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叫嚣
作者:牧野少年      更新:2022-03-04 03:15      字数:2115
  “……本来就是小打小闹的,这么一来,把棺材本都折进去了。这不,想回来看看,起码找个路子,不至于在这个冬天倒毙于风雪中不是。”
  吴爷忙道:“自然不会的。达兄家大业大,小小挫折动摇不了您的根基。您可有什么打算,我或许能为您留意一二。”
  这么聊起来,吴爷便顾着去抓紧达明志可能带来的生意,却没注意到自己被岔开了话题,到底没打听出来许韧等人的底细。
  许韧和舒德音都没怎么在意他们的寒暄,达明志方才的应对还不错:既没有把他知道的所谓“身份”拿出来炫耀贴金,也没有胡乱编造掩饰。
  又有那南边来的任公子,左右看看都觉得这几人非池中物,不忍心冷落了他们,转着拇指上的玉扳指过来了。
  “这位公子,在下姓任,江南丝绸大家任氏的嫡脉第三孙。不知可有这个荣幸,坐下来和公子交个朋友?”
  舒德音扬眉:“江南丝绸大家?可是绣坊开遍大晋、旗下绣女无算的千绣坊?”
  任公子骄矜里带了些许的自持,笑问舒德音:“小姐知道千绣坊?”
  舒德音看许韧一眼,许先生便请任公子坐下:“某姓许,名韧。这位是我的未婚妻,她对于丝绸织布一途很有些兴趣,对千绣坊更是久仰大名。”
  于是,在吴爷反应过来之前,竟是任公子先同许韧等人搭上了话,相谈甚欢的模样,好似随时能谈成一宗大买卖。
  吴爷面不改色,只笑得更殷勤,插入了话题中。
  “任公子出身丝绸大家不假,只是到了西北,却不是将江南的丝绸织绣带来,而是要将西岐的马匹带到南边去。”
  所以你们感兴趣的东西,人家任公子未必就有。不如来问我呀,问我呀,我什么都能撮合!
  舒德音抬眼看看吴爷,抿抿嘴,小小声问达明志:“达大哥,这位,便是把那西岐骗子介绍给你的中人么?”
  说是小声,可大家都挤在桌边,打量谁耳朵聋还是怎么着?
  那吴爷赶紧叫屈:“可不敢领这个名声!当日达兄寻卖家,本来是找了我居中留意的。谁知道他从前的卖家给递了消息,介绍了那人……唉,”他拍拍达明志的肩膀,也算是宽慰于他,“花钱买教训,谁不是这么过来的呢?咱惹不起,还躲不起吗?以后哥哥给你掌眼把关,哪有不能东山再起的道理?”
  舒德音险些笑出声来:这些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反正只要话说得好听就是,哪管它是不是前言不搭后语?之前还说这点挫折对达明志而言,构不成伤筋动骨,这会儿就说到了东山再起了。一口一个“达兄”,可说起掌眼把关来,又先自认是“哥哥”,还不是要人信服了他的能为,日后最好不要自行其是?
  唯有许韧注意到她的转瞬即逝的表情,也有些好笑:他们都是自命清高的人物,其实要从这些市井草莽身上学的,还真是实用的智慧。
  他知道达明志不好替他代言的,起身和吴爷见过了,请他们都坐下,便道:
  “某在青州时,偶然听到了达兄的遭遇,一时不忿,便想来耀州看看。这一日走下来,只觉得这边市场不如别处说的热闹,反而很有些乱象。无怪乎达兄投告无门,只能吃个哑巴亏。某身上恰好有些银钱,倒想与那西岐‘贵族’做笔买卖,看他有没有能为,从我手里行骗!须知我大晋人,从来不是好欺负的!”
  满座鸦雀无声,连着一直留意这头的众人,一时间都失了语言能力:大晋和西岐针尖对麦芒的时候多了去的。可做买卖嘛,都是为了钱,就不讲那些民族大义的东西了。
  可眼前这个读书人,不光要把民族矛盾放到买卖里头,还要事先张扬出声,说他就要找喆擒部骗子的麻烦。
  这相当于什么呢?相当于小儿抱金过市,大喊着我生平最痛恨巧取豪夺之人,谁有本事就来夺走我的金银财宝,不然的话,你就是个孬种!
  人家能不来吗?不来才是傻子!
  他们往客栈走的时候,阿司上前来,挨着舒德音走着,余光在左右扫视:“二小姐,这一路走过来,至少有六七个人跟着咱们。”
  那些人,想来就是各方闻之心动的势力,倒不一定是喆擒部骗子,毕竟这块肥肉上面,也没写着喆擒部的名字不是?
  许寻峪莫名有些兴奋,他拉着舒德音的手晃了晃,安抚她:“姑姑不怕,甭管谁盯上了咱们,咱们身边有西北军呢!才不怕他们!”
  “那是!有西北军在,有未来的西北军小将在,姑姑才不怕呢!”
  只是这一回,应当用不上西北军吧?他们并不想弄到武力相对的份上,找回场子嘛!你骗过来,我骗过去,手段玩得有多脏,不就凸显出官府有多无能?
  舒德音拉着许寻峪,灵巧地躲避开一群牛马,牛马过处,热气腾腾的粪便在被冻硬的泥地上随处可见。
  许寻峪咧咧嘴,很是嫌弃:“好脏啊!难道没人来照管吗?”
  京城还有人扫大街呢,这样的地方,不更应该要保持整洁吗?
  是啊,但事实不是如此。因为一旦用上人来清洁了,就牵扯到费用问题:地方财政会出这笔钱吗?
  舒德音也皱眉:“像是泉州、广州这样的地方,还为了海运贸易,特特设了市舶司。耀州既然做了边市,便当照章办理才是。”
  许韧摇头,这是很难的。最重要的问题就在于:边市的税收根本收不起来。须知做海贸,码头上船进船出,那真的是车载斗量的财富。税收得再高,商人总还有牟利的空间。
  可与西岐的互市,更多的是为了促进两方边境民生的发展,是为了生活方式的互相影响,互通往来的货物很难达到坐地起价的程度。
  这样一来,对朝廷而言,它的政治意义要远远大于经济意义。既然如此,官府掌政治,把握好其中的分寸和平衡。哪里还需要专职部门来管贸易和经济?
  但关键就在于,朝廷这会儿很难意识到,经济本身,它就是一种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