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解密短刀
作者:蓝调浪漫      更新:2020-07-25 01:19      字数:2034
  秦岭探秘最新章节!
  大家刚端着茶杯坐定,威威就急迫的开口说话了,“老支书,听了您的讲述,我才知道自己原来是光荣的大顺军后裔!那么接下来,您该讲讲我们的那把刀是怎么回事了。还有,为什么你们依旧在这深山里过着世外桃源的日子,我家就搬出去了呢?”
  “好吧,不讲这些,你心里肯定有个解不开的疙瘩,哪我就接着继续说!”老支书给火里添着柴,继续接着往下讲,“当年的田见秀将军是大顺的一品武将,那么他手下的赵世武将军就是二品战将,赵世武将军手下又有三元大将,分别姓刘、魏、孙,他们都属于大顺军的三品武将。刘将军就是我们家先祖,你呢,肯定是魏将军的后人了。留传下来的这把刀就是将军们当年的佩刀,也是身份的象征,一共有四把。赵将军等级高,二品武将佩剑,所以他们家传下来的,除过一把跟我们一样的刀,还有一把能削金断玉的长剑。”
  “晕死了!原来我手里的这把刀这么有来历,说来都成几百年的古董了!早知道这样,我的刀鞘就不换了啊!”威威不由得失声喊了起来。
  “呵呵,没关系,你新换的刀鞘确实比以前的好看嘛。”老支书微笑着安慰他,他继续给威威讲后边的故事,我们都好奇地仔细聆听,“这支大顺军的后裔始终在深山里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时光荏苒,一晃就到了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初,那个时候,全国解放了,大家迎来了新中国。一九五零年,陕西省刚解放,柞水县政府得知,在这深山里尚有一个与世隔绝的山寨,于是,他们将这一情况向上进行了汇报,不久,上边就派来了一支工作组。
  工作组其实主要由解放军组成的,他们身同时身兼‘清匪’的重担;那个时候新中国刚建立,很多地方的确有遗留的匪患。工作组一到山口就遇到了武力阻拦,想直接进山很困难。但解放军的工作组智慧过人、非同一般,他们事先已经从外界了解过‘鲍旗寨,’得知这个寨子虽然长期闭关自守,但历来从未有过在山外烧、杀、抢、掠的不良记录,不同于土匪之流,所以他们并没有来硬的,而是展开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工作组的宣传没有白费功夫,逐渐使村民们都了解到:全国已经解放,劳动人民已经推翻了头上的三座大山,翻身作了国家的主人,全国万里江山一片红,各地都在轰轰烈烈的进行整改,已经全面开始建设新中国。
  人民能翻身做主,这不是闯王和大顺军将士们当年的共同愿望吗?这无疑是天大的喜讯啊!鲍旗寨里的人们动心了。但是,动心归动心,为了万无一失,村子里威望最高的赵、刘、魏、孙几家就组织大家开会讨论。讨论的结果是:出于安全考虑,先派出两家人迁至村外,以验证工作组宣传内容的真实性。选来选去,最后决定派出的一家是你们魏家,另一家是孙家。之所以选你们两家是有原因的,其一,你们两家都是大顺军将领之后代,在寨子里威望高,有代表性;其二,你们孙魏两家世代交好,相互联姻,不是魏家姑娘嫁到孙家,就是孙家姑娘嫁到你们魏家,所以一起迁出后,也相互有个照应。你们家迁至蓝田的白鹿原上,孙家,则迁至周至县楼观镇的鹿角村。”
  “鹿马村?孙家?哪不就是你家吗?”老支书讲到这里,威威突然盯着听得出神的执着说。
  “她,是孙家后人?”刘支书惊愕地问。
  “没错,她是我表妹就姓孙,我奶奶也姓孙,是她亲亲的姑奶!”
  “呀!真是有缘啊,想不到今天你们魏、孙两家的后人能同时回到这故居里!”老支书感慨万千的说。
  “听老支书讲到后边,我也感觉越来越像这么回事;我家里也还真有这么一把同样的刀,父亲早些年就交给我哥哥保管了。”一直沉默不语的执着开口说话了。
  “嗯,真是意想不到啊!你们两家迁出去后,不久传回了消息;外边的世界果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劳动人民当家做主了,全国各民族团结一致、已经如火如荼的开始搞新中国建设。于是,‘鲍旗寨’就彻底拆除了通往寨子道路及寨子周围的所有机关陷阱,一寨子人喜气洋洋、大张旗鼓把工作组迎进了山寨。
  ‘李自成是代表农民利益的,’这是**的话,他对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有过高度的评价。工作组进山寨后一了解,才知道这里的人们都是当年大顺军的后裔,寨子里里没有地主也没有土豪,家家根正苗红!于是军民皆大欢喜,他们指导村里成立了村委会,进一步作了一些宣传教育工作后就撤走了。现在村子里不少墙上的那些红字标语,就是当年他们搞宣传时留下的。我是这村里的第二任村支书了,改革开放后,村里的青壮年都不愿意在村里窝着,多数都外出打工,剩下的都是留守的老、弱、病、残,呵呵,如果有人接班的话,我这把年纪早就不是村支书了。至于搬出去的你们两家,肯定是不用再搬回来了。”
  至此,老支书讲完了‘鲍旗寨的’由来和相关历史故事,我忙给他敬上一根烟以示感谢。
  闯王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轰轰烈烈的推翻了大明政府,又持续了将近二十年艰苦卓绝的抗清斗争,最终悲壮的失败。他们的幸存者,为了求得生存,二百多年来,命运迫使他们不得不祖祖辈辈隐居在深山,默默地过着和“鲍旗寨”人民一样的生活。想起这些,令人钦佩、惋惜之情兼而有之,不由得感慨万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