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勾龙如渊
作者:
终南道 更新:2022-02-26 19:01 字数:3484
秦颂暂时还不知道发生在汉中的刺杀事件,同样的,他已经入朝为官并且为父亲和兄长赢得诰封的圣旨,也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送达汉中。
在接连拜见了四位官员之后,秦颂并未停歇,而是继续按照他既定的名单去拜见临安城内的朝廷官员。
户部侍郎兼临安知府梁汝嘉,龙图阁直学士汪藻,礼部侍郎兼侍讲尹焞,兵部侍郎王居正,翰林学士张守……
凡是被秦颂拜访到的官员,无论年纪长幼和官职高低,皆力主抗金,且曾在朝堂上赞同给秦颂超常规擢升,所以秦颂上门答谢,也就成了理所应当,不管是朝堂和民间,都挑不出什么毛病。
秦颂这样的做法,并不算结党营私,因为这些人并不属于张浚一派,而是各有出处,要么祖辈都是高官,要么为官清正廉明,总之没有一个名声差的。
当然了,秦颂现在也是声名鹊起,在民间拥有很高的正面评价,而关于他的负面传闻,貌似还没有一点。
先有父亲殉城战死,后有家门惨遭毁灭,孤苦少年不惧生死逃出长安,立志投军抗金,接下来屡屡协助主将大破来犯之敌,直到金州大捷时率领一万土兵增援,然后立下不世之功!
可以说,凡是被秦颂拜访的官员,没有一个敢怠慢他的,因为秦颂现在就是舆论风口,谁敢给秦颂甩脸子看,就会被民众贴上嫉贤妒能、苟安求和的奸佞标签!
更重要的是,目前秦颂并未对朝堂上的官员任形成威胁,大家还处于彼此接触了解的过程,只有稍有政治头脑的官员,在这种时候都不会轻易的得罪秦颂。
到了第五天上,秦颂终于把计划表上列出的需要拜会的官员全都走访一遍。
这里面,没有罢相在家的秦桧,没有御史台谏系统的官员,也没有翰林学士院领班学士徐俯……
徐俯在朝议的时候指责秦颂心术不正,阻止秦颂入朝为官,所以就算秦颂现在跟徐俯成为了同僚,他暂时也没有想要跟徐俯缓和关系的想法。
哪怕是保持面子上的和气也不行!
綦崇礼和张守,秦颂都去拜访过了,甚至在走访的过程中他的马车两次路过徐俯的家门口,秦颂都没有任何停下来的意思。
实际上,熟悉秦颂的人都知道,他并非睚眦狭隘的性格,这次之所以一上来就摆出跟徐俯势不两立的架势,说白了还是秦颂想要向外界传递几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我就是个官场愣头青,和光同尘这种事情,老子不懂,谁对我好,我就对谁好;谁给我使绊子,老子就跟谁对着干!
第二层意思,我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主战派,凡是支持跟金国死战到底的,我都愿意交好!凡是主张议和苟安的,以后给我小心了!
第三层意思,别看我匹马闯临安,咱可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各家收到的蜀墨、蜀锦、珍贵药材和白砂糖价值不菲,这些礼物置办下来,可是要花费几千贯的!
秦颂也不担心御史台的言官上表弹劾他,反正大家都知道他孤身来的临安,到目前还没有领过朝廷一枚铜板的俸禄,而他也没时间和机会巧取豪夺,所以他花费的钱财,全是他自己掏腰包,跟别人毫不相干。
如果非要追查,请去汉中看一看兴荣商行的规模,再开口说话。
实际上,赵构在接连收到皇城司的密报后,都有些眼红和羡慕秦颂可以如此大手大脚的花钱。
赵构是个节俭的皇帝,不管他是不是故意装出来的,还是本性如此,但至少从登基到现在,他的生活一直过的很简朴,让大臣都无法挑刺指责。
赵构生活规律,每日散朝后,便开始审阅群臣及四方章奏,稍有闲暇,即读书史。每日下午未时,练习射箭。赵构的记性很好,脑子一点都不笨,可以日诵千余言。
赵构在宫中种植桑树,自行养蚕,由此探索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还能体验养蚕制丝的艰难。
赵构不喜与妇人久处,多坐殿旁小台,笔砚外不设长物,静思军国大事,或阅疏章。
因为生活规律,赵构活了八十一岁,在短命的皇帝职业中,绝对算得上高寿之人。
目前的赵构,还没有将大权交给奸臣秦桧,更没有授意秦桧冤杀岳飞,所以秦颂不能用还没有发生的事情给现在的赵构“定罪”。
这也是秦颂愿意来临安一趟的原因。
在赵构没走到倒行逆施那一步之前,秦颂想试一试在自己有意识的调理和干预下,能否让原本的一些历史的遗憾不再发生。
不论如何,哪怕有一天跟赵构分道扬镳,甚至是兵戎相见,至少秦颂不会祸害大宋,更不会将大宋推向加速坠落的悬崖。
却说秦颂这边刚刚结束了拜码头的行动,马上就有人来到他居住的小院,来向他这位当红的翰林学士拜码头!
第一个来拜会秦颂的官员,名叫勾龙如渊,是四川导江人,今年四十岁。
跟秦颂一步登天的升官模式不同,勾龙如渊虽然得到了张浚的举荐,但混到现在还在集贤院里面当个没什么权力的小官。
宋初沿袭唐代制度,设置了史馆、昭文馆、集贤院,合称三馆,都在崇文院内,后来又在崇文院内增建秘阁,另置官属,三馆和秘阁总称崇文院。
三馆有直馆、直院、修撰、检讨等官,秘阁有直阁、校理等官,这些官都称为馆职,掌管三馆、秘阁典籍的编校。
北宋的馆职要求很严,一般文士要经过考选才能授职,到了南宋之后,授予渐滥,不象北宋时受人重视。
原本的历史中,勾龙如渊在张浚返朝拜相之后,得到了擢升,先是除秘书省校书郎,接着任作佐郎,继而任尚书祠部员外郎,最后升至起居舍人。
后来张浚因为丽琼叛逃之事罢相,秦桧再次独揽大权,勾龙如渊转投门户,跟着秦桧反过来整治对他曾有提携之恩的张浚。
秦颂脑子里面关于前世的记忆中并没有勾龙如渊,就算是有,他也不能将登门拜访的勾龙如渊拒之门外。
因为,道理跟如何对待赵构是一样的,他不能因为以后可能发生的事情而否定现在还没有“叛变”的勾龙如渊。
张浚识人用人的眼光还是不差的,比如他提拔起来的赵开、刘子羽、吴玠、吴磷、郭浩等官员,或许有这样那样的一些毛病,但大节不亏,而且都有本事,不是酒囊饭袋。
就算一开始张浚想杀掉曲端,也是曲端自己找死在前,当初张浚初到陕西的时候,可是对曲端寄予厚望并且礼遇有加的。
勾龙如渊能够得到张浚的青眼,并且举荐他进入馆阁为官,至少说明勾龙如渊肚子里面还是有些才学的,否则不可能过得了张浚这一关。
黎州知州芦迁是张浚的表兄弟,因为能力平庸,张浚就把他丢到黎州那个偏僻的地方,勾龙如渊虽然跟张浚是同乡,如果没有真本事,张浚肯定不会帮他。
四十岁的勾龙如渊官阶只是从七品,跟十九岁、正五品的秦颂相比,差了好几条街。
但是,勾龙如渊舍得放下自尊和脸皮,当他打听清楚秦颂跟张浚的密切关系之后,马上就派家中的仆人守在秦颂的住处附近,每天观察秦颂的行踪,直到确定秦颂有空在家时,立即携带着礼物赶来向秦颂祝贺。
历朝历代的官场都是一个鸟样,朝里有人才好做官,勾龙如渊原本还在苦苦等待张浚还朝,结果秦颂先一步杀到临安,而且出手就放出了一个华丽到爆的大招,这时候如果不赶紧靠上来抱大腿,还等什么时候?
去特么的年龄倒置,去特么的主动投靠,这是老天爷送来的大好机会,如果不能抓住,还玩个毛线啊!
对于勾龙如渊的登门拜会,秦颂虽然意外,但却不至于手忙脚乱,更不至于得意忘形。
秦颂很热情的接待了勾龙如渊,不仅与他聊了两个时辰,还邀请勾龙如渊与他共进晚餐,等勾龙如渊离开的时候,更是没有让他空着双手。
不管怎么说,勾龙如渊是张浚举荐的人,而秦颂现在是张浚在朝堂上的开路先锋,于公于私他有理由接住勾龙如渊送上的这份“诚意”。
勾龙如渊帮着秦颂详细分析了一下如今朝堂上各路官员的来历和背景,谁是哪位相公举荐的,谁的背后站着什么世家,谁跟谁私下里有儿女姻亲,谁跟谁因为什么事情结怨。
在秦颂看来,这个勾龙如渊就是一个官场“包打听”,有了他提供消息,以后倒是可以省去许多力气。
勾龙如渊还一脸严肃的询问秦颂,可曾想明白为什么朝中大多数的文官,甚至包括跟张浚不对付的那些人,都赞成赵构一下子将白身的秦颂擢升到五品翰林学士的位置上。
秦颂不知道勾龙如渊为何这样问,但他故意装作高深的样子,颔首说自己心里有数。
勾龙如渊还以为张浚已经指点过秦颂,为了展示他的眼光见识,便把心里的想法给说明了。
勾龙如渊当时对秦颂说:“大宋立国以来,奉行的便是以文驭武,好不容易出了你这样一个能打仗的读书人,自然不能让你去走武将的路子。”
“按照你立下的惊世战功,如果累进加官授爵,走武官的路子,至少也是从二品的殿前都指挥使、开国县公!如今授予你正五品的文散官职阶和翰林学士的职位,虽然看起来让您骤升高位,但实际算不得什么。”
“前几年,范宗尹拜相的时候,刚过三十。秦翰林就算从现在开始发力,不停的升迁,再过十年,也未必能够达到他那样的高度。”
“所以,不要觉得自己年龄小,就该让着朝堂上那帮食古不化的老东西。甘罗八岁可以拜相,霍去病十七岁封冠军侯,秦翰林是皇帝看重的国士,就当行非常人之事!”
“以后,只要秦翰林还能在关键时候赢得对金作战的胜利,朝中的文官们就会继续支持您,这是为了防止武将集团坐大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