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75)
作者:乱山平野      更新:2022-02-22 00:36      字数:5203
  好吧!贾菌只好认了,娘咱们这两天就去,我马上要去国子监了,要过十天才回来一次呢。
  知道了!
  #
  又过了小半个月,就到了进国子监的日子。
  贾菌、贾兰、贾环、林涣早早地就备好了东西,他们四个都要住宿,国子监又不许下人进去,他们只好收拾了一点点东西,例如铺盖卷儿这些,自个儿从门口搬进去了。
  本来贾宝玉不肯进去的,他一想到要有十天不能出来,只能待在里头读书,还是和一群大老爷们儿在一起,见不到自己院里那些丫头,就十分地不愿意。
  奈何贾政管他实在很严。
  前一天贾宝玉刚在老太太那里撒娇说不想去,当天晚上,贾政就把他拎到书房训了一顿,扬言说要是第二天看见他还在府里,就打折他的腿把他送进国子监里去。
  听到这话的时候,林涣他们几个都打了个哆嗦。
  贾菌:二老爷真狠啊,我娘都不舍得打断我的腿。
  贾兰:是啊!我娘对我有多严厉,你们也是知道的,她都不曾动手打过我,祖父实在太狠了。
  贾环翻了个白眼:他那儿哪是想让贾宝玉成材,明明是怕他给自己丢脸。
  【心上人:要不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呢,贾环把贾政的心思拿捏得死死的。】
  【金金不计较:宝玉挨打那一回,贾环也是掐准了贾政假正经的心思吧?我真不觉得他是真心关心丫头死没死,还是说贾宝玉和没和戏子交往。】
  【金金不计较:他明明是觉得贾宝玉让他在义忠亲王管家面前丢脸了才恼羞成怒的,他才在管家面前说宝玉不可能和人家来往,下一秒就被打脸了。】
  林涣深以为然。
  直播间老跟他研究从小的教育问题,提起最多的就是贾宝玉。
  除了贾母和王夫人的溺爱以外,还有一些就是细枝末节的东西,比如贾珠的死亡给贾宝玉和府里的人造成的心理阴影。
  若是贾珠仍然好好活着,王夫人他们也不会因为害怕将宝玉也逼到劳累过度死亡而过于溺爱他,贾宝玉其实也是很聪明的,虽然比不上几个姐妹们,但于诗词一道上还有些许天分。
  然而这一点天分并没有用到正途上。
  而贾政呢,他本意真的只是想让贾宝玉成才吗?
  并不是的。
  在大观园建成的时候,贾政把贾宝玉拎到园子里取名,本意只是为了给他的清客们炫耀自己的儿子,炫耀他博古通今,也能做些好诗。
  就像是那种,拿孩子给自己充面子的家长,做得好,他们也不会夸,反而会极尽贬低,尤其是在外人面前,表现得十分谦虚的样子,不惜贬低自己的孩子。
  然后等到孩子表现好了,惊艳全场了,他还会说,平日里可见没读什么正经书,尽学了些精致的淘气,然后就等着清客们反驳他说的话,夸赞自己的儿子,以此获得自己面子上的虚荣感。
  林涣听完他们分析以后,不由得说:照你们这么说,贾宝玉到现在还没自闭,也没有过度自卑,竟然还是好的了?
  【古文学研究:我觉得其实他有点自闭吧,他现在不就讨厌上课吗?为了躲避家长对他的这些期望和贬低,选择逃避现实。】
  【白菜豆腐脑:是的,贾宝玉读闲书的时候可没有那种说是讨厌读书的感觉,反倒津津有味,因为他知道贾政最不喜欢他读这些,也不会在别人面前考他这些。】
  林涣挠头。
  突然有点同情贾宝玉是怎么回事?
  不过,同情归同情,他可不会惯着贾宝玉。
  就像现在。
  贾宝玉的丫头们生怕他在国子监里过得不好,收拾了一堆的东西准备给他带进去。
  那些书也就算了,一共十天的功夫,袭人给他收拾了二十几身衣裳,三套茶杯茶具,又怕他吃不好,喝不好,加了许多的吃食点心,连带着泡的茶叶等等,足足四个大包袱。
  现在可好了,娇生惯养的贾宝玉连把它们拎进国子监的大门都困难。
  他还想让林涣他们帮帮他,祈求地看着林涣。
  林涣从小就跟着沈倦练武,力气比别人大,况且他的东西也不多,只有一个包袱。
  然后他就被贾宝玉给盯上了。
  涣兄弟,我的好兄弟,你帮我把这包袱拎进去吧!
  旁边贾环他们已经条件反射要去帮他去拎了。
  在府里,他们听的最多的就是,宝玉是这府里头的宝贝,好东西合该是他的,若是有什么事儿,他们都得代其劳。
  结果就导致了他们下意识的行为。
  结果还没把贾宝玉的包袱拎到手里呢,就被林涣拦了:你知道国子监的先生们让我们自己进去,是为什么吗?
  贾宝玉摇头,他可是平时作业做不完,都会找妹妹们帮他写的人。
  林涣指着蓝金色的牌匾说:这是开学第一课,叫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他把包袱拎在手里,带着贾菌他们几个进去了。
  只剩下被四个大包袱环绕的贾宝玉留在原地傻眼。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出门吃了鸡煲,好香呜呜!感谢在20210901 08:23:47~20210901 21:52:1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姜姬 20瓶;月半殇 10瓶;Cherish 5瓶;哀酱家的不加糖、云醉月微醺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8章
  贾菌他们三个边走边回头:就这么把宝叔丢在那里, 真的可以吗?
  林涣奇怪地看了他们一眼:你们手里的包袱不重吗?
  这几个人不像宝玉那样娇生惯养,却也颇有点挑剔,怕国子监住宿的被褥不好入眠 ,都是带的自家的, 因此, 他们手里的包袱不像宝玉那样装了四个, 却也都是满满当当的。
  他们又没和林涣一样从小习武,拎着自己的包袱还挺坠手的呢。
  贾兰有点为难:重,可是不把宝玉拎进来,人家会不会说咱们不够友爱?都是一个家里的人。
  林涣吐槽:他在外头和别的人结交的时候怎么没想到自己也要友爱地把你们给带出去?
  贾环看他们俩丧着脸, 颇有点无语:纠结什么啊, 咱们都已经走开了, 难不成还回去帮他拎东西不成?他若是聪明一点,自然是有办法的。
  好吧好吧, 我不想回去。贾菌瞥一眼林涣, 还是欢宝聪明机智一点, 只带了这么多的东西,我都快累死了。
  他们要接着往里头走, 结果门口好几个学监助教正把门口的学子拦下来,挨个检查包裹。
  几个人对视一眼, 有了种不详的预感。
  果然,前头好些人的包袱被打开, 有些不合格的全都不许进国子监的大门, 要挨个回去把包裹清理干净了才能进。
  贾菌问林涣:欢宝,倦哥有说现在要清理包裹吗?
  林涣茫然地摇头:没说过啊。
  他们一头雾水地走助教边上去问:怎么现在要清理了包裹才能进去?
  助教看他们一眼,见他们手里拿的东西不多,脸色略好看些:这是咱们新来的监丞要求的, 不许带道具,不许带点心吃食,不许带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东西。
  新监丞?
  林涣上回爬墙来的时候可没听说过有这么个人:监丞是管什么的?
  助教说:监丞负责惩戒国子监中犯有过错者,凡国子监内博士以下的所有教职员工和监生,凡有违反规章制度的人,都归监丞处罚。①
  林涣不好的预感已经成真了。
  这监丞连监生们带什么东西都管的话,以后是不是会更加得严厉?
  他还想以后可以逃课出来玩呢!
  助教很快就检查好了包裹:有几样吃食不能带进去,你们看是现在吃了还是怎么着?
  贾环灵机一动:左右也带不进去,我们都是吃了东西来的,这吃食就给助教您了。
  助教看了他一眼:不可以贿赂我们,被监丞知道了,我们也没好果子吃。
  嘶几个人对视一眼,默默地低下了头。
  他们想了想,这些吃食都是家里母亲备好的能长期放的东西,就是怕他们在国子监里饿着了,扔了吧不舍得,左右也不多,干脆几个人分着吃了。
  吃完准备进去了,就听见身后一个熟悉的声音。
  哎!你们等等我!一块儿进去!
  林涣回头,贾宝玉跑在后头,身后跟了四个人,看着也是学子打扮,只是略贫寒些。
  他这是雇了人帮他拎包袱?
  嗯,看起来还不算太蠢。
  宝玉追上来:好兄弟等等我,咱们一道儿进去。
  林涣看了眼助教,果然见他脸黑了。
  这位学生,请把你的包袱打开。他把刚才说的那些话与宝玉说了。
  宝玉彻底傻眼了。
  他才刚刚雇人把东西拿过来,现在跟他说要把东西送回去?!
  而且,因为袭人给他带的东西太多了,除了被褥衣服那一个包裹,其他都乱七八糟堆在一块儿,根本清理不出来。
  还是助教看不下去了,给他搬了个桌子过来,让他把包袱挨个打开,把所有不许带的东西挑拣出来。
  大庭广众之下,来往的都是以后的同窗,别人都是略打开检查一遍,挑出不能带的就能进去了,只有宝玉,一气儿打开了四个包裹,里头的东西哗啦啦地散开,颇为壮观。
  所有人都忍不住盯着他看,直把宝玉看得涨红了脸。
  助教皱着眉头挨个翻捡过了,把不合格的东西给宝玉挑出来让他想办法送回去。
  林涣拍了拍宝玉的肩膀:你在这慢慢挑,我们先走了?
  宝玉脸上发烫,嗫嚅着让他们走。
  剩下的这些东西,宝玉愣是挑了小半个时辰,才把东西都分开,末了还要叫人把东西送回贾府去。
  身边从人流如织到最后基本只剩他一个人,每一个路过他的人都会忍不住回头看他一眼。
  宝玉最开始还会羞窘一些,到最后都麻木了。
  只是心里不免怨怪袭人没事给他收拾这么多东西做什么,叫他出丑。
  #
  林涣才不管他,他领着几个小孩儿去看了分出来的班级。
  国子监有六门学,基本每年的分班都是固定的,比如国子学甲乙丙丁班,太学甲乙丙丁班,等等依次往下推。
  林涣最开始以为自己和贾菌就在太学,贾兰贾环在四门学,结果看了名单才发现他们竟然都在一个新开出来的学科里,叫杂学。
  林涣越发摸不着头脑了:难不成是先生太久没念书了,给我的信息都是错的?国子监什么时候多出来个杂学?这杂学又是什么?
  旁边有路过的年纪大些的监生见好多新来的都不知道这个杂学是什么,不由地给他们出声解释。
  这是新来的监丞和祭酒、司业商量好的,今年的新生统一入杂学,有开学考试,按照开学考试的成绩开班,一年后再考试,合格的进入六门学,不合格的仍留在杂学,三年内都考不出杂学,就要劝退了。
  在场的人都长嘶一声。
  那个说话的监生还看了林涣他们几个一眼:听说是这回的新生里好些都是捐纳进来的,年纪小连书都没读过就敢进国子监了,实在是惹人笑话。
  林涣皱紧了眉头,扬声问:不知师兄今年是哪个学科的?
  解释的那人听了便说:不才太学乙班,谢池。
  林涣嘻嘻笑:原来是学长啊,学长几岁了?书读到哪儿了?
  谢池便说:十四岁,刚读完四书。
  林涣先给他鞠个躬,然后才说:谢谢学长刚刚为我们答疑,我是杂学的林涣,不才刚刚八岁,也才刚读完四书。
  哼哼,让你盯着我们看!想内涵我们没读过书是不是?
  他超级记仇哒。
  谢池变幻神色,问: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林涣笑着接他的话把剩下的背了,紧跟着说: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②
  谢池叹了口气:对不住,不该看不起你们。
  底下杂学的同科监生有些听懂了,有些没听懂。
  他们大多年纪不大,确实有些如同谢池说的那样,书也未必读过几本,靠着家族荫庇才进来。
  这情况林涣也猜到了,只是他实在不喜欢谢池那妄自揣度的眼神。
  哼!十四岁到太学怎么了?林涣他可想好了,他在杂学读一年,年度考试考完了他就升到四门学去,再过一年就去太学,他十一岁就到太学啦!
  怀抱着美好期望的林涣搬着自己的包袱去了学舍。
  他们四个人都在不同的学舍里,林涣严重怀疑国子监是按年纪排的学舍。
  一般一个学舍里面会住六个人,林涣到的时候,舍里已经有三个人了,另外两个也跟他前后脚进来了。
  诸人互相见过,也是巧得很,其中有理国公的孙子柳芳、定城侯的孙子谢鲲、锦乡伯的儿子韩奇、神威将军的儿子冯紫英、卫若兰。
  林涣一个县令之子,夹在一群王公贵族里,显得格外怪异。
  他倒也不卑不亢,对答如流。
  因为听到谢鲲的名字,还说:才刚我还见过一个姓谢的呢,叫谢池,你可认得?
  谢鲲说:那是我庶兄。
  林涣忍不住说:你家可见很是偏爱你,给你取名叫谢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你庶兄却叫池,拢共才那么大点儿。
  诸人哈哈大笑:我还是头一次见过这样解读名字的,妙哉妙哉!
  【心上人:好家伙,这里面好几个王孙公子,放到现代也都是官二代吧。】
  【白菜豆腐脑:那个什么冯紫英不就是和薛蟠贾宝玉认识的吗?他还跟他们在妓院里做了什么女儿诗?】
  【金金不计较:还有那个卫若兰,据说是史湘云的官配来着。】
  【长夜未明:好家伙,你们都在关注剧情人物,我比较馋他们的美色哈哈哈哈,这几个人长得都不赖,聚在一块儿,有点魏晋时候美男子聚会的感觉了。】