屿形成的三条岛链。第一岛链从南到北依次是吉尔伯特群岛、马绍尔群岛、威克岛和阿留申群岛,第二岛链是新几内亚岛、马里亚纳群岛、硫黄岛和小笠原群岛,第三岛链为菲律宾群岛、台湾岛和琉球群岛。再由从东到西的加罗林群岛串联,形成蛛网状的战略防御态势。日本海军一位元老曾戏言:“这些岛屿就像为日本度身定做似的。”日军企图凭借上述岛屿展开持久作战,消耗、迟滞美军的进攻,并适时出动联合舰队主力与敌决战。一旦获胜,就可以迫使美国在承认日本西太平洋霸主地位的基础上,取得体面的媾和。
按上述划分,吉尔伯特群岛并不属于“绝对国防圈”的范围,而是这一弧形防线的前哨阵地。大本营认为,以美军现有兵力,目前立即进攻中太平洋诸岛的可能性不大。但在年末可能配合在拉包尔的攻势,首先对吉尔伯特群岛发起进攻。会后,永野立即命令联合舰队就加强吉尔伯特群岛防御制订作战计划。
既然军令部下达了命令,9月上旬,古贺勉强草拟出一份“一旦美军对吉尔伯特群岛发起进攻,联合舰队应如何应对”的作战计划。其要点如下:
一、拉包尔方面的大型潜艇(如有可能,连同小型潜艇)进至吉尔伯特群岛作战。
二、联合舰队水面舰艇部队进抵瑙鲁岛西方和北方海面,诱敌来攻,由拉包尔的陆基航空兵予以攻击后向米利方面挺进,继续作战。
三、必要时东南方面舰队所属驱逐舰战队和机动部队各航空队也要参加作战。
仅就计划内容而言,说古贺在忽悠永野,一点儿不过分。即便如此,这一计划也只是说明一旦美军来攻,联合舰队应如何应对。目前加强吉尔伯特群岛防御的任务,只能暂时落在第三根据地部队新任司令官柴崎惠次海军少将头上了——他是7月2日刚刚登岛接替友成佐市郎职务的。
身材瘦小、脑袋大得出奇的柴崎,1889年出生于仙台,父亲是个做小买卖的商人。因为厌倦了生意场上的尔虞我诈,试图改变家族命运的柴崎的父亲,将儿子送进了幼年军事学校。从海兵第四十三期毕业后,柴崎成为一名海军军官。其他海军将领大多有着显赫的成长经历,但我们几乎查不到柴崎的过往经历。中国全面抗战爆发之后,柴崎曾任汉口海军特别根据地部队副司令官、上海海军特别陆战队参谋长等职。由于娶了一个小地主的女儿为妻,在讲究门第出身和人脉关系的日本军界,柴崎机会不多。凭借自身的勤奋努力,柴崎50岁才晋升少将。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柴崎并没捞到什么像样的露脸机会。接到永野总长赴塔拉瓦上任的命令之后,54岁的柴崎激动得彻夜难眠,建功立业的机会终于来了。
柴崎手中有近5000人。作战部队包括松尾景辅(已晋升大佐)横须贺海军第六特别陆战队、菅井武雄中佐佐世保海军第七特别陆战队,共2619人。还有驻贝蒂奥第八〇二航空队、第九五二航空队少许地勤人员。后来海军临时派村上功第一一一建设队1247人、须贝修寿第四舰队工程支队先遣队970人上岛修建机场,被柴崎强行扣下来,配合执行防务。柴崎认为,多一个人就多一分力量。岛上武器配备还算可以,有203毫米岸防炮4门、140毫米岸防炮9门、80毫米岸防炮6门、75毫米高平两用炮8门、37毫米野战炮9门,分别部署在11个炮兵阵地上。另外还有九五式轻型坦克7辆。
4门203毫米岸防炮被部署在柴崎认为最重要的特玛金角和塔卡兰戈角。这些重炮一直被认为是从新加坡樟宜基地拆卸过来的英军维克斯炮。1974年,联合国特别顾问威廉·巴什到访贝蒂奥后,推翻了这种说法。在提取硬冲压识别号码后,维克斯公司证实,这些炮是1905年日俄战争期间英国供给日本武器的一部分。
既然陆军不来增援,柴崎只能依靠手头现有力量来组织防御。他将重点放在了塔拉瓦环礁出口处的贝蒂奥岛。这个小岛东西长4500米,南北最宽处450米,面积仅1.16平方公里。岛小无纵深,如果阵地失守,打游击的可能性丝毫没有。柴崎将松尾部队摆在岛中央,战斗力最强的菅井部队分驻全岛各地:第一中队在岛中央,第二中队在岛西阵地,第三中队在岛东。高炮部队配置在东端岬角,山炮部队在南岸。
南岸外海风急浪高,妨碍军舰靠近的礁岩很少。北岸位于环礁之内,海面平稳无浪但航路狭小,水浅导致大型船只不易靠近。柴崎判断,美军从外侧登陆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就将防御重点放在了南岸,这里配置了大口径炮13门、其他火炮15门,北岸分别只有4门和16门。不过柴崎的部署极富弹性。一旦美军进攻方向确定,那些带轮子的小口径火炮可以快速移动到相应位置。柴崎对13毫米机枪的部署恰好相反,南岸10挺,北岸25挺。最终结果美军从北面过来,这些机枪给泅水上岸的美军士兵带来了巨大伤亡。
柴崎清楚胜利毫无指望,自己活下去的唯一希望就是美国人不来。但他还是准备将每一名士兵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一旦美军来了,就给他们造成最大杀伤,尽可能迟滞美军的进攻速度,为后方巩固“绝对国防圈”争取宝贵的时间。
考虑到岛屿面积狭小,缺乏纵深,柴崎采取了滩头防御的办法。在他的亲自监工下,一众朝鲜劳工将岛上有限的土地掘成了密密麻麻的坑洞,然后盖上椰木和波纹铁皮,再覆以珊瑚砂,构成一系列暗道、地堡和明暗火力点。这些坚固的堡垒只有用大口径舰炮发射延时引信炮弹直接命中才能摧毁。除机场跑道,几乎所有地方都被掘开,像密密麻麻的土拨鼠洞。主要防御点均配置了机枪、火炮,交叉火力可以覆盖到岛上的每一寸土地。轻型坦克被部署在岛中央,随时对出现危机的地段实施机动支援。岛上三条跑道呈三角形。截至5月底,东西走向的主跑道已完成80%,辅助跑道完成40%,停机坪已全部完工。跑道周围遍布高射机枪,必要时可以向跑道实施平射。围绕机场,岛东南端和西南端都挖了很深的反坦克壕。
贝蒂奥西侧环礁的切口与塔拉瓦潟湖相连,运输船可以沿水道向岛上卸载弹药补给。岛北向潟湖一边礁盘很宽,水位却浅,一般船舶无法停靠。柴崎令海军工程队用椰木修筑了一道长600米的栈桥,这样无论潮涨潮落,船只都可以停靠在栈桥北端的码头上卸货,十分方便。
柴崎还下令沿高潮时水线在海滩构筑了一道1.2米高的海堤。这道用椰子树原木构筑的海堤坚固异常,只能用重炮才能摧毁。一众朝鲜劳工在那里忙碌着,他们沉默、疲倦、目光呆滞,只穿着一个小裤衩。他们把一个个三脚架打入沙滩和浅水处的礁盘。那些椰木三脚架用骑马钉和铁丝固定,宛如一个个低矮的金字塔,专门用来防止登陆艇直接冲滩。1艘油漆剥落的拖轮鸣叫着把驳船拽到礁盘区,倒下粗糙的混凝土三角锥以制造人工暗礁。几个日本兵光着膀子,大声吆喝着,监督朝鲜劳工干活。
柴崎对工作一丝不苟,所有工事构筑必须严格按图纸施工,稍有偏差立即推倒重来。放在今天,他肯定是个出色的监理师。这下可苦了那些烈日下施工的朝鲜劳工。因为缺乏淡水不能洗澡,盐垢在他们身上画出了一片片“地图”。只有在天降大雨时,他们才能站在雨中冲洗一番。
9月24日,柴崎命令工兵部队尽快建立防空通信站。这个预计10月底完工的通信站能有效保护通信设备,保持联络畅通。但已经开工的三个短波传输站和一个长波传输站估计年底才能完工,注定赶不上即将开始的大战了。
柴崎严令所有暂无施工任务的人员加强军事训练,总之所有的人都不能闲着。每日训练分拂晓、中午和夜间三段,持续高强度训练大大提高了士兵的作战能力。战后有日本战史专家说,除硫黄岛之外,贝蒂奥在抵抗登陆部队方面比其他任何地方做得都好。事实证明,后来柴崎在作战中过早阵亡实属美国人的幸运。若非如此,他肯定会在美军登陆当晚组织大规模反击,而当时海军陆战队是最脆弱的。
9月下旬,东京大本营同时向吉尔伯特群岛和马绍尔群岛日军发布命令:“坚决阻击,绝不让美军前进一步。”柴崎下达给部下的命令非常简洁:“如果敌人开始登陆,集中炮火、坦克炮和步兵炮击沉敌登陆艇,然后集中火力对付敌人登陆点,让他们统统消失在海滩上!”
虽然远离日本本土,但东京并未忘记这个“绝对国防圈”之外的前哨阵地。这天,一艘从本土来的运输船来到塔拉瓦。“曙丸”号在码头上挂缆以后,各种军用物资、器材和生活用品很快被卸到岛上。随船来的还有《读卖新闻》记者贺川志英,他是专程来采访柴崎的。柴崎将他接到自己的司令部。那是一座位于地下二层的大碉堡,钢筋水泥壁厚2米,可以容纳30人左右。
贺川也是仙台人,“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勤务兵在用椰木做的简陋木桌上铺上白布,然后放上一碗酱汤、一碟腌鱼头和一碟咸萝卜条。柴崎难得地拿出了一瓶清酒。
“偏远荒岛,实在拿不出像样的东西招待贵客,多关照啦。”说完,柴崎举起了酒杯。几杯酒下肚,他立刻变得自信满满,豪情满怀。
贺川率先发问:“自从我军在瓜岛失利之后,敌军变得越发猖狂。请问将军,您在塔拉瓦准备如何御敌?”
柴崎放下酒杯,夹起一块咸萝卜条,嚼嚼咽下,不慌不忙地说:“从兵力看,敌强我弱。但我军占有地利优势。我决定采取滩头防御战术,在浅水和海滩布下死亡陷阱,诱敌进入我各种武器的射程之内,让敌每前进一步都必须付出血的代价。”
话到此处,柴崎脸色变得更加严峻。在惨白的汽灯光下,在这墓穴般的指挥所里,他俨然一名赴死的武士。他大声说话,露出了尖利的牙齿:“贺川君,您是记者,又是我的同乡。请代我转告家乡父老,塔拉瓦防御工事固若金汤,牢不可破。美国人即使派出100万大军,用100年时间也休想攻占它。”之后,柴崎将掌沿猛力切向桌面:“尼米兹胆敢向塔拉瓦伸出他的爪子,我就一刀将它们剁掉!”
作为记者,贺川最喜欢这样的豪言壮语了,都像斯普鲁恩斯那样板着脸一言不发,多没意思呀。看人家柴崎这话,听着就解气!回去写成报道肯定卖座。同样喝下不少清酒的贺川一时间也来了情绪:“听了将军的誓言,贺川本人深受鼓舞。我想天皇陛下和全体国民一定会为此感到欣慰的。”
随后,两人谈了很多。柴崎显得气度非凡。他吟了俳句,还唱了几首家乡的民谣。他谈到了日本历史学家今井登志喜的西洋史,前外相松冈洋右的政治见解以及笠信太郎在《朝日新闻》上的经济评论。柴崎说,他内心是倾向近卫文麿内阁温和路线的。最后他坚定地说:“战争中我首先是军人,然后才是日本人。既然打,就必须打出个样子来。”
贺川好像忽然想起了什么:“请问,将军个人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没什么好讲的。”柴崎脸上露出一丝苦笑。他心里清楚,美国人要么不来,要来一定是重兵。他们一旦在岛上任何一点登陆,自己防御体系的崩溃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念及此,柴崎略显伤感地说:“我出身卑微,能成为军人乃家族之幸。我绝不会辜负帝国军人的称号,打出个样子给大家看看,即使此地即为柴崎葬身之所,也在所不惜!”
“您对家人还有什么嘱托?”贺川问。
柴崎脸色瞬间凝重起来。犹豫片刻,他以低沉的语调告诉贺川:“转告夫人,请她把孩子带大,未来职业自己选择。”
两人谈得很晚,柴崎破例没有去检查工程进度。自从他登上贝蒂奥以来,这是第一次。
次日,柴崎送贺川上船——“曙丸”号之后,贝蒂奥再没来过一艘日本船。道别时,柴崎故意做出一副轻松的样子:“正力君赞助的巨人棒球队还在赛球吗?我一直在为他们加油,祝他们获得更多胜利。”
船开了,贺川向他频频挥手:“东京见,到时候我请您喝祝捷酒,在银座。”
柴崎眼中闪过了一丝悲怆,但也只是一瞬间。他回答道:“好吧,还有青柳的艺伎。”
不久,《读卖新闻》发表了贺川的专访报道,但删去了柴崎对家人的嘱托部分,毕竟那些听着有些婆婆妈妈。
在前线战局持续恶化的不利局势下,东京太需要一些佐料来刺激民众的情绪了。贺川的报道很快在国内引起轰动,各大媒体纷纷转载,其中最后一段译成英语向全世界广播。号称“东京玫瑰”的户栗郁子用她的甜嗓子警告那些因瓜岛胜利得意扬扬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员:“美国人即使派出100万大军打上100年,也休想攻占塔拉瓦!”
虽然柴崎竭尽全力,但贝蒂奥的防御存在明显先天不足——几乎没有像样的海空力量,这是孤岛防御作战的死穴。吉尔伯特群岛没有一艘海军舰艇。美军发起攻击之前,塔拉瓦仅剩1架战斗机,还因缺乏零配件无法起飞。马金环礁仅有4架水上飞机。这种孤岛美军就是不打,仅仅派出海空力量将其围困起来,也能把柴崎和他手下的几千人活活饿死。贝蒂奥实在太小了,柴崎想学今村那样通过军垦自给自足的可能性是完全不存在的。
随着盟军在吉尔伯特群岛周边六大机场相继完工,胡佛少将第五十七特混舰队陆续进驻。驻富纳富提机场的是第十一轰炸机大队司令部及第四十二、第四十三轰炸机中队;驻努库费塔乌机场的是第二十六、第九十八轰炸机中队;纳诺美亚机场是第二十七、第三十八轰炸机中队;坎通岛为第三九二轰炸机中队,第五三一战斗轰炸机中队和第四十六战斗机中队;贝克岛是第四十五战斗机中队和第一空勤中队。
随着上述航空兵力陆续进驻,美军一系列航空战率先打响。首先出场亮相的是波纳尔少将的第五十八特混舰队。8月23日,波纳尔亲率第一大队“约克城”号、“列克星敦”号航母,“考彭斯”号轻型航母,在1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10艘驱逐舰护航下驶出珍珠港。9月1日,抵达南鸟岛近海的波纳尔放飞了六个波次共275架舰载机,对岛上驻军和军事设施进行狂轰滥炸。日军7架一式陆攻机全被炸毁,机场跑道破坏严重,400桶航空汽油焚毁,超过85%的地面设施被夷为平地。战斗中美军2架“地狱猫”、1架“复仇者”被日军高炮击落。哈登中尉的“地狱猫”因发动机故障在海上迫降,被邻近1艘驱逐舰救起。虽然距日本本土尚有1125公里,但南鸟岛行政区划属东京管辖,美军的空袭在日本引起了极大震动。
9月中旬,波纳尔少将再次率第一大队远征吉尔伯特群岛。胡佛少将同时出动坎通岛和富纳富提的24架b-24、瓜岛的14架轰炸机协助作战,另有28架侦察机从坎通岛和富纳富提机场前往战场拍照。从9月18日凌晨到18时22分,波纳尔先后出动六波战机,向塔拉瓦投下80吨炸弹。一众无所事事的战斗机对一切可见的人员和目标进行扫射。塔拉瓦机场和地面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当天,美军对预定攻击目标马金和阿帕玛玛环礁各进行了一轮轰炸。
9月19日,美军陆基航空兵再次出动对塔拉瓦进行投弹。日军当然不会坐以待毙,18架战斗机从连夜修好的跑道上顽强起飞,与来袭的美军展开混战。其中10架被美军击落,美军也损失飞机4架。在两天空袭中,美军侦察机寻隙对塔拉瓦和马金环礁进行了系统航空拍照,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照片。日军在反击美军空袭时耗费的大量弹药得不到及时补充,算是美军空袭行动的一大意外收获。
得到美军大规模空袭吉尔伯特群岛的消息,古贺率联合舰队主力前往埃尼威托克环礁海域潜伏,试图偷袭美军航母舰队。但美军航母并不恋战,扔完炸弹,转身就走。古贺只好再次率队返回特鲁克。随后,他下令撤走了塔拉瓦的全部飞机。
之后受命出击的是波纳尔少将第一大队和蒙哥马利少将的第三大队。10月5日、6日,突然出现在威克岛近海的美军航母“埃塞克斯”号、“邦克山”号,“约克城”号、“列克星敦”号,轻型航母“独立”号、“考彭斯”号先后出动舰载机738架次,对威克岛日军发起了六轮轰炸。美军护航战列舰和巡洋舰肆无忌惮地驶近滩头,对岛上日军设施倾泻炮弹。67架日机在空战或在地面被摧毁,日军机场和地面设施遭到严重破坏。这是开战以来,美军首次出动6艘快速航母协同作战。
鉴于美军舰队实力强大,古贺不敢轻举妄动。一直等美军撤走10天后,他才在10月17日象征性地率主力舰队从特鲁克向马绍尔群岛方向追击,和上次一样毫无结果,白白浪费了不少燃油。此后因布干维尔岛战事紧急,随着栗田第二舰队、小泽第三舰队陆续前往拉包尔增援,古贺的目光完全被吸引到南太平洋去了。
你去我也去!在哈尔西的请求下,尼米兹命令蒙哥马利少将率第三大队南下,支援谢尔曼少将的第四大队。随后就有了美军航母对拉包尔的两轮空袭,不但在最困难时给了哈尔西雪中送炭般的帮助,也为美军在中太平洋的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小泽第一航空战队在战斗中被彻底打残,已经无法顾及中太平洋的作战。随后,古贺从马绍尔群岛抽调陆基战机增援拉包尔,大大削弱了日军在中太平洋的航空力量。
随着“电流行动”进入倒计时,美军陆基航空部队的空袭行动在11月上旬进入高潮。11月13日,18架b-24重型轰炸机从富纳富提出发,向塔拉瓦投下了15吨炸弹。14日,9架b-24再次空袭了贝蒂奥。同日,美军首次对马绍尔群岛距马金最近的米利环礁发动了空袭。因距离较远,20架受命攻击的b-24只有9架飞抵目标上空,在机场跑道上投下了4吨炸弹。一个令人欣喜的现象是,美军空袭过程中只受到地面炮火反击,无1架日机起飞迎战。
看到日军几无还手之力,11月15日,美军将空袭行动扩大到了马绍尔群岛的贾卢伊特环礁。17架重型轰炸机投下的炸弹将该岛水上飞机基地和潟湖里停泊的舰只炸得一片狼藉。另有8架b-24空袭了米利和马金环礁。除地面稀疏的防空炮火外,依然没有1架日机起飞迎战,美军的空袭犹如投弹练习。
美国人简直得寸进尺,太不把“皇军”当盘菜了。11月16日,他们甚至将手伸向了马绍尔群岛的核心岛屿夸贾林环礁。所幸因为距离太远,出击的20架美机只有1架飞抵目标上空扔下炸弹。其余未能找到目标的美机不愿带弹返航,拐路将炸弹扔到了贾卢伊特和塔拉瓦环礁的日军头上。另有6架b-24奉命轰炸马洛伊拉普环礁,因当地乌云密布无法投弹。这次日军终于升空战机,试图与美军格斗,出于天气原因,双方擦肩而过,各回各家。
此时,美军南北两大战斗群已经接近了攻击目标。为配合舰队的海上行动,胡佛于17日再次出动20架b-24,对塔拉瓦、米利、马洛伊拉普等地日军机场实施压制。美机在马洛伊拉普环礁上空遭到了日机的阻击,1架飞机受伤返航,途中在贝克岛机场迫降。
11月18日,终于再次轮到美军航母舰载机登场亮相了。当天凌晨,波纳尔少将率第一大队驶抵瑙鲁岛近海。清晨,3时和6时,美军18架、20架“地狱猫”飞临瑙鲁岛上空,对岛上日军进行扫射。8时之后,由30架“地狱猫”护航的庞大攻击机群飞临岛屿上空,一口气投下了90吨炸弹。日军地面设施损毁严重,3架轰炸机被炸毁在地面上,升空迎击的4架零战被美军彪悍的“地狱猫”悉数击落海中。停泊在码头上的1艘小型舰艇中弹起火,最终沉没。
19日,在海军侦察机引导下,胡佛的b-24重型轰炸机再次轰炸了瑙鲁岛,日军机场和码头设施全部陷入瘫痪。在随后美军对吉尔伯特群岛三大目标的进攻行动中,它们只能沦为尴尬的看客。
同日,从富纳富提和努库费塔乌机场起飞的19架b-24再次向贝蒂奥投下了10吨炸弹。从纳诺美亚机场出发的31架轰炸机向马金环礁投弹23吨。但比起航母舰载机的表现来说,陆军的攻击不过是小儿科而已。美军舰载机当天大举出动,向马金环礁投弹95吨,向贝蒂奥投弹69吨,日军在布塔里塔里岛仅存的4架水上飞机悉数被炸毁。眼看日军空中力量被全被摧毁,中午时分,美军一众巡洋舰和驱逐舰索性抵近海滩,向贝蒂奥倾泻无数炮弹后转身扬长而去。
为了彻底掐死马绍尔群岛对吉尔伯特群岛的增援,当天波纳尔少将率第一大队沿马金环礁西北航行,一路挺进到两地海路中点附近,随后出动庞大机群对贾卢伊特和米利投弹130吨,导致两岛电力中断,机库燃起冲天大火,许多建筑被夷为平地。米利机场跑道被彻底摧毁,潟湖里停泊的3艘小型舰艇被击沉,7架日机被炸毁在地面上。
一系列空袭导致日军中太平洋航空兵力几近枯竭。为了抵御美军空袭,守岛日军只能徒劳地对空放炮,最终导致弹药严重不足。对美军暂时还没顾上的马绍尔群岛来说,守军还能指望本土随后运来弹药,但马上将面临攻击的吉尔伯特群岛就完全不一样了。从11月13日到19日,塔拉瓦守军共耗费127毫米炮弹1437发,剩余3290发;75毫米炮弹1312发,剩余1345发。耗费最多的是13毫米机枪弹,塔拉瓦耗费51160发,仅剩14903发;马金消耗9100发,剩下可怜的2400发。当时一名在吉尔伯特群岛视察的日军特派员向东京大本营高声疾呼:“速速向塔拉瓦和马金补充13毫米重机枪子弹!”他喊得显然太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