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谋划夺取政权
作者:
红尘渡 更新:2022-03-24 11:21 字数:2053
罗通率领逐郡十万兵马出战,文武王却是亲率百万大军而来,一眼望去,全是人,在人数上被碾压,若是常人,必然心虚,可罗通是罗成之子,陈毅义子,岂会惧怕。
“文武王,你竟敢背叛夏王,起兵谋反,就不怕被诛九族吗?”罗通喝声道。
按照唐律,但凡是谋反者,皆会被诛九族。
文武王大声道:“夏王若在,本王绝不敢谋反,可夏王离开已经十年了,十年未归,怕是早就死在了异国他乡,属于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罗通,你区区十万大军,是抵挡不了本王百万大军的,你若是肯投降,本王封你为大元帅,统帅百万大军。”
罗通冷声道:“我罗通岂会跟你这个乱臣贼子同流合污,想要入我中原,先打败我。”
“炮兵准备。”
炮兵出列,推出了二十门红夷大炮。
“红夷大炮,本王虽然没有红夷大炮,却是有火药。”文武王冷笑一声,根本不惧红夷大炮,这些年来,他一直在命人暗中研制火药,经过无数次失败,终于研制出了火药,有了这个秘密武器,他才敢起兵谋反,攻打中原。
一声令下,大军中数架投石机开始投射火药,投入罗通大军中,轰!火药爆炸,瞬间炸死数人,威力虽然比不上红夷大炮,可杀伤力依旧惊人,超越了任何的冷兵器。
砰砰砰!
一颗颗炮弹轰入新罗百万大军中,爆炸连连,炸死了无数新罗士兵。
“布阵。”
罗通下令布阵,布下锥形阵,骑兵冲锋,陌刀手,长矛步兵压后,弓箭手打辅助,一轮接着一轮的箭雨射出。
“放箭。”文武王下令放箭,一阵箭雨朝罗通大军射去,百万大军冲杀。
罗通英勇无比,身披白色银甲,手握银枪,仿佛另一个罗成,丝毫不减他爹当年的雄威,英勇杀敌。
“罗通,我来战你。”文武王麾下先锋金世宗持刀朝罗通斩去,一道刀气呼啸而出,罗通连忙避开,一枪朝金世宗刺去。
金世宗也是二流高手,刀法精湛,刚猛,却是龙虎武馆的刀法路数,文武王派出了不少资质极佳的人进入中原武馆,拜师学艺,金世宗就是其中一人,还是那批人中的佼佼者,武艺超群,跟罗通不相上下,一时间胜负难分。
罗通一枪刺伤金世宗,金世宗不顾伤势反击,一刀斩出,斩伤了罗通的手臂,而他麾下大军却是溃败,根本无法抵挡新罗百万大军。
“撤。”
大喝一声,下令撤兵,大军迅速撤退,回到了城内,严守城池。
“攻城。”文武王却是得势不饶人,率领大军攻城,投石机不断投射火药,轰炸城池,大批士兵拿着攻城梯冲上前,将梯子搭在城墙上,迅速往上爬,城楼上的士兵放箭射杀,展开一场攻防大战。
文武王起兵谋反,派兵攻打逐郡的消息很快便传了出去。
“大胆文武王,竟敢起兵谋反,攻打我罗通侄儿,我尉迟恭要一鞭子打爆你的脑袋。”火爆脾气的尉迟恭得知此消息,顿时就如火山爆发,立即前往军营,调集大军支援逐郡。
秦琼,程咬金等诸王也纷纷派兵支援,根本不需要内阁下令,内阁也没有资格命令他们,内阁只负责治理国家,而打仗这些事自然得仰仗他们。
各路大军支援逐郡,兵力加起来虽然还比不上新罗百万大军,却是也差不了多少,若真打起来,新罗那百万大军根本就不是对手,毕竟那百万大军是杂牌军,而秦琼等人的大军却是正规军,他们也一直在走陈毅的精兵强将的路子,兵力虽然不多,顶多也就十万,可却是训练多年,个个都是精兵强将。
皇宫,大兴殿。
“陛下,告诉你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武媚娘朝李治道。
李治正在练习书法,一副文人的模样,他放下手中的笔,道:“媚娘,什么好消息,让你如此高兴,你做事一向庄重,朕还是第一次见你如此激动。”
武媚娘道:“潮州文武王起兵造反,恢复了新罗国的国号,率领百万大军攻打逐郡,秦琼,程咬金等诸王已经出兵。”
李治意外道:“文武王竟敢起兵谋反,他难道就不惧夏王之威。”
“夏王若在,他就算有再大的野心也不敢谋反,可夏王离开中原已经十年了,至今未归,或许已经死在了异国他乡,文武王突然聚集百万大军,必然早有图谋,节度使朴正解之死也必然跟他有关。”
武媚娘眼中露出一抹勃勃野心,道:“他起兵谋反,却是给了我们机会。”
李治虽然文弱,却不傻,知道了她的言外之意,开口道:“媚娘是想要趁机夺取政权。”
武媚娘跟李治是夫妻,夫妻一条心,道:“不错,如今各郡兵力空虚,我们可趁机发动政变,夺取政权,恢复帝制,到时你就是真正的皇帝。”
李治道:“父皇当年被夏王剥夺了皇权,皇帝成为了一个象征,最终郁郁而终,我李氏沉寂多年,如今这个机会千载难逢,我当夺回李氏江山,告慰父皇。”
一改之前的文弱,眼神变得刚毅,露出了帝王之势。
武媚娘道:“要发动政变,夺取政权,魏征和刘文静二人是最大的阻碍。”
李治点头道:“不错,魏征和刘文静二人执掌内阁多年,天下诸多官员皆是出自他们门下,虽然我们有士族支持,可寒门也不可小觑,朕摆下宴席,邀二人前来赴宴,然后将他们二人囚禁,你再趁机夺取政权。”
“只能如此了。”武媚娘赞同李治的意见,魏征和刘文静二人却是不能杀,一但杀了,那天下诸多士子必然暴乱,到时事态一发不可收拾,李氏江山也会岌岌可危。
二人商议好了对策后,武媚娘离开大兴殿,留下李治一人,李治提笔在纸上写下了一个忍字,他父皇一直教他隐忍之道,终于隐忍到了李氏翻身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