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大旱
作者:
银十两 更新:2022-03-13 22:50 字数:2072
苏黎若带妇人去看了孩子,两个孩子并排躺在床上,睡得很香甜。
小圆见苏黎若过来了,放下了手中的布巾,低声道:“公主,孩子已经喝过药了,烧已经开始退了。”
“好,你好生照看。”
苏黎若吩咐道。
妇人迫不及待的扑倒床前,看见自己的孩子平安无事,算是从鬼门关捡回了一条命,顿时感激涕零,长跪不起。
“贵人的大恩大德,我一辈子都记着……”
“好了,你先别跪,吃点东西去吧。”
妇人因为长期饥饿,脸色很难看,一跪下就头晕目眩,还是小圆看着急忙拉了一把,才险些没有一头栽倒在地上。
苏黎若带着她去了耳房,早就摆好了一桌子的简单饭食。
因为苏黎若叮嘱过,这人饿了许久不能一下大鱼大肉的吃,厨房做的都是清粥小菜,易克化的食物。
虽然简单,但妇人却忍不住肚子咕咕叫了起来。她有些羞赧的看着苏黎若,苏黎若微微一笑:“快吃吧。”
那妇人才开始吃饭。吃的速度很快,几乎是狼吞虎咽。
她已经很久没这样吃饱饭了。
苏黎若一直等她吃饱,才开口问:“你们是从哪里来的?”
妇人道:“农妇从南边茂州来。”
苏黎若奇道:“茂州?那不是个繁华富庶之地吗?你们为何要千里迢迢来京城?”
妇人惨淡一笑:“富庶?贵人可知,茂州已经大旱半年有余,粮食颗粒无收,我们实在是吃不上饭了,才会拖家带口的跑出来,求生路。”
苏黎若紧紧地抽起眉头。
不应该啊,茂州大旱半年有余?为何京城没有得到一点消息?
难道是茂州的官员怕降罪,把这个消息封锁了?那不应该任由茂州百姓跑出来啊?
疑惑重重。
“你们茂州的父母官是谁?”
妇人想了想:“茂州知府是位姓周的大人。”
姓周?莫非是她知道的那个周志安?
那人虽然算不上绝世好官,但也算是问心无愧的一个人,怎么这样人命关天的事情,要欺瞒京城呢?
苏黎若想了想,又问:“你们从家里离开时,有没有受到什么阻拦?”
妇人道:“说实话,我们一开始并不想背井离乡,总觉得只要守着家里的几亩地,总会有转机的,朝廷不可能不管我们的。”
苏黎若心想,朝廷压根儿就不知道这回事儿!
“还是我们的知县,让我们都离开茂州,各自谋生路去。”
知县?
“是只有你们一个县跑出来了,还是……”
“逃难路上,也遇见了许多临县的,据他们所说也都是他们的知县劝他们离开茂州的。”
疑团越来越大。
一个县劝自己的百姓离开,还能说是巧合,但几个县都如此,那就应该是更高级别的知府下的令。
只是周志安为什么要下这样的命令?哪个知府会赶着自己的百姓离开自己的属地呢?
苏黎若百思不得其解。
这时,底下人来报:“公主,世子爷寻您有事。”
苏黎若被打断了思绪,也不再想了。
“你吃饱后,可以好好睡一觉,我叫人领你去你孩子旁边的房间,你不必担心。孩子有府中下人照看,你只管养好自己的身体。”
妇人依旧是千恩万谢。
苏黎若回了卧房,一进门就看见上官锦在穿衣裳,穿的是平时进宫的行头,问道:
“你要进宫?”
上官锦回过头来看着她,面色凝重:“是。我打听到南边的茂州大旱半年有余,但京城却一点消息都没听到,我要进宫问个明白。”
苏黎若拦住他:“你这样贸贸然进宫,万一打草惊蛇怎么办?”
上官锦疑惑道:“打草惊蛇?”
他停下了动作,拉着苏黎若,急切的问道:“你都知道什么?”
“刚才我问了那妇人一些事情,”苏黎若看着上官锦,道:“我怀疑,是茂州知府周志安,蓄意让这些灾民入京的!”
上官锦拧眉道:“周志安?是他?”
他与周志安有过几面之缘,知道这算是个正派的人,那么便不太可能是他为了政绩压下了灾情,那么……
他的目光倏然锐利,惊道:“是谁如此大胆!”
他想到了。
如果不是周志安隐瞒不报,但京中却没有得到半点消息,那么就只可能是,有人收到了周志安的折子,却暗中拦下了这道人命关天的折子!
这样一切就都有解释了。周志安一定见迟迟没有回信,写了许多道折子,却如石沉大海,他知道可能是出了问题,也许猜到了有人故意隐瞒不报,才会出此险招,下令让百姓各自谋生去。
他一定知道,这么多人,一定有人会奔着京城而来,到那时,京中就一定会知道茂州大旱,那人再想隐瞒,也瞒不住了。
上官锦想明白了这一层,气的当场摔了杯子,恨道:“若让我知道是谁在背后捣鬼,定把他千刀万剐!”
苏黎若握着他的手,低声道:“我恐怕……是……”
上官锦看着她欲言又止的神色,猜到了。
“你说太子?”
苏黎若点了点头。
皇帝最近身体不太好,加上太子最近很安分守己,一直没搞事,皇帝看他很顺眼,便让他更多的参与政事,很多地方上递上来的折子都是先过了太子的眼,才拿到皇帝那边去的。
所以,能把周志安的数道折子都牢牢地压下来,也就只有这位能做到了。
上官锦怒道:“他是太子,这天下的子民迟早都是他的,他到底想干什么!”
苏黎若冷笑一声:“他或许不这么想。陛下待你亲厚,他从前多少次因为这个与你针锋相对?”
上官锦苦笑道:“真是个草包!我与陛下再怎么亲厚,陛下再怎么信任我,我到底也还是姓上官,他姓帝,是皇家正统的太子,他只要不犯下天怒人怨的大罪,谁能撼动他半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他们看得清楚,太子帝澈轩却始终惶恐,他怕皇帝更中意比自己厉害的多的上官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