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九章 关系缓和
作者:慕容锦夜      更新:2022-03-25 23:43      字数:3441
  瑾妃的面孔坚定异常,丝毫不为所动。
  她今日就是要教会徐若初,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后宫之中,人善被人欺,若要生存下去,就必须迈出这一步。
  只有你强了,别人才不敢那么明目张胆地欺负你!
  那些贵女们自然没有想到,瑾妃竟然会这般帮着徐若初说话,一时间气得脸色铁青,可是不甘心却也没办法,这瑾妃虽然常年居住在山中,但毕竟还是深得皇上的宠爱的……
  碍于瑾妃的压力,众贵女只得败下阵来。
  “靖王妃,是贵女们做错了。对不起,还请靖王妃大人大量,就饶过我们这次吧。”
  虽然嘴上道着歉,可是贵女们的心里,对徐若初却是恨得更加的牙痒痒。
  徐若初也没有想到。这老夫人竟然会这般帮着自己,心中忽然也明白过来,其实……瑾妃并非真的厌恶自己……只是因为晨靖宇娶了门不当户不对的她,心气不顺罢了。
  想着,徐若初便看向瑾妃,柔柔地笑着:“儿媳谢过母妃!”
  “哼!”瑾妃仍旧捻着佛珠。嘴里轻轻地哼了一声,然后问道:“靖王妃,你可记住了。咱们靖王府的人,可绝容不得他人欺负。不管是谁,绝对不能退让,因为这不光关系到你徐若初一人,更关系到咱们靖王府和皇家的颜面!”
  瑾妃说完,又恢复了之前对若初的冷漠神色,转身走进了佛堂,继续敲起了木鱼。
  而徐若初在瑾妃的身后会意道:“是,儿媳谨遵母妃旨意。”
  ……
  入夜。
  这山中寒寂。
  山风将窗户吹开,徐若初睡眠浅。便醒了。她起身将窗户关上,不过片刻,肩头就冻得发抖。
  “也不知母后的屋子里炭火可够旺?”
  徐若初忽然想到,这山中的寺庙可不比宫中,入了夜,瑾妃的身边也没个人照料,瑾妃年迈,身子又薄,这若是给冻着了……
  想到此处,徐若初便赶紧披上披风,拿上一盏手提灯笼,在黑夜中朝着瑾妃的房间走去。
  静悄悄地开了门,徐若初放下灯笼,小心翼翼地替瑾妃将被风吹开的窗户给关上,伸手探了探炭炉,炭火已经快要熄灭了,整个屋子里,像是冰窖一样冻得渗人。
  徐若初赶紧又往炭炉里加了炭,忙碌了好一阵,等到炉子重新热起来,房间里重新有了些暖意,这才放心地轻轻地退了出去。
  房门关上的时候,床上的人影轻微地动了动,瑾妃的嘴角缓缓地露出一抹笑意……
  这山上的温度早晚温差太大。
  昨夜那般冷冽,今日起床,却又是艳阳高照了。
  徐若初正在梳妆,打算一会儿去佛堂陪母妃一同念佛,可就在这个时候,夏眉那丫头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
  “小姐,小姐,不好了不好了。”
  夏眉跑得急,上气不接下气的,眉头紧紧地皱在一起。
  “怎么了?”
  这丫头,怎么越来越慌张了?徐若初不禁失笑,往发丝里插上一根木簪子,就朝着夏眉问道。
  夏眉扶了扶胸口。气稍微顺了些,赶紧说道:“小姐,今日一早夏眉按照您的吩咐,去瑾妃娘娘的房中伺候瑾妃更衣,可是瑾妃娘娘她却……却躺在床上,面色白得很,任凭奴婢怎么叫,瑾妃娘娘就是不醒啊!”
  “什么?竟有这样的事?”
  徐若初一听,也是吓了一跳。她赶紧跟着夏眉一同去到老夫人的房间,却见老夫人果然如夏眉说得那样,就那么静静地躺着,动也不动一下。
  “请大夫了吗?”
  “小姐,夏眉已经派人去请了。另外,我还托人捎信给靖王殿下了,想必王爷此刻已在来的路上了。”
  夏眉终于不那么慌张了,一板一眼地回答着若初的问题。
  “嗯。”
  徐若初应了一声。
  她在瑾妃的床边坐了下来,伸手摸了摸瑾妃的脸,烫的很。老夫人风韵犹存的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眉头紧蹙着,像是被病痛煎熬着。
  “夏眉,快去准备些开水来。再给夫人准备些热姜茶。”
  徐若初猜想,这老夫人只怕是昨天夜里受了寒了,得赶紧用热水给老夫人驱驱寒才是。
  虽然她并不懂医,但是这些最起码的照顾人的常识,若初倒还是知道一些。
  不管怎样,她得在大夫赶到之前,先将瑾妃的体温控制住,不然这高烧不退的,谁能受得了啊!
  ……
  一番忙碌之后,瑾妃喝下了姜茶,身子得到了舒缓,眉头也不再像之前皱的那么紧了。
  正在这时,夏眉派人下山去请的大夫终于到了。
  而一同出现的,还有许久未曾见面的靖王殿下。
  晨靖宇一身的风尘仆仆,却面露微笑,朝着徐若初缓步走过来。大掌用力地将她拥进自己的怀里。
  “若初,本王好想你。放心吧,母妃肯定没事的。”
  感受到徐若初的挣扎,晨靖宇立刻明白,这个女人在担心着什么,他把她揽得更紧了,低声地安慰她。
  徐若初的眼眶不禁有些湿润起来。
  她低低地说道:“对不起,晨靖宇,我太笨了,没有照顾好母妃。我真是太没用了。”
  看到老夫人病怏怏地躺着,徐若初的心里真的不好受。她想,若是昨晚她一直留在老夫人的房中照应着。也许老夫人就不会感染风寒了……
  “不许你这么说。若初,你做得很好了。”
  晨靖宇放开她,摸着她的脑袋柔声安慰着。这些日子以来,若初虽然不在自己的身边,但是他却是派人在寺庙中暗自保护着靖王妃和母妃的安全。
  而这几日发生的事情,也全部都一字不落地传入了晨靖宇的耳中。对徐若初的,除了爱慕,想念,更多了一份心疼。
  这个女人,竟然能为他做到如此地步。
  “好了,咱们快点进去看看母妃怎么样了吧?”
  晨靖宇建议到,然后便揽着她的肩头,二人并肩往房间里走去。
  大夫正好替瑾妃把完脉,开了药方子,交到夏眉的手里,看到靖王爷和靖王妃走了进来,便说道:“见过靖王爷,靖王妃。老夫人的病情并无大碍。只是这山中夜风起的急,夫人夜里受了寒,高烧不退,夫人的身子骨又弱,这才导致的昏迷。”
  这时,那大夫又望了徐若初一眼。缓缓说道:“不过好在靖王妃处理得当,给老夫人喂下了暖胃的姜汤,这对老夫人的并且是极好的。靖王爷,您可真是有福气啊!”
  “是。本王谢过大夫了。夏眉,替本王送大夫下山。”
  听到这大夫的话,晨靖宇将徐若初揽得更紧了。他眼底对徐若初的宠爱和赞许更甚。他心里有好多的话想要对若初说。
  只是,现在不是时候。
  “是的,王爷。”
  夏眉福了福身子,便微笑着送那大夫往山下走去。
  夏眉下山,很快便按照大夫开的方子将药抓了回来,徐若初二话不说就拿了去,独自一人去厨房借了小锅,亲自给老夫人煎药。
  夏眉想要阻止,晨靖宇却拦住了她,他定定地望着那个什么事都想为母妃亲力亲为的女人,唇角满是笑意。
  “夏眉,让你家小姐去吧。”
  晨靖宇清楚的很,若是不让徐若初亲自去伺候母妃,她这个心里怎么能放得下?而且,他的心中另有盘算,若初对母妃这般好生相待,悉心照料,想必母妃这一病,心中对若初的芥蒂也能消除不少……
  若是能够看到若初和母妃之间的和睦相处,母妃这病,也便病得值了。
  ……
  接连数日,徐若初都是每日亲自熬了药,再端到老夫人的房中,小心翼翼地喂老夫人喝药。
  每天从睁眼到闭眼。只要是和老夫人有关的事情,徐若初必定躬自亲为,事无巨细。
  别说是晨靖宇和夏眉了,就连这庙里的那些尼姑,都不由得对靖王妃改观了。
  甚至,老夫人看向徐若初的眸子里也不再像当初那般冰冷,充满挑剔和嫌弃,反而,多了一丝温柔。
  这一日,徐若初给老夫人喂完药,刚要离开,老夫人却一把捉住若初的手腕。
  “母妃……”
  徐若初诧异不已。
  “若初。你坐下。母妃有话对你说。”
  老夫人这次偶感风寒,却并没有以往那般难受,这徐若初虽说是出自将军府,那舞枪弄剑的地方,可是这心却是极细的,照顾得她没有半点不适感。
  她对徐若初的观点,也改变了不少。
  徐若初依言坐下,老夫人紧紧地拉住徐若初的手,然后拿出一枚精致的锦盒来,她将锦盒交到若初的手上,眼里闪着笑意,说道。
  “打开瞧瞧。”
  徐若初将锦盒打开,竟是一只通体碧绿的翠玉镯子!那花色,那色泽,明眼一看便是价值连城!
  徐若初赶紧将那镯子要还给瑾妃,老夫人却固执道:“若初,收下它,这是母妃给你和宇儿的新婚礼物。你原谅母妃,这么晚才将这传世的镯子交到你的手上。”
  瑾妃原先因为徐若初下堂妇的身份,对她百般嫌弃,更不愿将这太后传下来的镯子交给若初,可是和若初的相处,时间久了,才发现若初并非像外界传言的那样不堪。
  甚至,瑾妃竟觉得这丫头,要比后宫之中的那些人,都要贴心。
  一番考察之后,瑾妃终于决定,将这么由太后传下来的送给儿媳的镯子交给若初,也算是替皇家认了若初这靖王妃的身份。
  “母妃,您可千万别这么说。这镯子,儿媳收下了。”
  徐若初也明白这只镯子的意义非凡,她和瑾妃之间的芥蒂,就从这只镯子开始,一切就烟消云散了。
  她很开心,老夫人最终接受了她。
  “母妃,若初知道,母妃心善,之前对儿媳的种种考验,也不过是想替靖王的幸福把关,哪个做母亲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幸福呢?所以,您不管做什么,若初都能理解。”
  老夫人脸上的笑容更甚,她抬头摸了摸若初的头,满意地笑道:“若初丫头,母妃终于明白,为何靖王只肯为你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