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各有谋算
作者:终南道      更新:2022-02-26 19:06      字数:3299
  赵构心里虽然不喜罗汝楫在大朝会上对秦颂发难,但也不便于将喜怒直接表露出来,因为他是皇帝,而罗汝楫的监察之权便来自于皇帝的信任和授权。
  耐着性子听完众官员对于秦颂的联名弹劾之后,赵构面无表情的问秦颂:“秦卿可有什么自证?”
  秦颂一脸坦然的说:“臣无需自证或者自辩,若有罪,自有大理寺和刑部的官员给我定罪;若无罪,自证反倒显得欲盖弥彰。不过,既然罗御史在开年第一次朝会上掀起了弹劾官员的风潮,臣亦有实名弹劾之奏章上报!”
  说完话,秦颂从袖袋之中摸出一个早已准备好的奏本,双手递出,只等殿中宦官前来取走,面呈赵构。
  赵构将秦颂很镇定,心里便觉得轻松了许多,他就怕秦颂啥也不说,赌气之下直接撂挑子走人。
  宦官将秦颂的弹劾奏章送到御案之前,赵构拿起来翻阅一遍,脸色顿时黑了三分。
  在此之前,赵构的脸上并没有流露出什么喜怒之色。
  由此可见,秦颂的这封弹劾奏章肯定非同一般。
  “方御史,有劳你将这封弹劾奏章当堂大声的念出来!”赵构让宦官将秦颂的奏章送到另外一位侍御史方庭实的面前。
  大殿之中的御史,不止罗汝楫一人,既然是他挑头弹劾秦颂,那么秦颂的弹劾奏章便不能让他来念。
  秦颂虽然不是御史言官,但按照大宋的官制,他是有权力向皇帝检举揭发其他官员的不法之事的。
  方庭实在滁州的时候,曾与秦颂有过共事的经历,虽然时间较短,但正好是在处理孔彦舟匪军劫掠滁州的善后事宜,所以对于秦颂的观感比较不错,皇帝让他代秦颂诵读奏章,他便抑扬顿挫大声的念了出来。
  “建州知府封文晖阳奉阴违,贪腐不堪,对治下黎民极尽搜刮之事,敲骨吸髓仍不满足,任职以来变本加厉,日益甚之……暗中指示建州府兵伏击朝廷派出的调查官员,唆使不明真相的民众聚集反抗,再次祸乱瓯闽之地……封文晖此贼,罪大恶极,恳请朝廷速派大军前往建州平定事端,将其捉拿归案,明正典刑!”
  当方庭实诵读完毕之后,大殿之中一时无人言语,静的让人揪心。
  相比于罗汝楫的弹劾,秦颂这封奏章充满了杀气,不仅用词冷峻,而且入骨三分,不留任何的余地。
  如果说罗汝楫的弹劾对于秦颂属于近身肉搏,那么秦颂跟封文晖之间就是不死不休。
  少顷,勾龙如渊等年轻官员陆续站了出来,附和秦颂的弹奏,请朝廷立刻出兵。
  粗略数过去,支持秦颂的中、低层官员竟然有三十几人。
  这是在六部、枢密院和政事堂的各路大佬尚未开口发声的情况下形成的局面,足见秦颂在朝堂上的影响力也是不低。
  有人想在朝堂上保封文晖,所以采取围魏救赵的手段来打击秦颂,结果秦颂不上当,根本不玩自辩或者请辞的那些把戏,而是第一次弹劾便火力全开,摆出了跟封文晖决死的态度。
  赵构对于建州的情况有所关注,但没想到形势居然糜烂到了此种程度,更没有想到封文晖和他手下那些官员竟然胆大心黑到了这种地步,连朝廷派出的调查官员都敢截杀。
  虽然,秦颂没有把确切的证据呈报上来,但是赵构下意识的就觉得秦颂不会欺骗他。
  用虚假的证据线索来掩盖真实的事件,永远要比直接调查真相更加困难,建州的情况闹得如此之大,就算封文晖那帮人手眼通天,也绝对做不到滴水不漏。
  既然秦颂敢用如此严厉的语气上奏,那就说明他对建州的事情洞若观火,肯定掌握了大量真凭实据。
  赵构看着新上任不久的大理寺丞范宗尹,问道:“范卿,对于建州之事,你有什么看法?”
  范宗尹出班,沉声答曰:“臣在接手建州之事后,立即派出两位官员扮成商旅前往建州,如果一切顺利,如今应该送回初步的调查结果。然,两人离开临安后,犹如石沉大海,再无任何回应,只怕处境极其不妙,如此是否存活,尚未可知!”
  范宗尹没有给建州知府范宗尹是否有罪进行定性,但他的回答其实已经很能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不管建州知州封文晖是否挑唆当地民众造反作乱,但建州的情况必然不容乐观,甚至是非常危急。
  赵构决定快刀斩乱麻,不给参与大朝会的官员继续扯皮吵架的机会。
  “鉴于建州形势紧急,今日大朝会便到这里!退朝之后,政事堂、枢密院、兵部、刑部、大理寺相关官员前往选德殿商议国事。”
  说完之后,赵构便起身朝后走,离开了崇政殿,不给官员继续开口的机会。
  这样一来,无论是罗汝楫与十多名官员一起弹劾秦颂的事情,还是秦颂与数十名官员一起参奏封文晖的事情,便都没有什么具体的结论和处置意见。
  涉及军国大事,有资格去选德殿说话的官员,除了政事堂的几位相公,枢密使富直柔,和几个部的一把手,别人都得靠边站。
  皇帝已经走了,赵鼎等大佬也迈步往选德殿方向走,剩余的官员便各自散了,离开大内,前往各自所在衙署办公。
  罗汝楫的办公地点自然是在御史台,所以他也要离开崇政殿。
  秦颂的身份并未变化,依然是翰林学士,所以自然要回学士院。
  御史台不在凤凰山上的大内皇宫,而学士院却是在的。
  实际上,百官尚未全部离开时,皇帝便派了人前往学士院传话,让请秦颂去选德殿赞画军机。
  赞画不是诗歌名,而是一种职务。靖康之难前,太监出身的童贯担任宣抚使,马扩和赵良嗣为赞画,简称宣赞。
  赵构视秦颂为自己的军师,这种时候自然不会让秦颂在学士院里面坐冷板凳,哪怕是秦颂刚刚被御史当面仗弹过。
  秦颂赶到选德殿时,看到首辅赵鼎和枢密使富直柔正在争辩,几位副相和兵部尚书吕祉、刑部尚书折彦质、大理寺丞范宗尹等官员则闭口不言,作壁上观。
  秦颂一看情形不对头,进了殿门之后便老实的站在大佬们的最外侧,只要赵构不让他说话,他便做个扎嘴的葫芦。
  然而,赵构分明看见他已经进来,又岂能让他涉身事外?毕竟,有关建州的事情,秦颂是点燃导火线的那个人。
  “秦卿,关于建州之事,你有什么想法?”赵构直接问道。
  秦颂左看看,右看看,故作谦虚的说道:“此事有政事堂和枢密院的相公们做主,臣不敢置喙。”
  赵鼎恼了,训斥秦颂说:“别说那些没用的,建州距离临安不过数百里之遥,若是形势失控,会危及大宋之国本,你在谋划作战方面有一手,现在不是藏拙的时候!”
  吕祉也跟着赵鼎数落秦颂:“现在不是闹情绪的时候,在朝为官,谁还不被弹劾?你虽未曾到过建州,但兵部收集的各地山川地形资料,全都送给你阅览,现在不至于抓瞎!”
  有赵鼎和吕祉给秦颂送梯子,他自然不会退缩不前,于是马上走到大幅面的军事地图之前,抓起了铜质的指挥鞭,开始分析建州的军事形势。
  “三年之前,匪首范汝为在建州掀起民乱,导致瓯闽之地动荡不安,人心动摇。经过朝廷几路大军的联合围剿,虽然将民乱弹压下去,但死于混乱之中的民众人数并不算多。”
  “动乱之后,朝廷委派封文晖前往建州,本意是想让他收拾残缺,安抚民心,以免类似之事再度发生。然而,事与愿违,建州如今却再度发生民众作乱之事,导致朝廷和官府在当地民众中的威信荡然无存。”
  “想要平定建州之乱,必须三管齐下!第一,立即委派在建州民众心目中有威望的官员前往建州安抚民众,将封文晖取而代之。第二,从荆湖南路速调保靖军取道江西,直扑建州,进行平叛。第三,再派刚正不阿之官员前往建州,彻查封文晖等官员不法之事,给建州百姓一个交待!”
  参知政事孟庾首先质疑说道:“封文晖是否有罪,目前尚未有定论,若是派官员前往建州将他顶替,万一事后查出与他无关,岂不是有损朝廷威信,又使地方官员人人担忧惶恐,引起动荡不安。”
  秦颂马上反驳说道:“姑且不论封文晖是否有罪,作为牧守一方的朝廷官员,将百废待兴的建州治理得民乱再起,仅凭这一条,难道还不够将他罢官免职吗?”
  孟庾被秦颂噎的说不出话,气得脸色通红。
  范宗尹又问秦颂:“保靖军不过万人,有何把握可以平息建州之乱?”
  秦颂回答说:“建州多为山地,而保靖军的兵卒恰好擅长山地丛林作战,不怕瘴气,加之又有平定湖湘杨幺乱匪的经验,凭此一万兵马,足矣!”
  保靖军是秦颂一手创建起来的,既然他如此有自信,赵构和几位大佬也就相信秦颂的话。
  接下来,便是相应的官员人选问题。
  吕祉举荐了刘子羽的弟弟刘子翼,理由是刘子翼在封文晖之前担任过建州知州,而且是军政通才,加之刘家在崇安当地很有影响力。
  富直柔和孟庾等人表示反对,赵鼎和范宗尹支持吕祉,赵构最终采纳了吕祉的举荐。
  范宗尹向赵构举荐了监察御史何铸,赵鼎向赵构举荐了门下省左正言辛次膺,由这两人前往建州调查封文晖等官员的不法之事。
  没有人出言反对,自然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